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孔不宜布置在焊缝上,并避免管孔接管焊缝与相邻焊缝的热影响区重合。当无法避免在焊缝或焊缝附近开孔时,应满足以下条件()。A、管孔周围大于孔径且不小于60mm范围内的焊缝及母材,应经无损检测合格B、孔边不在焊缝缺陷上C、管接头需经过焊后消应力热处理D、管接头不需经过焊后消应力热处理

题目

管孔不宜布置在焊缝上,并避免管孔接管焊缝与相邻焊缝的热影响区重合。当无法避免在焊缝或焊缝附近开孔时,应满足以下条件()。

  • A、管孔周围大于孔径且不小于60mm范围内的焊缝及母材,应经无损检测合格
  • B、孔边不在焊缝缺陷上
  • C、管接头需经过焊后消应力热处理
  • D、管接头不需经过焊后消应力热处理

相似考题
更多“管孔不宜布置在焊缝上,并避免管孔接管焊缝与相邻焊缝的热影响区重合。当无法避免在焊缝或焊缝附近开孔时,应满足以下条件()。A、管孔周围大于孔径且不小于60mm范围内的焊缝及母材,应经无损检测合格B、孔边不在焊缝缺陷上C、管接头需经过焊后消应力热处理D、管接头不需经过焊后消应力热处理”相关问题
  • 第1题:

    为防止和减少焊接应力,当按焊缝长短确定焊接顺序时, 应先焊(), 后焊直通长焊缝。


    正确答案:错开的短焊缝

  • 第2题:

    工作温度大于450℃的主蒸汽管道、高温再热蒸汽管道和高温导汽管的安装焊缝应采取氩弧焊打底。焊缝在热处理后或焊后(不需热处理的焊缝)应进行()无损探伤。

    • A、100%
    • B、50%
    • C、20%

    正确答案:A

  • 第3题:

    焊后热处理的方式应符合()规定。

    • A、现场设备的焊后整体热处理宜采用炉内整体加热、炉内分段加热、炉外整体和分段加热等方法;现场设备分段组焊的环缝、管道焊缝以及焊接返修后的热处理,宣采用局部加热方法:
    • B、炉内分段加热时,加热各段重叠部分长度不应少于1500mm。炉外部分的设备应采取产生有害温度梯度的保温措施。
    • C、采用局部加热热处理时,加热带应包括焊缝、热影响区及相邻母材。焊缝每侧加热范围不应小于焊缝宽度的3倍,加热带以外100mm时范围应进行保温。

    正确答案:A,B,C

  • 第4题:

    下面关于焊接顺序的基本原则描述错误的是()。

    • A、焊接时尽量减少热输入量和尽量减少填充金属
    • B、组焊结构应合理分配各个组单元,并进行合理的组对焊接
    • C、位于构件刚性最大的部位最后焊接
    • D、由中间向两侧对称进行焊接
    • E、先焊角焊缝,然后焊对接焊缝
    • F、先焊短焊缝,后焊长焊缝
    • G、先焊对接焊缝,后焊环焊缝
    • H、当存在焊接应力时,先焊拉应力区,后焊剪应力和压应力区
    • I、当对变形有特殊限制时,可采用分段退焊法,此外对补修焊尤为适用

    正确答案:E

  • 第5题:

    纵向筋板应连续,长度不足时应予先接长,对接焊缝的具体要求是()。

    • A、焊后作消应力热处理
    • B、采用氩弧焊
    • C、焊前预热
    • D、保证焊透

    正确答案:D

  • 第6题:

    按照DL/T869-2004中的规定,管孔应尽量避免开在焊缝上,并避免管孔接管焊缝与相邻焊缝的热影响区重合。必须在焊缝上或焊缝附近开孔时,应满足哪些条件?


    正确答案: A.管孔周围大于孔径且不小于60mm范围内的焊缝,应经无损检验合格;
    B.孔边不在焊缝缺陷上;
    C.管接头需经过焊后消应力热处理。

  • 第7题:

    炉管焊口热处理后,应对焊缝、热影响区及附近母材抽检表面布氏硬度,抽检数量应不少于热处理焊口总量的()。

    • A、10%
    • B、20%
    • C、50%
    • D、100%

    正确答案:A

  • 第8题:

    E级钢焊后焊缝表面应平整,焊缝与母材应()过渡。

    • A、平滑
    • B、平整
    • C、光滑

    正确答案:A

  • 第9题:

    焊缝焊完或焊后热处理完毕后,应采取保温措施并使焊缝缓慢冷却,其冷却速度不应大于()。

    • A、5℃/min
    • B、10℃/min
    • C、15℃/min
    • D、20℃/min

    正确答案:D

  • 第10题:

    纵向筋板应连续,长度不足时,应预先接长,对接焊缝的具体要求是()。

    • A、焊后作消应力热处理
    • B、焊前予热
    • C、采用氩弧焊
    • D、保证焊透

    正确答案:D

  • 第11题:

    单选题
    工字梁焊接时采用的焊接顺序是(),这样,焊后可使翼板对接焊缝承受压 应力,而腹板对接焊缝承受拉应力。
    A

    先焊腹板对接焊缝,再焊翼板与腹板,后焊翼板

    B

    先焊翼板与腹板,再焊腹板对接焊缝,后焊翼板对接焊缝

    C

    先焊翼板对接焊腹,再焊缝板对接焊缝,后焊翼板与腹板

    D

    先焊翼板对接焊缝,再焊腹板对接焊缝,后焊翼板与腹板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工作温度大于450℃的主蒸汽管道、高温再热蒸汽管道和高温导汽管的安装焊缝应采取氩弧焊打底。焊缝在热处理后或焊后(不需热处理的焊缝)应进行()无损探伤。
    A

    100%

    B

    50%

    C

    20%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为减小焊接应力选择合理的装配焊接顺序,其中包括()

    • A、在拼板时应先焊错开的短焊缝,后用分段退焊法焊直通的长焊缝
    • B、在拼板时应先焊直通的长焊缝,后焊短焊缝
    • C、在拼板时随便先焊那处均可以

    正确答案:A

  • 第14题:

    在管道焊缝上不得开孔,如必须开孔时,焊缝应经()检查合格。

    • A、试压
    • B、外观
    • C、无损探伤

    正确答案:C

  • 第15题:

    制作一联箱是两段管焊接成,其中一管孔无法避开焊缝,需经()检查合格,确认开孔边缘不存在()等,且此管接头焊后,需经热处理,以消除()。


    正确答案:射线探伤;夹渣缺陷;焊接应力

  • 第16题:

    焊后在焊缝表面或焊缝背面形成的低于母材表面的局部低洼部分称为()

    • A、咬边
    • B、凹坑
    • C、未焊透
    • D、焊瘤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避免焊接过程中构件翘曲,以获得精确尺寸的方法有()。

    • A、在满足强度条件下,焊缝的长度应按实际结构的情况尽可能取得长些或分段焊接
    • B、应避免焊缝交叉
    • C、在焊接工艺上采取措施,使构件在冷却时能有微小移动的可能
    • D、焊后应热处理(如退火),消除残余应力

    正确答案:B,C,D

  • 第18题:

    焊缝金属与母材金属或焊缝金属之间未完全熔化结合的缺陷称为()

    • A、咬边
    • B、焊瘤
    • C、未熔合
    • D、未焊透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NB/T47015-2011《压力容器焊接规程》规定,局部焊后热处理的加热范围内的均温带应覆盖焊缝、热影响区及其相邻母材。均温带的最小宽度为焊缝最大宽度两侧各加δPWHT或50mm,取两者较大值。()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0题:

    不锈钢焊后热处理完毕,不进行母材,热影响区,焊缝的硬度检验。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1题:

    关于焊缝力学特性的描述正确的有()。

    • A、合格的焊缝强度高于母材
    • B、焊缝的延性不如母材,疲劳强度较低
    • C、焊接会改变焊区母材的性质,使之脆性化
    • D、焊接会产生焊接变形和焊接残余应力
    • E、合格的焊缝强度低于母材

    正确答案:A,B,C,D

  • 第22题:

    单选题
    在管道焊缝上不得开孔,如必须开孔时,焊缝应经()检查合格。
    A

    试压

    B

    外观

    C

    无损探伤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按照DL/T869-2004中的规定,管孔应尽量避免开在焊缝上,并避免管孔接管焊缝与相邻焊缝的热影响区重合。必须在焊缝上或焊缝附近开孔时,应满足哪些条件?

    正确答案: A.管孔周围大于孔径且不小于60mm范围内的焊缝,应经无损检验合格;
    B.孔边不在焊缝缺陷上;
    C.管接头需经过焊后消应力热处理。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