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板柱接点处,为提高板的冲切强度,可配置箍筋或()钢筋,板的厚度不应小于()mm。

题目

在板柱接点处,为提高板的冲切强度,可配置箍筋或()钢筋,板的厚度不应小于()mm。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弯起 150
更多“在板柱接点处,为提高板的冲切强度,可配置箍筋或()钢筋,板的厚度不应小于()mm。”相关问题
  • 第1题:

    板柱结构,柱网尺寸8.1m×8.1m,板厚200mm,中柱截面尺寸为b×h=700mm×700mm,采用C30混凝土,受冲切钢筋用HPB300级,若板上作用的荷载设计值g+q=11.8kN/mm2,则仅采用箍筋作为受冲切钢筋所需的箍筋面积Asuv最接近于(  )mm2。
    提示:as=20mm,γ0=1.0。

    A、1432.1
    B、1520.3
    C、1641.8
    D、1720.7

    答案:A
    解析:
    h0=h-as=180mm,集中反力设计值为:Fl=11.8×8.12-11.8×(0.7+2×0.18)2=760.94kN,fyv=270N/mm2,ft=1.43N/mm2;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第6.5.1条规定,对于中柱,αz=40,临界截面周长为:um=(700+180/2×2)×4=3520mm;



    取η=



    又根据第6.5.3条式(6.5.3-2)计算,并且不考虑预应力的情况下箍筋面积为:



    由此可知,A项数值最为接近。

  • 第2题:

    关于柱式桥墩、墩柱配筋的说法,正确的有()。

    A:箍筋直径不应小于6mm
    B:纵向受力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
    C:钢筋净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60mm
    D:纵向受力筋净距不应小于50mm
    E:箍筋间距不应大于400mm

    答案:A,B,D,E
    解析:
    墩柱配筋的一般要求为:(1)纵向受力钢筋的直径不应小于12mm;(2)纵向受力钢筋截面积不应小于混凝土计算截面的0.4%;(3)纵向受力钢筋净距不应小于5cm,净保护层不小于2.5cm;(4)箍筋直径不应小于6mm;(5)在受力钢筋的接头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纵向钢筋直径的10倍或构件横截面的较小尺寸,亦不大于40cm。

  • 第3题:

    非抗震设防的某钢筋混凝土板柱结构屋面层,某中柱节点如图1-7所示,构件安全等级为二级。中柱截面尺寸为600mm×600mm,柱帽的高度为500mm,柱帽中心与柱中心的竖向投影重合。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as=as'=40mm,板中未配置抗冲切钢筋。

    假定,板面均布荷载设计值为15kN/m2(含屋面板自重)。

    试问,板与柱冲切控制的柱顶轴向压力设计值(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提示:忽略柱帽自重和板柱节点不平衡弯矩的影响。
    (A)1320 (B)1380

    (C) 1440 (D)1500


    答案:B
    解析:

  • 第4题:

    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多层办公楼局部平面布置如图所示(均为办公室),梁、板、柱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0,梁、柱纵向钢筋为HRB400钢筋,楼板纵向钢筋及梁、柱箍筋为HRB335钢筋。

    假设,KL1梁端截面的剪力设计值V=160kN,扭矩设计值T=36kN·m,截面受扭塑性抵抗距Wt=2.475×107mm3,受扭的纵向普通钢筋与箍筋的配筋强度比ζ=1.0,混凝土受扭承载力降低系数βt=1.0,梁截面尺寸及配筋形式如图2-13所示。试问,以下何项箍筋配置与计算所需要的箍筋最为接近?(  )
    提示:纵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取30mm,as=40mm。


    答案:C
    解析:

  • 第5题:

    下列关于混凝土保护层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预制肋形板主肋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应按梁的数值取用
    B.梁、柱中箍筋和构造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15mm
    C.当梁、柱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大于40mm时,应对保护层采取有效的防裂构造措施
    D.一般来说,板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大于相同使用环境、相同混凝土强度等级时梁的保护层厚度

    答案:D
    解析: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第8.2.1条规定可知,由于板的厚度比梁截面高度小,因而其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一般也比相同条件下梁的小。

  • 第6题:

    钢筋混凝土基础立柱柱中箍筋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柱中的周边箍筋应为封闭式。
    • B、箍筋间距不应大于400mm及柱截面的短边尺寸,且不应大于15d,d为纵向钢筋最小直径。
    • C、当柱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大于3%时,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间距不应大于纵向受力钢筋最小直径的10倍,且不应大于200mm。
    • D、箍筋直径不应小于d/4,且不应小于6mm,。当柱的宽度不小于800mm时,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d为纵向钢筋的最大直径。

    正确答案:A,B,C,D

  • 第7题:

    《规范》规定对嵌固在承重砖墙内的现浇板,在板的上部应配置构造钢筋,下面哪条是错误的()

    • A、钢筋间距不大于200mm,直径不小于6mm的构造钢筋,其伸出墙边的长度不应小于(为单向板的跨度或双向板的短边跨度)
    • B、对两边均嵌固在墙内的板角部分,应双向配置上述构造钢筋,其伸出墙边的长度不应于
    • C、沿受力方向配置上部构造钢筋(包括弯起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宜小于跨中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
    • D、沿非受力方向配置的上部构造钢筋可根据经验适当减少

    正确答案:C

  • 第8题:

    相邻空心板板底接缝宽度不应小于20mm,当板缝隙底宽大于40mm时,应按设计要求配置钢筋。


    正确答案:正确

  • 第9题:

    关于钢筋混凝土路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钢筋混凝土路面是指板内配置有纵横向钢筋(或钢丝)网的混凝土路面
    • B、设置钢筋网的主要目的是增加板的抗弯强度
    • C、钢筋混凝土面层所需的厚度小于素(无筋)混凝土面层厚度
    • D、为使板内应力尽可能分散,宜采用大直径钢筋

    正确答案:A

  • 第10题:

    多选题
    下列关于板式楼板,说法正确的是()。
    A

    板式楼板分为单向板、双向板和悬挑板

    B

    单向板的厚度一般为跨度的1/30~1/25,且厚度不小于100mm

    C

    单向板按双向配置受力钢筋

    D

    悬挑板的主要受力钢筋布置在板的下方,分布钢筋布置在主要受力筋的上方

    E

    悬挑板的板厚为挑长的1/35,且根部厚度不小于80mm


    正确答案: C,B
    解析: 教材P47~48。A答案正确;B答案,单向板的厚度一般为1/40~1/35,且厚度不小于80mm;C答案,单向板是指长短边的比值≥3的板,单向板为短边受力,因此在短边方向布置受力筋,长边方向布置分布筋且位于受力筋上方;双向板指长短边的比值<3的板,是双向受力,因此双向板才是按双向布置受力钢筋;D答案,悬挑板的主要受力钢筋布置在板的上方,分布钢筋布置在主要受力筋的下方。

  • 第11题:

    多选题
    关于柱式桥墩、墩柱配筋的说法,正确的有()。
    A

    箍筋直径不应小于 6mm

    B

    纵向受力筋直径不应小于 12mm

    C

    钢筋净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 60mm

    D

    纵向受力筋净距不应小于 50mm

    E

    箍筋间距不应大于 400mm


    正确答案: B,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需在混凝土板内配置抗冲切箍筋或弯起钢筋时,其板的最小厚度应不小于()mm。
    A

    100

    B

    150

    C

    200

    D

    250


    正确答案: C
    解析: 需在混凝土板内配置抗冲切箍筋或弯起钢筋时,其板的最小厚度应不小于150mm

  • 第13题: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当采用等厚度筏板不满足抗冲切承载力要求时,应采用合理的方法,下列方法不合理的是( )。

    A.筏板上增设柱墩
    B.筏板下局部增加板厚度
    C.柱下设置桩基
    D.柱下筏板增设抗冲切箍筋

    答案:C
    解析:

  • 第14题:

    在梁、板、柱等各种钢筋混凝土构件中都有配置承受拉力或压力的钢筋,被称为( )。

    A.架力筋
    B.受力筋
    C.分布筋
    D.箍筋

    答案:B
    解析:
    受力筋:承受拉力或压力的钢筋,在梁、板、柱等各种钢筋混凝土构件中都有配置。

  • 第15题: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多层办公楼局部平面布置如下图所示(均为办公室),梁、板、柱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30,梁、柱纵向钢筋HRB400钢筋,楼板纵向钢筋及梁、柱箍筋为HRB335钢筋。
    假设,KL1梁端截面的剪力设计值V=160kN,扭矩设计值T=36kN,m,截面受扭塑性抵抗距Wt=2.475 x 107mm3,受扭的纵向普通钢筋与箍筋的配筋强度比,混凝土受扭承载力降低系数,梁截面尺寸及配筋形式如下图所示。试问,以下何项箍筋配置与计算所需要的箍筋最为接近?提示:纵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取3〇mm,as=40mm。


    答案:C
    解析:
    (C)

  • 第16题:

    某二层地下车库,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0.20g),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板柱抗震墙结构。某中柱顶板节点如题图所示,柱网8.4m×8.4m,柱截面600mm×600mm,板厚250mm,设1.6m×1.6m×0.15m的托板,as=as'=45mm。



    假定,该板柱节点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5,板中未配置抗冲切钢筋。试问,当仅考虑竖向荷载作用时,该板柱节点柱边缘处的受冲切承载力设计值[Fl](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A.860
    B.1180
    C.1490
    D.1560

    答案:C
    解析:
    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2015年版)第6.5.1条规定,在局部荷载或集中反力作用下,不配置箍筋或弯起钢筋的板的受冲切承载力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截面有效高度为取两个方向配筋的截面有效高度的平均值:
    h0=250+150-45=355mm
    冲切面计算截面的周长:um=4×(600+355)=3820mm。βs=1<2,取βs=2
    根据式(6.5.1-2),计算得:η1=0.4+1.2/βs=1.0
    根据式(6.5.1-3),式中,对于中柱,αs=40,计算得



    取两者之间的较小值,故η=1.0。
    代入数据,计算得

  • 第17题: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当采用等厚度筏板不满足抗冲切承载力要求时,应采用合理的方法,下列哪一种方法不合理?( )

    A.筏板上增设柱墩
    B.筏板下局部增加板厚度
    C.柱下设置桩基
    D.柱下筏板增设抗冲切箍筋

    答案:C
    解析:
    参见《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8.4.7条第2款,当柱荷载较大,等厚度筏板的受冲切承载力不能满足要求时,可在筏板上面增设柱墩或在筏板下局部增加板厚或采用抗冲切箍筋来提高受冲切承载能力。

  • 第18题:

    保护钢筋不生锈,受力钢筋保护层厚度:墙与板(),梁和柱(),箍筋和横向钢筋(),分布钢筋()。


    正确答案:10~15mm;25mm;15mm;10mm

  • 第19题:

    为提高钢筋混凝土板受冲切承载力,应按设计要求配置箍筋和弯起钢筋。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0题:

    在梁、板、柱等各种钢筋混凝土构件中都有配置承受拉力或压力的钢筋,被称为()。

    • A、架力筋
    • B、受力筋
    • C、分布筋
    • D、箍筋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判断题
    为提高钢筋混凝土板受冲切承载力,应按设计要求配置箍筋和弯起钢筋。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依据《湖南省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规程》DBJ43/T306-2014第4.1.11条,下列关于预制钢筋混凝土板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在混凝土圈梁上的支承长度不应小于80mm,板端伸出的钢筋应与圈梁可靠连接,且同时浇筑;

    B

    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不应小于100mm,板支承于内墙时,板端钢筋伸出不应小于70mm。

    C

    预制钢筋混凝土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不应小于100mm,板支承于外墙时,板端钢筋伸出不应小于80mm。

    D

    预制钢筋混凝土板与现浇板对接时,预制板端钢筋应伸入现浇板中,再浇筑现浇板。


    正确答案: C,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在梁、板、柱等各种钢筋混凝土构件中都有配置承受拉力或压力的钢筋,被称为()。
    A

    架力筋

    B

    受力筋

    C

    分布筋

    D

    箍筋


    正确答案: C
    解析: 受力筋:承受拉力或压力的钢筋,在梁、板、柱等各种钢筋混凝土构件中都有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