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件疲劳断口的最后断裂面积较小,小于断口面积之半时,表明零件()。
第1题:
A.过载
B.不过载
C.材料强度低
D.材料的疲劳强度低
第2题:
A.σs
B.σb
C.σ-1
D.σp
第3题:
A.升高
B.降低
C.不变
D.变化
第4题:
A.面积
B.尺寸
C.晶粒
D.纤维
第5题:
疲劳断口表面不显示宏观的塑性变形,除了低循环强度范围的断裂以外,都是脆性断口()
第6题:
零件疲劳断裂的断口上贝纹稀疏,间距大,说明零件()。
第7题:
零件疲劳断口上的三个区域的状况与零件工作时的()有关。 Ⅰ.载荷; Ⅱ.应力状态; Ⅲ.变形情况; Ⅳ.材料; Ⅴ.制造。
第8题:
在相同条件下,高应力状态零件最后断裂区面积()低应力状态零件的最后断裂区面积。
第9题:
零件疲劳断口上最后断裂区的面积较大,甚至超过断口面积之半时,表明零件是因()而断裂。
第10题:
塑性材料制作的零件,大多数断裂事故都是由()引起的。
第11题:
脆性材料的零件疲劳断裂后,其断口上的最后断裂区()较大,与发暗的裂纹扩展区显著不同。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A.疲劳强度
B.抗拉强度
C.持久强度
D.抗弯强度
第14题:
A.抗拉
B.抗弯
C.抗剪
D.抗疲劳
第15题:
A.贝纹状
B.杯锥状
C.粗糙晶粒状
D.细晶粒状
第16题:
通常以()来衡量材料疲劳强度的高低,提高材料的此种性能对零件抵抗高周疲劳断裂有利。
第17题:
零件断裂后,其断口上的裂纹扩展区的贝纹线间距大,即贝纹稀疏,表明零件材料的()性能差。
第18题:
零件疲劳断裂后,其断口分为()区。 Ⅰ.疲劳源; Ⅱ.贝纹; Ⅲ.裂纹扩展; Ⅳ.断裂; Ⅴ.材料。
第19题:
零件断裂后,其断口上的裂纹扩展区的贝纹线间距小,即贝纹细密,表明零件材料的()高。
第20题:
船机零件疲劳断裂的断口最后断裂区呈()。
第21题:
机器过载时将导致零件材料的疲劳强度()。
第22题:
船机零件发生疲劳断裂时不具有()特征。
第23题:
过载大
过载小
疲劳强度大
缺口敏感度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