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①盐酸具有非常强的腐蚀性,操作时应戴护目镜、口罩等;
②如果盐酸溅到人体上,需马上用清水冲洗干净。
更多“简述加酸间的安全卫生要求。”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预防劳动安全卫生事故的基本对策。


    答案:
    解析:
    营造劳动安全卫生环境是预防劳动安全卫生事故的基本对策。主要内容包括:
    (1)营造劳动安全卫生观念环境
    ①企业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劳动安全卫生观念,使其成为企业劳动安全卫生保护工作的主导观念。安全第一是处理生产与安全两者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预防为主,防重于治,是处理职业危害的预防与治理关系应遵循的原则。
    ②建立以人为本的企业劳动安全卫生的价值理念。在企业劳动安全卫生保护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集中反映了企业组织整体对劳动保护工作的价值取向。
    (2)营造劳动安全卫生制度环境
    ①建立健全的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各项劳动保护管理制度是企业的决策行为、管理行为、劳动行为准则的依据。
    ②严格执行各项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各项制度得到有效执行,并将各项规程转化为员工的自觉行为。
    ③奖惩分明。严格执行相关制度规范的应当奖励,违反相关制度的应当惩罚。奖惩分明、奖惩结合,克服以惩代管、重惩罚轻奖励的倾向。
    (3)营造劳动安全卫生技术环境
    ①直接使用安全技术和无害装置、无害工艺,从基础上避免劳动安全卫生事故。
    ②完善劳动场所设计,实现工作场所优化。
    a.从人、机、环境系统关系中为降低员工作业疲劳,包括生理疲劳、心理疲劳,降低劳动强度,从而为减少因作业疲劳导致的错误操作行为创造条件。
    b.劳动工作场所优化应做到:科学装备、布置工作地;保持工作场所的正常秩序和良好的工作环境;正确组织工作场所的供应和服务;劳动环境优化等。
    ③劳动组织优化。主要包括:不同工种、工艺阶段合理组织;准备性工作和执行性工作合理组织;作业班组合理组织;工作时间合理组织等。

  • 第2题:

    简述营造劳动安全卫生技术环境。


    答案:
    解析:
    1.直接使用安全技术和无害装置、无害工艺,从基础上避免劳动安全卫生事故。
    2.完善劳动场所设计,实现工作场所优化。劳动工作场所优化应做到:
    (1)科学装备、布置工作地;
    (2)保持工作场所的正常秩序和良好的工作环境;
    (3)正确组织工作场所的供应和服务;
    (4)劳动环境优化等。
    3.劳动组织优化。主要包括:
    (1)不同工种、工艺阶段合理组织;
    (2)准备性工作和执行性工作合理组织;
    (3)作业班组合理组织;
    (4)工作时问合理组织等。

  • 第3题:

    简述灭菌制剂室的灌封间、配制间要求。


    正确答案:1.墙壁、顶棚表面应平整光洁、无裂隙和脱落,易于清洗和消毒,室内不得有裂缝、损坏和渗漏。
    2.地面应光洁、耐酸碱、无积水,灌装间不应有地漏。
    3.具有与制剂要求相应的照明、取暖、降温、通风及"五防"(防尘、防污染、防蚊蝇、防虫鼠、防异物进入)设施。
    4.室内设有紫外线灯或其它灭菌设施。
    5.应设有缓冲室(道)。
    6.设有层流净化装臵,灌封岗位洁净级别应为10,000级,局部100级。配料、过滤、准备等为100,000级。

  • 第4题:

    固体药溶解的安全卫生要求。


    正确答案: ①固体硫酸铝粉沫对人体有害,操作时应戴护目镜、口罩等;
    ②撒在地上的硫酸铝粉沫,应及时扫除,收集,不宜用水冲洗。

  • 第5题:

    简述劳动安全卫生的概念、特征。


    正确答案: 劳动安全卫生,又称职业安全卫生,我国过去称为“劳动保护”,是指直接保护劳动者在劳动或工作中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法律制度。
    劳动安全卫生法律制度具有以下特征:
    (1)劳动安全卫生制度的实施具有强制性。
    (2)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以劳动过程为其保护范围。
    (3)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以改善劳动条件和劳动环境为主要途径,通过消除劳动过程中不安全和不卫生的因素,实现对劳动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保护。

  • 第6题:

    劳动场所有什么安全卫生要求?


    正确答案: 劳动场所必须布局合理,符合安全卫生要求;在有职业危害的场所,要有可靠的防护设施,明显的安全标志,严格的管理办法,以及有紧急情况下进行安全处置的设施。

  • 第7题:

    简述循环水加酸处理的目的?一般控制原则?


    正确答案:循环水当浓缩倍率高时,为防止碳酸盐硬度结垢常采用加硫酸来抑制碳酸盐析出,因CaSO4溶解度较大,故而可节约补充水。为了防止铜管腐蚀一般控制循环水PH值不低于8.0。

  • 第8题:

    简述安全卫生管理原则。


    正确答案: 卫生安全管理更强调规范先行、预防为主、考核督促、责任落实。

  • 第9题:

    简述防烟楼梯间的设置要求


    正确答案:防烟楼梯间除应满足疏散楼梯的设置要求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1.当不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楼梯间应按规定设置防烟设施,并应设置应急照明设施;
    2.在楼梯间入口处应设置防烟前室、开敞式阳台或凹廊等。前室可与消防电梯间的前室合用;
    3.前室的使用面积: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0m2,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m2;合用前室的使用面积:公共建筑、高层厂房以及高层仓库不应小于10.0m2,居住建筑不应小于6.0m2
    4.疏散走道通向前室以及前室通向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5.除楼梯间门和前室门外,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的内墙上不应开设其它门窗洞口。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安全卫生管理原则。

    正确答案: 卫生安全管理更强调规范先行、预防为主、考核督促、责任落实。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企业执行各项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与积极营造劳动安全卫生环境的内容和方法。

    正确答案: (1)企业执行各项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职业危害是职业危害因素对劳动者人身造成的有害后果,既可以表现为对劳动者的急性上海,如劳动安全卫生事故,也可能表现为慢性伤害,即各类职业病。职业危害发生的客观可能性表明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必要性,可避免性则表民劳动保护的可行性。企业可能导致重大人身伤亡或重大经济损失的因素,或者潜伏于作业场所、设备设施之中,或者表现为生产组织、管理行为中的缺陷,但由于没有进行有效的预防,错误行为是的职业危害的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国家为了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健康,根据生产的客观规律和生产时间经验的科学总结,规定了各项企业必须执行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为防止重大劳动安全卫生事故的发生,企业必须全面完善并严格执行各项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
    (2)积极营造劳动安全卫生环境的内容和方法:
    ①营造劳动安全卫生观念环境: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劳动安全卫生观念。
    ②营造劳动安全卫生制度环境:
    A.建立健全的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
    B.严格执行各项劳动安全卫生规程。
    C.奖惩分明。
    ③营造劳动安全卫生技术环境:
    A.直接使用安全技术和无害装置、无害工艺、从基础上避免劳动安全卫生事故。
    B.完善劳动场所设计,实现工作场所优化。
    C.劳动组织优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老年人卫生间的要求是()。
    A

    卫生间位置远离房间,减少异味

    B

    卫生间房门向内打开,方便顺手

    C

    卫生间设置蹲位,安全卫生

    D

    卫生用品放在老年人伸手可取处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企业如何积极营造劳动安全卫生环境?(14分)




    答案:
    解析:

    答:


    企业营造劳动安全卫生环境是预防劳动安全卫生事故的基本对策。它包括:


    (1)营造劳动安全卫生观念环境。树立安全第一、以预防为主的劳动安全卫生观念;建立以人为本的劳动安全卫生的价值观念。


    (2)营造劳动安全卫生制度环境。具体内容包括: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各项劳动安全卫生规程;严格执行相关制度规范的应当奖励,违反相关制度的应当惩罚。


    (3)营造劳动安全卫生技术环境。①直接使用安全技术和无害装置、无害工艺,从基础上避免劳动安全卫生事故。②完善劳动场所设计,实现工作场所优化。③劳动的组织优化。主要包括:不同工种、工艺阶段合理组织;准备性工作和执行性工作合理组织;作业班组合理组织;工作时间合理组织等。



  • 第14题:

    简述劳动安全卫生标准的特点。


    答案:
    解析:

    (1)劳动安全卫生标准具有刚性的法律强制性。(2分)


    劳动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劳动安全卫生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对劳动者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防止劳动过程中的事故,减少职业危害;劳动安全卫生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国家建立伤亡事故和职业病统计报告和处理制度。(6分)


    (2)劳动安全卫生标准具有较强的综合性。(2分)


    劳动安全卫生标准是在技术、科学、经济和管理等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按照严格的程序制定、发布。标准的内容涉及多种学科和专业领域,与所有生产过程有密切的内在联系。涉及劳动过程中的生产工艺、生产工具、生产设备,专用装置、用具,工作场所环境条件,劳动防护用品等的安全卫生要求,具有较强的综合性。(5分)


  • 第15题:

    简述喷漆间的主要环境要求


    正确答案: 1.有足够的空气交换,保证空气中的漆雾和溶剂被及时带走,又不会因空气流动过快造成漆膜质量问题。
    2.明确的空气流向,且喷漆间内应为微正压。
    3.足够的照明。
    4.温湿度在相关文件要求范围内。

  • 第16题:

    简述循环水加酸处理的目的及原理?


    正确答案:1、目的:是将水中碳酸盐硬度,提高浓缩倍率。
    2、原理:将碳酸盐转变成溶解度较大的硫酸盐,其反应如下:Ca(HCO32+H2SO4→CaSO4+H2O+2CO2

  • 第17题:

    老年人卫生间的要求是()。

    • A、卫生间位置远离房间,减少异味
    • B、卫生间房门向内打开,方便顺手
    • C、卫生间设置蹲位,安全卫生
    • D、卫生用品放在老年人伸手可取处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原味加酸时要求乳酸与柠檬酸的比例为()。


    正确答案:1:1.2

  • 第19题:

    简述劳动安全卫生的概念及其含义。


    正确答案:劳动安全卫生又称劳动保护。它是指直接保护劳动者在劳动中(或工作中)的安全和健康的法律保障。劳动法中的劳动安全卫生是基于劳动关系而产生的保护关系。它区别于社会上一般的安全、防病及卫生保健工作。职工在职务之外的意外伤害及治病防病工作,不属于劳动法研究范围。

  • 第20题:

    简述企业执行各项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与积极营造劳动安全卫生环境的内容和方法。


    正确答案:(1)企业执行各项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职业危害是职业危害因素对劳动者人身造成的有害后果,既可以表现为对劳动者的急性上海,如劳动安全卫生事故,也可能表现为慢性伤害,即各类职业病。职业危害发生的客观可能性表明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必要性,可避免性则表民劳动保护的可行性。企业可能导致重大人身伤亡或重大经济损失的因素,或者潜伏于作业场所、设备设施之中,或者表现为生产组织、管理行为中的缺陷,但由于没有进行有效的预防,错误行为是的职业危害的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国家为了保护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健康,根据生产的客观规律和生产时间经验的科学总结,规定了各项企业必须执行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为防止重大劳动安全卫生事故的发生,企业必须全面完善并严格执行各项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
    (2)积极营造劳动安全卫生环境的内容和方法:
    ①营造劳动安全卫生观念环境: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劳动安全卫生观念。
    ②营造劳动安全卫生制度环境:
    A.建立健全的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
    B.严格执行各项劳动安全卫生规程。
    C.奖惩分明。
    ③营造劳动安全卫生技术环境:
    A.直接使用安全技术和无害装置、无害工艺、从基础上避免劳动安全卫生事故。
    B.完善劳动场所设计,实现工作场所优化。
    C.劳动组织优化。

  • 第21题:

    简述备餐间的设计布局要求?


    正确答案: ⑴备餐间应处于餐厅、厨房过渡地带。
    ⑵厨房与餐厅之间采取双门双道。
    ⑶备餐间应有足够的空间和设备。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劳动安全卫生的概念及其含义。

    正确答案: 劳动安全卫生又称劳动保护。它是指直接保护劳动者在劳动中(或工作中)的安全和健康的法律保障。劳动法中的劳动安全卫生是基于劳动关系而产生的保护关系。它区别于社会上一般的安全、防病及卫生保健工作。职工在职务之外的意外伤害及治病防病工作,不属于劳动法研究范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原味加酸时要求乳酸与柠檬酸的比例为()。

    正确答案: 1:1.2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