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固定助听器、改变声学效果、防止声反馈和佩戴舒适作用的是()。
第1题:
反号角声孔制作时导声管内径小于()mm。
第2题:
助听器耳模的作用有()
第3题:
声增益的调试原则有()。
第4题:
助听器出现声反馈的原因不包含()
第5题:
声增益的调试原则是()。
第6题:
固定助听器
改变声学效果
增加堵耳效应
防止声反馈
佩戴舒适美观
第7题:
通气孔是一个连接耳模外侧和外耳道内部的一个通道
通气孔可使耳道内的声能尤其是低频能量扩散出去,从而降低闷胀感和堵耳效应
通气孔使耳道内外的气压保持平衡,增加了佩戴的舒适感
打通气孔容易导致声反馈的产生
一般当听力损失低于60dBHL时,应慎打通气孔
第8题:
耳模声孔呈喇叭状,有利于低频放大;
小声孔有利于高频放大;
大声孔有利于高频放大;
短声孔有利于低频放大;
耳模加通气孔可衰减高频。
第9题:
声增益调试的重要依据只有气导;
初次助听器佩戴者的声增益调试须渐进式地补偿;
传导性耳聋声增益的要求相对低于感音神经性耳聋;
听力曲线的特征决定了声增益调试复杂程度;
声增益的调试要先顾助听器佩戴者的言语清晰度,其次才是舒适度。
第10题:
声孔延长,波峰移向高频,高频增益增加;
声孔直径越大,波峰移向高频,其高频增益越大;
号角声孔可增加高频的输出;
反号角声孔衰减高频。
第11题:
人耳形状和声学特性
助听器线路问题
助听器外壳或耳模问题
助听器调节问题
助听器自身问题
第12题:
耳模或定制机没戴好
耳模或定制机外壳不合适
外耳道感染、耵聍太多
耳模的导声管老化破裂
压缩线路
第13题:
关于耳模的声学作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第14题:
需要更换耳模的情况有()。
第15题:
关于助听器声反馈操作的注意事项不正确的是()
第16题:
关于耳模通气孔的说法有误的是()
第17题:
关于声孔对耳模声学特性的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第18题:
大声孔有利于放大中、低、高频的声音
号角声孔可以得到较好的低频响应
短声孔有利于低频放大
声孔的直径越小,其高频增益就越大
当声孔长且直径小时,频率响应曲线向高频移动
第19题:
阻尼子;
耳模;
通气孔;
号角声孔;
导声管。
第20题:
阻尼子为放置在耳钩或导声管中的不同位置,具有声阻抗特性的物体
阻尼子一般为圆柱形或球形
阻尼子对中频区域的能量有衰减作用,使频率响应曲线变得平滑少尖峰
听力康复工作中常用到的一组标准的阻尼子,共有5种阻尼子值
阻尼值越高,对中频能量衰减得越少
第21题:
将放大的声音传至外耳道
固定助听器
改变声学效果
防止声反馈
佩戴舒适美观
第22题:
佩戴方法正确但仍感到疼痛或不适者
耳聋加重,需要更换更大功率助听器,同时应更换耳模
有漏声现象出现,密封不严,需更换耳模
耳模声孔内的污物无法除掉,以致影响助听效果
声孔内耵聍太多,造成助听器声音小或无声
第23题:
初次助听器佩戴者的声增益调试须渐进式地补偿
传导性耳聋声增益的要求相对高于感音神经性耳聋
听力曲线的特征决定了声增益调试复杂程度
声增益的调试要兼顾助听器佩戴者的言语清晰度和舒适度
纯音听力图的气导、骨导是声增益调试的重要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