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GB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要求:当窗墙比”相关问题
  • 第1题:

    根据《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定,在严寒、寒冷地区判断围护结构热工设计是否满足建筑节能要求时,下列哪种情况必须采用权衡判断法来判定?( )

    A.外墙、屋面等围护结构的热阻符合相关规定
    B.建筑每个朝向的窗墙面积比≤0.7
    C.屋顶透明部分的面积≤屋顶总面积的15%
    D.建筑体形系数>0.4

    答案:A
    解析:
    参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第3.3.1条和第3.4.1条。

  • 第2题:

    在公共建筑节能设计中,当甲类公共建筑单一立面窗墙面积比小于0.4时,玻璃(或其他透明材料)的可见光透射比不应小于( )。

    A.0.2
    B.0.4
    C.0.5
    D.0.7

    答案:B
    解析: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定:建筑的卧室、书房、客厅等主要房间的房间窗地面积比不应小于1/7。当房间窗地面积比小于1/5时,外窗玻璃的可见光透射比不应小于0.4。《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定:当窗(包括透明幕墙)墙面积比小于0.4时,玻璃(或其他透明材料)的可见光透射比不应小于0.4。

  • 第3题:

    在考虑建筑物热工性能时,民用建筑窗墙比应为( )。

    A.建筑物外部窗户采用单层窗时,窗墙比不宜超过0.30;采用双层窗或者单框双层玻璃时,窗墙比不宜超过0.40
    B.建筑物外部窗户采用单层窗时,窗墙比不宜超过0.20;采用双层窗或者单框双层玻璃时,窗墙比不宜超过0.40
    C.建筑物外部窗户采用单层窗时,窗墙比不宜超过0.30;采用双层窗或者单框双层玻璃时,窗墙比不宜超过0.35
    D.建筑物外部窗户采用单层窗时,窗墙比不宜超过0.20;采用双层窗或者单框双层玻璃时,窗墙比不宜超过0.30

    答案:A
    解析:

  • 第4题:

    甲类公共建筑(除严寒地区)窗墙比应符合下列哪项要求?( )

    A.南向不应大于0.7,其他朝向不应大于0.5
    B.四个朝向的总窗墙比不应大于0.7
    C.每个朝向都不应大于0.7
    D.南向的玻璃幕墙不应大于0.8,其他朝向不应大于0.7

    答案:C
    解析:
    《公建节能标准》3.2.2严寒地区甲类公共建筑各单一立面窗墙面积比(包括透光幕墙)均不宜大于0.60;其他地区甲类公共建筑各单一立面窗墙面积比(包括透光幕墙)均不宜大于0.70。

  • 第5题: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第5.3.27中表5.3.27能效比夏热冬冷地区,两管制热水管道ER是0.00433,经多次计算均达不到这一数字。


    正确答案: 按《江苏省公共建筑节能标准》DGJ32/J96-2010规定执行。

  • 第6题: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134-2001规定:多层住宅外窗宜采用()窗;外窗宜设置活动式外遮阳。


    正确答案:平开

  • 第7题:

    简述窗墙比合理设计的要求。


    正确答案: 1、主要房间宜避开冬季主导风向,朝向宜采用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
    2、对于不同地区,不同用途建筑,在不同朝向上,选取不同比例。

  • 第8题:

    我国1986年颁布实施的第一个建筑节能标准是()。

    • A、《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 B、《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 C、《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 D、《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正确答案:A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窗墙比合理设计的要求。

    正确答案: 1、主要房间宜避开冬季主导风向,朝向宜采用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
    2、对于不同地区,不同用途建筑,在不同朝向上,选取不同比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第5.3.27中表5.3.27能效比夏热冬冷地区,两管制热水管道ER是0.00433,经多次计算均达不到这一数字。

    正确答案: 按《江苏省公共建筑节能标准》DGJ32/J96-2010规定执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GB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要求:当窗墙比小于0.4时,玻璃的可见光透射比不应小于()
    A

    0.3

    B

    0.4

    C

    0.5

    D

    0.6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134-2001规定:多层住宅外窗宜采用()窗;外窗宜设置活动式外遮阳。

    正确答案: 平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透明幕墙通风换气的设计要求,正确的是( )。

    A.超高层建筑的100m以上部分,不应设置可开启的透明幕墙
    B.外窗可开启面积≥外窗面积的30%
    C.外窗可开启面积<外窗面积的30%,则必须设置机械通风换气装置
    D.外窗可开启面积<外窗面积的30%,则必须设置通风换气装置

    答案:B
    解析: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规定,外窗的可开启面积不应小于窗面积的30%。透明幕墙应有可开启部分或设有通风换气装置。并且外窗(含阳台门)的可开启面积不应小于外窗所在房间地面面积的5%。

  • 第14题:

    根据《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95)的规定,建筑物南向的窗墙面积比( )。

    A.不应大于0.25
    B.不应大于0.30
    C.不应大于0.35
    D.不应大于0.40

    答案:C
    解析:
    建筑物南向的窗墙面积比不应大于0.35,这是《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95)所规定的。

  • 第15题:

    按《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后与节能设计前相比总能耗应减少( )。

    A.60%
    B.55%
    C.50%
    D.40%

    答案:C
    解析: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2005)第1.0.3条规定,按本标准进行的建筑节能设计,在保证相同的室内环境参数条件下,与未采取节能措施前相比,全年采暖、通风、空气调节和照明的总能耗应减少50%。公共建筑的照明节能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 50034—2004)的有关规定。

  • 第16题:

    按《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甲类公共建筑(除严寒地区)每个朝向的窗(包括透明幕墙)墙面积比均不应大于:( )

    A.0.5
    B.0.6
    C.0.7
    D.0.8

    答案:C
    解析:

  • 第17题: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窗墙比有所限制,其主要原因是()。

    • A、窗缝容易产生空气渗透
    • B、通过窗的传热量远大于通过同面积墙体的传热量
    • C、窗过大不安全
    • D、窗过大,立面不容易设计好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定当窗(包括透明幕墙)面积比小于0.40时,玻璃(或其他透明材料)的可见光透射比不应小于()。不能满足时按规定进行权衡判断。

    • A、0.1
    • B、0.2
    • C、0.4
    • D、0.8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定窗墙比一般不宜超过()。


    正确答案:70%

  • 第20题:

    《重庆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定,分户墙和楼板传热系数(),户门的传热系数()


    正确答案:K≤2.0W/㎡•k,K≤3.0W/㎡•k

  • 第21题:

    单选题
    《浙江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建筑单一朝向当窗墙面积比0.35为时外窗的传热系数K值:乙类K≤()W/(m2.K)。
    A

    K≤3.5

    B

    K≤2.8

    C

    K≤3.0

    D

    K≤2.5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定窗墙比一般不宜超过()。

    正确答案: 70%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对窗墙比有所限制,其主要原因是()。
    A

    窗缝容易产生空气渗透

    B

    通过窗的传热量远大于通过同面积墙体的传热量

    C

    窗过大不安全

    D

    窗过大,立面不容易设计好


    正确答案: A
    解析: 通过窗的传热量远大于通过同面积墙的传热量,因此,必须控制窗墙比在一个合理的范围。

  • 第24题:

    单选题
    《浙江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建筑单一朝向当窗墙面积比0.35为时外窗的传热系数K值:丙类K≤()W/(m2.K)。
    A

    K≤3.5

    B

    K≤4.0

    C

    K≤3.0

    D

    K≤2.8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