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1.田间检验员应识别可区分品种间的特征特性,熟悉种子生产方法和程序。
2.应建立品种间相互区别的特征特性描述。
3.依据不同作物和有关信息,策划和实施能覆盖种子田的、有代表性的;符合规定要求的取样程序和方法。
4.田间检验员应独立地对田间状况作出评价,出具检验结果报告。
更多“田间管理的原则”相关问题
  • 第1题:

    马铃薯田间管理的重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马铃薯生长期间管理掌握的基本原则是“前期促早,后期力保”,结合吉林省特点,具体要做到:
    1、早除草,适当晚培土。前期防止土壤失水,除草宜早、浅除,不宜深锄,以免造成水分损失。封垄前培土好,并根据苗情追肥。有灌溉条件的要结合第一次除草追肥灌水,追肥宜早不宜晚。
    2、及时防治病虫草害,进入7,8月份晚疫病发病流行期,要经常进行田检,发现中心病株,要及时拔除中心病株并把周围的植株作为防治和喷药的重点进而全田喷药,防止病害蔓延。及时除去环腐病,黑胫病等病株和块茎。发现28星瓢虫的幼虫应及时喷药,每隔2-3天喷一次,连续2-3次可控制虫害,喷药时要注意喷叶背面以杀卵从而提高防治效果。
    3、易涝的地区、地块应在植株封垄前高培土,地头深挖排水沟,防止田间积水。

  • 第2题:

    甜菜田间管理中怎么进行中耕除草?


    正确答案:幼苗期间需中耕除草2-3次。第一次结合间苗、浅铲、深趟不培土。第二次在定苗后进行,深铲、深趟少培土。第三次在叶丛形成期中耕培土,将根头培严,但不要埋住新叶。中耕在封垄前结束。

  • 第3题:

    在马铃薯块茎形成期如何进行田间管理?


    正确答案: 以促为主,促上带下。在壮苗的基础上,,继续抓紧中耕培土,既要使土壤疏松,又要加厚陪土层,消灭杂草。再根据生长情况灌溉追肥。
    主要措施:现蕾时匍匐茎接近地面生长,此时应浅锄7—10cm,陪厚土,追施较多的钾肥,以硫酸钾为最好。现蕾开花期可喷洒适量的矮壮素以防徒长,或可喷100ppm的多效唑或50ppm—100ppm的壮丰安,每亩需50Kg水溶液。应及时摘除,集中养分供给块茎生长。

  • 第4题:

    试验田的田间管理要注意些什么问题?


    正确答案: 首先要按试验设计书的规定进行,各项管理措施除了试验处理不同外,田间处理要力求一致以减少试验误差。每项措施应在同一天内完成,如果不能完成,也应坚持完成一个重复。

  • 第5题:

    水稻返青期田间管理的任务和措施?


    正确答案: 保全苗、促秧苗早返青、早分蘖。主要措施有:
    A 插后三天进行查苗、补苗;B 深水护秧(2寸左右水层),减少蒸发;C 早施分蘖肥,插后3天进行。

  • 第6题:

    夏秋甘蓝的育苗技术和田间管理技术与春甘蓝有哪些不同?


    正确答案: ①春甘蓝育苗主要是利用阳畦、温室等保护栽培的方式育苗,夏秋甘蓝的育苗在露地进行。
    ②春甘蓝育苗是要注意炼苗,提高抗旱、抗寒能力,育苗主要采取“以蹲为主,以促为辅”的管理原则。夏秋甘蓝主要是降温,防雨为主。
    ③春甘蓝栽培要以防止先期抽薹为主,要进行蹲苗促进根系下扎,春甘蓝收获应早,防止出现裂球。夏秋甘蓝的要早施肥,促使早发棵,注重防治病虫害。

  • 第7题:

    试述小麦抽穗结实期的田间管理技术措施。


    正确答案:抽穗结实阶段1、主攻方向小麦抽穗后根、茎、叶的生长基本停止,进入以生殖生长为主阶段,主要目标是养根、保叶、防止早衰和贪青,抗灾、防病虫,延长上部叶片的功能期,保持较高的光合速率,增粒增粒重,丰产丰收。2、栽培技术(1)排水降湿与后期灌溉南方麦区大部分地区小麦生育后期降水量大大超过小麦生理需水量,土壤水分饱和,麦株生理缺水,造成高温逼熟,同时也加重了病害。因此,要加强疏通排水沟,做到沟底不积水,降低土壤湿度,防止受渍使根系早衰。北方麦区和南方麦区部分地区,在小麦生育后期降水偏少,甚至有干热风危害,需合理灌溉,后期灌水主要在于防止早衰,保持叶片光合强度,有利于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和运转,对促进子粒充分灌浆,增加粒重有显著作用。灌水时间、数量因地制宜,以保持土壤田间最大持水量达70-75%为宜。值得注意的是,后期灌溉不宜太晚。灌水时应注意天气变化,掌握小水轻浇,速灌速排,畦面不积水,干热风到来之前灌好,有风不灌,雨前停灌,避免灌后遇雨造成倒伏。(2)根外追肥小麦抽穗开花至成熟期间仍需吸收一定的N、P营养,灌浆初期应用磷酸二氢钾、尿素单喷或混合喷施可以延长后期叶片的功能,提高光合速率,促进籽粒灌浆增重,并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磷酸二氢钾浓度为0.2%-0.3%、尿素浓度为1%-2%,溶液用量为750kg/公顷左右。近年来生产上结合后期病虫防治喷施生长调节剂类产品也起到一定增加粒重的作用。(3)防治病虫小麦生育后期是粘虫、蚜虫、白粉病、锈病、赤霉病大量发生的时期,对千粒重和产量影响很大,除做好选用抗病虫品种,田间开沟排水、降湿等农业综合措施防治外,必须加强病虫预测预报,及时采取药剂防治措施。

  • 第8题:

    越冬菠菜如何降低冬季植株的死亡率,其田间管理的技术要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越冬菠菜栽培面积较大,是菠菜的主要栽培茬口。
    (1)播种前的准备
    越冬菠菜的播种范围较长,前茬作物腾茬后,每亩施3000~4000千克腐熟圈肥,深耕耙平看作畦。选用冬性强、耐寒、丰产的品种,每亩用种量度应按4~5千克备足。
    (2)适期播种
    一般情况下,菠菜在冬前有5~7片叶即可安全露她越冬。种土里捂菠菜则一定掌握冬前不出苗。可在播种前一天用20℃左右的温水浸种l2小时,将种子捞出稍晾后播种。播种可撒播或条播。播后覆土2厘米左右。
    (3)越冬前的管理
    冬前的管理主要工作是保证提高出苗率。出苗后,1~2片真叶期,应适当浇水,保持土壤湿润。3~4片真叶期可加以控水,中耕,促幼苗根系发育,叶片增厚,以利于安全越冬。若菠菜苗偏密,2~3片真叶期间苗一次,苗距5厘米,注意不要留过多的苗。此期可根据苗情追肥。冬前应及时喷药防治蚜虫为害。
    (4)越冬期的管理
    此期重点是预防冷害和旱害。在封冻前浇一次冻水。“冻水”可以在11月下旬浇,水量以浇完水后全部渗下去为适量。可趁早晨土壤化冻前撤施细菌肥,既防龟裂又可保墒。越冬期间,选晴暖天气,在菠菜上的霜冻融化后泼施鲜尿,每亩施1000~2000千克,有明显增产效果。
    (5)返青旺长期管理
    及时浇返青水,“返青水”贵在及对,水量宜小不宜大,但盐碱地菠菜可适当大浇,防止返盐。砂壤土温度回升快,返青水可适当早浇。返青后要注意防治蚜虫。
    菠菜开始进入旺盛生长期,应供给充足的肥水,才能丰产。此期要保持土壤湿润,不宜干旱。应抓紧追肥,浇水,促叶丛生长,延迟抽薹。亩施尿素10~l5千克,并随之浇水。肥水充足,菠菜生长快。当
    植株高度达到20厘米时,就可以根据市场需求收获。一般亩产在2000~2500克。

  • 第9题:

    简述谷子开花成熟期的高产谷子长相及田间管理的主攻方向。


    正确答案: 长相:苗脚清爽,叶色墨绿,一绿到底,植株整齐,成熟时呈现绿叶黄谷穗,见叶不见穗。
    田间管理:
    1)防旱、涝。
    2)防倒伏、防腾伤。
    3)攻饱粒,防秕谷。

  • 第10题:

    常规田间管理?


    正确答案: ①间苗、补苗(含定苗);
    ②中耕除草与培土;
    ③施肥;
    ④灌水与排水等。

  • 第11题:

    问答题
    试述薄荷田间管理措施

    正确答案: 1.查苗补缺
    播种移栽后要及时查苗补缺。补苗可以采取育苗移栽方法,也可以采取本块田内的移稠补稀方法。“头刀”薄荷密度一般在2万株/亩左右,“二刀”薄荷适宜密度在4~7万株/亩。
    2.去杂去劣
    与良种薄荷不同者即为野杂薄荷。去杂宜早不宜迟,后期去杂,地下茎难以除净,须在早春植株有8对叶以前进行。
    3.中耕除草
    中耕除草要早,开春苗齐后到封行前要进行2~3次。封行后要在田间拔除杂草。“二刀”薄荷田间中耕除草困难,应在“头刀”收后,结合锄残茬,拣拾残留茎茬和杂草植株,清沟理墒,出苗后多次拔草。
    4.摘心
    薄荷在种植密度不足或与其他作物套种、间种的情况下,可采用摘心的方法增加分枝数及叶片数,弥补群体不足,增加产量。但是,单种薄荷田密度较高的不宜摘心。
    5.追肥
    薄荷施肥应注重氮、磷、钾平衡施用,薄荷是需钾肥较多的作物,且对钾肥较敏感,在缺钾或钾素相对不足的土壤施用钾肥,均能显著增产。
    6.排水灌溉
    薄荷在生长前期干旱要及时灌水,灌水时切勿让水在地里停留时间太长,否则烂根。生长后期,要注意排水,降低土壤湿度。收割前20~30天应停止灌水,防止植株贪青返嫩,影响产量、质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马铃薯苗期田间管理的原则和主要措施。

    正确答案: 1)苗前管理东北垄作地区,进行耢地,以减薄覆土,提高地温。在西北地区进行“闷锄”。这二者应掌握适时和深度。
    2)查苗补苗在幼苗基本出齐后进行
    3)中耕锄草、培土
    4)追肥块茎形成期结合培土追肥一次结薯肥。
    5)灌水、排水干旱需灌水,如雨水过多,应清沟排水,防止涝害。
    6)防治病虫害可喷洒农药或通过施用酸性肥料,保持土壤湿润来减轻病害的发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可减少螟害的田间管理技术是()

    • A、灌溉
    • B、去雄
    • C、施肥
    • D、培土

    正确答案:D

  • 第14题:

    糜子高产栽培技术田间管理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正确答案: 糜子出苗后,要及时进行查苗补种;幼苗长到一叶一心时及时进行镇压蹲苗,2~3叶间苗,4~5叶定苗。糜子幼芽顶土能力弱,在出苗前遇雨容易造成板结,应及时采用耙耱等措施疏松表土,保证出苗整齐。

  • 第15题:

    叶用莴苣田间管理技术。


    正确答案: 缓苗后,浇水追肥。结球莴苣可实行1周蹲苗,蹲苗结束后再进行水肥管理。每667m2可随水追尿素10kg,保持土壤潮湿,收获前30d停止追施速效氮肥。
    结球莴苣在心叶内卷初期,还应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溶液。结球后期视植株生长情况,再适当追施重肥1次,促使叶球紧实。
    气温超过25℃时,应通风降温或采取遮阳措施。雨后须及时排水。

  • 第16题:

    水稻分蘖期田间管理的任务和措施?


    正确答案: 此期主要任务是促分蘖早生快发,增加有效分蘖,控制无效分蘖,为争取足够的穗数打好基础,其主要措施:
    A 插后7天重施分蘖肥;B 浅水勤灌;C 适时烤田控制无效分蘖,一般在插后30-40天。D 及时防杂草,做到治早、治小、治了。

  • 第17题:

    简述玉米苗期田间管理的措施。


    正确答案:A破土防旱,防止板结,助苗出土
    播种后,如果田间持水量在60%以上,种子就能正常发芽。但是如果天气干旱,土壤就会板结,出苗就会受阻。因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的锄土。
    B苗补缺,确保全苗
    播种时,要适当多播5-10%的种子为预备苗,在2.5-4叶时,带土移栽。如果补种则要在2叶以前。
    C间苗、定苗3-4叶时要及时的间苗定株,间苗就是间密留稀、间弱留强。定苗是定向、留匀、留壮。D中耕除草
    中耕是要提高土温,减少水分散失,改善土壤的通透性。苗前期要及时的浅中耕松土和除草。
    E水肥管理和蹲苗
    苗期只能满足全生育期需水量的18%及全生育期需肥量的10%,总之基肥要施足,苗肥要少施,水少浇,出苗后适时浅中耕。注意蹲苗,要勤锄、深耕、轻施、偏施,控水、控肥。
    F虫害防治
    苗期的危害以地老虎为主,地老虎可以用敌百虫、辛留磷等。

  • 第18题:

    玉米从播种到成熟,根据外部形态和新器官出现的特征,可分为以下3个生育阶段:()田间管理的主攻方向是();()田间管理的主攻方向是();()田间管理的主攻方向是()


    正确答案:苗期;苗全、苗齐、苗匀、苗壮;穗期;促叶、壮秆,争取穗多、穗大;花粒期;保护叶片不受损伤、不早衰,争取粒多、粒重,夺取高产

  • 第19题:

    论述菜豆的田间管理技术。


    正确答案: (1)采收前的管理。冬春季定植,为促进定植后迅速缓苗,一般采取密闭棚室不放风,但温度最高不能超过30℃,一般适温为20~25℃。菜豆抽蔓时应及时插架引蔓,也可用聚丙烯塑料绳引蔓,要注意引蔓绳上端另设固定铁线,引蔓绳上端要距离棚膜30cm以上,这是棚室栽培菜豆管理上的关键。否则,当菜豆旺盛生长时,枝蔓叶片封住棚顶。要防止高温危害,及时开窗放风。有条件的还要调节二氧化碳的含量。采收前一般不需要灌水。
    (2)开始采收至盛收期的管理。蔓生菜豆定植后40~45天开始采收嫩荚,以后即开始灌水和追肥,要求给以大肥大水,加强肥水管理,冬季和早春低温时期浇水较少,一般10天左右浇一次水。随着温度升高浇水次数增多,一般5~7天浇一水。追肥随浇水进行,隔一水要顺水追一次肥,每次追施尿素15~50kg,也可以追施大粪水1000~1250kg。要及时采收嫩荚,收早了影响产量,收晚了不但品质下降,更影响植株生长,容易衰老而导致减产。一般每隔1~2天采收一次,采收期可达40~50天。
    (3)采收后期管理。日光温室菜豆在开花结荚后期,由于植株同化能力大幅度下降,营养生长和发育衰退,根瘤的形成逐渐减少或萎缩、残破而失去固氮能力,后期嫩荚多呈畸形,造成产量低、质量更差。日光温室栽培菜豆在气候条件仍适合其生长时或茬口允许,可摘除靠近地面40~70cm以内的老叶、黄叶,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再灌水追肥1~2次,促使植株抽出新侧枝而恢复生长,主蔓顶端的潜伏芽可因营养条件转好而继续开花结荚,被称为菜豆的再生栽培,还可以延长收获期半个月以上,增加温室总产量。

  • 第20题:

    谷子田间管理各阶段在生产中的主攻目标是什么?主要技术有哪些?


    正确答案: 苗期:主攻目标在保证全苗基础上,积极促进根系发育,适当控制地苗期:苗期上部分发育,即“控上促下”,形成壮苗。壮苗的长势长相从群体看,满垄全苗,生长整齐,苗色浓绿,粗矮茁壮。从个体看,根深,茎扁圆、色绿,叶宽而短。
    管理技术:(1)播后镇压;(2)查苗补苗;(3)适时间定苗;(4)蹲苗及中耕。拔节孕穗期:拔节孕穗期:主攻目标促壮秆,叶色浓绿,叶片微下垂,整齐一致,植株健壮,主攻大穗。
    管理技术:(1)巧施拔节肥水;(2)及时中耕除草;(3)注意防治病虫害。抽穗成熟期管理:抽穗成熟期管理:主攻目标防止早衰,促进干物质积累和运输,争取穗大粒饱。
    管理技术:(1)根外追肥;(2)防旱防涝;(3)防倒伏防“腾伤”。收获与贮藏:收获与贮藏:谷子适宜的收获期为蜡熟期到完熟期。收获后应及时除杂净粮,晾晒散湿,通风降湿,趁冷入仓,施行低温密封贮藏。

  • 第21题:

    简述玉米穗期田间管理目标及措施。


    正确答案:目标:应该是通过水肥措施等壮杆、促穗,使穗多,穗大。
    措施:
    1.追肥,灌水
    2.中耕培土
    3.去蘖
    4.病虫害防治
    5.化控调节

  • 第22题:

    问答题
    白菜田间管理。

    正确答案: a、定植前施足基肥
    b、用暗水定植,以保地温促返苗
    c、开花结荚期要有充足的水肥供应
    d、荚果成熟期要逐渐减少浇水,以免贪青晚熟
    e、放蜂传粉保证纯度提高产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试述水稻返青分蘖期生育特点及田间管理要点。

    正确答案: 生育特点:返青分蘖期是指移栽到幼穗分化以前的时期。此期以营养器官生长为中心,是决定穗数的关键时期,也是为大穗、多穗和最后丰产奠定基础的时期。栽培上应运用合理的技术措施缩短返青期,促进分蘖早发、发足,争多穗,控制无效分蘖,培育壮蘖、大穗。5-7d长1片叶,分蘖盛期主茎绿叶数应有5-6片。移栽后7-10d有新蘖出现,20d左右达到分蘖盛期,总茎数接近预定的穗数,30-40d达最高分蘖期。分蘖期的苗情指标要求是返青早,出叶快,分蘖早,叶色绿,透光好。
    田间管理要点:
    (1)查苗补缺、保证全苗;
    (2)调节灌溉水层,适当深水保苗返青,浅灌促分蘖,晒田抑制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达到根强株壮,蘖足穗多;
    (3)看苗追施分蘖肥;
    (4)注意“坐蔸”和蓟马、稻飞虱、黏虫、螟虫、稻苞虫以及叶稻瘟、白叶枯病和纹枯病等病虫的防治。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