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可以将零件的加工过程分为以下5个阶段: ①预备热处理; ②机械精加工; ③最终热处理; ④毛坯生产; ⑤机械加工。下列说法符合实际生产情况的有()。
第1题:
安排在机械加工前的热处理工序有()
第2题:
作为最终热处理淬火和回火工艺,通常安排在粗加工、半精加工之后,磨削精加工之前。
第3题:
最终热处理包括退火、回火及表面热处理。目的是获得零件所需的使用性能。因其表面硬度高,除磨削外不宜进行其他()加工,故其工序位置一般安排在半精加工之后,精加工之前。
第4题:
预备热处理的目的是改善加工性能,为最终热处理作准备和消除残余应力。所以它应安排在()和需要消除应力的时候。
第5题:
模具零件的加工中应严格区分粗精加工艺。一般地,粗、精工艺的划分由热处理工艺来决定,在最终热处理后的加工多为精加工。余量要尽量安排在粗加工阶段完成,以减少刀具的损耗。
第6题:
预备热处理一般安排在()。
第7题:
最终热处理一般安排在()。
第8题:
退火和正火作为预备热处理常安排在毛坯制造之后,粗加工之前。
第9题:
为改善工件材料机械性能的热处理工序,例如淬火、渗碳淬火等,一般都安排在半精加工和精加工之间进行。
第10题: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为改善材料的切削加工性能而进行的热处理工序(如退火、正火),通常安排在()进行。
第14题:
调制可作为预备热处理,但若以提高材料的机械性能为主目的时,则安排在粗加工之后,精加工之前。
第15题:
常用钢制、铸铁零件的热处理工序在工艺过程中安排不合理的是()。
第16题:
热处理在机械加工工艺过程中的安排如下: ①在机械加工前的热处理工序有退火、正火、人工时效; ②在粗加工后、半精加工前的热处理工序有人工时效、调质; ③在半精加工后、精加工前的热处理工序有(); ④在精加工后的热处理工序有发黑、镀鉻。
第17题:
最终热处理包括淬火、渗碳淬火、回火和渗氮处理等,一般安排在半精加工和精磨之后进行。
第18题:
常用的调制热处理工序应安排在()
第19题:
预备热处理工序一般安排在(),目的是改善材料的切削性能,消除毛坯制造时的残余应力,改善组织。
第20题:
作为最终热处理淬火回火工艺,通常安排在粗加工、半精加工之后,磨削精加工之前。
第21题:
已知某轴的材料为45钢,其生产工艺路线为:下料→锻造→预备热处理→切削加工→最终热处理→精加工→装配请说明各道热处理工序的名称及作用。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
机械加工之前
机械加工之后
机械加工之中
任意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