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学生时,下列选项中不能起到老师制怒作用的是()。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产生,可以归纳为哪些方面的原因()
第4题:
在老师和学生的反转体验中,老师需要注意的是()
第5题:
在美术课《标志设计》一课中,张老师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常见标志引导学生总结标志的作用,小明大胆的发言,但是小明没有说到张老师预计的作用,张老师对于小明积极回答问题、勤于思考给予了鼓励。下列对张老师的行为说法正确的是()。
第6题:
课堂上有位学生指出老师对某个问题的解释有错误,老师当时就恼怒起来:“某某同学,算你厉害,老师不如你,以后老师的课就由你来上好了!”全班同学随老师一起嘲笑这位学生,该生从此在课堂不能发现问题,也不主动回答问题了。 教师威信的核心是( )。
第7题:
不与老师发生任何冲突
让学生讨论班内问题及处理方案
学生与老师之间建立平等关系
坚持自己做的事,不要理会老师的批评意见
第8题:
双趋冲突
趋避冲突
双避冲突
多重冲突
第9题:
双趋冲突
双避冲突
趋避冲突
多重趋避冲突
第10题:
双趋冲突
双避冲突
趋避冲突
分析冲突
第11题:
双趋冲突
趋避冲突
双避冲突
多重趋避冲突
第12题:
开放接纳的心
关心
师爱
谈话的方式
第13题:
第14题:
如何能有效激发出学生的内在父母自我状态()
第15题:
教师在班级管理中,以()让学生可以随时向老师表达需要关怀的需求,则学生对班级生活、对老师容易产生认同感,不至于因师生关系的疏离而导致师生之间的冲突。
第16题:
某学生犯了比较严重的错误,想去向老师认错,但怕受批评丢脸;又怕被揭发后受更大的处分,这学生此时的动机冲突形式属于()
第17题:
合理避免教育中的“霍布森效应”的方法是()
第18题:
李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喜欢使用演示课件,学生对他的这种做法发表了不同的看法,下列学生的观点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第19题:
双趋冲突
双避冲突
趋避冲突
多重趋避冲突
第20题:
吸引老师或同学的注意
报复老师或同学
避免失败、逃避学习
争夺某种权利
第21题:
权力威信
信服威信
职业威信
能力威信
第22题:
制怒的目的有利于搞清事实的真相和原委
可以避免造成新的冲突,或因冲突的升级而使矛盾激化
可以稳定情绪,对问题作冷处理
树立老师的威信,捍卫老师的尊严
第23题:
杨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杨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
杨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杨老师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