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食堂在五一期间供应凉拌兔肉,进餐后不久,陆续有30多人出现腹痛、腹泻等临床表现,有5人出现了明显的脱水症状。病人经治疗无死亡。经检查,是兔肉中有沙门菌而引发的中毒。原来,食堂在采购时,煮熟的兔肉与生兔肉和内脏放在了一起,买回后所放容器又不干净,在不透气的库房内放置了足足10多个小时,食用前也未经高温处理,只用开水焯了一下。 试就沙门菌食物中毒案例发生的可能原因进行分析,并说明预防原则(即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3个原则)。
第1题:
某地养殖场民工进食从某快餐店购买的盒饭后,陆续有人发病,主要症状为恶心、呕吐、头晕和腹部不适,无发热。经调查,发病者均进食了米饭,潜伏期最短1小时,最长4.5小时,这可能是一起
A、沙门菌食物中毒
B、肉毒菌素中毒
C、大肠埃希菌食物中毒
D、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
E、蜡样芽孢杆菌食物中毒
第2题:
某工地农民工在工地食堂进餐后约1小时,多人出现口唇和指尖青紫,并伴有头晕、无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应首先考虑的是
A、亚硝酸盐中毒
B、肉毒梭菌食物中毒
C、鲜黄花菜中毒
D、毒蕈中毒
E、发芽马铃薯中毒
第3题:
第4题:
某食堂午餐供应凉拌兔肉,食用凉拌兔肉的人,进餐后不久,陆续出现腹痛、腹泻、恶心、呕吐、发烧(体温多在38℃—40℃之间)等症。病人经及时抢救治疗,于2—3天内先后痊愈。请你分析事故原因,并应从哪些方面采取预防措施?
第5题:
某工地食堂职工进餐后1小时多人发生口唇、指尖青紫,患者头晕、无力,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应首先考虑的是()
第6题:
某厂公共食堂,员工食用凉拌熟食3h后出现腹痛、腹泻、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并发现有一位厨师的手指有化脓性伤口。该厂员工可能是()。
第7题:
某工地食堂餐后一小时发生多人口唇、指尖青紫,患者自述头晕、无力,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应首先考虑的是()
第8题:
铅中毒
沙门菌食物中毒
肉毒梭菌食物中毒
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
亚硝酸盐中毒
第9题:
沙门氏菌属食物中毒
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
肉毒梭菌食物中毒
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
变形杆菌属食物中毒
第10题:
变形杆菌食物中毒
金黄色葡萄球菌食物中毒
毒蕈中毒
沙门菌食物中毒
肉毒中毒
第11题:
亚硝酸盐食物中毒
肉毒梭菌食物中毒
鲜黄花菜中毒
毒蕈中毒
发芽马铃薯中毒
第12题:
某施工队10余人,中午在食堂就餐后3小时后出现为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并伴有恶心、呕吐,呕吐物为食用的食物,送至急诊就诊,最有可能是
A、细菌性食物中毒
B、急性胃肠炎
C、菌痢
D、中暑
E、胃溃疡
第13题:
第14题:
某厂公共食堂,员工食用凉拌熟食3h后出现腹痛、腹泻、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并发现有一位厨师的手指有化脓性伤口。该厂员工可能是()
第15题:
某厂公共食堂,员工食用凉拌熟食3h后出现腹痛、腹泻、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并发现有一位厨师的手指有化脓性伤口。该厂员工可能是()
第16题:
夏季某日某建筑工地食堂,一些工人晚餐2小时~3小时后出现剧烈而频繁的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但体温正常。经调查发现他们均食用了前一天剩下且没有放入冰箱的米糕。引起这次食物中毒最可能的病原是()。
第17题:
某食堂数十名职工在进餐后6~12小时,陆续出现呕吐、腹痛、腹泻,大便为黄绿色样便,并伴有发热,肥达试验反应阳性,可确定()。
第18题:
沙门菌食物中毒
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
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
变形杆菌食物中毒
肉毒梭菌食物中毒
第19题:
亚硝酸盐中毒
肉毒梭菌食物中毒
鲜黄花菜中毒
毒蕈中毒
发芽马铃薯中毒
第20题:
变形杆菌食物中毒
葡萄球菌肠毒素食物中毒
副溶血弧菌食物中毒
肉毒梭菌食物中毒
沙门菌食物中毒
第21题:
细菌性食物中毒
急性胃肠炎
菌痢
中暑
胃溃疡
第22题:
沙门菌
葡萄球菌肠毒素
肉毒毒素
李斯特菌
副溶血性弧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