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气体中碳氧化特浓度的增高加重与催化剂的处理负荷,造成活性衰退的加快,同时也增加了氢的消耗量,合成气中甲烷的含量增高。
更多“气体组成对甲烷化系统有何影响?”相关问题
  • 第1题:

    气体组成对甲烷化系统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气体中碳氧化特浓度的增高加重与催化剂的处理负荷,造成活性衰退的加快,同时也增加了氢的消耗量,合成气中甲烷的含量增高。

  • 第2题:

    原料粒度组成对高炉冶炼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从原料粒度要求:粒度小而匀;粉末筛除干净。
    缩小原料粒度上下限差距保持粒度均匀。大小相差悬殊的矿石,加入炉内的小块易填塞大块之间的间隙,使料柱透气性变坏。矿石粒度控制在10~40mm,严禁大快入炉。
    粒度过大,矿石不易还原,因还原过程使由表面想中心发展的。为改善矿石的还原性,须缩小矿石粒度。高炉槽下筛分去除原料中小于5mm的粉末,减少入炉粉末。有条件情况下,通过使用整粒筛将相同粒级矿石分级入仓,再分不同粒度级别入炉,提高入炉矿石粒度的均匀性,以改善料柱的透气性,保持高炉顺行。同时充分利用小粒级矿石资源,小粒级矿石比表面积相对较大,加快还原过程,有利于降低焦比。

  • 第3题:

    会计电算化对手工会计系统下的处理方式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会计电算化改变了手工条件下由许多人共同完成记账、算账、报账的工作方式,也改变了通过不同的账证核对保证正确性的工作程序。实行会计电算化后,各种凭证一经输入,即由计算机完成记账、对账、编制报表工作,手工条件下许多人完成的工作由计算机集中处理,会计人员的工作由原来的抄写计算转变为输入、审核、处理及分析工作,使会计人员可以集中更多的精力从事经济活动的预测、分析和控制工作,促使会计工作由原来的核算型向控制管理型发展。

  • 第4题:

    抽提原料油的馏分组成对抽提有何影响?初馏点高低对抽提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除原料烃组成之外,抽提原料的馏分组成对抽提过程也有很大影响。在芳烃抽提过程中,由于轻质烃具有更高的选择性,因而原料愈重,芳烃回收越低。初馏点低,表明原料油中的轻质烃(如戊烷)含量增加,可以置换重质非芳烃,而轻质非芳烃在汽提塔中很容易被汽提掉,从而有利于芳烃回收率,并能保证芳烃纯度。初馏点过高的害处就在于重质非芳烃不易被置换出来,若要保证芳烃质量,不得不牺牲部分芳烃回收率。但是,原料油初馏点愈低,达到同样芳烃回收率所需要的溶剂比就愈高,所以原料油初馏点也不宜过低,一般保持在65℃为宜。

  • 第5题:

    抽提蒸馏原料油的馏分组成对抽提有何影响?初馏点高低对抽提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除原料烃组成之外,抽提原料的馏分组成对抽提过程也有很大影响。在芳烃抽提过程中,由于轻质烃具有更高的的选择性,因而原料愈重,芳烃回收率越低。初馏点低,表明原料油中的轻质烃(如戊烷)含量增加,可以置换重质非芳烃,而轻质非芳烃容易挥发,从而有利于芳烃回收率,并能保证芳烃纯度。初馏点过高的缺点就在于重质非芳烃不易被置换出来,如要保证芳烃质量,不得不牺牲部分芳烃回收率。但是,原料油初馏点愈低,达到同样芳烃回收率所需要的溶剂比就愈高,所以原料油初馏点也不宜过低,一般保持在65℃为宜。

  • 第6题:

    转化反应压力的高低对甲烷转化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甲烷蒸汽转化反应是一个体积增大的反应,因此低压有利于甲烷转化,高压不利于甲烷转化,但低压转化设备庞大,大型化不经济,大型生产装置均采用一定的高压,为克服转化率的不足,通常以增大水碳比,提高反应温度来达到所需的甲烷转化率。

  • 第7题:

    原料的馏分组成对催化裂化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当原料的化学组成类型相近时,馏分越重越容易裂化,所需条件越缓和,且焦炭产率越高。

  • 第8题:

    进料气体组成对吸收过程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进料气体变重,有利于吸收。

  • 第9题:

    甲烷化反应器系统故障后对装置有什么影响?


    正确答案: 甲烷化反应器系统故障,会造成氢气产品中一氧化碳超标,或者因甲烷化反应器联锁停车造成氢气中断;加氢反应器会因催化剂一氧化碳中毒或因氢气中断,从而引起加氢反应不能正常进行,加氢产品不合格。

  • 第10题:

    出磨气体温度高对水泥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出磨气体温度超过一定值,就要导致石膏脱水,水泥易出现假凝现象,影响到水泥质量和施工的要求。

  • 第11题:

    系统变换和甲烷化CO的厂控指标是多少?谈谈CO控制对氨净化和氨合成的影响。


    正确答案: 一变炉出口CO≤5%,二变炉出口CO≤2%,一变炉出口CO≤0.4%,甲烷化炉出口CO+CO2≤900μmol/m3
    CO控制对氨净化的影响:
    a.对变换系统:
    CO含量升高时,参与变换反应的CO增多,放出的热量增大,导致催化剂床层温度上涨,CO含量降低时情况相反,这种由于CO含量的波动引起变换炉温暴涨或爆落,破坏了催化剂的表面状态,加剧了催化剂的衰老。
    b.对甲烷化系统:
    CO含量升高时,参与甲烷化反应的CO增多,放出热量增大导致甲烷化炉温暴涨,严重时可能烧毁催化剂。同时,甲烷化反应的增多,增大了有效气体H2的损耗而生成了无用的甲烷,。
    CO控制对合成氨的影响:
    a.CO是合成氨催化剂的毒物,其中的氧和金属铁生成铁的氧化物,导致催化剂失去活性。
    b.由于甲烷放空量的增大,使得合成氨产量降低,增加了成本。据理论计算,低变炉出口CO含量每增加0.1%,可以导致合成氨每小时减产0.64%。

  • 第12题:

    问答题
    会计电算化对手工会计系统下的处理方式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会计电算化改变了手工条件下由许多人共同完成记账、算账、报账的工作方式,也改变了通过不同的账证核对保证正确性的工作程序。实行会计电算化后,各种凭证一经输入,即由计算机完成记账、对账、编制报表工作,手工条件下许多人完成的工作由计算机集中处理,会计人员的工作由原来的抄写计算转变为输入、审核、处理及分析工作,使会计人员可以集中更多的精力从事经济活动的预测、分析和控制工作,促使会计工作由原来的核算型向控制管理型发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石英砂颗粒度与颗粒组成对玻璃产生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颗粒粒度适中,颗粒大石会使融化困难,并常常产生结石、条纹等缺陷。实践证明:硅砂的融化时间与其粒径成正比。粒径粗融化时间长,粒度细时间越短,但过细的硅砂容易飞扬、结块,使配合料不易混合均匀,同时过细的硅砂常含有较多的黏土,而且由于其比表面积大,附着的有害杂质也较多。细砂在熔制时虽然玻璃的形成阶段可以较快,但在澄清阶段却多费很多时间。
    细级别含量高,其面积能增大,表面吸附和凝聚效应增大,发生成团现象。另外,细级别越多,在贮存、运输过程中振动和成锥作用的影响,与粗级别间产生强烈的离析。这种离析的结果,使得进入熔窑的原料化学成分处于极不稳定状态。

  • 第14题:

    甲烷化系统I-08联锁条件有哪些?联锁动作是什么?


    正确答案: 联锁条件有:
    (1)、合成氨装置中控手动联锁停车。
    (2)、I-07脱碳系统联锁停车。
    (3)、氢/氮比低联锁(FFS-0802≤2.7)。
    (4)、甲烷化炉床温高联锁(TAS-0806≥430℃、TAS-0807≥430℃)。
    联锁动作有:
    (1)联锁信号去合成系统I-10
    (2)关闭甲烷化系统入口切断阀XV-0702
    (3)关闭配氮阀FV-0802

  • 第15题:

    惰性气体含量高,对VC冷凝过程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⑴增加氯乙烯精馏尾气放空损失,使电石定额升高;⑵氮气等不凝气体使冷凝壁面上存在一层气膜,使传热系数下降,降低冷凝效率。

  • 第16题:

    进料组成对塔的操作影响如何?塔压对塔的操作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当加热量和回流恒定时,进料中轻组分增加,使整个塔温度下降,塔顶和塔底产品中轻组分含量都会增加;当进料中重组分含量增加时,则情况相反。正常操作时,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塔压升高,可能会导致塔底产品不合格,因为轻组分蒸上去有困难。

  • 第17题:

    什么叫甲烷化反应,对反应操作有何危害?


    正确答案: CO和CO2在氢气的存在下、在催化剂表面的活性位置可以转化为甲烷和水。这就叫甲烷化反应。CO和CO2的这个甲烷化反应与普通烃类反应物的反应造成对催化剂竞争。因此如果放任CO和CO2的积累,那么催化剂的温度就需要提高。在极端的情况下,若极短时间内有大量的CO和CO2进入加氢裂化装置,因为甲烷化反应是高放热反应,因此在理论上来说就有可能发生飞温。在实际操作中要求,如果CO+CO2的含量超过最大设计允许值,催化剂的温度不允许提高以补偿由此造成的转化率的降低。催化剂的温度应给予维持或者降低,直至造成CO+CO2含量升高的问题得到解决为止。只有这样,催化剂的活性才不至于由于温度的升高而而受到损害,同时也可避免由于甲烷化反应可能造成的飞温事故。

  • 第18题:

    温度对液体的粘度有何影响?对气体的粘度又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⑴当温度升高时,液体的粘度减小,温度降低时,液体粘度增大;
    ⑵当温度升高时,气体的粘度增大,温度降低时,气体粘度变小。

  • 第19题:

    甲烷化反应器系统发生故障的原因有哪些?


    正确答案: 1.乙烷裂解炉注硫不好,裂解气中一氧化碳含量过高,造成甲烷化反应器床层温度升高;
    2.深冷分离过程中,冷箱温度过高,使氢气之中乙烯含量升高,造成甲烷化反应器床层温度升高;
    3.反应器入口温度过低,造成床层温度过低,反应不充分,氢气产品不合格。

  • 第20题:

    什么叫水体富营养化?其对水生生态系统有何影响?如何防治?


    正确答案:水体富营养化指湖泊、水库、海湾等封闭、半封闭水体中接纳过多N、P等营养元素,水体初级生产力提高,某些特征性藻类(主要是蓝藻、绿藻)异常增殖,使水质恶化的过程。
    对水生生物的影响:
    (1)引起水生生物种类的改变
    (2)水质碱化
    (3)水体产生有毒物质
    (4)感官恶化,不利观光
    防治措施:
    (1)预防性措施:
    A.降低或消除废水中氮、磷的含量
    B.推广使用无磷洗涤剂,禁止生产和销售含磷洗涤剂
    C.防治水土流失
    D.减少湖边农田化肥的使用量
    (2)调节性措施:
    A.改变水域的水温特征(改变水域的流动性,进行水交换)
    B.化学方法(投加化学絮凝剂)
    C.生物学方法(在湖泊的浅水区种植高等水生植物,并打捞清除;放养食藻类鱼种;放养底栖水生动物)
    D.物理法(曝气、疏浚底泥)

  • 第21题:

    甲烷化后气体去()工序。

    • A、合成
    • B、脱碳
    • C、转化
    • D、变换

    正确答案:A

  • 第22题:

    不凝结气体对表面凝结换热强弱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不凝结气体的存在,一方面使凝结表面附近蒸汽的分压力降低,从而蒸汽饱和温度降低,使得传热驱动力即温差减小;另一方面,凝结蒸汽穿过不凝结气体层到达壁面依靠的是扩散,从而增加了阻力。因此,上述两方面原因导致凝结换热时的表面传热系数降低。

  • 第23题:

    单选题
    甲烷化后气体去()工序。
    A

    合成

    B

    脱碳

    C

    转化

    D

    变换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石英砂颗粒度与颗粒组成对玻璃产生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颗粒粒度适中,颗粒大石会使融化困难,并常常产生结石、条纹等缺陷。实践证明:硅砂的融化时间与其粒径成正比。粒径粗融化时间长,粒度细时间越短,但过细的硅砂容易飞扬、结块,使配合料不易混合均匀,同时过细的硅砂常含有较多的黏土,而且由于其比表面积大,附着的有害杂质也较多。细砂在熔制时虽然玻璃的形成阶段可以较快,但在澄清阶段却多费很多时间。
    细级别含量高,其面积能增大,表面吸附和凝聚效应增大,发生成团现象。另外,细级别越多,在贮存、运输过程中振动和成锥作用的影响,与粗级别间产生强烈的离析。这种离析的结果,使得进入熔窑的原料化学成分处于极不稳定状态。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