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使用单位新安装一套有机热载体锅炉及系统,检验机构对其所购未使用有机热载体进行验证检验,需要得到哪些信息?查看哪些质量证明文件?如果验证性指标检测结果为:残炭0.046%、酸值0.03mgKOH/g、密度868.2kg/m3、运动黏度(40℃)29.22mm2/s、无水溶性酸碱,应如何判断是否合格?
第1题:
在用有机热载体残炭增高的原因主要有哪些?如何减缓残炭增大速度?
第2题:
有机热载体酸值测定方法有哪些?应如何选用?
第3题:
某燃煤锅炉实际最高工作温度285℃,回流温度约270℃,所使用的有机热载体未经型式试验,未使用时初馏点330℃,采用开式运行,使用2年油品检测结果为:外观呈黑色,样品瓶底有黏稠物沉积,但无分层沉淀和乳化现象,残炭1.40%、酸值0.95mgKOH/g、运动黏度(40℃)48.62mm2/s、闭口闪点192℃、测定低沸物时初馏点的蒸馏温度310℃、水分52mg/kg。请给出检验结论,分析指标变化过快的可能原因,并提出合适的处置意见和改进建议。
第4题:
检验机构在接受在用有机热载体验证性检测的样品时,至少需了解哪些信息?
第5题:
有机热载体运动黏度过高对锅炉及传热系统有何危害?
第6题:
某L-QB300有机热载体,最高允许使用温度300℃,未使用时初馏点320℃,锅炉实际最高工作温度265℃,回流温度约250℃,采用开式运行,使用3年时油品检测结果为:外观呈黑色,无分层沉淀和乳化现象,残炭0.86%、酸值0.78mgKOH/g、运动黏度(40℃)42.62mm2/s、闭口闪点188℃、初馏点时蒸馏温度310℃、水分36mg/kg。请给出检验结论、处置意见和改进建议。
第7题:
检验机构在接受未使用有机热载体验证性检测的样品时,至少需了解哪些信息?
第8题:
未使用有机热载体质量的验证性检验指标有哪些?
第9题:
检验机构应如何根据GB 23971-2009和GB 24747-2009两个标准进行有机热载体的检验检测?
第10题:
未使用有机热载体验证密度和运动黏度的意义?
第11题:
有机热载体每年应进行分析的项目有()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在用有机热载体酸值过高对锅炉及传热系统有何危害?
第14题:
有机热载体检测需要使用哪些有毒、有害试剂,如何防止其对人体的危害?
第15题:
某企业一台燃煤液相有机热载体锅炉,要同时向三条用热设备生产线供热。三条管线用热所需温度分别为270℃、250℃、230℃。问: ①可选择什么型号和类型的有机热载体?为什么? ②在使用九个月时系统发生了偶然事故,此时对系统中的有机热载体进行检测,结果为:外观为黑色液体,无分层和沉淀及乳化现象;闭口闪点为152℃;运动粘度(40℃)48.2mm2/s;残炭(质量分数)1.15%;水分42.5mg/kg;酸值为0.35mg/g(以KOH计);5%低沸物馏出温度>290℃。请给出该有机热载体的检验结论和处置意见,并简要说明理由。
第16题:
检测未使用有机热载体酸值和残炭有何意义?
第17题:
在有机热载体残炭过高对锅炉及传热系统有何危害?
第18题:
有机热载体的热氧化安定性检测意义?该项指标不合格的有机热载体可在何种条件下使用?
第19题:
测定未使用有机热载体残炭时,测定结果平行性不好,有时甚至出现负值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第20题:
未使用有机热载体验证性检验应如何根据法规、标准和测定结果作出检测结论?
第21题:
某L-QC320有机热载体,最高允许使用温度320℃,未使用时初馏点310℃,锅炉实际最高工作温度270℃,回流温度约250℃,采用开式运行,每天运行2班,使用1年后油品检测结果为:外观呈棕黑色,无分层沉淀和乳化现象,残炭1.06%、酸值0.68mgKOH/g、运动黏度(40℃)34.56mm2/s、闭口闪点190℃、初馏点时蒸馏温度326℃、水分29mg/kg。请给出检验结论和处置意见,分析油质变化的可能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
第22题:
使用中的有机热载体每年应对其残碳、酸值、粘度、闪点进行分析,当有()分析不合格时,应更换热载体
第23题:
对有机热载体进行分析时,发现有两项指标不合格或有机热载体分解成分含量超过 10%时,应更换有机热载体或对有机热载体进行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