吴子欣这样评价自己:“我个子不高,身材也不好,眼睛小而近视,尤其没有乌黑发亮的头发,特羡慕人家。谁要说我长得好,我就很是怀疑,我从没有发现我有什么优点。”这反映了她怎样的一种消极自我认识()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阅读《我与地坛》中的文字,回答问题: 因为这园子,我常感恩于自己的命运。 我甚至现在就能清楚地看见,一旦有一天我不得不长久地离开它,我会怎样想念它,我会怎样想念它并且梦见它,我会怎样因为不敢想念它而梦也梦不到它。文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感情?
第7题:
一节美术活动结束了,每个小朋友都交上了自己的作品,今天画的内容是“冬天”这个主题意愿画,我又像往常一样,在美术课最后环节评价幼儿的作品,我把幼儿的一大堆作品放到自己的脚跟前,然后一张一张地评价幼儿的作品,这时,我拿出李怡旋小朋友的作品,一个劲地表扬她画得好看:“瞧,旋旋的画画得多漂亮呀,画中有一个雪人,旁边还有小朋友在堆雪人呢,你看还有座房子,屋顶白白的……”夸完了她的作品后,我看到俞斌斌小朋友的画一点也不像冬天的雪景,画面中没有雪人,就画一座简简单单的房子,我看见了他的作品,就把怡旋的作品和斌斌的作品一起拿起来对比:“你们看,斌斌画的就没有怡旋好……”接下来班级里有好几个小朋友画得都不好,我就拿画得好的小朋友的作品与之比较。 在逐个评价完幼儿的作品之后,我把画得好的作品挂上了主题墙,画得不好的作品就没有挂出来。在我上完美术课的第二天,班级里俞斌斌小朋友的妈妈过来跟我说斌斌昨天回家心情很不好,他说老师没有把他的作品挂出来,还说老师说他画得比某某小朋友难看。我听了他妈妈的话后,心里很不是滋味,我在想:是不是我做错了什么?于是我回家认真翻看怎样评价幼儿作品的书籍,去网站搜索相关资料,看了这些,还真让我受益匪浅,同时我为我的那天的做法感到后悔。 通过以上案例中教师的做法分析,评价幼儿作品时应注意哪些方面。
第8题:
三个学生正在焦急地等待老师分发已批改的作文试卷。小杨问小林:"你考得怎样?""糟透了!"小林显得有气无力,"我不善于写作文,尤其是老师想要的那种文章"。"我的作文也没有写好",小杨说,"我知道我写不好,因为我没有做好足够的准备,我早就知道我的考试成绩好不到哪儿去"。"不可思议!"小张叫嚷着,"我根本就不懂怎样写作文,但我却得了’A’,老师可能压根就没有仔细读我写的文章"。下课铃响了,小张迫不及待地抱着球冲出教室,而小杨还坐在座位上,仔细检查自己的作文。 问题:试以归因理论分析上述学生的行为表现,并就如何提高小张的动机水平提出建议。
第9题:
知道了,我会注意的
我眼睛近视
我眼睛很好
知道了,我戴着眼镜
第10题:
不好看
头发很长
不认识男的
头发很短
第11题:
第12题:
积极健康
自卑
消极
自负自大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因为这园子,我常感恩于自己的命运。 我甚至现在就能清楚地看见,一旦有一天我不得不长久地离开它,我会怎样想念它,我会怎样想念它并且梦见它,我会怎样因为不敢想念它而梦也梦不到它。文中表达了作者怎样的一种感情?
第18题:
下列句子有歧义的是()。
第19题:
为让班会开得成功,我选了一篇课文改写成剧本,准备排演课本剧。第二天,我在班上说了这一想法,很多同学都表示赞同。这时,我听到小雯和同桌小声议论:“老师怎么选这篇课文,又长又不好演。” “你管呢,让你演什么就演什么。”“我可不想演。”听到这儿,我的心一沉。下课后,我请小雯来办公室,让她谈一谈自己的想法。她说:“老师,我觉得您选的课文不好,而且每次您都是写好了剧本让我们演,能不能让我们自己试一试呢?”她的话让我突然意识到他们长大了,并不希望老师什么都“包办代替”。于是,我把这项任务交给了小雯,她高兴地接受了。接下来,她就忙着和同学选课文、编剧本、做道具……其间还找我做参谋。班会知期召开,课本剧表演非常成功。 作为班主任,应树立怎样的学生观?
第20题:
人际沟通的交流心态中,“我好,你不好。”是一种()的心态。
第21题:
我已经谈了
我谈了人家不同意
我不好意思谈
人家不好意思跟我谈
第22题:
我要修
我能修
我修了
我得修
第23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