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反应器压力为2.4MPa,循环气中乙烯浓度为30%(V/V),氢气/乙烯比为0.175,求氢气分压。”相关问题
  • 第1题:

    工业生产乙烯中,乙烯精馏塔塔顶出料成份有()

    • A、乙烯;
    • B、乙烯、甲烷、氢气;
    • C、甲烷、氢气;
    • D、乙烯、甲烷

    正确答案:B

  • 第2题:

    乙烯和氢气混和后,注入到色谱前的做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有利于超前调节
    • B、有利于和循环气混和
    • C、有利于防止连接管口堵
    • D、有利于氢气和乙烯在进入反应器前进行良好混和

    正确答案:A,B,C

  • 第3题:

    计算题:已知生产DJM-1820时,循环气中氢气/乙烯比为0.165﹝mol/mol﹞,丁烯/乙烯比为0.330﹝mol/mol﹞,反应器进行调组分时,如丁烯加入量为4200Kg,则理论需加氢气多少Kg?


    正确答案: 丁烯摩尔数=丁烯质量÷丁烯摩尔质量=4200÷56=75Kmol
    氢气/丁烯﹝mol/mol﹞=0.165÷0.330=0.5
    氢气摩尔数=丁烯摩尔数×氢气/丁烯比=75×0.5=37.5Kmol
    氢气质量=氢气摩尔数×氢气摩尔质量=37.5×2=75Kg
    理论需加氢气75Kg。

  • 第4题:

    对钛催化剂产品,调整产品熔融指数的措施有()。

    • A、调整氢气/乙烯比
    • B、调整乙烯分压
    • C、调整铝钛比
    • D、调整循环气速

    正确答案:A,B,C

  • 第5题:

    乙烯分压 =反应器总压加上()个大气压后乘以循环气中乙烯浓度。

    • A、1
    • B、2
    • C、3
    • D、4

    正确答案:A

  • 第6题:

    乙烯进料突然中断,会导致反应器氢气/乙烯、丁烯/乙烯的急剧降低。


    正确答案:错误

  • 第7题:

    不同密度产品之间切换时,变化最大的是()。

    • A、反应温度
    • B、乙烯分压
    • C、共聚单体/乙烯比
    • D、氢气/乙烯比

    正确答案:C

  • 第8题:

    氢气/乙烯调节的依据是()。

    • A、产品指数
    • B、氢气浓度
    • C、乙烯浓度
    • D、氮气浓度

    正确答案:A,B,C

  • 第9题:

    相同氢气乙烯比的情况下,乙烯分压越高,则产品熔指越低。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0题:

    反应器停催化剂后,不必刻意维持的聚合参数是()。

    • A、氢气乙烯比
    • B、乙烯分压
    • C、共聚单体乙烯比
    • D、反应器总压

    正确答案:D

  • 第11题:

    问答题
    反应器的总压为2.4MPa,其中乙烯分压为0.83MPa,丁烯与乙烯的摩尔比为1.3%,氢气与乙烯的摩尔比为0.3%,其余为氮气,求氮气在循环气中的体积百分比是多少?

    正确答案: 丁烯分压=乙烯分压×﹝丁烯/乙烯比﹞
    =0.83×1.3%=0.01118MPa
    氢气分压=乙烯分压×﹝氢气/乙烯比﹞0.83×0.3%=0.00249MPa
    反应器绝对压力=反应器表压﹢大气压=2.4+0.1=2.5MPa
    则氮气分压=反应器绝对压力-各组分分压
    =2.5-0.83-0.01118-0.00249=1.65633MPa
    氮气占反应器中的体积比:1.65633/2.5=0.6625=66.25%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氢气/乙烯调节的依据是()
    A

    产品指数

    B

    氢气浓度

    C

    乙烯浓度

    D

    氮气浓度


    正确答案: A,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波动不会造成循环气中乙烯浓度波动。

    • A、乙烯压力
    • B、乙烯温度
    • C、汽包液位
    • D、汽包压力

    正确答案:C

  • 第14题:

    已知反应器压力为24.5Kg/cm2,乙烯摩尔浓度为0.62,试计算反应器中乙烯分压。


    正确答案: 乙烯分压=(反应器压力+大气压)×乙烯浓度=(24.5+1)×0.62=15.8Kg/cm2
    答:乙烯分压为15.8Kg/cm2

  • 第15题:

    影响反应活性的因素有()。

    • A、催化剂类型
    • B、乙烯分压
    • C、氢气浓度
    • D、反应总压

    正确答案:A,B,C

  • 第16题:

    已知生产DJM-1820时,循环气中氢气/乙烯比为0.165﹝mol/mol﹞,丁烯/乙烯比为0.330﹝mol/mol﹞,反应器进行调组分时,如丁烯加入量为4200Kg,则理论需加氢气多少Kg?


    正确答案: 丁烯摩尔数=丁烯质量÷丁烯摩尔质量=4200÷56=75 Kmol
    氢气/丁烯﹝mol/mol﹞=0.165÷0.330=0.5
    氢气摩尔数=丁烯摩尔数×氢气/丁烯比=75×0.5=37.5 Kmol
    氢气质量=氢气摩尔数×氢气摩尔质量=37.5×2=75Kg
    答:理论需加氢气75Kg。

  • 第17题:

    聚合物指数是通过()控制。

    • A、氢气浓度
    • B、乙烯浓度
    • C、丁烯—1乙烯比
    • D、氢气乙烯比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反应器循环气中,共聚单体/乙烯比与()无关。

    • A、共聚单体加入流量
    • B、乙烯加入流量
    • C、乙烯分压
    • D、乙烯进釜前压力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树脂密度主要采用调整()的方式进行。

    • A、氢气/乙烯比
    • B、乙烯分压
    • C、共聚单体/乙烯比
    • D、反应温度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生产HDPE和LLDPE相比,需要调整()。

    • A、共聚单体浓度
    • B、氢气浓度
    • C、乙烯分压
    • D、反应温度

    正确答案:A,B,C,D

  • 第21题:

    已知反应器压力为2.4MPaG,在线分析仪所指示的乙烯浓度为30%mol,则此时乙烯分压为()MpaA。

    • A、0.8
    • B、0.75
    • C、0.71
    • D、0.68

    正确答案:B

  • 第22题:

    控制粗氢中乙烯含量的目的是()。

    • A、减少乙烯损失
    • B、乙烯过高,会使甲烷化反应器飞温
    • C、提高乙烯收率
    • D、提高氢气纯度

    正确答案:A,B,C,D

  • 第23题:

    判断题
    乙烯进料突然中断,会导致反应器氢气/乙烯、丁烯/乙烯的急剧降低。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