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与运输相关的铁路线路的参数有()。A、有效长B、坡度C、曲线半径D、线间距E、侵限绝缘”相关问题
  • 第1题:

    对平曲线半径小于1000m的曲线路段,照明灯具的布设间距与直线路段相同。( )


    答案:错
    解析:
    平曲线半径小于1000m的曲线路段,照明灯具的布设间距宜为直线段的0.5~0.7倍。半径越小,间距也应越小。

  • 第2题:

    线路平面及纵断面应保持原有标准状态。区间线路变动时,须经铁路局批准,但曲线半径不得小于该区间规定的最小曲线半径,坡度不得大于该区间规定的最大限制坡度。


    正确答案:正确

  • 第3题:

    列车运行控制系统装备等级根据()选用。

    • A、线路坡度
    • B、线路曲线半径
    • C、线路里程
    • D、线路允许速度

    正确答案:D

  • 第4题:

    牵引重量必须考虑线路坡度,运行速度,曲线半径的阻力。


    正确答案:正确

  • 第5题:

    联络线的特点是()

    • A、列车运行速度不高
    • B、坡度小
    • C、曲线半径大
    • D、线路长

    正确答案:A

  • 第6题:

    轨道交通1号线正线线路最大坡度为32‰,最小曲线半径为300m,其中,运营线最大坡度为30‰。


    正确答案:错误

  • 第7题:

    [计算题]已知甲线路曲线半径为1000m,超高度为50mm,乙线曲线半径为1000m,超高度为40mm,两线的直线间距为4000mm,求在曲线地段甲、乙两线的线间距。


    正确答案: 因为甲线超高大于乙线超高,故甲、乙两线线间距加宽按公式为
    WA=84500/R+(超高之差)/(1500×4000)=84500/1000+(50-40)/(1500×4000)=84.5+26.7=111.2(mm)
    甲、乙两线线间距为
    W=WA+4000=111.2+4000=4111.2(mm)
    甲、乙两线线间距为4111.2mm。

  • 第8题:

    多选题
    我国铁路会在哪些路段适当的增加铺设的轨枕来提高该路段的轨道强度()
    A

    混凝土轨道线路上,半径小于600米的曲线路段

    B

    木枕轨道线路上,半径小于800米的曲线路段

    C

    坡度大于12‰的下坡制动地段

    D

    长度大于300米的隧道地段


    正确答案: C,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判断题
    一号线正线线路最大坡度为25‰,正线最小曲线半径为200m。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计算题]已知甲线路曲线半径为1000m,超高度为50mm,乙线曲线半径为1000m,超高度为40mm,两线的直线间距为4000mm,求在曲线地段甲、乙两线的线间距。

    正确答案: 因为甲线超高大于乙线超高,故甲、乙两线线间距加宽按公式为
    WA=84500/R+(超高之差)/(1500×4000)=84500/1000+(50-40)/(1500×4000)=84.5+26.7=111.2(mm)
    甲、乙两线线间距为
    W=WA+4000=111.2+4000=4111.2(mm)
    甲、乙两线线间距为4111.2mm。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填空题
    二号线正线线路最大坡度为(),最小曲线半径为350m。

    正确答案: 30‰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联络线的特点是()
    A

    列车运行速度不高

    B

    坡度小

    C

    曲线半径大

    D

    线路长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我国铁路会在哪些路段适当的增加铺设的轨枕来提高该路段的轨道强度()

    • A、混凝土轨道线路上,半径小于600米的曲线路段
    • B、木枕轨道线路上,半径小于800米的曲线路段
    • C、坡度大于12‰的下坡制动地段
    • D、长度大于300米的隧道地段

    正确答案:A,B,C,D

  • 第14题:

    一号线正线线路最大坡度为25‰,正线最小曲线半径为200m。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5题:

    某列车行驶在非平直的线路上,该线路曲线半径1200m,长480m,坡度为3‰下坡,列车长240m。则该线路的加算坡度的千分数为()。

    • A、2.5
    • B、-2.5
    • C、1.5
    • D、-1.5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已知甲线路曲线半径为1000m,超高度为50mm,乙线曲线半径为1000m,超高度为40mm,两线的直线间距为4000mm,求在曲线地段甲、乙两线的线间距?


    正确答案: 因为甲线超高大于乙线超高,所以甲、乙两线线间距加宽按公式为
    WA=(84500/R)+(超高之差/1500×3600)
    =84500/1000+(50-40)/1500×3600
    =84.5+24=105.5mm
    甲、乙两线线间距W=WA+4000=105.5+4000
    =4105.5mm
    甲、乙两线线间距为4105.5mm

  • 第17题:

    铁路主要技术标准包括铁路等级、()、限制坡度、最小曲线半径、牵引种类、机车类型、机车交路、车站分布、到发线有效长度和闭塞类型等。


    正确答案:正线数目

  • 第18题:

    不影响曲线钢轨磨耗的因素为()。

    • A、线路坡度的大小
    • B、机车牵引类型
    • C、曲线的半径
    • D、曲线的长度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在高速铁路车站,当轨道绝缘与警冲标的距离小于()m时为侵限绝缘。

    • A、3.5
    • B、5
    • C、4
    • D、4.5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判断题
    轨道交通1号线正线线路最大坡度为32‰,最小曲线半径为300m,其中,运营线最大坡度为30‰。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多选题
    关于线形组合设计规定的说法,正确的有下列哪些选项?(  )
    A

    半径小的圆曲线曲中点,不宜接近或设在凸形竖曲线的顶部或凹形竖曲线的底部

    B

    凸形竖曲线的顶部或凹形竖曲线的底部,不宜同反向平曲线的拐点重合

    C

    应避免在长下坡路段、长直线路段或大半径圆曲线路段的末端接小半径圆曲线的组合

    D

    长直线不宜与坡陡或半径小且长度短的竖曲线组合


    正确答案: D,C
    解析:
    线形组合设计的一般要求:①平、纵线形宜相互对应,且平曲线宜比竖曲线长。当平、竖曲线半径均较小时,其相互对应程度应较严格;随着平、竖曲线半径的同时增大,其对应程度可适当放宽;当平、竖曲线半径均大时、可不严格相互对应。②长直线不宜与坡陡或半径小且长度短的竖曲线组合。③长的平曲线内不宜包含多个短的竖曲线;短的平曲线不宜与短的竖曲线组合。④半径小的圆曲线起、讫点,不宜接近或设在凸形竖曲线的顶部或凹形竖曲线的底部。⑤长的竖曲线内不宜设置半径小的平曲线。⑥凸形竖曲线的顶部或凹形竖曲线的底部,不宜同反向平曲线的拐点重合。⑦复曲线、S形曲线中的左转圆曲线不设超高时,应采用运行速度对其安全性予以验算。⑧应避免在长下坡路段、长直线路段或大半径圆曲线路段的末端接小半径圆曲线的组合。故A项错误。

  • 第22题:

    填空题
    铁路主要技术标准包括铁路等级、()、限制坡度、最小曲线半径、牵引种类、机车类型、机车交路、车站分布、到发线有效长度和闭塞类型等。

    正确答案: 正线数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判断题
    线路平面及纵断面应保持原有标准状态。区间线路变动时,须经铁路局批准,但曲线半径不得小于该区间规定的最小曲线半径,坡度不得大于该区间规定的最大限制坡度。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