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的目的只在于判定零件是否合格。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测量设备的测量过程或显示的量值有明显的差错判定为不合格测量设备。()
第4题:
判定聚酯薄膜是否合格的主要依据为()。
第5题:
计算题:生产28#槽钢,采用负偏差轧制,标准腰厚尺寸为9.5mm,测量实际尺寸为8.6mm,判定该钢材是否合格?
第6题:
在做测量系统分析时,以下那种做法应当避免()
第7题:
如何判定血糖仪测量是否准确?
第8题:
根据GB3177-82《光滑工件尺寸的检验》标准,在检验公差值大于0.009mm到3.2mm,尺寸至1000mm有配合要求的零件时()。
第9题:
在锚具的硬度试验中,当复检中仍有不合格情况出现则判定该批零件不合格。
第10题:
零件清洗后,应进行检查和测量,按检查质量可分为()。
第11题:
判定产品是否还具有某种使用的要求
对不合格品的处置过程
拒收报废判定过程
判定产品是否符合技术标准,做出合格或不合格的结论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产品质量判定方法中,符合性判定是().
第16题:
检验结束后,检验机构应及时出具检验报告,并对其出具的检验结果负责。检验结果在临界值时,应()。
第17题:
检测的目的是( )。
第18题:
测量通常只判定被测量的工件是否合格。
第19题:
校准证书中一般不判定测量器具合格与否,工厂应对校准结果进行确认,从而得出仪器设备是否满足检验要求的结论。
第20题:
判断机床精度是否合格、应依据()标准判定。
第21题:
根据TB/T3193-2008《铁路工程预应力筋用夹片式锚具、夹具和连接器技术条件》中规定,在表面硬度试验中,如果发现1个零件不合格,应()。
第22题:
可选用()来测量复杂轮廓形状零件是否合格。
第23题:
分析结果,作出产品是否合格的判定
为回避风险,判定产品合格
若临界值在合格区域则判合格,若临界值在不合格区域则判不合格
提供测量不确定度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