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件的最终轮廓加工应安排在最后一次走刀连续加工,其目的主要是为了保证零件的()要求。
第1题:
机械加工过程中,拟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路线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包含有()。
第2题:
最终热处理包括退火、回火及表面热处理。目的是获得零件所需的使用性能。因其表面硬度高,除磨削外不宜进行其他()加工,故其工序位置一般安排在半精加工之后,精加工之前。
第3题:
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中,划分()的主要依据是看加工过程是否连续。
第4题:
在轮廓铣削加工中,若采用刀具半径补偿指令编程,刀补的建立与取消应在轮廓上进行,这样的程序才能保证零件的加工精度。
第5题:
为保证工件轮廓表面粗糙度,最终轮廓应在一次走刀中连续加工出来。
第6题:
()的确定,将影响数控机床被加工零件的尺寸精度、定位精度、位置精度和生产效率。
第7题:
零件的最终轮廓加工应安排在最后一次走刀连续加工,其目的主要是为了保证零件的()要求。
第8题:
在数控机床中,轮廓加工机床之所以能加工出形状各异的零件轮廓,最主要的是因为有了()。
第9题:
在采用刀具半径补偿功能加工零件的外轮廓,应采用()。
第10题:
对
错
第11题:
计算机
刀补功能
插补功能
编程功能
第12题:
左刀补
根据走刀方向确定刀补方向
右刀补
根据机床类型确定刀补方向
第13题:
如果内轮廓加工时不能采用切线进退刀,则切入与切出点最好应选在零件轮廓的()。
第14题:
零件轮廓的精加工应尽量一刀连续加工而成。
第15题:
()是数控操作跳步功能的作用之一。
第16题:
在数控加工中心,刀具补偿功能除对刀具半径进行补偿外,在用同一把刀进行粗,精加工时,还可以进行加工余量的补偿,设刀具半径为r,精加工时半径方向余量为△,则最后一次粗加工走刀的半径补偿为()。
第17题:
数控加工时,刀具的()和运动方向将影响被加工零件的尺寸精度,位置精度以及生产效率。
第18题:
用同一把刀具加工不同尺寸,不同公差的外廓,可采用()方法。
第19题:
在零件加工过程中, 经常要使用冷却润滑液,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零件的加工精度
第20题:
机械加工过程中,拟定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路线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包含有()。
第21题:
左刀补
右刀补
根据走刀方向确定刀补方向
第22题:
设备的选择
加工阶段的划分
工序的安排
走刀次数
第23题:
设备的放置
加工阶段的划分
工步的安排
走刀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