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使用单位新安装一套有机热载体锅炉及系统,检验机构对其所购未使用有机热载体进行验证检验,需要得到哪些信息?查看哪些质量证明文件?如果验证性指标检测结果为:残炭0.046%、酸值0.03mgKOH/g、密度868.2kg/m3、运动黏度(40℃)29.22mm2/s、无水溶性酸碱,应如何判断是否合格?

题目

某使用单位新安装一套有机热载体锅炉及系统,检验机构对其所购未使用有机热载体进行验证检验,需要得到哪些信息?查看哪些质量证明文件?如果验证性指标检测结果为:残炭0.046%、酸值0.03mgKOH/g、密度868.2kg/m3、运动黏度(40℃)29.22mm2/s、无水溶性酸碱,应如何判断是否合格?


相似考题
更多“某使用单位新安装一套有机热载体锅炉及系统,检验机构对其所购未使用有机热载体进行验证检验,需要得到哪些信息?查看哪些质量证明文件?如果验证性指标检测结果为:残炭0.046%、酸值0.03mgKOH/g、密度868.2kg/m3、运动黏度(40℃)29.22mm2/s、无水溶性酸碱,应如何判断是否合格?”相关问题
  • 第1题:

    在用有机热载体残炭增高的原因主要有哪些?如何减缓残炭增大速度?


    正确答案: 原因:①有机热载体发生氧化后,氧化产物更容易发生裂解、聚合等反应使残炭增高;
    ②超温过热会使有机热载体发生裂解,而造成残炭增高;
    ③当有机热载体黏度增大时,其流动性降低,炉壁上的液膜增厚,液膜温度升高也导致残炭增高。
    有机热载体系统设计不合理,有机热载体操作条件的改变或操作方式有误引起的质量变化,A所用油热稳定性差,B锅炉设计热流密度偏高,C介质流速不均匀或流速过低造成局部过热,D频繁启停,较高温下停止循环。减缓措施:①采用闭式循环系统,防止高温氧化带来的恶性循环;
    ②尽量避免停电和间歇操作等造成的超温过热情况;
    ③选择合适的循环动力装置,保证传热系统的安全流量。

  • 第2题:

    有机热载体酸值测定方法有哪些?应如何选用?


    正确答案:颜色指示法,适用于能在甲苯和异丙醇中全溶或几乎全溶的新油和浅色油。电位滴定法,适用于深色油。

  • 第3题:

    某燃煤锅炉实际最高工作温度285℃,回流温度约270℃,所使用的有机热载体未经型式试验,未使用时初馏点330℃,采用开式运行,使用2年油品检测结果为:外观呈黑色,样品瓶底有黏稠物沉积,但无分层沉淀和乳化现象,残炭1.40%、酸值0.95mgKOH/g、运动黏度(40℃)48.62mm2/s、闭口闪点192℃、测定低沸物时初馏点的蒸馏温度310℃、水分52mg/kg。请给出检验结论,分析指标变化过快的可能原因,并提出合适的处置意见和改进建议。


    正确答案: (1)该有机热载体未经型式试验、热稳定性试验,没有确定其最高工作温度,由检测结果可知,其中残炭、酸值和运动黏度均达到安全警告指标,结论判定为基本合格,虽然未知该油品是何种型号,但油品氧化速度较快,应缩短检验周期,指标变化过快的可能原因:
    ①油品没有经过型式试验,不能确保油品质量
    ②因没有经过型式试验,不能确定最高允许使用温度,有可能锅炉实际最高工作温度接近油品的最高允许使用温度,长时间过热使用,造成炉管受热面结焦积炭
    ③该锅炉采用开式运行,容易氧化,造成油品质量劣化
    ④循环系统缺陷,或循环泵配置不当,炉管中油的流速低于安全流速
    ⑤经常停电、或停启操作不当,炉管中的油温度变化较大,容易发生过热、氧化等促使油品劣化变质。
    (2)改进建议:建议膨胀槽和地位槽采用氮封或冷油封闭式运行,避免继续氧化,延长油品使用寿命。

  • 第4题:

    检验机构在接受在用有机热载体验证性检测的样品时,至少需了解哪些信息?


    正确答案: (1)使用单位信息:使用单位名称、地址、邮编、安全管理部门、联系人和联系电话;
    (2)锅炉信息:锅炉型号、设备代码、使用登记证号、内部编号、额定热功率、额定工作压力、最高工作温度、系统回流温度、传热系统型式(开式或闭式);
    (3)有机热载体信息:有机热载体产品名称、代号、生产单位、系统装填量、使用日期、是否混用;
    (4)产品经热稳定性试验确定的最高允许使用温度;
    (5)取样部位、样品外观和数量。

  • 第5题:

    有机热载体运动黏度过高对锅炉及传热系统有何危害?


    正确答案:黏度增大时,其流动性降低,炉管壁上的液膜增厚,液膜温度升高,造成油的过热劣化,容易在炉管内结焦积炭,烧损炉管,也容易导致残炭增高,缩短其使用寿命。由于过热超温或氧化都有可能使有机热载体的黏度发生变化,当黏度过高时,不仅低温启动所需动力增大,循环泵的运转负荷极大,而且使循环系统中的介质流速降低,边界层厚度增大,一旦炉管内有机热载体的流速处于层流状态,容易导致边界层过热,加大有机热载体的劣化,同时导致锅炉内传热恶化,造成进一步的过热和炉管结焦。

  • 第6题:

    某L-QB300有机热载体,最高允许使用温度300℃,未使用时初馏点320℃,锅炉实际最高工作温度265℃,回流温度约250℃,采用开式运行,使用3年时油品检测结果为:外观呈黑色,无分层沉淀和乳化现象,残炭0.86%、酸值0.78mgKOH/g、运动黏度(40℃)42.62mm2/s、闭口闪点188℃、初馏点时蒸馏温度310℃、水分36mg/kg。请给出检验结论、处置意见和改进建议。


    正确答案:由题可知,该有机热载体残炭、闪点及水分均合格,酸值和运动黏度均达到安全警告指标,由此判定结论为基本合格,由于酸值和运动黏度均未达到安全警告指标的中间值,且已使用3年,指标变化较为缓慢,仍可继续每年一次检验,改进建议:建议膨胀槽和低位槽采用氮封或冷油封闭式运行,避免继续氧化,延长油品使用寿命。

  • 第7题:

    检验机构在接受未使用有机热载体验证性检测的样品时,至少需了解哪些信息?


    正确答案: (1)出厂检验报告(合格证)
    (2)型式试验报告
    (3)使用单位信息:使用单位名称、地址、邮编、安全管理部门、联系人和联系电话;
    (4)锅炉信息:锅炉型号、设备代码、使用登记证号、内部编号、额定热功率、额定工作压力、最高工作温度、传热系统型式(开式或闭式);
    (5)有机热载体信息:有机热载体产品名称、代号、生产日期、系统装填量;
    (6)产品经热稳定性试验确定的最高允许使用温度;
    (7)取样部位、样品外观和数量。

  • 第8题:

    未使用有机热载体质量的验证性检验指标有哪些?


    正确答案:运动粘度(40℃),酸值,残炭,水溶性酸碱,密度。

  • 第9题:

    检验机构应如何根据GB 23971-2009和GB 24747-2009两个标准进行有机热载体的检验检测?


    正确答案:根据GB23971-2009出具有机热载体出厂检验报告和型式试验报告,根据GB24747-2009中表1进行未使用有机热载体的验证性试验,根据GB24747中表2进行在用有机热载体的检验检测。

  • 第10题:

    未使用有机热载体验证密度和运动黏度的意义?


    正确答案:运动黏度和密度的测定值需与型式试验的测定值进行比较,表征产品的组成特性,并用于判断用户采购到货产品与型式试验产品的一致性,如果两者的差值超过标准规定值,可认为被测定的油品与型式试验的油品不相同。

  • 第11题:

    有机热载体每年应进行分析的项目有()

    • A、水分
    • B、酸值
    • C、闪点
    • D、残炭

    正确答案:B,C,D

  • 第12题:

    判断题
    对有机热载体进行分析时,发现有两项指标不合格或有机热载体分解成分含量超过 10%时,应更换有机热载体或对有机热载体进行再生。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在用有机热载体酸值过高对锅炉及传热系统有何危害?


    正确答案:酸值是指有机热载体油中酸性组合的总含量,酸值是用于判断其氧化程度及对金属腐蚀性的指标。在开式循环系统运行条件下在用有机热载体与空气接触后受到氧化会导致其酸值升高,并进而影响有机热载体的热稳定性,缩短使用寿命。酸值变大在一定条件下腐蚀金属,氧化严重时还将改变有机热载体性能,对油品劣化起到催化作用。

  • 第14题:

    有机热载体检测需要使用哪些有毒、有害试剂,如何防止其对人体的危害?


    正确答案: 需要使用的药剂有苯、甲苯、二甲苯、异丙醇、丙酮、乙醚、石油醚、三氯甲烷、四氯化碳、吡啶、碘、正己烷、氢氧化钾、盐酸、高锰酸钾等。
    ①化学品使用前使用者应了解其毒性及防护措施,切忌贸然使用。
    ②试验中使用有毒有害试剂或者可能释放出有毒有害的气体,均要在通风橱中进行操作,并戴口罩。
    ③有些化学品(如苯、有机溶剂、汞等)能透过人体皮肤腐蚀皮肤的,应佩戴手套,避免与皮肤直接接触。
    ④化验室内禁止饮食,饮食用具不可带进化验室,离开化验室要洗手,更衣。

  • 第15题:

    某企业一台燃煤液相有机热载体锅炉,要同时向三条用热设备生产线供热。三条管线用热所需温度分别为270℃、250℃、230℃。问: ①可选择什么型号和类型的有机热载体?为什么? ②在使用九个月时系统发生了偶然事故,此时对系统中的有机热载体进行检测,结果为:外观为黑色液体,无分层和沉淀及乳化现象;闭口闪点为152℃;运动粘度(40℃)48.2mm2/s;残炭(质量分数)1.15%;水分42.5mg/kg;酸值为0.35mg/g(以KOH计);5%低沸物馏出温度>290℃。请给出该有机热载体的检验结论和处置意见,并简要说明理由。


    正确答案: ①由题可知,该炉为燃煤液相有机热载体炉,而且要同时满足三条管线所需温度,因燃煤锅炉所选用的有机热载体最高允许使用温度至少应高于锅炉最高工作温度20℃,而三条管线中最高的所需温度为270℃,所以用户可选用L-QB300以上的液相有机热载体。
    ②该炉发生事故时所测结果显示,运动黏度和残炭均超过安全警告指标中间值,检验结论为基本合格,但该油样使用仅9个月,运动黏度已接近停止使用指标,说明油质劣化变质较快,可能由于该炉停启频繁,或者炉内有机热载体流速低于安全流速,导致超温过热,故应缩短样品检验周期。

  • 第16题:

    检测未使用有机热载体酸值和残炭有何意义?


    正确答案: 酸值也称中和值,是指油中酸性组分的含量,反映产品的精制深度,同时也与设备腐蚀情况相关。品质良好的有机热载体,通常酸值很低,而精制不良或者混有回收处理废油的劣质产品,以及添加剂使用不当的产品,酸值相对较高。
    残炭是指石油产品在高温下经蒸发和热解后所形成的炭质残余物。残炭是反映原料精制深度的重要指标,一般来说残炭较高的产品颜色深、稳定性差。另外,采用地沟油等劣质原料生产的产品,残炭值比较高。
    以上两项都是未使用有机热载体的验证指标,为防止劣质有机热载体危害锅炉及传热系统安全运行而作为判断油品质量的指标。

  • 第17题:

    在有机热载体残炭过高对锅炉及传热系统有何危害?


    正确答案:残炭是评定有机热载体结焦积炭倾向性的指标。残炭是在超温条件下有机热载体受热分解或聚合而形成沉积的残炭量。在用有机热载体残炭值高易聚结在循环流速低的加热管壁的边界层区域。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沉积不断增加,再加上脱氢反应,形成含碳丰富的层状积垢,影响传热效果,最终因管壁超温而使加热管烧损。若层状物剥离,则会造成加热管的分叉部、弯管部淤塞,出现循环障碍,严重影响锅炉安全、节能运行。

  • 第18题:

    有机热载体的热氧化安定性检测意义?该项指标不合格的有机热载体可在何种条件下使用?


    正确答案: 热氧化安定性是有机热载体在高温下与空气接触时抗氧化反应的能力,通过检测可以判断用于开式系统运行的L-QB类有机热载体是不是符合在高温条件下安全运行,是不是会对有机热载体使用寿命有影响。不合格的只能在闭式传热系统中运行,并且在说明书上应说明。
    由于闭式运行时隔离了空气,可避免氧化,因此标准对要求闭式运行的L-QC和L-QD类有机热载体未提出热氧化安定性指标要求。

  • 第19题:

    测定未使用有机热载体残炭时,测定结果平行性不好,有时甚至出现负值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正确答案:测定有机热载体的残炭时,样品称量是否合适,和测定过程中发生油样沸溢是影响测定结果准确度的主要因素.

  • 第20题:

    未使用有机热载体验证性检验应如何根据法规、标准和测定结果作出检测结论?


    正确答案: 应当在注入系统前进行验证性检验,主要检验内容如下:
    ①核查其出厂检验报告和型式试验报告是否符合GB 23971-2009《有机热载体》的要求;
    ②根据型式试验报告,对其质量进行验证检测,检测项目和方法按照GB 24747中表1的要求进行。
    根据TSG G5002-2010《锅炉水(介)质检验规则》的规定:
    ①未使用有机热载体验证检验的结论分为合格、不合格。检验结果全部符合标准中判断指标的规定,判定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②无型式试验报告或者验证检验不合格的有机热载体不允许使用。

  • 第21题:

    某L-QC320有机热载体,最高允许使用温度320℃,未使用时初馏点310℃,锅炉实际最高工作温度270℃,回流温度约250℃,采用开式运行,每天运行2班,使用1年后油品检测结果为:外观呈棕黑色,无分层沉淀和乳化现象,残炭1.06%、酸值0.68mgKOH/g、运动黏度(40℃)34.56mm2/s、闭口闪点190℃、初馏点时蒸馏温度326℃、水分29mg/kg。请给出检验结论和处置意见,分析油质变化的可能原因并提出改进建议。


    正确答案: 由题可知,该有机热载体闪点、运动黏度及水分均合格,残炭和酸值均达到安全警告指标,由此判定结论为基本合格,虽然残炭和酸值均未达到安全警告指标的中间值,但是因使用时间仅为1年,应缩短样品检验周期,油质变化的可能原因有以下几个:
    ①该锅炉采用开式运行,容易氧化,造成指标升高;
    ②循环系统缺陷,或循环泵配置不当,炉管中油的流速低于安全流速;
    ③停启操作频繁,可能未降到70℃就停炉,造成油品过热结焦积炭。
    改进建议:①膨胀槽和低位槽采用氮封或冷油封闭式系统
    ②停炉时温度降到70℃以下才能停炉。

  • 第22题:

    使用中的有机热载体每年应对其残碳、酸值、粘度、闪点进行分析,当有()分析不合格时,应更换热载体

    • A、1项
    • B、2项
    • C、3项

    正确答案:B

  • 第23题:

    对有机热载体进行分析时,发现有两项指标不合格或有机热载体分解成分含量超过 10%时,应更换有机热载体或对有机热载体进行再生。


    正确答案: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