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雷避险包括哪些方面()。
第1题:
防雷减灾是防御和减轻雷电的活动,包括对雷电灾害的()。
第2题:
各级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加强雷电灾害()的建设工作,提高雷电灾害预警和防雷减灾服务能力。
第3题:
遭受战争灾害的人员和组织应当及时采取自救互救措施,减少战争灾害造成的损失。
第4题:
根据《浙江省基层防汛防台体系管理暂行办法》,气象部门做好灾害性天气特别是()预报,及时向本级防指报告灾害性天气预报,并逐级向基层组织发布预警信息。
第5题:
人工影响天气,是指为避免或者减轻气象灾害,合理利用气候资源,在适当条件下通过科技手段对局部大气的物理、化学过程进行人工影响,实现增雨雪、()、防霜等目的的活动。
第6题:
地震发生时的避险措施包括()
第7题:
电力系统防雷分为内部防雷和外部防雷。外部防雷措施的设置根据()。
第8题:
避雷器在正常时处在导通的状态,出现雷击时切断电路,雷电过后又恢复成导通状态
电涌保护器无冲击波时表现为高阻抗,冲击到来时急剧转变为低阻抗
防雷接地装置严禁和其他接地装置共用
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止二次放电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2m
第9题:
气象防灾减灾知识
社会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
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知识
基层农民的避险自救能力
第10题:
保险赔偿
人员伤亡
财产损失
危害范围
第11题:
防雷科普宣传;
防雷技术培训;
防雷制度建设;
雷电灾害事故调查。
第12题:
预警系统;
监测系统;
网络系统;
防御系统
第13题:
《气象灾害防御示范乡(镇)创建标准(试行)》提出,气象信息员要宣传农村防雷科普知识,联合当地民政、气象等部门指导农村住宅防雷设施安装,开展雷灾调查。
第14题:
雷电灾害风险评估是指根据雷电及其灾害特征进行分析,对可能导致的()等方面的综合风险计算,为项目选址和功能分区布局、防雷类别(等级)与防雷措施确定等提出建设性意见的一种评价方法。
第15题:
气象主管机构应当组织气象灾害预警信号的教育宣传工作,编印预警信号宣传材料,普及(),增强(),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
第16题:
遇到雷雨天气、附近有明火、管道设备出现异常工况等危险情况,应当()并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第17题: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气象灾害监测预警及信息发布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加强对()等的防灾避险知识普及,提高公众自救互救能力。
第18题:
防雷减灾是防御和减轻雷电的活动,包括对雷电灾害的:()
第19题:
研究
监测
预警
防御
第20题:
研究、监测;
研究、监测、预警、管理;
预警、防护;
研究、监测、预警、防护
第21题:
研究
监测
预警
防御
工程设计
第22题:
研究
监测
预警
防护
工程设计
第23题:
雷电预警信息发布;
雷电预警预报;
防雷装置施工;
防雷装置安全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