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场的防疫方针是()A、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B、防重于治,预防为副,防治结合C、防治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D、治疗为主

题目

猪场的防疫方针是()

  • A、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
  • B、防重于治,预防为副,防治结合
  • C、防治为主,防治结合,防重于治
  • D、治疗为主

相似考题
更多“猪场的防疫方针是()”相关问题
  • 第1题:

    《动物防疫法》规定,下列哪项是全部需要申办《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的单位()。

    A.家禽批发市场、奶牛养殖小区、养猪场、经营猪肉的农贸市场

    B.奶牛养殖小区、种猪场、生猪隔离场、动物和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场

    C.苗猪批发市场、养猪场、动物和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场、生猪定点屠宰场

    D.散养户、养猪场、动物和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场、生猪定点屠宰场


    正确答案:B

  • 第2题:

    防控猪旋毛虫病应采取的关键措施是( )

    A、防止犬进入猪场

    B、消灭猪场的蚊蝇

    C、猪粪的无害化处理

    D、控制猪的饲养密度

    E、消灭猪场周围的鼠类


    参考答案:E

  • 第3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第五条规定:“国家对动物疫病实行的方针。( )

    A.防治结合

    B.预防为主

    C.综合防疫


    正确答案:B

  • 第4题:

    国家对动物疫病实行()的方针。

    A.强制免疫

    B.区域化

    C.预防为主

    D.综合防疫


    正确答案:C

  • 第5题:

    下列哪个不是阻止疾病在不同猪场间传播的好方法?()

    • A、在多个猪场穿同一个靴子
    • B、每个猪场指派不同的员工
    • C、使用塑料鞋套,并且进出猪场时需要进行淋浴

    正确答案:A

  • 第6题:

    《山东省规模化猪场生产技术规程》中规定的猪场卫生防疫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正确答案: 1)猪场大门口、生产区入口设置宽同大门,长为机动车车轮一周半的消毒池。生产区门口设更衣室和消毒室。猪舍入口处设置消毒池。消毒液可用3%的火碱水,每周更换2次。
    2)非场人员未经允许不得进入生产区,同意入场必须经严格消毒,更换隔离衣、胶鞋方可入内。
    3)场外车辆,用具不准进入生产区,猪只出场在生产区外装猪台接运。已出场的活猪不准回流。
    4)生产区内净道和污道分开,转猪车和饲料车走净道,出粪车和病死猪运输车走污道。
    5)坚持自繁自养,建立自己的健康种猪群。必须引种时,到非疫区健康种猪场引进。购回种猪要到隔离舍隔离观察一个月以上,经过防疫检疫确认无疫病后,方可进入健康猪舍。
    6)早晚两次清扫猪舍,保持猪舍干净卫生。粪尿、污水、恶臭污物排放符合GB7959、GB8978、GB74554的规定。
    7)猪场道路和环境要保持清洁卫生。无杂草、无垃圾、植树绿化周围环境。每月进行两次定期消毒。做好灭鼠灭蝇工作。
    8)猪舍内及用具、饲糟、产床、网床等要每天清扫、洗刷、每周进行一次消毒。
    9)实行全进全出制,每次猪舍内猪群全出后,必须彻底清洗,反复消毒,经检查合格后,空圈5—7天,方可进猪(有密闭条件的猪舍最好采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法)。
    10)饲养人员不准乱串猪舍,要随时观察猪群健康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对病猪要隔离治疗,对发病猪圈立刻消毒。用具和所有设备必须固定。
    11)病死猪不准在生产区内剖检,要用不漏水的专车运到诊断室内进行,并对病死尸处理符合GB16548。用具及有关人员及时消毒。
    12)不准向场内带入可能染疫的畜禽产品或物品,场内人员不准为外单位和个人诊治病猪。场内禁止养狗养猫。职工家中不得养猪。
    13)生产人员进入生产区要消毒,更换工作服和胶鞋,场内所有工作服和工作鞋必须每周定期清洗和消毒。
    14)所有消毒药由主管兽医负责,严格把握质量和浓度并定时更换,确保消毒效果。

  • 第7题:

    ()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要方针。

    • A、卫生监督
    • B、预防为主
    • C、卫生防疫
    • D、疾病控制

    正确答案:B

  • 第8题:

    猪场管理软件可以替代猪场的观察。


    正确答案:错误

  • 第9题:

    传染病防疫工作的基本方针是()、()。


    正确答案:预防为主;防重于治

  • 第10题:

    猪场员工可以把自己的鞋子洗干净后带入猪场。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1题:

    问答题
    如果你是某猪场的技术人员,请问你该如何提高该猪场的繁殖工作绩效?

    正确答案: 1.提高繁殖效率:应用繁殖管理技术合理调节猪群结构,应用先进的繁殖技术提高公猪和母猪繁殖力,提高繁殖效率,提高生产效率。如人工授精技术等。
    2.提高种猪质量:加快育种进程,提高优秀种猪的利用率,提高猪生产质量。如应用胚胎移植技术,提高母猪的繁殖力,充分利用优秀种猪遗传优势,大大缩短世代间隔。
    3.通过应用人工授精、胚胎移植、克隆等先进繁殖技术提高种猪利用率,可减少种公猪和母猪的占有量,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益,促进资源合理利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我国的动物防疫工作方针是什么?为什么?

    正确答案: 国家对动物疫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这是因为:
    第一、动物疫病有其固有的特性,它的发生、传播、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三个必要条件,有可预防性。只要做到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动物三者之一,才能控制疫病的发生、传播和蔓延。如果三个方面都做到了就可控制或消灭该疫病,提前预防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第二、由于动物疫病具有传染扩散的特点,有的疫病至今尚无有效的防止方法,有的即使得到治疗,本身仍是带毒的传染源,具有潜在的危险性,只有通过扑杀、销毁才能彻底消除隐患。因此如果不提前预防,一旦疫病发生、蔓延,控制扑灭起来,需要耗费相当长的时间和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会给养殖业生产造成严重打击,对人体健康、公共卫生安全及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后果。
    第三、目前我国养殖业仍然是以农村家庭式分散饲养为主,防疫基础薄弱,再加上动物疫病种类多,发病范围广,老的疫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新的疫病又不断出现,不仅严重影响养殖业健康发展,而且直接危及人体健康,妨碍我国动物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依法采取预防为主的方针,适合我国养殖业的实际。只有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大力加强动物疫病的预防工作,提高养殖者自我防疫意识,落实各项预防措施,才能保证动物疫病得到有效预防和控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我国动物传染病防疫工作的指导方针是( )

    A.检疫为主

    B.预防为主

    C.治疗为主

    D.扑杀为主


    正确答案:B

  • 第14题:

    加强殡仪场所的卫生防疫,贯彻()的卫生工作方针。

    A、集中控制

    B、评价治理

    C、预防为主

    D、监督为主


    参考答案:C

  • 第15题:

    我国的动物防疫工作方针是什么?为什么?


    正确答案:国家对动物疫病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这是因为:第一,动物疫病有其固有的特性,它的发生、传播、流行必须具备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三个必要条件,有可预防性。只要做到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动物三者之一,才能控制疫病的发生、传播和蔓延。如果三个方面都做到了就可控制或消灭该疫病,提前预防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第二、由于动物疫病具有传染扩散的特点,有的疫病至今尚无有效的防止方法,有的即使得到治疗,本身仍是带毒的传染源,具有潜在的危险性,只有通过扑杀、销毁才能彻底消除隐患。因此如果不提前预防,一旦疫病发生、蔓延,控制扑灭起来,需要耗费相当长的时间和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会给养殖业生产造成严重打击,对人体健康、公共卫生安全及国民经济发展带来严重后果。 第三,目前我国养殖业仍然是以农村家庭式分散饲养为主,防疫基础薄弱,再加上动物疫病种类多,发病范围广,老的疫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新的疫病又不断出现,不仅严重影响养殖业健康发展,而且直接危及人体健康,妨碍我国动物产品进入国际市场。依法采取预防为主的方针,适合我国养殖业的实际。只有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大力加强动物疫病的预防工作,提高养殖者自我防疫意识,落实各项预防措施,才能保证动物疫病得到有效预防和控制。

  • 第16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确立的哪些制度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方针?


    正确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确立的四项制度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方针:
    一是动物疫病风险评估;
    二是动物疫病强制免疫;
    三是疫情监测预警;
    四是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

  • 第17题:

    《上海市规模化养猪场生产技术规范》中要求如何做好猪的防疫管理?


    正确答案: 1)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GB/T17823-1999的各项规定,落实动物防疫措施。
    2)提倡“全进全出”的猪群流动模式,建有隔离猪舍。
    3)建立场长、兽医技术人员和饲养员防疫卫生岗位责任制,明确各自职责。
    4)猪场应具有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的更衣消毒室、兽医诊断室、药房等防疫设施,有条件的场应开展主要传染病的免疫监测工作。
    5)建立免疫接种、抗体监测、疾病诊疗、检疫、消毒、疫苗和药品的进货、保管和使用记录以及病死猪剖检(送指定单位)、无害化处理记录等资料档案。记录应保持完整、整洁,并有相关人员的签名。
    6)落实灭鼠、灭蚊、灭蝇工作计划和措施,禁止其它家畜、禽、犬、猫等动物进入场内。场内食堂不得外购猪肉及其产品。
    7)发现疫情或疑似疫情,应立即向当地区(县)以上动物防疫监督机构报告,接受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的指导,尽快控制、扑灭疫情。
    8)规范引种程序,引入种猪按照GB16567及其它相关要求执行,必须进行隔离饲养并加以疫情监测,经检查确定为健康猪后,方可混群饲养。
    9)猪只出场,必须经所在地兽医部门的检疫员按照GB16549规定实施产地检疫,检疫合格后出具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凭证上市或运输。
    10)场内饲养、技术人员每年应进行健康检查,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第二十六条的规定,在取得《健康证》后方可上岗工作。
    11)外来人员和车辆进入场内应遵守本场的防检疫规章制度。疫病流行期间或受疫病威胁期间,严禁外来人员和车辆进入生产区。

  • 第18题:

    《生猪饲养兽医防疫准则》中规定,养猪场人员、动物和物资运转应采取()流向,进料和出粪道严格分开,防止交叉污染和疫病传播。

    • A、单一
    • B、多重
    • C、南北
    • D、双向

    正确答案:A

  • 第19题:

    猪场员工进出猪场不需要登记。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0题:

    如果你是某猪场的技术人员,请问你该如何提高该猪场的繁殖工作绩效?


    正确答案:1.提高繁殖效率:应用繁殖管理技术合理调节猪群结构,应用先进的繁殖技术提高公猪和母猪繁殖力,提高繁殖效率,提高生产效率。如人工授精技术等。
    2.提高种猪质量:加快育种进程,提高优秀种猪的利用率,提高猪生产质量。如应用胚胎移植技术,提高母猪的繁殖力,充分利用优秀种猪遗传优势,大大缩短世代间隔。
    3.通过应用人工授精、胚胎移植、克隆等先进繁殖技术提高种猪利用率,可减少种公猪和母猪的占有量,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益,促进资源合理利用。

  • 第21题:

    《动物防疫法》规定,国家对动物疫病实行()为主的方针。

    • A、预防
    • B、控制
    • C、扑灭
    • D、免疫

    正确答案:A

  • 第22题:

    填空题
    传染病防疫工作的基本方针是()、()。

    正确答案: 预防为主,防重于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我国动物传染病防疫工作的指导方针是(  )。
    A

    检疫为主

    B

    预防为主

    C

    治疗为主

    D

    抗病育种为主

    E

    扑杀为主


    正确答案: C
    解析:
    解放后,我国制定了动物传染病防疫工作的指导方针为“预防为主,养防结合,防重于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