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酱香型白酒的核心工艺是什么?”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酱香型白酒的工艺操作。


    正确答案:酱香型白酒生产工艺较为独特,原料高粱称之为“沙”。用曲量大,曲料比为1:0.9。1个生产酒班1个条石或碎石发酵窖,窖底及封窖用泥土。分两次投料,第1次投料占总量的50%,称为下沙。发酵1个月后出窖,再第2次投入其余50%的粮,称为糙沙。原料仅少部分粉碎。发酵1个月后出窖蒸酒,以后每发酵1个月蒸酒1次,只加大曲不再投料,共发酵7轮次,历时8个月完成1个酿酒发酵周期。
    (1)下沙操作
    取占投料总量50%的高粱,其中80%为整粒,20%经粉碎,加90℃以上的热水(发粮水)润料4~5小时,加水量为粮食的42%~48%。继而加入去年最后1轮发酵出窖而未蒸酒的母糟5%~7%拌匀,装甑蒸粮1小时至7成熟,带有3成硬心或白心即可出甑。在晾场上再加入为原粮10%~12%量的90℃热水,拌匀后摊开冷散至30~35℃。洒入尾酒及加对投料量10%~12%的大曲粉,拌匀收拢成堆,温度约30℃,堆积4~5天。待堆顶温度达45~50℃,堆中酒醅有香甜味和酒香味时,即可入窖发酵。下窖前先用尾酒喷洒窖壁四周及底部,并在窖底撒些大曲粉。酒醅入窖时间同时浇洒尾酒,其总用量约3%,入窖温度为35℃左右,水分42%~43%,酸度0.9,淀粉浓度为32%~33%,酒精含量1.6%~1.7%。用泥封窖发酵30天。
    (2)糙沙操作
    取总投料量的其余50%高粱,其中70%高粱整粒,30%经粉碎,润料同上述下沙一样。然后加入等量的下沙出窖发酵酒醅混合装甑蒸酒蒸料。首次蒸得的生沙酒,不作原酒入库,全部泼回出甑冷却后的酒醅中,再加入大曲粉拌匀收拢成堆,堆积、入窖
    操作同下沙,封窖发酵1个月。出窖蒸馏,量质接酒即得第一次原酒,入库贮存,此为糙沙酒。此酒甜味好,但味冲,生涩味和酸味重。
    (3)第3轮至8轮次操作
    蒸完糙沙酒的出甑酒醅摊晾、加尾酒和大曲粉,拌匀堆积,再入窖发酵1个月,出窖蒸得的酒也称回沙酒。以后每轮次的操作方法同上,分加紧蒸得第3、4、5次原酒,统称为大回酒。此酒香浓、味醇、酒体较丰满。第6次原酒称小回酒,醇和、糊香好、味长。第7次原酒称为追糟酒,醇和、有糊香,但微苦,糟味较大。经8次发酵接取7次原酒后,完成一个生产酿造周期,酒醅才能作为扔糟出售做饲料。

  • 第2题:

    简述酱香型白酒。


    正确答案:因有一种类似豆类发酵时的酱香味而得名,但又分前香后香,前香主要是由低沸点的醇、酯、醛类组成,后香是由高沸点的酸性物质组成。特点是优雅细腻、酒体醇厚丰富、回味悠长,著名的有贵州的茅台酒和四川的郎酒。

  • 第3题:

    我国传统的()等是固态法白酒。

    • A、浓香型白酒
    • B、酱香型白酒
    • C、清香型白酒
    • D、米香型

    正确答案:A,B,C

  • 第4题:

    中国的白酒因其原理和生产工艺等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香型,山西汾酒属于()。

    • A、清香型
    • B、浓香型
    • C、酱香型
    • D、米香型

    正确答案:A

  • 第5题:

    白酒有不同的香型和风味特点,常德武陵酒、宝丰酒、古井贡酒分别属于()。

    • A、酱香型、清香型、米香型
    • B、酱香型、米香型、复香型
    • C、清香型、复香型、酱香型
    • D、酱香型、清香型、窖香型

    正确答案:D

  • 第6题:

    简述酱香型白酒的主要工艺特点。


    正确答案:①、四高操作法。即高温制曲(制曲最高温度60—70℃);高温润料(润料水温90℃以上保持时间24小时);高温堆积(堆积4—5天,升温到45—50℃);高温流酒(流酒温度35—40℃);
    ②、投料至扔糟的生产周期长达十个月以上,两次投料,多次发酵。俗称“重阳下沙,端阳扔糟”,八次发酵,七次蒸酒。第3次至第7次酒好;
    ③、酿酒原料高粱基本整粒投料。第一次投料(下沙)占投料总量50%的高粱,其中80%为整粒,20%经粉碎,第二次投料(糙沙),占总投料量的其余50%的高粱,其中70%是高粱整粒,30%经粉碎。生产过程不加辅料,全过程为清蒸清烧;
    ④、回酒发酵。每轮次下曲前加酒尾1—2%,堆积后入窖再加酒尾1%左右;
    ⑤、分层蒸馏,分型分级入库。发酵池为泥底,条石或碎石结构。蒸馏时按酒醅在窖池内不同部位分层蒸馏接酒,所产的酒分为酱香、醇甜及窖底香三种典型体和不同轮次酒分别入库,贮存三年以上,勾兑出厂。

  • 第7题:

    酱香型白酒酿造的基本工艺是什么?


    正确答案:酱香型白酒酿造的基本工艺是指“12987”工艺。即端午制曲、重阳下沙、1年生产周期、2次投料、9次蒸煮、8次发酵、7次取酒。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酱香型白酒的主要工艺特点。

    正确答案: ①、四高操作法。即高温制曲(制曲最高温度60—70℃);高温润料(润料水温90℃以上保持时间24小时);高温堆积(堆积4—5天,升温到45—50℃);高温流酒(流酒温度35—40℃);
    ②、投料至扔糟的生产周期长达十个月以上,两次投料,多次发酵。俗称“重阳下沙,端阳扔糟”,八次发酵,七次蒸酒。第3次至第7次酒好;
    ③、酿酒原料高粱基本整粒投料。第一次投料(下沙)占投料总量50%的高粱,其中80%为整粒,20%经粉碎,第二次投料(糙沙),占总投料量的其余50%的高粱,其中70%是高粱整粒,30%经粉碎。生产过程不加辅料,全过程为清蒸清烧;
    ④、回酒发酵。每轮次下曲前加酒尾1—2%,堆积后入窖再加酒尾1%左右;
    ⑤、分层蒸馏,分型分级入库。发酵池为泥底,条石或碎石结构。蒸馏时按酒醅在窖池内不同部位分层蒸馏接酒,所产的酒分为酱香、醇甜及窖底香三种典型体和不同轮次酒分别入库,贮存三年以上,勾兑出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白酒以其香型作为分类,茅台酒、董酒的香型分别是()
    A

    酱香型、复香型

    B

    浓香型、复香型

    C

    酱香型、清香型

    D

    酱香型、米香型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中国的白酒因其原理和生产工艺等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香型,山西汾酒属于()。
    A

    清香型

    B

    浓香型

    C

    酱香型

    D

    米香型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酱香型白酒的工艺特点及生产流程。

    正确答案: 酱香型大曲酒其风味质量特点是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厚,空杯留香持久。独特的风味来自长期的生产实践所总结的精湛酿酒工艺。其特点为高温大曲,两次投料,高温堆积,采用条石筑的发酵窖,多轮次发酵,高温流酒。再按酱香、醇甜及窖底香3种典型体和不同轮次酒分别长期贮存,勾兑贮存成产品。
    酱香型酒生产工艺比较复杂,周期长。原料高粱从投料酿酒发酵开始,需经8轮次,每次1个月发酵分层取酒,分别贮存3年后才能勾兑成型。它的生产十分强调季节,传统生产是伏天踩曲,重阳下沙。就是说在每年端午节前后开始制大曲,重阳前结束。因为伏天气温高,湿度大,空气中的微生物种类、数量多又活跃,有利于大曲培养。由于在培养过程中曲温可高达60℃以上,故称为高温大曲。当然随着科学水平的提高,采用必要的技术措施,有的厂已可全年制曲。
    在酿酒发酵上还讲究时令,要重阳(农历九月初九)以后才能投料。这是因为此时正值秋高气爽时节,故酒醅下窖温度低,发酵平缓,酒的质量产量都有好。1年为1个生产大周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采用酱香、浓香两种香型的某些特殊工艺酿造而成的白酒属于(  )。
    A

    酱香型

    B

    浓香型

    C

    混香型

    D

    米香型


    正确答案: B
    解析:
    混香型是以谷物为主要原料,经发酵、贮存、勾兑而酿制成,具有浓香兼酱香独特风格的蒸馏酒。无色(或微黄)透明,无悬浮物、无沉淀、酱浓协调、幽雅舒适,细腻丰满,回味爽净,余味悠长。代表品牌有湖北松滋白云边。A项,酱香型,又名茅香型,属大曲酒类,其特点是:酱香突出,幽雅细致,酒体醇厚,回味悠长。以贵州茅台酒为典型代表。B项,浓香型,又名窖香型,属大曲酒类,其特点是:窖香浓郁,绵柔甘洌,香味协调,尾净余长。以四川五粮液为典型代表。D项,米香型,以广西桂林三花酒为代表。具有蜜香、清雅、绵柔等特点。

  • 第13题:

    浓酱兼香型:以粮谷为原料,传统固态发酵,采用酱香和浓香型两种工艺生产,具有浓香兼酱香独特风格的白酒。()为代表。


    正确答案:湖北白云边

  • 第14题:

    简述酱香型白酒的工艺特点及生产流程。


    正确答案:酱香型大曲酒其风味质量特点是酱香突出,幽雅细腻,酒体醇厚,空杯留香持久。独特的风味来自长期的生产实践所总结的精湛酿酒工艺。其特点为高温大曲,两次投料,高温堆积,采用条石筑的发酵窖,多轮次发酵,高温流酒。再按酱香、醇甜及窖底香3种典型体和不同轮次酒分别长期贮存,勾兑贮存成产品。
    酱香型酒生产工艺比较复杂,周期长。原料高粱从投料酿酒发酵开始,需经8轮次,每次1个月发酵分层取酒,分别贮存3年后才能勾兑成型。它的生产十分强调季节,传统生产是伏天踩曲,重阳下沙。就是说在每年端午节前后开始制大曲,重阳前结束。因为伏天气温高,湿度大,空气中的微生物种类、数量多又活跃,有利于大曲培养。由于在培养过程中曲温可高达60℃以上,故称为高温大曲。当然随着科学水平的提高,采用必要的技术措施,有的厂已可全年制曲。
    在酿酒发酵上还讲究时令,要重阳(农历九月初九)以后才能投料。这是因为此时正值秋高气爽时节,故酒醅下窖温度低,发酵平缓,酒的质量产量都有好。1年为1个生产大周期。

  • 第15题:

    中国的白酒因其原理和生产工艺等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的香型,四川泸州老窖特曲属于()。

    • A、清香型
    • B、浓香型
    • C、酱香型
    • D、米香型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白酒以其香型作为分类,茅台酒、董酒的香型分别是()

    • A、酱香型、复香型
    • B、浓香型、复香型
    • C、酱香型、清香型
    • D、酱香型、米香型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形成酱香型白酒风格的工艺特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1、高温曲是酱香的关键来源;
    2、酱香工艺用曲量大;
    3、晾堂堆积,多轮次发酵;
    4、分轮分型贮陈;
    5、酸度大的成品酒酱香较为突出;
    6、酱香型白酒贮存时间长,都在3年以上。

  • 第18题:

    酱香型白酒工艺中有“重阳下沙”一说,其“沙”是指什么?


    正确答案:酱香型白酒把生产原料——“高梁”称为“沙”。

  • 第19题:

    酱香型白酒工艺中的“下沙”和“糙沙”分别指什么?


    正确答案:酱香型白酒生产的第一次投料称为下沙,一般都是在重阳节,即阴历的九月初九。每甑投高梁350kg,下沙的投料量占总投料量的50%。酱香型白酒生产的第二次投料称为糙沙,时间一般为下沙一个月后。

  • 第20题:

    单选题
    白酒有不同的香型和风味特点,常德武陵酒、宝丰酒、古井贡酒分别属于()。
    A

    酱香型、清香型、米香型

    B

    酱香型、米香型、复香型

    C

    清香型、复香型、酱香型

    D

    酱香型、清香型、窖香型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填空题
    白酒的香型有清香型、酱香型、米香型、浓香型和____。

    正确答案: 兼香型(复合香型)
    解析:
    由于白酒中所含的芳香物质不同,将白酒划分为:①酱香型,又称茅型。以贵州茅台酒为代表。具有酱香、细腻、醇厚、回味长久等特点;②清香型,又称汾型。以山西汾酒为代表。具有清香、醇甜、柔和等特点;③浓香型,又称泸型。以四川泸州老窖特曲、五粮液为代表。具有芳香绵甜、香味谐调等特点。浓香型白酒在白酒中所占比例最大。④米香型,以广西桂林三花酒为代表。具有蜜香、清雅、绵柔等特点;⑤兼香型,又称复香型,具有各自独特的生产工艺和口感风味,其主体香型尚未确定。如贵州董酒、陕西西凤酒等。

  • 第22题:

    单选题
    在中国香型白酒中所占比例最大的是(  )。
    A

    酱香型白酒

    B

    浓香型白酒

    C

    清香型白酒

    D

    复香型白酒


    正确答案: B
    解析:
    浓香型白酒,以泸州老窖特曲、五粮液、沱牌、洋河大曲、古井贡酒等酒为代表。由于香型比较适合全国广大消费者口味,因此在白酒中所占比例最大。其特点是窖香浓郁、绵柔甘冽、香味协调、尾净余长。

  • 第23题:

    填空题
    浓酱兼香型:以粮谷为原料,传统固态发酵,采用酱香和浓香型两种工艺生产,具有浓香兼酱香独特风格的白酒。()为代表。

    正确答案: 湖北白云边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