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外耳道异常印模取样的说法有误的是()。
第1题:
取耳印时,下列哪些情况需要报告上级验配师进行处理()
第2题:
不属于取耳印模的禁忌症的是()
第3题:
给顾客取耳印前最重要的是什么()
第4题:
以下哪些措施是正确的耳及听力保健知识指导方法?()
第5题:
胆脂瘤术后患者
外耳道塌陷
鼓膜大穿孔
普通外耳道炎
外耳道疱疹
第6题:
准备好取耳印的用具
消毒
询问病人有无中耳炎或手术病史
核对病人姓名等基础信息
第7题:
从上部的三角窝部位开始,然后再取耳甲艇部分
先将印模膏轻轻拉离耳廓皮肤,使空气进入耳内,以缓解耳道内负压吸引
取出耳甲艇部分后,捏住耳甲腔部分向后转动印模,向外将耳甲腔和耳道部分旋出
耳模折断后,存留在耳道内的部分自行取出即可
取出印模后,应重新检查外耳道是否有棉障或印模材料存留,是否皮肤受损等
第8题:
包括耳甲腔、耳甲艇、耳屏切迹、耳轮等内容
耳道部分显示第一弯曲和第二弯曲
印模表面应光滑无隆起,无缺损、凹陷、裂痕或气泡
耳印模耳道部分最长至第二弯曲
耳印模耳道部分应足够长
第9题:
观察外耳道和鼓膜;
正确放置棉障;
取出手法轻柔勿折断;
取出印模后再次检查外耳道;
判定耳印模是否凝固。
第10题:
耳道有感染
鼓膜有损伤
耳道少量耵聍
耳后手术未满3个月
突发性耳聋患者
第11题:
包括耳甲腔、耳甲艇、耳屏切迹、耳轮等内容
耳道部分显示第一弯曲和第二弯曲
印模表面有隆起,缺损、凹陷、裂痕或气泡
耳印模耳道部分均应至第二弯以上3~5mm;
耳印模耳道部分应足够长
第12题:
耳道有零星样耵聍
耳道有感染
鼓膜有损伤
耳内手术未满3个月
突发性耳聋者
第13题:
取印模的正确顺序是() ①包装好耳印模、填写耳模定制单、清洁工作场所 ②备好印模工具和材料 ③取出耳印模 ④清洁耳甲和外耳道 ⑤再次检查外耳道 ⑥检查耳廓、外耳道 ⑦检查耳印模质量 ⑧外耳道中放置带有细线的棉障 ⑨注入耳印材料 ⑩混合耳印材料
第14题:
不需要立即转诊的患者有()
第15题:
需要立即转诊的患者有()
第16题:
关于滴耳术,正确的是()
第17题:
避免头部外伤和外耳道异物
不要自行清洁外耳道,避免损伤
有耳毒性药物致聋家族史者,应当主动告知医生
患腮腺炎、脑膜炎等疾病,应当注意其听力变化
游泳时防止呛水和耳进水
第18题:
发现外耳道红肿、渗出,应等病理变化消失后再取印模
发现外耳道有耵聍,应先清除,再注入印模材料
外耳道红肿、渗出时,制取耳印模可能会引起患者疼痛
鼓膜有穿孔或缺失,取印模时应特别小心
若外耳有红肿、渗出等情况,应由上一级助听器验配师来制取
第19题:
②①④③⑥⑤⑩⑨⑦⑧
⑤⑩⑨⑦⑧②①④③⑥
⑨③⑦⑤①②⑥④⑧⑩
②④⑧③⑦⑤①⑥⑩⑨
②⑥④⑧⑩⑨③⑦⑤①
第20题:
耳道有感染
鼓膜有损伤
耳道少量耵聍
耳手术后未满3个月
突发性耳聋患者
第21题:
清洁耳甲和外耳道后,外耳道中放置带有细线的棉障;
对于耳背式助听器,放置深度要达到第二弯;
对于耳内式和耳道式助听器,放置深度要达到第二弯以上2~3mm;
对于深耳道式助听器,放置深度要达到第二弯以上1~2mm;
棉障细线要足够长,其自有端露于耳外并绕过耳廓上端搭在耳后。
第22题:
耳道狭窄或扩大所需的耳障要根据情况自制;
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患者最近3个月耳部是否有感染、是否动过手术、是否患突发性聋等情况;
对于耳道有感染的暂时先不要取印模;
耳内手术未满6个月的不要取耳印;
突聋的、鼓膜有损伤的患者,暂时不要取耳印。
第23题:
协助患者取仰卧位,患耳向上;或坐位,头偏向一侧肩部,使患耳向上
用小棉签清洁外耳道
成人向后上方轻提患者耳廓,小儿向后下方牵拉耳廓
有鼓膜穿孔者禁止进行耳内滴药
滴药时滴管口不可触及耳部,以免污染药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