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和信息安全的特性是()
第1题:
信息系统的安全属性包括()和不可抵赖性。 ()A.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B.符合性、完整性、可用性C.保密性、完整性、可靠性D.保密性、可用性、可维护性
可参考教程《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2009年3月第1版; 17.1.1章节
本题考查考生对信息系统安全概念的理解,信息系统安全定义为:确保以电磁信号为主要形式的,在信息网络系统进行通信、处理和使用的信息内容,在各个物理位置、逻辑区域、存储和传输介质中,处于动态和静态过程中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不可抵赖性,以及与网络、环境有关的技术安全、结构安全和管理安全的总和。其中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是信息系统安全的基本属性。
最初对信息系统的安全优先考虑的是可用性,随后是保密性和完整性,后来又增加了真实性和不可抵赖性,再后来又有人提出可控性、不可否认性等等。安全属性也扩展到5个: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真实性和不可抵赖性。
要实现具有这么多安全属性、并达到相互之间平衡的信息系统近乎是不可能的任务,以至于后来的通用评估准则(CC,ISO/IEC 15408,GB/T 18336)和风险管理准则(BS7799,ISO/IEC 27001)都直接以安全对象所面临的风险为出发点来分别研究信息安全产品和信息系统安全,针对每一风险来采取措施,其终极安全目标是要保护信息资产的安全,保障业务系统的连续运行
第2题:
“需要时,授权实体可以访问和使用的特性”指的是信息安全的(15)。
A.保密性
B.完整性
C.可用性
D.可靠性
第3题:
第4题:
信息安全的含义主要是指信息的()。
第5题:
信息安全的金三角是()。
第6题:
网络信息未经授权不能进行改变的特性是()。
第7题:
制定安全策略的目的是保障在网络中传输的信息的完整性、可靠性和()。
第8题:
通信网络安全包括通信过程()、()、保证通信可靠性的设备和线路冗余、通信网络的网络管理等方面。
第9题:
"需要时,授权实体可以访问和使用的特性"指的是信息安全的()
第10题:
保密性
完整性
可用性
可靠性
第11题:
可用性
安全保密性
不可抵赖性
以上都是
第12题:
保密性
可用性
安全性
可靠性
完整性
第13题:
要求网络和信息应保持可靠性、可用性、保密性、完整性、可控性和不可抵赖性是安全性原则的内容。()
第14题:
“需要时,授权实体可以访问和使用的特性”指的是信息安全的______。
A.保密性
B.完整性
C.可用性
D.可靠性
第15题:
数据传输过程中不被篡改和修改的特性,是()属性。
第16题:
信息安全的三个基本目标是()
第17题:
网络信息安全的目标主要表现在系统的保密性,完整性,可靠性,可用性,不可递来性和可控性等方面 ()
第18题:
防止静态信息被非授权访问和防止动态信息被截取解密是()。
第19题:
网络安全包含了网络信息的可用性、保密性、完整性和真实性。防范Dos攻击是提高可用性的措施,数字签名是保证()的措施。
第20题:
信息系统的安全属性包括()和不可抵赖性。
第21题:
信息安全的安全目标不包括()
第22题:
数据完整性
数据可用性
数据可靠性
数据保密性
第23题:
完整性
可用性
可靠性
保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