拌和站的场地应要有一定的规模,线下拌合站的占地宜在40亩左右,满足施工生产需要。
第1题:
第2题:
拌和站建设时应调查拌和站附近是否有充足的可饮用和生产用水源,电力设施能否满足生产需要,才能减少不必要的投资。
第3题:
拌合站应将水池、沉淀池和污水过滤池纳入场区规划,与拌合站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
第4题:
拌和站建设时应调查拌和站附近是否有充足的( ),电力设施能否满足生产需要,才能减少不必要的投资。
第5题:
混凝土从搅拌机卸出到浇筑完毕的延续时间,下列正确的是()
第6题:
拌合站选址应满足运距、场地、水、电、交通、环保等各方面要求。场地开阔平坦,面积满足施工需要,且征地较易,合法;周围无塌方、滑坡、落石、泥石流、洪涝等自然灾害隐患,无高频、高压电源及其它污染源;距离集中爆破区()以外,不得占用规划的取、弃土场;场地的地基承载力应较高。
第7题:
路基基床表层填筑施工时,级配碎石或级配砂砾石应采用()生产。
第8题:
拌合站的生产场地必须进行混凝土硬化处理,硬化承载力满足场内作业要求。
第9题:
拌合站应综合考虑施工生产情况和保证职工的身心健康,合理划分为()。
第10题:
沥青混凝土拌和站的占地面积在平原微丘区建议不少于35000m 2
拌和站内宜设置工地试验室
拌和站的所有场地必须进行混凝土硬化处理
站内生产废水需有组织地直接排放
第11题:
第12题:
水泥混凝土拌合站
沥青混合料拌合站
水稳拌合站
稳定土拌合站
第13题:
拌合站计量系统发生高级超标时,采取的处置包括()。
第14题:
拌和站操作手负责组织机械设备的使用、维修、保养,满足施工生产的需要。
第15题:
拌合站的生产场地必须进行混凝土硬化处理,场地硬化按照四周低、中心高的原则进行,场地四周应设置排水沟,排水沟底采用水泥砂浆进行抹面。
第16题:
拌和站应配备骨料清洗设备,控制骨料的含泥量和泥块含量,清洗能力应满足生产需要。
第17题:
拌合站选址应满足运距、场地、水、电、交通、环保等各方面要求。根据所供施工段的主要构造物分布特点综合选址,尽量靠近主体工程施工部位,运距适中,供应半径不宜大于(),做到运输便利,经济合理。
第18题:
拌合站场地应该如何处理?
第19题:
拌和站的场地应要有一定的规模,线下拌和站的占地宜在40亩左右,满足施工生产需要。
第20题:
拌合站的生产场地必须进行混凝土硬化处理,硬化承载力满足场内作业要求。场地硬化按照四周低、中心高的原则进行,面层排水坡度不应小于()%。
第21题:
24h连续施工的需要
周最大浇筑量的需要
月最大浇筑量的需要
最大单批次连续施工的需要
第22题:
混凝土拌合应采用强制式拌合机,单机生产能力不宜低于90m3/h
水、外掺剂可采用流量或人工计量方式
沥青混合料采用间歇式拌合机
拌合站计量设备应通过当地有关部门标定后方可投入生产
拌合站应根据拌合机的功率配备相应的备用发电机
第23题:
拌和站场拌法
路拌法
集中路拌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