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急冷油粘度过高时,应该如何调节系统?”相关问题
  • 第1题:

    如何判断急冷油循环泵的密封油堵了?


    正确答案: 可用两种方法判断:
    1.用手摸密封油管线,如管线是凉的,说明有地方堵了
    2.观察密封油流量计指示,如果明显低于设计值,开手
    动阀仍调不上去,说明管线堵了。

  • 第2题:

    急冷系统的重要工艺参数包括()。

    • A、汽油分馏塔顶温度
    • B、塔釜温度
    • C、急冷油粘度
    • D、干点、闪点

    正确答案:A,B,C,D

  • 第3题:

    提高急冷油系统热回收率()。

    • A、无限量提高急冷油塔釜温
    • B、减少急冷油循环量
    • C、使用调质稀释油
    • D、釜温升高和急冷油粘度下降

    正确答案:D

  • 第4题:

    急冷塔急冷水PH值如何调节?


    正确答案: ①在正常情况下,急冷水的PH为6~7,一般不发生变化,因此不用调节。
    ②在尾气净化工段工况不稳时,造成尾气中SO2还原不完全,急冷水PH值降低,此时操作人员应根据PH在线分析仪的指示,从急冷水泵入口加除氧水置换,控制急冷水PH在工艺卡片范围内。
    ③在尾气净化反应器催化剂进行钝化和再生接作时,尾气中SO2浓度高,急冷水的PH值会迅速下降,应加入大量的除氧水置换急冷水,调节其PH值。

  • 第5题:

    急冷油循环泵抽空后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泵抽空后,应判断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分别处理:
    1.泵入口过滤器堵--清理过滤器
    2.泵体有气体--可以泵入口过滤器及泵体本身的排气阀排气
    3.密封油带水--可以密封油罐(老区可以DA-102下塔)处排水
    4.急冷油带水--可适当提高汽油分馏塔釜温,并以塔釜倒淋排放
    5.如塔釜无液面--应立即关泵出口及塔侧线的采出阀,适当加大汽油回流,降低釜温,还可外接调质油

  • 第6题:

    调整急冷油粘度的手段有哪些?


    正确答案: 在原料性质、裂解深度等因素一定的情况下,还可利用
    下列手段加以调整:
    1.DA-101塔的进料温度
    2.汽油分馏塔的釜温
    3.调整汽油分馏塔侧线采出量(轻质油)
    4.调整工艺水预热器的急冷油旁通阀的开度

  • 第7题:

    急冷油循环泵出口压力低时,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当急冷油压力低,无法恢复时,可以
    1.降低裂解炉负荷,同时查明原因,以便进行相应处理
    2.若急冷油压力持续降低,汽油分馏塔温度上升荷快,
    系统无法维持时,可停止裂解炉投油,视情况决定是否
    全面停车。

  • 第8题:

    在全部裂解炉停止投油前3~4天,应开始将急冷油粘度逐步降低。


    正确答案:正确

  • 第9题:

    急冷油的作用是什么?如何控制?


    正确答案: 是降低油气的温度,终止缩和反应的发生,防止挥发线及阀门结焦,急冷油的大小可以根据油气的温度来控制。

  • 第10题:

    单选题
    为了提高DS发生量()。
    A

    尽量降低外补中压蒸汽量

    B

    尽可能提高稀释蒸汽发生器的压力

    C

    提高急冷油塔塔釜温且急冷油粘度较低

    D

    降低急冷油循环量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控制急冷油塔塔釜温度:()。
    A

    为了有效回收热量,塔釜温度越高越好

    B

    在粘度允许的情况下,釜温层可能高

    C

    从急冷油粘度考虑,釜温越低越好

    D

    与裂解原料的选择无关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汽油分馏塔QO粘度过高有什么危害?如何调节QO粘度?

    正确答案: 粘度过高:
    1.急冷油循环泵负荷增大、出口压力降低,管道阻力也增大,影响急冷油系统的正常运行;
    2.急冷油流动状态变差,传热效率下降,降低了DS的发生量;
    3.急冷油品质变差,焦质增多,易引起换热器和过滤器堵塞。
    调节方法:
    1.增加塔顶回流量、减少侧线柴油抽出量。
    2.调节中段热油循环量,加大精制水量。
    3.适当增加QO循环量。
    4.适当降低DS压力。
    5.适当降低急冷出口温度。
    6.适当增加调质油量。
    7.若裂解负荷高,降负荷处理。
    8.若裂解原料组分变化,适当调整裂解炉COT。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汽油分馏塔QO粘度过高有什么危害?如何调节QO粘度?


    正确答案: 粘度过高:
    1.急冷油循环泵负荷增大、出口压力降低,管道阻力也增大,影响急冷油系统的正常运行;
    2.急冷油流动状态变差,传热效率下降,降低了DS的发生量;
    3.急冷油品质变差,焦质增多,易引起换热器和过滤器堵塞。
    调节方法:
    1.增加塔顶回流量、减少侧线柴油抽出量。
    2.调节中段热油循环量,加大精制水量。
    3.适当增加QO循环量。
    4.适当降低DS压力。
    5.适当降低急冷出口温度。
    6.适当增加调质油量。
    7.若裂解负荷高,降负荷处理。
    8.若裂解原料组分变化,适当调整裂解炉COT。

  • 第14题:

    控制急冷油塔塔釜温度:()。

    • A、为了有效回收热量,塔釜温度越高越好
    • B、在粘度允许的情况下,釜温层可能高
    • C、从急冷油粘度考虑,釜温越低越好
    • D、与裂解原料的选择无关

    正确答案:B

  • 第15题:

    为了提高DS发生量()。

    • A、尽量降低外补中压蒸汽量
    • B、尽可能提高稀释蒸汽发生器的压力
    • C、提高急冷油塔塔釜温且急冷油粘度较低
    • D、降低急冷油循环量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泵内油温过高时,将使(),从而影响泵工作。

    • A、油粘度增大
    • B、油气化
    • C、水气化
    • D、油粘度过小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急冷油岗发生停电事故时,应如何处理?(KHD://工艺基本知识)


    正确答案:急冷油岗发生停电事故时,界区外如能保证蒸汽供给的话,应保证急冷油循环泵(汽泵)的运转,维持急冷油循环,同时停止汽油分馏塔的侧线采出及裂解轻柴油/重质燃料油的汽提蒸汽。加大燃料油的采出,并保证急冷油循环泵的密封油供给。

  • 第18题:

    急冷系统(包括急冷油和急冷水)的主要控制参数有哪几个?


    正确答案: 主要有:
    1.汽油分馏塔的顶温、釜温。
    2.急冷水塔的顶温、釜温。
    3.急冷油粘度
    4.裂解汽油干点

  • 第19题:

    汽油分馏塔为什么要控制急冷油的粘度?


    正确答案: 1.急冷油粘度过高,会使急冷油循环泵消耗功率增加,
    出口压力降低,严重时,用管道阻力降增大,会使急冷
    油循环困难,影响急冷油系统的正常运行;同时,急冷
    油传热效率下降,发生的流量降低;如粘度过低,则可能造成急冷油循环。
    2.急冷油粘度过高如不调整,会使急冷油品质变差,胶
    质和焦粘增多,易引起换热器和过滤器堵塞。

  • 第20题:

    裂解老区急冷油系统在开车前如何接受调质油?


    正确答案: 1.确认接受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已完成
    2.打开急冷油循环泵出口阀前的4〃倒空阀,打开界区的渣油送出阀及急冷油循环泵
    出口的4〃连通阀。
    3.室内将LRA-131投用,通知调度由罐区送调质油。
    4.当汽油分馏塔液面达90%以上时,打开急冷油循环泵
    向后系统充油。
    5.在整个充油,期间注意检查急冷油系统是否有泄漏,
    并在系统的高处(如EA-124、EA-120)排气.

  • 第21题:

    液压系统油温过高,会使液压油粘度降低,泄漏增加,导致活塞运动()。


    正确答案:速度减慢

  • 第22题:

    单选题
    提高急冷油系统热回收率()。
    A

    无限量提高急冷油塔釜温

    B

    减少急冷油循环量

    C

    使用调质稀释油

    D

    釜温升高和急冷油粘度下降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急冷系统的重要工艺参数包括()。
    A

    汽油分馏塔顶温度

    B

    塔釜温度

    C

    急冷油粘度

    D

    干点、闪点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