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玉米田间管理技术(各生育阶段主攻目标及简要措施)。

题目

试述玉米田间管理技术(各生育阶段主攻目标及简要措施)。


相似考题
更多“试述玉米田间管理技术(各生育阶段主攻目标及简要措施)。”相关问题
  • 第1题:

    玉米苗期田间管理的主攻目标是促进根系良好发育,实现苗全,苗齐,苗匀,苗壮。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题:

    简述玉米生育阶段的划分及各阶段的生育特点。


    正确答案: 玉米一生可分为三个生育阶段:苗期阶段、拔节长穗阶段、灌浆结实阶段。
    生育特点为:苗期阶段主要生长根、叶等营养器官,内部生殖器官尚未分化,此期生
    长中心是根系,主要促进全苗、足苗、匀苗、壮苗,确保大田苗数适宜为适宜穗数奠定基础。拔节长穗阶段生长中心为叶、茎,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是决定成穗数、果穗大小和每穗粒数的关键时期。
    灌浆结实阶段以生殖生长为主,生长中心前期是雄、雌穗,后期是子粒。本期是决定穗粒数和粒重的关键时期。

  • 第3题:

    简述玉米苗期田间管理的措施。


    正确答案:A破土防旱,防止板结,助苗出土
    播种后,如果田间持水量在60%以上,种子就能正常发芽。但是如果天气干旱,土壤就会板结,出苗就会受阻。因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的锄土。
    B苗补缺,确保全苗
    播种时,要适当多播5-10%的种子为预备苗,在2.5-4叶时,带土移栽。如果补种则要在2叶以前。
    C间苗、定苗3-4叶时要及时的间苗定株,间苗就是间密留稀、间弱留强。定苗是定向、留匀、留壮。D中耕除草
    中耕是要提高土温,减少水分散失,改善土壤的通透性。苗前期要及时的浅中耕松土和除草。
    E水肥管理和蹲苗
    苗期只能满足全生育期需水量的18%及全生育期需肥量的10%,总之基肥要施足,苗肥要少施,水少浇,出苗后适时浅中耕。注意蹲苗,要勤锄、深耕、轻施、偏施,控水、控肥。
    F虫害防治
    苗期的危害以地老虎为主,地老虎可以用敌百虫、辛留磷等。

  • 第4题:

    试述小麦抽穗结实期的田间管理技术措施。


    正确答案:抽穗结实阶段1、主攻方向小麦抽穗后根、茎、叶的生长基本停止,进入以生殖生长为主阶段,主要目标是养根、保叶、防止早衰和贪青,抗灾、防病虫,延长上部叶片的功能期,保持较高的光合速率,增粒增粒重,丰产丰收。2、栽培技术(1)排水降湿与后期灌溉南方麦区大部分地区小麦生育后期降水量大大超过小麦生理需水量,土壤水分饱和,麦株生理缺水,造成高温逼熟,同时也加重了病害。因此,要加强疏通排水沟,做到沟底不积水,降低土壤湿度,防止受渍使根系早衰。北方麦区和南方麦区部分地区,在小麦生育后期降水偏少,甚至有干热风危害,需合理灌溉,后期灌水主要在于防止早衰,保持叶片光合强度,有利于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和运转,对促进子粒充分灌浆,增加粒重有显著作用。灌水时间、数量因地制宜,以保持土壤田间最大持水量达70-75%为宜。值得注意的是,后期灌溉不宜太晚。灌水时应注意天气变化,掌握小水轻浇,速灌速排,畦面不积水,干热风到来之前灌好,有风不灌,雨前停灌,避免灌后遇雨造成倒伏。(2)根外追肥小麦抽穗开花至成熟期间仍需吸收一定的N、P营养,灌浆初期应用磷酸二氢钾、尿素单喷或混合喷施可以延长后期叶片的功能,提高光合速率,促进籽粒灌浆增重,并提高籽粒蛋白质含量,磷酸二氢钾浓度为0.2%-0.3%、尿素浓度为1%-2%,溶液用量为750kg/公顷左右。近年来生产上结合后期病虫防治喷施生长调节剂类产品也起到一定增加粒重的作用。(3)防治病虫小麦生育后期是粘虫、蚜虫、白粉病、锈病、赤霉病大量发生的时期,对千粒重和产量影响很大,除做好选用抗病虫品种,田间开沟排水、降湿等农业综合措施防治外,必须加强病虫预测预报,及时采取药剂防治措施。

  • 第5题:

    马铃薯各个生育阶段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和主要措施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发芽出苗期。这期间田间杂草滋生,应及时苗前除草。在播种时覆土较厚或垄作的地里,可在幼芽已伸长但未出土时进行中耕除草松土,即所谓“闷锄”。干旱严重,土壤缺墒时,应及时进行苗前浇水。当幼苗基本出齐后,即应查苗补苗。
    (2)幼苗期。田间管理的主要目标是促下带上,培育壮苗。重点是疏松土壤,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发育,达到根深叶茂。主要措施是及早中耕除草,深松土,浅培土,防治地下害虫。这期间可根据栽培条件及幼苗长相酌追速效化肥,用量占施肥总量的6%~8%。耕层土壤水分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5%左右。
    (3)块茎形成期。田间管理的主要目标是茎秆粗壮,叶片肥厚,叶色浓绿,长势茁壮。主要管理措施是中耕培土,疏松土壤,加厚培土层,消灭杂草,提高地温。根据植株长势和天气情况灌溉追肥。为了调节养分的分配,可根据劳力条件进行摘花摘蕾。
    (4)块茎增长及淀粉积累期。这期间的田间管理目标是控制地上徒长,促进块茎膨大充实,保持较大的叶面积,较高的光合效率,延长块茎增长及充实期,达到薯大高产的目的。主要管理措施是行间中耕培土,防治病虫根外追肥。喷施磷、钾、硼肥溶液,防止叶片早衰,根外追肥可与喷药防病虫结合起来;花期喷0.01%~0.1%的矮壮素,以防倒伏。

  • 第6题:

    简述玉米穗期田间管理目标及措施。


    正确答案:目标:应该是通过水肥措施等壮杆、促穗,使穗多,穗大。
    措施:
    1.追肥,灌水
    2.中耕培土
    3.去蘖
    4.病虫害防治
    5.化控调节

  • 第7题:

    试述玉米穗期阶段的生育特点、主攻目标和管理技术要点。


    正确答案: 玉米穗期指拔节到抽雄阶段。
    1.生育特点:①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根茎叶迅速生长,幼穗分化。②生长最旺盛,生长量最大的时期,需肥水最多。③对环境反应敏感,要求较高的温度、良好的光照。
    2.主攻目标:协调好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实现壮秆、大穗、粒多、粒饱。
    3.管理措施:(1)中耕松土:拔节至小喇叭口期结合施攻秆肥进行深中耕(6~8㎝)浅培土;大喇叭口期前后结合追攻穗肥,适当高培土。(2)适时适量灌水:重点灌好攻秆水和攻穗水,防卡脖旱。(3)追好攻秆肥和攻穗肥:春玉米一般基肥充足,掌握“前轻后重”的原则,即轻施攻秆肥,重施攻穗肥,追肥量分别占34%~40%、60%~70%,以速效氮肥为主。(3)防治玉米螟、棉铃虫、黏虫等,防治玉米黑粉病等病害

  • 第8题:

    试述玉米各生育阶段的生育特点及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


    正确答案: 1)苗期阶段(出苗一拔节)舂玉米30-35天,夏玉米20天。生长发育的特点是:以生根、分化茎叶为中心的营养生长阶段。根系发育比较快,至拔节期已基本上形成了强大的根系,但地上部茎叶生长比较缓慢。茎节数和叶片数已基本固定。
    管理的中心任务是:促进根系发育,培育壮苗,达到苗早,苗足,苗齐,苗壮的“四苗”要求,为玉米丰产打好基础。
    2)穗期阶段(拔节一抽雄)舂玉米35-40天,夏有名5天生长发育的特点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并进,就是叶片增大、茎节伸长、根系迅速扩大等营养器官旺盛生长和雌雄穗等生殖器官强烈分化与形成。此期是玉米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旺盛的阶段,也是田间管理最关键的时期。
    管理的中心任务是:促叶、壮秆、穗多、穗大。具体地说,就是促进中上部叶片增大,茎秆粗壮墩实,以达到穗多、穗大的丰产长相。
    3)花粒期阶段(抽雄一成熟)春播40-50天,夏播40-45天生长发育的特点是:基本上停止营养体的增长,而进入以生殖生长为中心时期,也就是经过开花、受精进入子粒产量形成为中心的阶段。
    管理的中心任务是:保护叶片不损伤、不早衰,争取粒多、粒重,达到丰产。

  • 第9题:

    试述水稻返青分蘖期生育特点及田间管理要点。


    正确答案: 生育特点:返青分蘖期是指移栽到幼穗分化以前的时期。此期以营养器官生长为中心,是决定穗数的关键时期,也是为大穗、多穗和最后丰产奠定基础的时期。栽培上应运用合理的技术措施缩短返青期,促进分蘖早发、发足,争多穗,控制无效分蘖,培育壮蘖、大穗。5-7d长1片叶,分蘖盛期主茎绿叶数应有5-6片。移栽后7-10d有新蘖出现,20d左右达到分蘖盛期,总茎数接近预定的穗数,30-40d达最高分蘖期。分蘖期的苗情指标要求是返青早,出叶快,分蘖早,叶色绿,透光好。
    田间管理要点:
    (1)查苗补缺、保证全苗;
    (2)调节灌溉水层,适当深水保苗返青,浅灌促分蘖,晒田抑制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达到根强株壮,蘖足穗多;
    (3)看苗追施分蘖肥;
    (4)注意“坐蔸”和蓟马、稻飞虱、黏虫、螟虫、稻苞虫以及叶稻瘟、白叶枯病和纹枯病等病虫的防治。

  • 第10题:

    问答题
    谷子田间管理各阶段在生产中的主攻目标是什么?主要技术有哪些?

    正确答案: 苗期:主攻目标在保证全苗基础上,积极促进根系发育,适当控制地苗期:苗期上部分发育,即“控上促下”,形成壮苗。壮苗的长势长相从群体看,满垄全苗,生长整齐,苗色浓绿,粗矮茁壮。从个体看,根深,茎扁圆、色绿,叶宽而短。
    管理技术:(1)播后镇压;(2)查苗补苗;(3)适时间定苗;(4)蹲苗及中耕。拔节孕穗期:拔节孕穗期:主攻目标促壮秆,叶色浓绿,叶片微下垂,整齐一致,植株健壮,主攻大穗。
    管理技术:(1)巧施拔节肥水;(2)及时中耕除草;(3)注意防治病虫害。抽穗成熟期管理:抽穗成熟期管理:主攻目标防止早衰,促进干物质积累和运输,争取穗大粒饱。
    管理技术:(1)根外追肥;(2)防旱防涝;(3)防倒伏防“腾伤”。收获与贮藏:收获与贮藏:谷子适宜的收获期为蜡熟期到完熟期。收获后应及时除杂净粮,晾晒散湿,通风降湿,趁冷入仓,施行低温密封贮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试述春小麦各生育阶段的生育特点和田间的主攻方向。

    正确答案: (一)苗期管理出苗一拔节40天左右(中/4—20/5)生长发育的特点:
    1)长根、叶、产生分孽的盛期。
    2)幼穗开始分化(三叶期),进入拔节期时穗已基本形成。
    3)春小麦幼穗发育的营养基础差。
    管理的任务:促苗早生快发,促根增孽,改善幼穗发育的营养基础。
    措施:
    1)中耕松土,增温保墒。
    2)防除杂草,人工及化学除草,如燕麦草等。
    3)追肥浇水,要浇分孽水和分孽肥。“麦浇45”、“麦浇芽,豆浇花”。分孽水具有增穗增粒的作用,因此很重要,但积水不能太深。“头水浅,二水满,三水四水洗个脸”。头水土松耗水90方左右,浇水半天后间不再有积水,如有积水应排除,否则根系呼吸受抑。分孽肥要比拔节期追施同样数量的肥料增产效果要好。
    4)旺苗要抑制其生长,防止后期倒伏。
    (二)中期管理拔节一抽穗20多天(20/5—10/6)
    特点:
    1)处与旺盛生长时期,根、茎、叶穗都在旺盛生长,日生长量较前期大3-4倍,因此对水肥的需求量很大。
    2)生殖和营养生长同时并进,且相互有强烈的竞争,分孽及小穗小花向两极分化。
    3)群体迅速增大,最高茎数和叶面积高峰都在此期出现,群体个体也产生矛盾。
    管理的任务:协调矛盾,促进壮杆,增大穗子。
    措施:因苗管理。通过水肥的合理运用,使群体大而不稠,壮而不旺。
    苗情指标(生理拔节--小花分化):
    ①弱苗:单株茎数〈2,亩总茎数<50万。应在大田拔节期前水肥齐攻,早促早攻,积极促进,距第一水10-15天
    ②壮苗:单株茎数2-3个,亩总茎数60万左右,水肥应在拔节后3-4天施用,距第一水20天左右;
    ③旺苗:单株茎数3个,亩总茎数70-90万,应控制到孕穗前3-4天浇水,第一水后25天。另外,要注意防止病虫害的发生,如蚜虫、粘虫、锈病、黄矮病等。
    (三)后期管理抽穗—成熟40天左右
    特点:积累干物质,形成籽粒,
    任务:防早衰,防灾害,攻粒重。
    措施:浇好灌浆水,在小麦多半仁:时浇灌浆水,要避免在风雨天浇水,若有脱肥现象时要根外追肥,K2H2PO40.2%-0.3%叶面喷施,或过磷酸钙2kg、尿素重1kg/50kg水。防止干热风,蜡熟期及时收获。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马铃薯各个生育阶段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和主要措施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发芽出苗期这期间田间杂草滋生,应及时苗前除草。在播种时覆土较厚或垄作的地里,可在幼芽已伸长但未出土时进行中耕除草松土,即所谓“闷锄”。干旱严重,土壤缺墒时,应及时进行苗前浇水。当幼苗基本出齐后,即应查苗补苗。
    (2)幼苗期田间管理的主要目标是促下带上,培育壮苗。重点是疏松土壤,提高地温,促进根系发育,达到根深叶茂。主要措施是及早中耕除草,深松土,浅培土,防治地下害虫。这期间可根据栽培条件及幼苗长相酌追速效化肥,用量占施肥总量的6%~8%。耕层土壤水分保持在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5%左右。
    (3)块茎形成期田间管理的主要目标是茎秆粗壮,叶片肥厚,叶色浓绿,长势茁壮。主要管理措施是中耕培土,疏松土壤,加厚培土层,消灭杂草,提高地温。根据植株长势和天气情况灌溉追肥。为了调节养分的分配,可根据劳力条件进行摘花摘蕾。
    (4)块茎增长及淀粉积累期这期间的田间管理目标是控制地上徒长,促进块茎膨大充实,保持较大的叶面积,较高的光合效率,延长块茎增长及充实期,达到薯大高产的目的。主要管理措施是行间中耕培土,防治病虫,根外追肥。喷施磷、钾、硼肥溶液,防止叶片早衰,根外追肥可与喷药防病虫结合起来;花期喷0.01%~0.1%的矮壮素,以防倒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棉花各生育阶段的生育特点及主攻目标?


    正确答案: 苗期的生育特点:棉花苗期是长根.长茎.长叶,以长营养体为主,为营养生长期,地下与地上部分相比,根系生长快,根系为该期的生长中心。
    苗期的主攻方向:确保全苗,促进根系生长,达到壮苗早发。
    蕾期的生育特点: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但以营养生长占优势,即长根.茎.叶.枝,又要现蕾,增长果枝,以扩大营养体为主。
    蕾期的主攻方向:协调好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在壮苗早发的基础上,搭好丰产架子,实现多现蕾.早开花,壮而不疯,稳而不衰,发棵稳长.节密蕾多开花早的丰产长相。
    花铃期的生育特点:①.生长发育最旺盛。初花期以营养生长占优势,进入盛花期后,营养生长明显减弱,以生殖生长占优势,以后营养生长逐渐停止。花铃期棉株体内碳.氮代谢旺盛,是一生中需肥水最多的旺期。
    花铃期的主攻方向:控初花.促盛花,即不疯长又不早衰,铃多.铃大

  • 第14题:

    花粒期生育特点、主攻目标及措施?


    正确答案: 花粒期生育特点:从花粒期开始,营养生长基本停止,进入纯粹的生殖生长阶段,是开花、子粒形成和增重的关键时期,也就是决定籽粒数和粒重的时期。玉米子粒产量的80%-90%是在此期产生的,最后的实际产量决定于结实的子粒数和灌浆对子粒的充实程度。
    花粒期主攻目标:提高总结实粒数和千粒重,栽培中心环节是养根保叶,防止早衰,增加群体光合量,促进有机物质向子粒运输。
    措施:追攻粒肥;灌灌浆水;隔行去雄;适时收获。

  • 第15题:

    玉米从播种到成熟,根据外部形态和新器官出现的特征,可分为以下3个生育阶段:()田间管理的主攻方向是();()田间管理的主攻方向是();()田间管理的主攻方向是()


    正确答案:苗期;苗全、苗齐、苗匀、苗壮;穗期;促叶、壮秆,争取穗多、穗大;花粒期;保护叶片不受损伤、不早衰,争取粒多、粒重,夺取高产

  • 第16题:

    玉米穗期田间管理的主攻目标是()

    • A、壮秆大穗
    • B、保根养叶
    • C、防止早衰
    • D、提高粒重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谷子田间管理各阶段在生产中的主攻目标是什么?主要技术有哪些?


    正确答案: 苗期:主攻目标在保证全苗基础上,积极促进根系发育,适当控制地苗期:苗期上部分发育,即“控上促下”,形成壮苗。壮苗的长势长相从群体看,满垄全苗,生长整齐,苗色浓绿,粗矮茁壮。从个体看,根深,茎扁圆、色绿,叶宽而短。
    管理技术:(1)播后镇压;(2)查苗补苗;(3)适时间定苗;(4)蹲苗及中耕。拔节孕穗期:拔节孕穗期:主攻目标促壮秆,叶色浓绿,叶片微下垂,整齐一致,植株健壮,主攻大穗。
    管理技术:(1)巧施拔节肥水;(2)及时中耕除草;(3)注意防治病虫害。抽穗成熟期管理:抽穗成熟期管理:主攻目标防止早衰,促进干物质积累和运输,争取穗大粒饱。
    管理技术:(1)根外追肥;(2)防旱防涝;(3)防倒伏防“腾伤”。收获与贮藏:收获与贮藏:谷子适宜的收获期为蜡熟期到完熟期。收获后应及时除杂净粮,晾晒散湿,通风降湿,趁冷入仓,施行低温密封贮藏。

  • 第18题:

    试述小麦一生三个生育阶段的生育特点和主攻目标.


    正确答案: 小麦一生产量的形成过程分为三个相互联系的阶2段。
    (一)营养生长阶段:从出苗到拔节(返青)1、生育特点:①生长中心:根、叶、蘖的生长。②营养特点:光合产物主要用于营养体的形成,为形成产品器官打基础,此阶段需肥水较少,生长较慢。③与产量形成的关系:决定穗数的时期。2.主攻方向:争取苗齐、苗匀,培育壮苗。为丰产奠定基础。
    (二)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并进阶段:从拔节(起身)到抽穗1、生育特点:①生长中心:根、叶、蘖生长和茎伸长,穗分化发育。②营养特点:光合产物用于营养体及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生长逐渐加快,需肥水逐渐达到高峰。③与产量形成的关系:巩固和决定穗数,决定小穗数,小花数和穗粒数的时期,奠定粒重基础的时期。2.主攻方向:协调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调节群体合理发展,争取壮秆大穗。
    (三)生殖生长阶段:抽穗到成熟1、生育特点:①生长中心:生殖器官的生长为主。②营养特点:光合产物主要用于生殖器官的生长和充实,形成收获产品,营养生长基本停止,需肥水逐渐减少。③与产量的关系:决定粒重的关键时期。2.主攻方向:养根护叶,防止营养器官早衰,维持一定强度的光合生产率,保证有足够的营养物质运输到生殖器官,争取粒大粒饱。(4)合理施肥。肥料的种类、数量、使用时期都会影响作物的品质。如后期施氮可以提高小麦蛋白质含量,增施磷、钾肥可以提高甜菜的含糖率及马铃薯的淀粉含量等。(5)其他措施。灌溉和排水可调节土壤水分状况,改善作物品质;防治病虫害可减少产量损失和改善产品外观品质及内在品质;密度影响群体内部的光照和湿度,对烟草、麻类作物品质至关重要;生育期间喷施某些生长调节剂,也会对品质产生一定的影响。

  • 第19题:

    简述玉米花粒期田间管理目标及措施。


    正确答案:目标:提高总结实粒数和千粒重
    措施:
    1.追施攻粒肥
    2.浇灌浆水
    3.隔行去雄
    4.适时收获

  • 第20题:

    试述玉米苗期阶段的生育特点、主攻目标和管理技术要点。


    正确答案: 1.生育特点:生根、长叶、茎节分化为主的营养生长时期,根系是生长中心。
    2.主攻目标:争取苗全、苗齐,控上促下,培育苗壮,为穗期生长发育打好基础。
    3.管理要点:
    (1)适时间苗、定苗:①春玉米在3叶时间苗,4-5片叶时定苗,以减少幼苗争光争肥矛盾。②定苗时应做到“四去四留”,即去弱苗、留壮苗,去大小苗、留齐苗,去病苗、留健苗,去混杂苗、留纯苗。
    (2)中耕除草一般苗期中耕2-3次,第一次宜浅,耕深3-5cm,以松土为主。第二次在拔节前,耕深10cm以上,做到行间深,苗旁浅。
    (3)肥水管理:苗期需肥水较少,在基肥种肥充足,幼苗长势好的情况下,一般不再追肥,正常年份不灌水。对于弱小苗、补种苗可适当增施肥水。
    (4)蹲苗:按“蹲黑不蹲黄,蹲肥不蹲廋,蹲湿不蹲干”原则,拔节前结束。
    (5)防治虫害:苗期虫害主要有地老虎、粘虫、蛴螬、金针虫、蚜虫等

  • 第21题:

    单选题
    玉米穗期田间管理的主攻目标是()
    A

    壮秆大穗

    B

    保根养叶

    C

    防止早衰

    D

    提高粒重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试述水稻返青分蘖期生育特点及田间管理要点。

    正确答案: 生育特点:返青分蘖期是指移栽到幼穗分化以前的时期。此期以营养器官生长为中心,是决定穗数的关键时期,也是为大穗、多穗和最后丰产奠定基础的时期。栽培上应运用合理的技术措施缩短返青期,促进分蘖早发、发足,争多穗,控制无效分蘖,培育壮蘖、大穗。5-7d长1片叶,分蘖盛期主茎绿叶数应有5-6片。移栽后7-10d有新蘖出现,20d左右达到分蘖盛期,总茎数接近预定的穗数,30-40d达最高分蘖期。分蘖期的苗情指标要求是返青早,出叶快,分蘖早,叶色绿,透光好。
    田间管理要点:
    (1)查苗补缺、保证全苗;
    (2)调节灌溉水层,适当深水保苗返青,浅灌促分蘖,晒田抑制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达到根强株壮,蘖足穗多;
    (3)看苗追施分蘖肥;
    (4)注意“坐蔸”和蓟马、稻飞虱、黏虫、螟虫、稻苞虫以及叶稻瘟、白叶枯病和纹枯病等病虫的防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试述玉米各生育阶段的生育特点及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

    正确答案: 1)苗期阶段(出苗一拔节)舂玉米30-35天,夏玉米20天。生长发育的特点是:以生根、分化茎叶为中心的营养生长阶段。根系发育比较快,至拔节期已基本上形成了强大的根系,但地上部茎叶生长比较缓慢。茎节数和叶片数已基本固定。
    管理的中心任务是:促进根系发育,培育壮苗,达到苗早,苗足,苗齐,苗壮的“四苗”要求,为玉米丰产打好基础。
    2)穗期阶段(拔节一抽雄)舂玉米35-40天,夏有名5天生长发育的特点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同时并进,就是叶片增大、茎节伸长、根系迅速扩大等营养器官旺盛生长和雌雄穗等生殖器官强烈分化与形成。此期是玉米一生中生长发育最旺盛的阶段,也是田间管理最关键的时期。
    管理的中心任务是:促叶、壮秆、穗多、穗大。具体地说,就是促进中上部叶片增大,茎秆粗壮墩实,以达到穗多、穗大的丰产长相。
    3)花粒期阶段(抽雄一成熟)春播40-50天,夏播40-45天生长发育的特点是:基本上停止营养体的增长,而进入以生殖生长为中心时期,也就是经过开花、受精进入子粒产量形成为中心的阶段。
    管理的中心任务是:保护叶片不损伤、不早衰,争取粒多、粒重,达到丰产。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