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粮食堆垛内水分普遍过高,靠自然通风达不到理想的通风效果时,可采用()方式强制通风,避免因水分过高出现坏粮事故。
第1题:
磨机的通风方式一般有自然通风和()两种。
第2题:
因特殊原因收购的高水分粮食,应通过()处理。
第3题:
水分过高结块霉变引起的局部粮堆发热,采取()措施以降低粮温。
第4题:
当粮食中霉菌孢子数超标时,应采取()等措施,抑制霉菌继续生长。
第5题:
室温过高时应采用自然通风的方式降温。
第6题:
水分过高结块霉变引起的局部粮堆发热,应先()再()。
第7题:
气温下降气节应适时(),采取自然对流通风,防止湿热扩散引起的上部粮食水分升高。
第8题:
气温下降气节应适时揭开苫布,采取()通风,防止湿热扩散引起的上部粮食水分升高。
第9题:
翻动粮面
单管或多管通风
熏蒸
谷冷通风
第10题:
自然通风
降水通风驱散粮堆表层水分
除湿机驱散粮堆表层水分
晾干结露水
第11题:
必要时应将结露、霉变的湿粮移出,采取干燥等处理措施
拆去篷布和苫盖材料,翻动粮面,自然通风
直接翻动粮面
在结露部位,采用局部通风降低结露部分的粮食水分
第12题:
熏蒸抑菌
扔掉
通风干燥
局部挖掘粮食并移出粮仓晾晒干燥
第13题:
在储藏期间,局部高水分粮必要时可()。
第14题:
表层粮堆发生轻微结块发热时,应()消除发热。
第15题:
水分过高结块霉变引起的局部粮堆发热,采取()措施以降低水分。
第16题:
曲轴箱通风的方式有()
第17题:
粮面密封膜内部结露,应先揭开薄膜,再()以降低水分。
第18题:
粮食发热霉变,而且粮食水分特别大时,可采取()降温,降水。
第19题:
如果堆垛内局部水分高,可采用()通风模式,并采取人工辅助揭膜(揭开粮堆密封薄膜或苫布)方式,强迫气流从选择的堆垛部位进入粮堆,从而带走高水分部位的粮食水分。
第20题:
在低温季节,对水分稍大的粮食(16%水分以下的原粮),亦可堆实垛短期储藏。如果储藏()则应堆成通风垛,增大粮堆孔隙便于降温散湿,又便于逐包查温查质。
第21题:
谷冷通风
就仓通风干燥
出仓晾晒
烘干
第22题:
谷冷通风
翻仓倒囤
机械通风
熏蒸抑菌
第23题:
熏蒸;干燥
通风;晾晒
谷冷;烘干
降低粮温;降低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