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苏生器工作原理:是一种能自动进行()人工呼吸的急救装置,它能把氧气自动地输入伤员肺内,然后又能自动将肺内的二氧化碳抽除并连续工作。A、正压B、正负压C、负压D、常压

题目

自动苏生器工作原理:是一种能自动进行()人工呼吸的急救装置,它能把氧气自动地输入伤员肺内,然后又能自动将肺内的二氧化碳抽除并连续工作。

  • A、正压
  • B、正负压
  • C、负压
  • D、常压

相似考题
更多“自动苏生器工作原理:是一种能自动进行()人工呼吸的急救装置,它能”相关问题
  • 第1题:

    如何正确使用自动苏生器?


    正确答案: 4.1、施行人工呼吸前的准备工作A.安置伤员:将中毒者安置在空气新鲜地点,解除阻碍呼吸的衣物肩部垫高100—150㎜,头部尽量后仰,面部略转向一侧,以利于呼吸道畅通。B.清理口腔:用开口器从中毒者嘴角插入前臼齿间将口启开,用拉舌钳拉出舌头,用药布包住食指,清除口腔中的分泌物和其他污物。C.清理喉腔:从鼻腔插入吸引管200—240㎜,在呼吸道内往复移动,将呼吸道内分泌物和其他污物吸入瓶内。D.压舌:选择适当压舌器,将中毒者舌头拉出,插好压舌器,然后把中毒者舌头送回,以防痉挛时咬伤舌头。
    4.2、使用苏生器做人工呼吸A.把自动肺同导管、面罩连接好。B.打开氧气瓶及气路。C.将面罩压在中毒者面部,苏生器开始工作,自动肺交替进行充气与抽气,标杆便有节奏地上下跳动。D.用手指轻压中毒者喉头中部的环状软骨,借以闭塞食道,避免氧气进入胃内,E.中毒者胸部若有明显起伏动作,则说明人工呼吸正常,可将面罩用头带固定。F.自动肺如果不动作,说明面罩不严,漏气;自动肺如果动作过快,并发出疾速的“喋喋”声,说明呼吸道不畅通,此时,如已插入口咽导管,可将中毒者下腭骨托起(即下牙床移至上牙床前面),以利于呼吸道畅通。如仍无效,马上重新清理呼吸道,切勿贻误时机间。g)调整自动肺频率(调整减压阀和配气阀旋钮),使呼吸频率为成人16~18次/分,儿童约30次/分。h)人工呼吸正常后,除非中毒者出现尸斑特征,不应放弃人工呼吸;中毒者出现自主呼吸时,自动肺会出现动作紊乱,则应将自动肺动作调慢,直至8次/分以下;如自动肺仍出现动作紊乱,说明中毒者已经恢复自主呼吸,人工呼吸可改为人工输氧。
    4.3、人工输氧A.对已经恢复自主呼吸或没有丧失呼吸功能的中毒者,施行人工输氧。B.将呼吸阀通导气管、储气囊连接。C.打开氧气瓶及气路后,接在面罩上。D.调整气量,一般以气囊不经常膨胀也不空憋为宜。E.人工输氧时应取出压舌器,面罩松缚,人工输氧不宜过早停止,以防中毒者站起昏厥。

  • 第2题:

    苏生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以氧气瓶内的压缩氧气为动力,使自动肺动作,自动肺处在进气位置时,以一定的压力把多氧的空气压入伤员的肺部,多氧空气压力达到一定值后,自动肺便转为抽气位置,又以一定负压把伤员肺部内的废气抽出,负压达到一定值后,自动肺便又转为进气位置………,这样反复动作,把多氧空气送入伤员肺部,把伤员肺部的废气抽出,同时刺激伤员的心脏和呼吸中枢,促使伤员恢复呼吸和脉搏跳动,使假死的伤员慢慢苏醒过来。

  • 第3题:

    能防止变速器自动挂挡和自动脱挡的装置是()装置;能防止变速器同时挂入两个挡位的装置是()装置;能防止误挂倒挡的装置是()装置。


    正确答案:自锁;互锁;倒档锁

  • 第4题:

    自动苏生器是一种自动进行()的急救装置。

    • A、正压人工呼吸
    • B、负压人工呼吸
    • C、正负压人工呼吸
    • D、以上答案都不对

    正确答案:C

  • 第5题:

    对中毒或窒息的伤员自动进行人工呼吸或输氧的急救器具叫做()。

    • A、呼吸器
    • B、苏生器
    • C、自救器。

    正确答案:B

  • 第6题:

    补偿器是一种能自动调节线索张力的装置。补偿器主要由()、坠砣、()、限制装置等组成。


    正确答案:棘轮;坠砣杆

  • 第7题:

    鼓式制动器间隙自动调整装置的机构和工作原理如何?


    正确答案:鼓式制动器间隙自动调整装置,其弹簧伸长器的下端挂在杠杆上,上端用拉索挂在支销上,杠杆的一端与调整齿轮接触,另一端装在底板上,弹簧片的弹力作用在杠杆上,这种机构倒车时才能起作用。需要调整制动鼓和蹄片间隙时,可以倒车并突然制动,然后再前进,反复几次,直到才制动踏板感到合适为止。其工作过程是:倒车制动时,左制动蹄片在制动力作用下,被脱离支销,并拉丁拉索,通过伸长器弹簧,使杠杆与调整齿轮相嵌,若制动蹄片的磨损量已达到一定值,杠杆胎气的高度足以嵌入调整齿轮的另一个齿。制动停止时,只动力解除,伸长弹簧放松杠杆,在弹簧片作用下,杠杆拨动齿轮转动一个齿,使调整杆伸长,制动蹄片与制动鼓间的间隙变小。若制动鼓与制动蹄之间的间隙较小,杠杆抬起的高度不能带动一个齿,起不到调整作用。汽车前进时,只动蹄片不会离开支销,不起调整作用。

  • 第8题:

    同步发电机励磁自动调节器是一种()。

    • A、自动调节装置
    • B、自动操作装置
    • C、安全自动装置
    • D、继电保护装置

    正确答案:A

  • 第9题:

    单选题
    对中毒或窒息的伤员自动进行人工呼吸或输氧的急救器具叫做()。
    A

    呼吸器

    B

    苏生器

    C

    自救器。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自动苏生器工作原理:是一种能自动进行()人工呼吸的急救装置,它能把氧气自动地输入伤员肺内,然后又能自动将肺内的二氧化碳抽除并连续工作。
    A

    正压

    B

    正负压

    C

    负压

    D

    常压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能自动监测、控制机器设备或工作场所的工作参数、工作状态,发生异常情况时能自动报警和消除危险的装置称为()。
    A

    自动保安装置

    B

    自动监护装置

    C

    自动监控装置

    D

    自动安全装置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自动苏生器是一种自动进行()的急救装置。
    A

    正压人工呼吸

    B

    负压人工呼吸

    C

    正负压人工呼吸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ASZ-30型自动苏生器自动肺工作范围为()

    • A、8-12次/min
    • B、12-16次/min
    • C、16-20次/min

    正确答案:B

  • 第14题:

    苏生器在什么环境下对伤员进行苏生急救?为什么?


    正确答案:采用苏生器对伤员苏生时,要选择在顶板牢固、空气新鲜、无积水等安全环境下进行。因为苏生时,自动肺采用了45%的氧气和55%的空气相混合后送入伤员肺部,因此,使用该仪器必须选择在新鲜空气地点,以防止将有毒气体送入伤员肺部,造成伤员中毒。

  • 第15题:

    计算机是一种能迅速而高效的自动完成信息处理的(),它能按照程序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存储。


    正确答案:电子设备

  • 第16题:

    自动苏生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自动苏生器的工作原理:以氧气瓶内的压缩氧气为动力,使自动肺动作,自动肺处在进气位置时,以一定的压力把多氧的空气压入伤员的肺部,多氧空气压力达到一定值后,自动肺便转为抽气位置,又以一定的负压把伤员肺部内的废气抽出,负压达到一定值后,自动肺便又转为进气位置...,这样反复动作,便把多氧的空气送入伤员肺部,把伤员肺部的废气抽出,同时,刺激伤员的心脏和呼吸中枢,促使恢复呼吸和脉搏的跳动,使假死的伤员慢慢苏醒过来。

  • 第17题:

    ASZ—30型自动苏生器的用途是什么?


    正确答案:ASZ—30型自动苏生器是一种自动进行正负压人工呼吸的急救装置,它能把氧气自动输入到伤员的肺内,然后又将肺内气体抽出,并连续工作,同时还附有单纯给氧和吸引装置,可供呼吸机能并未麻痹的伤员吸氧和吸除伤员呼吸道内的分沁物。

  • 第18题:

    ()是救灾过程中,对处于窒息、假死状态的遇难人员进行人工呼吸的一种器械。

    • A、氧气呼吸器
    • B、自动苏生器
    • C、自救器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原理接线图是用于表示()的工作原理。

    • A、互感器
    • B、继电保护
    • C、测量仪表
    • D、自动装置

    正确答案:B,C,D

  • 第20题:

    填空题
    能防止变速器自动挂挡和自动脱挡的装置是()装置;能防止变速器同时挂入两个挡位的装置是()装置;能防止误挂倒挡的装置是()装置。

    正确答案: 自锁,互锁,倒档锁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自动苏生器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 自动苏生器的工作原理:以氧气瓶内的压缩氧气为动力,使自动肺动作,自动肺处在进气位置时,以一定的压力把多氧的空气压入伤员的肺部,多氧空气压力达到一定值后,自动肺便转为抽气位置,又以一定的负压把伤员肺部内的废气抽出,负压达到一定值后,自动肺便又转为进气位置...,这样反复动作,便把多氧的空气送入伤员肺部,把伤员肺部的废气抽出,同时,刺激伤员的心脏和呼吸中枢,促使恢复呼吸和脉搏的跳动,使假死的伤员慢慢苏醒过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是救灾过程中,对处于窒息、假死状态的遇难人员进行人工呼吸的一种器械。
    A

    氧气呼吸器

    B

    自动苏生器

    C

    自救器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如何正确使用自动苏生器?

    正确答案: 4.1、施行人工呼吸前的准备工作A.安置伤员:将中毒者安置在空气新鲜地点,解除阻碍呼吸的衣物肩部垫高100—150㎜,头部尽量后仰,面部略转向一侧,以利于呼吸道畅通。B.清理口腔:用开口器从中毒者嘴角插入前臼齿间将口启开,用拉舌钳拉出舌头,用药布包住食指,清除口腔中的分泌物和其他污物。C.清理喉腔:从鼻腔插入吸引管200—240㎜,在呼吸道内往复移动,将呼吸道内分泌物和其他污物吸入瓶内。D.压舌:选择适当压舌器,将中毒者舌头拉出,插好压舌器,然后把中毒者舌头送回,以防痉挛时咬伤舌头。
    4.2、使用苏生器做人工呼吸A.把自动肺同导管、面罩连接好。B.打开氧气瓶及气路。C.将面罩压在中毒者面部,苏生器开始工作,自动肺交替进行充气与抽气,标杆便有节奏地上下跳动。D.用手指轻压中毒者喉头中部的环状软骨,借以闭塞食道,避免氧气进入胃内,E.中毒者胸部若有明显起伏动作,则说明人工呼吸正常,可将面罩用头带固定。F.自动肺如果不动作,说明面罩不严,漏气;自动肺如果动作过快,并发出疾速的“喋喋”声,说明呼吸道不畅通,此时,如已插入口咽导管,可将中毒者下腭骨托起(即下牙床移至上牙床前面),以利于呼吸道畅通。如仍无效,马上重新清理呼吸道,切勿贻误时机间。g)调整自动肺频率(调整减压阀和配气阀旋钮),使呼吸频率为成人16~18次/分,儿童约30次/分。h)人工呼吸正常后,除非中毒者出现尸斑特征,不应放弃人工呼吸;中毒者出现自主呼吸时,自动肺会出现动作紊乱,则应将自动肺动作调慢,直至8次/分以下;如自动肺仍出现动作紊乱,说明中毒者已经恢复自主呼吸,人工呼吸可改为人工输氧。
    4.3、人工输氧A.对已经恢复自主呼吸或没有丧失呼吸功能的中毒者,施行人工输氧。B.将呼吸阀通导气管、储气囊连接。C.打开氧气瓶及气路后,接在面罩上。D.调整气量,一般以气囊不经常膨胀也不空憋为宜。E.人工输氧时应取出压舌器,面罩松缚,人工输氧不宜过早停止,以防中毒者站起昏厥。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