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催化剂制备的原料有哪些?”相关问题
  • 第1题:

    催化剂制备阶段其影响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恰当的钛镁比例
    (2)选择尽可能低的搅拌速度
    (3)温度
    (4)四氯化钛和乙氧基镁初期的反应条件,对初期微量HCL的处理。

  • 第2题:

    原料带水对催化剂几及加氢反应有哪些影响?


    正确答案: (1)在蒸汽和高温作用下,会引起催化剂表面积下降,从而导致催化剂活性下降;
    (2)水被吸附在催化剂微孔中,温度升高汽化而致使催化剂结构崩裂、粉碎;
    (3)加氢过程中,由于汽化,降低了油气分压,有可能导致汽化,因而使循环氢浓度下降,氢分压下降

  • 第3题:

    生物药物在生产制备中的特殊性有哪些?主要有哪些制造方法?生物药物是以生物材料为原料制取的。其制造技术具有下列特点。


    正确答案: ①目的物存在于组成非常复杂的生物材料中。
    ②有些目的物在生物材料中含量极微,因此分离纯化步骤多,难以获得高收率。
    ③生物活性成分离开生物体后,易变性破坏,分离过程必须十分小心,以保护有效物质的生物活性。
    ④生物药物制造工艺几乎都在溶液中进行,各种理化因素和生物学因素(如温度、pH、离子强度)对溶液中各种组分的综合影响常常难以确定,以致许多工艺设计理论性不强,实验结果常带有很大经验成分。
    ⑤为了保护目的物的活性及结构完整性,生物制药工艺多采用温和的“多阶式”方法,即“逐级分离”法。因此工艺流程长,操作繁琐。
    ⑥生物药物的均一性检测与化学上的纯度概念不完全相同。由于生物药品对环境变化十分敏感,结构与功能关系多变复杂,因此对其均一性的评估常常是有条件的,或者只能通过不同角度测定,最后才能给出相对“均一性”结论。
    生物药物分离制备方法的主要依据原理有两方面。
    ①根据不同组分分配率的差别进行分离。
    ②根据生物大分子的特性采用多种分离手段交互进行,分离纯化的主要方法有:
    A.根据分子形状和分子大小不同的分离方法;
    B.根据分子电离性质(带电性)不同的分离方法;
    C.根据分子极性大小与溶解度不同的分离方法;
    D.根据配基特异性不同的亲和色谱分离法。
    精制一个具体生物药物,常常需要根据它的多种理化性质和生物学特性,采用多种分离方法有机结合,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 第4题:

    常用的工业催化剂的制备方法有哪些?各自的有缺点及适用场合是什么?


    正确答案: (1)沉淀法:常用方法,可制备多组分催化剂影响因素:1)沉淀剂、金属盐的性质2)沉淀反应条件:沉淀剂与金属盐的浓度、pH、温度、加料顺序、搅拌速度、沉淀物的生成速度、沉淀时间、洗涤与干燥方法等(2)浸渍法:制备负载型催化剂的常用方法过量溶液浸渍法、等体积浸渍、多次浸渍、蒸汽相浸渍
    (3)热分解法(or固相反应法):采用可加热分解的盐类:硝酸盐、碳酸盐、草酸盐等1)原料的影响(碱土金属的硝酸盐只能得到亚硝酸盐)2)热分解条件对分解产物的影响:分解温度↑与分解时间↑→粒度↑(4)熔融法(5)还原法:多用于金属氧化物的制备

  • 第5题:

    用于合成氨生产的铁催化剂是采用()法制备的,而钌催化剂则是采用()法制备的。


    正确答案:熔融;浸渍

  • 第6题:

    催化原料中最常见有哪些重金属对催化裂化催化剂造成污染,其影响是什么?


    正确答案: 原料中重金属主要以铁、镍、钒、钠最为普遍,影响最大。原料中的金属化合物在反应中分解,金属沉积在催化剂上,再生后变成氧化物,当金属氧化物含量高时影响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

  • 第7题:

    工业上常以()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制备甲胺。

    • A、甲烷
    • B、甲醇
    • C、甲醛
    • D、氨气

    正确答案:B,D

  • 第8题:

    制备六神曲的原料有()、()、()、()、()、()


    正确答案:白面;赤小豆;苦杏仁;鲜辣蓼;鲜青蒿;鲜苍耳草

  • 第9题:

    填空题
    制备六神曲的原料有()、()、()、()、()、()

    正确答案: 白面,赤小豆,苦杏仁,鲜辣蓼,鲜青蒿,鲜苍耳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淀粉质原料生产酒精用哪些原料制备酒母较好?

    正确答案: 酒母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发酵成熟醪的含酒分的多少、发酵效率的高低。如果制备的酒母质量低劣,对大生产发酵必然产生不良影响,直接影响原料的利用率,使产品的成本上升。当然这也和菌种的性能、控制条件、生产管理等有关。在具备了优良菌种的前提下,要制备好的酒母,除了给予适宜的培养条件外,还必须具有较好的培养酒母的原料,这两者是缺一不可的。不论离开哪一方,都不能制备出优良的酒母。从酒母的制备工艺分析,选择好制备酒母的原料,是制备高质量酒母的前提。
    制备酒母的原料,除了应具有满足酵母菌生长、繁殖所需的碳源、氮源、生长素、无机盐等物质外,还必须考虑原料的成本、来源,这样才有利于满足长久性生产的需要量。根据酒精生产单位的经验以及结合常用原料的化学分析,制备酒母的原料以玉米和红苕干为较好。
    因为玉米的化学组成中,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其淀粉含量在约63—68%,并含有适宜酵母菌生长、繁殖所需的蛋白质,其含量为8—9%,当玉米经过粉碎、蒸煮、糖化后,其中的淀粉和蛋白质发生水解,就会产生大量的、能满足酵母菌生长、繁殖所需的碳源和氮源。除此以外,在玉米的组成中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以及微量的无机盐,有利于酵母菌的生长、繁殖。根据资料所介绍,在100g玉米中约含维生素A0.06—0.1mg,维生素B20.1mg,维生素B52.3mg,并含有磷210mg、钙22mg、铁1.6mg。根据生产经验,用玉米为原料制备的酒母,具有生长快,酵母菌体壮数多,有利于保持旺盛的发酵力。所以,玉米是制备酒母的良好原料。
    红苕干(白薯干)中也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也可作为制备酒母的源料。红苕干中含有淀粉约65—68%,含蛋白质5—6%,用红苕干为原料时,要适当地加入硫酸铵或尿素作为补充氮源。红苕干和玉米原料都能制备出高质量的酒母。
    制备酒母的参考配方:红苕干粉或玉米料若干,加水比1∶4.5—5,硫酸铵0.1—0.16%(使用玉米可不
    添加),用H2SO4调整pH值至4.0—4.5。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原料带水对催化剂及加氢反应有哪些影响?

    正确答案: (1)在蒸汽和高温作用下会引起催化剂表面积下降,导致催化剂活性下降。
    (2)水被吸附在催化剂微孔中,温度升高汽化而致使催化剂结构崩裂、粉碎。
    (3)加氢过程中,由于汽化,降低了油气分压,有可能导致油品汽化,因而使循环氢浓度下降,氢分压下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冷沉淀凝血因子制备有哪些方法?对于制备的原料有什么要求?每个方法的如何操作?

    正确答案: 冷沉淀凝血因子制备主要有离心法和虹吸法,
    用于制备冷沉淀凝血因子的起始血液为新鲜冰冻血浆。
    各个方法操作过程:
    离心法
    (1)取出待制备冷沉淀的新鲜冰冻血浆,置4±2℃冰箱中过夜融化或在4±2℃水浴装置中融化。
    (2)当血浆基本融化时,取出血浆,在4±2℃的环境下重离心。3)将大部分上层血浆移至空袋,制成冰冻血浆。将留下的20~30ml血浆与沉淀物混合,制成冷沉淀凝血因子。
    虹吸法
    (1)将新鲜冰冻血浆袋置于4±2℃水浴装置中,另一空袋悬于水浴箱外,位置低于血浆袋,两袋之间形成一定的高度落差。
    (2)血浆融化后,随时被虹吸至空袋中,当融化至剩下40~50ml血浆与沉淀物时,闭合导管,阻断虹吸。将血浆与沉淀物混合,制成冷沉淀凝血因子。将冰冻血浆袋和冷沉淀凝血因子袋热合断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写出THT催化剂制备所用的主要原料、聚合反应所用的主要原料以及生产双峰膜料JHM9455F、生产PE100级管材料JHMGC100S所用的催化剂名称。


    正确答案: THT催化剂制备所用的主要原料是:乙氧基镁、四氯化钛和三乙基铝。
    聚合反应所用的主要原料是:乙烯、氢气和丁烯。
    生产双峰膜料JHM9455F所用催化剂名称是:THT。
    生产PE100级管材料JHMGC100S所用的催化剂名称是:Z501(THS)。

  • 第14题:

    冷沉淀凝血因子制备有哪些方法?对于制备的原料有什么要求?每个方法的如何操作?


    正确答案:冷沉淀凝血因子制备主要有离心法和虹吸法,
    用于制备冷沉淀凝血因子的起始血液为新鲜冰冻血浆。
    各个方法操作过程:
    离心法
    (1)取出待制备冷沉淀的新鲜冰冻血浆,置4±2℃冰箱中过夜融化或在4±2℃水浴装置中融化。
    (2)当血浆基本融化时,取出血浆,在4±2℃的环境下重离心。3)将大部分上层血浆移至空袋,制成冰冻血浆。将留下的20~30ml血浆与沉淀物混合,制成冷沉淀凝血因子。
    虹吸法
    (1)将新鲜冰冻血浆袋置于4±2℃水浴装置中,另一空袋悬于水浴箱外,位置低于血浆袋,两袋之间形成一定的高度落差。
    (2)血浆融化后,随时被虹吸至空袋中,当融化至剩下40~50ml血浆与沉淀物时,闭合导管,阻断虹吸。将血浆与沉淀物混合,制成冷沉淀凝血因子。将冰冻血浆袋和冷沉淀凝血因子袋热合断离。

  • 第15题:

    用沉淀法制备催化剂时哪些因素对催化剂的活性都会产生影响,试分别诉述。


    正确答案: 浓度:溶液浓度过饱和时,晶体析出,但太大晶核增多,晶粒会变小)
    温度:低温有利于晶核形成,不利于长大,高温时有利于增大,吸附杂质也少
    pH值:在不同pH值下,沉淀会先后生成
    加料顺序和搅拌强度:加料方式不同,沉淀性质有差异

  • 第16题:

    以Al2O3催化剂的制备为例,说明沉淀法制备催化剂的过程?


    正确答案: 酸中和法制γ-Al2O3:偏铝酸钠和硝酸在纯水中中和-过滤-洗涤(过滤和洗涤重复多次)-干燥-成型-活化得到成品。
    碱中和法制η-Al2O3:氯化铝溶液和氨水中和-过滤-洗涤(重复多次)老化-过滤-酸化-成型-干燥-煅烧得到成品。

  • 第17题:

    什么是催化剂暂时失活?催化原料中最常见有哪些重金属对催化裂化催化剂造成污染,其影响是什么?


    正确答案: 由于在油品反应过程中催化剂表面被生成的焦炭所覆盖,从而失去催化作用,然后通过再生反应将其表面焦炭烧掉,从新恢复活性,即催化作用,这种现象称为催化剂暂时失活。

  • 第18题:

    原料油带水对催化剂有什么影响?


    正确答案:原料油带水对催化剂的活性和强度有较大影响,严重时影响催化剂使用寿命,水汽化时要吸收较大的热量,这将增加反应炉F-101的热负荷,水汽化后,将使系统压力增大,引起压力波动,甚至超压,另外,原料油带水较多时,由于水汽化吸收大量热,会造成床层温度下降,当原料油基本不带水后,床层温度要上升,若冷氢阀不好用或冷氢量不足,就可能床层超温,甚至“飞温”,温度急剧波动会引起催化剂的破碎。

  • 第19题:

    乙酰水杨酸制备中的浓硫酸的作用是()。

    • A、原料
    • B、温度控制作用
    • C、参加反应
    • D、催化剂

    正确答案:D

  • 第20题:

    制备固体催化剂母体的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 浸渍法、沉淀法、沥滤法、热熔融法、电解法、离子交换法、机械混合法等

  • 第21题:

    问答题
    固体催化剂制备方法主要有哪些?试举出三种说明。

    正确答案: 1.浸渍法2.沉淀法3.混合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乙酰水杨酸制备中的浓硫酸的作用是()。
    A

    原料

    B

    温度控制作用

    C

    参加反应

    D

    催化剂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工业上常以()为原料在催化剂作用下制备甲胺。
    A

    甲烷

    B

    甲醇

    C

    甲醛

    D

    氨气


    正确答案: C,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