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微滤是从液体混合物(主要是水性悬浊液)中除去500A-5um(1A=10-10 m)的细菌和悬浊物质的膜分离技术。它主要是根据筛分原理将溶质微粒加以筛分。 膜上的微孔径分布在0.1-20um,以压力差作为推动力,在50-10kPa压力下,溶剂、盐类及大分子物质均能透过微孔膜,只有直径大于50nm的微细颗粒和超大分子物质被截留,从而使溶液或水得到净化。
超滤是从液体混合物(主要是水溶液)中除去尺寸为1-500A(相对分子质量为1000-1000*104  )的溶质的膜分离技术。超滤也是根据筛分原理以压力差作为推动力的膜分离过程。在100-1000kPa的压力条件下溶剂或小分子量的物质透过孔径为1-20um的对称微孔膜,而直径在5-100nm的大分子物质或微细颗粒被截留,从而达到了净化的目的。
更多“微滤膜和超滤膜的分离原理是什么?它们各自的分离功能是什么?”相关问题
  • 第1题:

    超滤膜是分离膜技术中的一部分,它是介于微滤和纳滤之间的一种膜过程,笼统地讲,超滤膜孔径在()之间。

    • A、1nm~0.1µm
    • B、0.1nm~0.1µm
    • C、1nm~1µm

    正确答案:A

  • 第2题:

    常用沉淀分离法有哪些?各自原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 盐析法:破坏蛋白质分子水化作用或者减弱分子之间的同性相互作用的因素,就可以降低蛋白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有机溶剂沉淀法:破坏水化膜、增加吸引力。
    等电点沉淀法:在等电点时水化膜被破坏,分子间引力增加,溶解度降低。
    高分子聚合物沉淀法:可使蛋白质水合作用减弱而发生沉淀
    聚电解质沉淀法:絮凝剂   盐析和降低水化
    不可逆的沉淀去除法:
    (一)金属离子沉淀法
    (二)有机酸沉淀法
    (三)其他
    表面活性剂沉淀法:形成络合物

  • 第3题:

    分离纯化基因工程药物常用的色谱方法有哪些?它们的原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 分离纯化基因工程药物常用的色谱方法有:离子交换色谱,疏水色谱,亲和色谱和凝胶过滤色谱;
    离子交换色谱,以离子交换剂为固定相,依据流动相中的组分离子和交换剂上的平衡离子进行可拟交换时的结合力大小的差别而进行分离的一种色谱方法;
    疏水色谱,利用蛋白质表面的疏水区域与固定相上疏水性基团相互作用力的差异对蛋白质组分进行分离的色谱方法;
    亲和色谱:利用固定化配体与目的蛋白质之间非常特异的生物亲和力进行吸附,这种结合既是特异的又是可逆的,改变条件可以使这种结合解除的原理分离纯化蛋白质;
    凝胶过滤色谱,是以多孔性凝胶填料为固定相,按分子大小对溶液中各组分进行分离的液相色谱方法。

  • 第4题:

    高压连接器连接和分离的原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 在两节车需要连挂,作重联运行时,依靠两节车车钩挂接时的牵引力,使两个连接器慢慢靠近,在羊角的导向作用下,使各自的导电半圆环(静触头)准确地插入对方的叉形件(动触头)中,接通两节车一次侧高压电路。同时叉形件上的拉力弹簧紧紧地把半环扣住,由于两台连接器的相对位移由张力弹簧、复位弹簧来吸收调整,因而能保持叉形件与半圆环的接触压力恒定不变,从而能够保证较好的电气性能。
    当两节车分离时,依靠两节车分离时的牵引力可自动分离,并断开两节车的一次侧高压电路,位簧复原。

  • 第5题:

    超滤膜主要用于()分离。

    • A、菌体
    • B、细胞
    • C、微颗粒
    • D、不含固形物的料液

    正确答案:D

  • 第6题:

    工业上由裂解汽油、重整汽油中分离芳烃的方法有哪些?它们的原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 芳烃分离的方法:溶剂萃取、萃取蒸馏。萃取:利用芳烃极性较大的性质,采用大极性溶剂将芳烃从油品中萃取;萃取蒸馏:萃取与蒸馏偶合,利用萃取剂提高烃类沸点的原理,提高分离度。

  • 第7题:

    单选题
    能用于分子分离的是()
    A

    垂熔漏斗滤过法

    B

    离心分离法

    C

    微孔滤膜滤过法

    D

    超滤膜滤过法

    E

    滤纸过滤法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供水锅炉中常用的汽水分离装置有哪几种?它们的结构和分离原理是什么样的?有无办法进一步提高它们的汽水分离效果?

    正确答案: 水下孔板:用3~4mm的钢板制成,其上均匀分布几孔径为8~10mm的小孔。原理:利用水下孔板的阻力,形成稳定的气垫削弱汽水混合物的动能,让蒸汽均匀的通过板孔,减少飞溅的水滴细末。
    挡板:原理:形成水膜,削减汽水流的动能,蒸汽在流经挡板间隙时因急剧转弯,可从汽流中分离出部分水滴。
    均气孔板:借小孔节流作用使锅筒汽空间各处均匀负荷。
    集水管:两端封闭,中间引出蒸汽,管侧缝宽沿管内流动方向逐渐减少,原理:均匀集汽 蜗壳式分离器:集气管上加蜗壳,原理:靠离心作用把汽水分开。
    波形式分离器:由多块波形板相间排列组成。原理:饱和湿蒸汽在波形板组成的曲折管道中通过时,水滴要惯性力的作用被甩到波形板上,靠重力作用下流而到达汽水分离的目的。 钢丝网分离器:由一层或数层钢丝网和拉网钢板间隔排列而成。原理:与气流的接触面积很大,气流中的水滴易于吸附在钢丝网上,以达到汽水分离的目的。
    措施:水下孔板加均气孔板,水下孔板加蜗壳分离器,水下孔板加集气套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超滤膜主要用于()分离。
    A

    菌体

    B

    细胞

    C

    微颗粒

    D

    不含固形物的料液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在膜的分离过程中,可以有哪些驱动力?它们各自驱动的膜过程是什么?

    正确答案: 有压力差、浓度差或电位差等驱动力。
    1.压力差:通过在待分离液一侧加上比渗透压高的压力,使得原液中的溶液压到半透膜的另一边。分离截留的机理为筛分,小于孔径的微粒随溶剂一起透过膜上的微孔,大于孔径的微粒被截留。
    2.浓度差:高浓度水溶液向低浓度水溶液一侧迁移。
    3.渗透压:低浓度水溶液向高浓度水溶液一侧迁移
    4.反渗透:在高浓度水溶液一侧加压,使高浓度水溶液侧与低浓度水溶液侧的压差大于渗透压,则高浓度水溶液中的水将通过半透膜流向低浓度水溶液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常用的蛋白质分离纯化方法有哪几种?各自的原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 1、沉淀:向蛋白质水溶液中加入浓的无机盐溶液,可使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而从溶液中析出。
    2、电泳:蛋白质在高于或低于其等电点的溶液中是带电的,在电场中能向电场的正极或负极移动。根据支撑物不同,有薄膜电泳、凝胶电泳等。
    3、透析:利用透析袋把大分子蛋白质与小分子化合物分开的方法。
    4、层析:A.离子交换层析,利用蛋白质的两性游离性质,在某一特定pH时,各蛋白质的电荷量及性质不同,故可以通过离子交换层析得以分离。如阴离子交换层析,含负电量小的蛋白质首先被洗脱下来。B.分子筛,又称凝胶过滤。小分子蛋白质进入孔内,滞留时间长,大分子蛋白质不能进入孔内而径直流出。
    5、超速离心:既可以用来分离纯化蛋白质,也可以用作测定蛋白质的分子量。不同蛋白质因其密度与形态各不相同而分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膜分离原理是什么?水工艺中常见的膜有哪些?它们的特点、性能及水工艺中的应用是什么?

    正确答案: 1)膜分离原理是利用膜的选择透过性进行分离以溶液中离子或分子的;通过膜分离设备可实现混合物的组分分离。膜分离条件是膜和水中组分存在差别。
    2)水工艺常用的膜是:离子交换膜、反渗透膜和超滤膜。
    3)常见的膜有:
    (1)离子交换膜:
    A.特点:用于电渗析,带电荷的膜,不同电荷的离子在膜内的迁移速度有很大的差别,这就是离子交换膜对离子透过的选择性。
    B.性能:主要由交换容量和含水率来体现的。
    C.应用:用于电渗析设备。
    (2)反渗透膜:
    A.特点及性能:选择性吸附与毛细管流,即界面现象和在压力下流体通过毛细管的综合结果;一种多孔性膜,具有良好的化学性质;一种半透膜,只能通过溶液中某种组分,不具有离子交换性质,属中性膜。
    B.应用:用于反渗透设备。
    (3)超滤膜:
    A.特点及性能:过程使用的膜都是微孔膜,微粒是否被截留,除了与操作条件有关外,主要还取决于微粒的大小和结构以及膜微孔的大小和结构。
    B.应用:用于超滤设备。
    4)微生物膜净化
    原理是利用附着在载体表面上的微生物群体对水中的污染物吸附、氧化即生物降解、生物吸附、生物絮凝等作用,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目的。而这里面所说的膜是指一种具有选择性的膜,它不是生物的组成体,它是通过膜的选择透过性进行分离以及浓缩水中污染物,从而达到净化水质目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溶剂和水分离的原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利用溶剂和水互不相溶且溶剂比水的密度小的特性,静置后自动分层,使之进行分离。

  • 第14题:

    简述反渗透膜和纳滤膜的分离原理、分离对象和分离范围。


    正确答案: 反渗透膜
    原理:反渗透过程主要是根据溶液的吸附扩散原理,以压力差为主要推动力的膜过程。在浓溶液一侧施加1000-10000kPa的外加压力,当此压力大于溶液的渗透压时,就会迫使浓溶液中的溶剂反向透过孔径为0.1-1nm的非对称膜流向稀溶液一侧,这一过程叫反渗透。反渗透过程主要用于低分子量组分的浓缩、水溶液中溶解的盐类的脱除等。
    对象:反渗透膜式从水溶液中除去尺寸为3-12A的溶质的膜分离技术,即溶液中除H+  、OH- 以外的其它无机离子及低分子有机物不可能通过膜,所以,反渗透用于水的脱盐。
    应用:
    1、水处理、化学工业、医药工业、食品加工工业、纤维加工工业、表面处理、钢铁、机械工业。
    2、电子工业超纯水的制造
    3、低分子有机物水溶液的浓缩。
    纳滤膜
    原理:纳滤膜是在渗透过程中能截留大于95%的最小分子约为1nm(不对称微孔膜平均孔径为2nm)的膜。原理与反渗透基本相同,但纳滤有其特殊的分离功能。 对象:纳滤能部分脱盐而非全部,对相对分子质量为200-500的有机物及胶体可以完全脱除。
    应用:纳滤可以将高价、低价盐有区别地截留并部分保留水中有益的离子,对有机物完全截留,如糖、氨基酸与盐的适当分离以及染料与盐的分离等。

  • 第15题:

    油气分离的主要方式有哪两种?各自的分离方式的特点是什么?其分离结果的差异是什么?


    正确答案: 闪蒸分离(一次脱气)和级次脱气(多次脱气)。
    一次脱气:相当于井内产出的油气一次进入分离器或直接进大罐进行脱气,油气瞬间达到平衡。特点是:油气分离过程,分离出的气体始终与油保持接触,体系总的组成不变。
    多次脱气:脱气过程中,随着自由气体的分出,不断将气体放掉,使气液脱离接触。特点:脱气是在不断降压,不断排气,系统组成不断变化的条件下进行。
    差异:一次脱气比级次脱气所分离出的气量多,而油量少,即溶解汽油比比级次脱气的要高。而且一次脱气分出的气相相对密度比级次脱气分出的气相相对密度高,一次脱气后的原油密度大于多次脱气的原有密度。

  • 第16题:

    常用的蛋白质分离纯化方法有哪几种?各自的原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 1、沉淀:向蛋白质水溶液中加入浓的无机盐溶液,可使蛋白质的溶解度降低,而从溶液中析出。
    2、电泳:蛋白质在高于或低于其等电点的溶液中是带电的,在电场中能向电场的正极或负极移动。根据支撑物不同,有薄膜电泳、凝胶电泳等。
    3、透析:利用透析袋把大分子蛋白质与小分子化合物分开的方法。
    4、层析:A.离子交换层析,利用蛋白质的两性游离性质,在某一特定pH时,各蛋白质的电荷量及性质不同,故可以通过离子交换层析得以分离。如阴离子交换层析,含负电量小的蛋白质首先被洗脱下来。B.分子筛,又称凝胶过滤。小分子蛋白质进入孔内,滞留时间长,大分子蛋白质不能进入孔内而径直流出。
    5、超速离心:既可以用来分离纯化蛋白质,也可以用作测定蛋白质的分子量。不同蛋白质因其密度与形态各不相同而分开。

  • 第17题:

    分离装置的作用是什么?分离原理有哪些?


    正确答案: 功用就是将经脱粒装置排除的长脱出物中夹带的籽粒及断穗头分离出来,将长茎秆排出机外。
    原理:
    1利用抛扬原理进行分离
    2.利用离心原理进行分离

  • 第18题:

    差速离心和密度梯度离心分离酶的原理及各自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差速离心原理:采用不同的离心速度和离心时间,使沉降速度不同的颗粒分批分离的方法称为差速离心。操作时,采用均匀的悬浮液进行离心,选择好离心力和离心时间,使大颗粒先沉降,取出上清液,在加大离心力的条件下再进行离心,分离较小的颗粒。如此多次离心,使不同大小的颗粒分批分离。
    特点:差速离心所得到的沉降物含有较多杂质,需经过重新悬浮和再离心若干次,才能获得较纯的分离产物。差速离心主要用于分离大小和密度差异较大的颗粒。操作简单方便,但分离效果较差。
    密度梯度离心原理:密度梯度离心又称速度区带离心。密度梯度离心是指样品在密度梯度介质中进行的一种沉降速度离心。密度梯度系统是在溶剂中加入一定的梯度介质制成的。梯度介质应有足够大的溶解度,以形成所需的密度,不与分离组分反应,不会引起分离组分的凝聚、变性或失活,常用的有蔗糖、甘油等。等密度梯度离心又称平衡密度梯度离心。等密度梯度离心虽然也是在密度梯度介质中进行的离心,但被分离的物质是依靠他们的密度不同进行分离的。此种离心常用无机盐类制作密度梯度。
    特点:离心后,不同大小、不同形状、有一定的沉降系数差异的颗粒在密度梯度溶液中形成若干条界面清晰的不连续区带如左图。各区带内的颗粒较均一,分离效果较好。在密度梯度离心过程中,区带的位置和宽度随离心时间的不同而改变。随离心时间的加长,区带会因颗粒扩散而越来越宽。为此,适当增大离心力而缩短离心时间,可减少区带扩宽。

  • 第19题:

    问答题
    油气分离的主要方式有哪两种?各自的分离方式的特点是什么?其分离结果的差异是什么?

    正确答案: 闪蒸分离(一次脱气)和级次脱气(多次脱气)。
    一次脱气:相当于井内产出的油气一次进入分离器或直接进大罐进行脱气,油气瞬间达到平衡。特点是:油气分离过程,分离出的气体始终与油保持接触,体系总的组成不变。
    多次脱气:脱气过程中,随着自由气体的分出,不断将气体放掉,使气液脱离接触。特点:脱气是在不断降压,不断排气,系统组成不断变化的条件下进行。
    差异:一次脱气比级次脱气所分离出的气量多,而油量少,即溶解汽油比比级次脱气的要高。而且一次脱气分出的气相相对密度比级次脱气分出的气相相对密度高,一次脱气后的原油密度大于多次脱气的原有密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常用沉淀分离法有哪些?各自原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 盐析法:破坏蛋白质分子水化作用或者减弱分子之间的同性相互作用的因素,就可以降低蛋白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有机溶剂沉淀法:破坏水化膜、增加吸引力。
    等电点沉淀法:在等电点时水化膜被破坏,分子间引力增加,溶解度降低。
    高分子聚合物沉淀法:可使蛋白质水合作用减弱而发生沉淀
    聚电解质沉淀法:絮凝剂   盐析和降低水化
    不可逆的沉淀去除法:
    (一)金属离子沉淀法
    (二)有机酸沉淀法
    (三)其他
    表面活性剂沉淀法:形成络合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层析法按原理分类有哪几种?各自分离依据是什么?

    正确答案: 层析法按照原理可分为:
    吸附层析:主要利用吸附剂对被吸附成分的吸附能力差异进行分离。
    分配层析:主要利用被分离成分在两相不相混溶的溶剂中分配系数的差异进行分离。
    离子交换层析:主要利用被分离成分对离子交换剂的亲和能力的不同进行分离。
    电泳法:利用电流通过时,离子倾向性不同进行分离。
    凝胶过滤色谱:利用凝胶对分子大小不同成分的阻滞作用不同而得到分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工业上由裂解汽油、重整汽油中分离芳烃的方法有哪些?它们的原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 芳烃分离的方法:溶剂萃取、萃取蒸馏。萃取:利用芳烃极性较大的性质,采用大极性溶剂将芳烃从油品中萃取;萃取蒸馏:萃取与蒸馏偶合,利用萃取剂提高烃类沸点的原理,提高分离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分离器分离油的原理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利用气流的方向改变和速度变慢,使质量较大的润滑油分离出来;
    (2)利用过滤、阻挡的作用分离油;
    (3)利用冷却作用使雾状的润滑油凝结成油滴,再分离下来;
    (4)利用旋转气流的离心作用分离油滴。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