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待测组分的标准品作对照物质,对比求算待测组分含量的方法为内标法。()
第1题:
A、待测组分物质的体积
B、标准溶液的物质的量
C、标准溶液的体积
D、待测组分物质的量
第2题:
药物杂质检查(限量)的方法,可用()。
第3题:
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若组分较复杂且被测组分含量较低时,最好选择何种方法进行分析()
第4题:
常用的定量分析方法是以物质的()为基础的。若根据反应物的重量来确定被测组分在试样中的含量,就是();若根据加入的标准溶液的量与被测组分反应达到“理论终点”,通过计算求得被测物的含量就是()。
第5题:
选一样品中不含的标准品,加到样品中作对照物质,对比求算待测组分含量的方法为外标法。()
第6题:
将已知浓度的试剂溶液滴加到待测物质溶液中,使其与待测组分发生反应,而加入的试剂量又恰好为完成反应所必需的,根据加入试剂的准确体积计算出待测组分的含量,这样的分析方法称为滴定分析法,又称()
第7题:
滴定分析法是根据某一化学计量反应,将一已知准确()的试剂溶液滴加到待测溶液中,直到所加试剂恰好与待测组分按()反应为止,根据试剂溶液的()和消耗()计算待测组分的含量。
第8题:
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若组分较复杂且被测组分含量较低时,为了简便准确地进行分析,最好选择何种方法进行分析()。
第9题:
采用色谱内标法时,应该通过文献或者测定得到()。
第10题:
工作曲线法
内标法
标准加入法
间接测定法
第11题: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标准溶液与待测组分按aA+bB=cC反应,在化学计量点时,待测组分B物质的量应为()。
第14题:
重量分析法的原理是往被测物的溶液中加入一种沉淀剂,使被测组分(),最后依据()计算被测物质组分的含量。
第15题:
最常用的待测组分富集方法为()和()。
第16题:
在气相色谱分析中,采用内标法定量时,应通过文献或测定得到()。
第17题:
滴定分析中必须使用标准溶液,最后要通过()来计算待测组分的含量。
第18题:
()分析法通常用于高含量或中含量组分的测定,即待测组分的含量一般在1%以上。
第19题:
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若组分较复杂且被测组分含量低时,为了简便准确地进行分析,最好选择何种分析方法?()
第20题:
在原子吸收光谱分析中,当组分较复杂且被测组分含量较低时,为了简便准确地进行分析,最适用的分析方法是()。
第21题:
工作曲线法
内标法
标准加入法
间接测定法
直接测定法
第22题:
内标物的绝对校正因子
待测组分的绝对校正因子
内标物的相对校正因子
待测组分相对于内标物的相对校正因子
第23题:
外标法
内标法
直接比较法
K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