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①升温、升压同时进行;
②温度随压力逐渐提高;
③这样有利于系统的稳定控制。
更多“解吸系统如何升温、升压好?为什么?”相关问题
  • 第1题:

    高压系统升温时,温度升不上来的原因及处理?


    正确答案: 原因:
    (1)系统内惰气未排净。
    (2)NH3开车管线堵。
    (3)送入NH3开车管线的蒸汽或冷凝液量过小。
    (4)夹套蒸汽量小或蒸汽冷凝液未能及时排出。
    (5)系统各冷凝液排放量小,冷凝液积存。
    (6)E104内液位高,蒸汽在此冷凝过大。
    处理:
    (1)排除系统内积存的惰气。
    (2)用冲洗水处理通NH3开车管线。
    (3)检查送入NH3开车管线的蒸汽,冷凝液量是否过小,如过小检查P-111出口PIC09807及切
    断阀是否开着,一时处理不了,可用胶管另接一中压冲洗水送入。
    (4)检查夹套蒸汽量及蒸汽冷凝液排放是否正常。
    (5)调节系统冷凝液的排放,排除积存蒸汽冷凝液,有利于系统升温。
    (6)适当降低E104液位。

  • 第2题:

    开工时如何对R101、R-102升温?


    正确答案:调整高温掺和阀及R101、R102入口跨线阀,R102入口以20-30℃/h升温,到50℃恒温4小时,再以20-30℃/h升R101至310℃恒温,最后R102升温至250℃恒温,等待接收酸性气。

  • 第3题:

    10801单元活化升温系统加热升温困难如何处理?


    正确答案: (1)联系10802单元,确定6.2MPa蒸汽品质;
    (2)检查10801-TV10301、10801-PV10301工作状况是否正常;
    (3)检查加热器10801-E-104和凝结水罐10801-D-108换热排水是否正常;
    (4)如果是汽包取热循环水循环量不足,则可通过切换泵或两泵同时运行提高汽包取热循环水循环量至正常;
    (5)通过10801-K-101卸荷阀或返回阀适当减少循环气量,保证入口还原气体温度。

  • 第4题:

    ()有利于环氧乙烷的解吸。

    • A、减压降温
    • B、加压降温
    • C、减压升温
    • D、加压升温

    正确答案:B

  • 第5题:

    分析各硫冷凝器在系统升温时,为什么要用蒸汽保温。


    正确答案: 1、在升温时,系统中残存的硫会汽化,如果冷凝器温度低,汽态硫会冷凝而堵塞管程,影响升温和憋压。
    2、蒸汽保温不但汽态硫不冷凝,相应的会使热气流不降温或少降温,有利于床层升温。

  • 第6题:

    装置在生产前为什么要系统升温?


    正确答案: ①检查系统是否畅通。
    ②使整个系统温度提高,达到生产工艺要求,以免转入生产造成堵塞。

  • 第7题:

    正常生产中需不需要补充解吸剂,为什么?如何补?


    正确答案:需要。正常生产时由于各塔操作的损失和正常的通过解吸剂再蒸馏塔塔底作为重组分除去,所以需间歇的从外界补充解吸剂到解吸剂系统中。在解吸剂贮罐与解吸剂再蒸馏塔的进料管线上接一根解吸剂补充管线来补充解吸剂。

  • 第8题:

    吸附塔可利用解吸剂冷却循环流程进行升温,升温速率为()。

    • A、≤25℃/h
    • B、≤30℃/h
    • C、≥30℃/h
    • D、≤50℃/h

    正确答案:A

  • 第9题:

    转化工序开车的几个阶段依次()。

    • A、蒸汽升温,N2升温,引原料气,加负荷调整
    • B、引原料气,蒸汽升温,N2升温,加负荷调整
    • C、N2升温,蒸汽升温,引原料气,加负荷调整
    • D、空气升温、蒸汽升温、引原料气、加负荷调整

    正确答案:C

  • 第10题:

    GC分析宽沸程化合物是为什么要用程序升温?如果用恒温,结果如何?


    正确答案: 程序升温能缩短分析时间,改善保留时间,峰形,从而改善分离度,提高检测灵敏度。并且使杨浦浓重的各组分在适宜的柱温下分离。
    恒温色谱半峰宽随保留时间的增大而增大,但程序升温的色谱峰半峰宽与保留时间无关。

  • 第11题:

    如何避免解吸塔解吸过度?


    正确答案:①实际操作中可根据干气和液化气组成分析控制解吸操作深度;
    ②适当提高解吸压力,降低解吸塔底温度。
    ③解吸塔进料方式采用冷进料优于热进料。
    ④必要时根据解吸气的组成分析,来判断、调整操作。

  • 第12题:

    问答题
    升温过程中,为什么规定到某一温度时要恒温?如何进行恒温操作?

    正确答案: 恒温120℃是为了蒸发触媒中水分,防止水份急剧蒸发而损坏触媒,同时拉平各点温度,250℃恒温是为了把触媒层各点温度拉到150℃以上,即可保证触媒层各点的温度均在蒸汽露点以上,此时切换蒸汽升温就不会使蒸汽冷凝了,350℃,430℃,460℃,490℃恒温是为了保证触媒还原缓慢而均匀地进行,使触媒层升温均匀稳定防止温度突涨,通常在恒温之前两个小时应减慢升温速度,否则难以恒温,一般的恒温方法是减少燃烧气量,加大循环气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升温钝化时为什么要控制升温速率?


    正确答案: 尿素四台高压系统的设备除201-D是不锈钢衬里碳钢壳体外,其余都是不锈钢列管碳钢壳体,因不锈钢热膨胀系统为1.8mm/100℃m,而碳钢为1.2mm/100℃m,如果升温过快势必使整个塔体内外温差大,这样易造成衬里或列管的变形,因此要严格控制升温速率在10-12℃以下。

  • 第14题:

    解吸剂冷却流程用于吸附塔升温的冷却时,其冷却器出口物料的温度要求是()。

    • A、≤40℃
    • B、不高于吸附塔床层平均温度25℃
    • C、≥40℃
    • D、确保用于吸附塔升温的循环解吸剂温度不大于吸附塔床层平均温度25℃

    正确答案:D

  • 第15题:

    循环系统超压,如何防止解吸液倒入4×105Pa蒸汽管网?


    正确答案:若循环系统超压,PIC-705将随之升高,当其压力高于4×105Pa蒸汽管网压力,同时蒸汽管上止逆阀失灵,解吸液将大量倒入4×105Pa蒸汽管网,可能进入透平,从而引起透平真空下降,连锁动作跳车,所以当循环系统超压时,应采取紧急措施,立即关闭FV-702及副线,停解吸或倒用9×105蒸汽维持解吸运行,这样就可以防止以上事故发生。

  • 第16题:

    装置在转入生产前为什么要进行系统升温?


    正确答案: 1)检查系统是否畅通;
    2)使整个系统温度提高,达到生产工艺要求,以免转入生产因硫磺冷凝造成系统堵塞。

  • 第17题:

    分析各冷却器在系统升温时,为什么要用蒸汽保温?


    正确答案: 因为:
    1)在升温时,系统中残存的硫会汽化,如果冷凝器温度低,气态硫会冷凝而堵塞管程,影响升温和憋压。
    2)蒸汽保温不但气态硫不冷凝,相应的会使热气流不降温或少降温,有利于床层升温。

  • 第18题:

    尿素合成系统为什么要升温钝化?


    正确答案: (1)高压系统的升温钝化,实际上包括了合成塔升温和紧接着高压系统钝化两个过程.
    (2)合成系统升温是由于它的特殊结构所决定的。
    (3)这是为了克服装置投料后NH3和CO2迅速反应并大量放热,造成碳钢筒体和不锈钢衬里因温差大而产生的额外应力,
    (4)故在装置投料前应将合成塔塔壁温度升高到130℃,
    (5)高压系统的钝化是根据不锈钢在氧化剂作用下,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才能获得对尿素工艺介质较高耐腐蚀的特性。

  • 第19题:

    工段哪些气谱样品分析时须用程序升温?它们各自的程升参数如何设定?


    正确答案:戊酯,二氯中控,精二氯,卞甲胺,氯化中控等;
    戊酯,二氯中控,精二氯的参数:初温90℃,保持时间3分钟;
    卞甲胺初温65℃,保持时间3分钟;
    氯化中控等110℃,保持时间5分钟;
    其它的温升速率都为15℃/分钟,终温210℃,终温保持时间20分钟。

  • 第20题:

    解吸剂冷却流程用于解吸塔升温的冷却时,其冷却器出口物料的温度要求是()。

    • A、≤40℃
    • B、不高于吸附塔床层平均温度25℃
    • C、≥40℃
    • D、确保用于吸附塔升温的循环解吸剂温度不大于吸附塔床层平均温度25℃

    正确答案:D

  • 第21题:

    空气的湿度超过粮食水气分压时,粮食就开始()。

    • A、升温
    • B、降温
    • C、解吸
    • D、吸湿

    正确答案:D

  • 第22题:

    N2升温时如何增加空速?增加空速时对升温速度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增加空速,关小风机进出口联通阀。视风机入口压力情况,空速加大,电加热器负荷不变的情况下,将会造成TI3022温度下降,降低升温速度。

  • 第23题:

    问答题
    N2升温时如何增加空速?增加空速时对升温速度有何影响?

    正确答案: 增加空速,关小风机进出口联通阀。视风机入口压力情况,空速加大,电加热器负荷不变的情况下,将会造成TI3022温度下降,降低升温速度。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