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除颤的技术要点包括:(1)电极板放置部位分别为右锁骨下胸骨右侧和左乳头的左下方。电极板应涂抹导电糊,或用盐水纱布与胸壁相隔。放电时应提醒周围人离开患者。(2)除颤所用的能量为单相除颤采用360J,双相除颤采用150~200J(或按除颤仪制造厂商推荐的能量)。首次只需要采用单次能量够大的除颤,以后再施行的除颤也应是单次,能量可以不变或按需要增加。(3)1次除颤无效后,应进行5个周期的胸部按压和人工呼吸,之后再行除颤。
更多“简述除颤的技术要点。”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贮藏技术要点


    正确答案: (1)精选工作:籽粒小,重量轻,不像农作物种子易于清选;
    (2)合理干燥种子:不要直接晒在水泥场,要放在帆布上,自然风干,怕阳光晒(辣椒);
    (3)正确选用包装方法;
    (4)大量、少量的贮藏方法:低温防潮贮藏,在干燥器中贮藏,整株和带荚贮藏;
    (5)蔬菜种子安全水分:黄瓜≤8%;芹菜、茄子≤9%;胡萝卜≤10%;菠菜≤11%;

  • 第2题:

    简述除颤的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1)如室颤为细颤,除颤前可遵医嘱给予肾上腺素,使之转为粗颤再行电除颤。
    (2)电击时,任何人不得接触病人及病床,以免触电。
    (3)进行心电图示波监视,观察生命体征及肢体活动情况。

  • 第3题:

    除杂系统的技术要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⑴保持各系统的清洁,注意防尘、防潮;
    ⑵定期对除杂装置进行校验,确保其检测精度;
    ⑶随时对被剔除物进行检查,以便掌握系统的工作情况。

  • 第4题:

    简述菟丝子危害特点及防除要点。


    正确答案: 全寄生、茎寄生
    (1)作物播种前汰除混在其中的菟丝子种子
    (2)避免连作,可与禾本科作物轮作
    (3)进行深耕,将菟丝子的种子埋入深土中.结合整地,播种前在土壤中施拉索或五氯酚钠等药剂可杀灭菟丝子的种子.
    (4)田间发现菟丝子后立即彻底割除

  • 第5题:

    关于除颤技术描述正确的是()

    • A、除颤前确定患者除颤部位无敷料
    • B、为防止患者坠床,除颤时请同事按压患者四肢
    • C、确认电复律方式为同步方式
    • D、充电后双手拇指依次按压放电按钮电击除颤

    正确答案:A

  • 第6题:

    简述胸部按压的技术要点。


    正确答案:胸部按压的技术要点包括:(1)按压的正确部位是胸骨中下1/3交界处。(2)操作方法为:左手的掌根放在胸骨中下1/3处,右手掌根重叠放于左手手背上,手指翘起脱离胸壁,双肘关节伸直,双肩在患者胸骨上方正中,肩手保持垂直,用力向下按压。(3)按压时要有一定的力度(深度4~5cm),且每次要在胸廓完全回缩后再行下一次按压。(4)按压和放松的时间要均等。(5)按压速率为100次/分。(6)胸部按压与吹气的比例为30:2,即30次按压后给予2次人工呼吸。无论单人或双人操作,均按该比率。(7)持续不间断的按压能提高主动脉平均压,并可使脑部、心脏及其他重要器官的血液灌注量增加。操作中应尽量减少按压间断的次数。以30次按压加2次人工呼吸为1个周期,每5个周期判断脉搏1次(或每2min检查心电监测1次)。

  • 第7题:

    问答题
    简述电除颤。

    正确答案: (一)准备工作1.施术者穿工作衣,戴工作帽、口罩。2.除颤器、电极板导电糊或生理盐水垫。3.急救药品、氧气、吸引器、气管插管、心电图机等。
    (二)操作方法1.指征:患者突然意识丧失,面色苍白或发绀,大动脉(颈动脉和股动脉)搏动消失,心脏骤停诊断成立,或经心电图确认存在心室颤动或扑动。2.打开除颤器电源开关,并检查选择按钮处于"非同步"位置。3.电极板涂布导电糊或垫上生理盐水垫,然后将电极板的导线插头与除颤器插孔连接。4.按下充电按钮,将除颤器充电至300J左右,最高用到360j(同步除颤150~200J)。目前自动体外除颤仪(AEDs)包括单相波和双相波两类除颤波形。不同的波形对能量的需求有所不同,单相波形电除颤:首次电击能量200J,第二次200~300J,第三次360J。双相波电除颤:首次使用150J或200J。5.将电极板分别置于胸骨右缘第2肋间及心尖部(或心尖部和左肩胛下角区),并用力按紧,在放电结束之前不能松动,以保证有效的阻抗,有利于除颤成功。一般常用前一侧位,即前电极放在胸壁上部、右侧锁骨下方,而侧电极放在左下胸乳头左侧,电极的中心放在腋中线上。6.确定无人与患者及床接触后,同时按压两个"放电"按钮进行电击,除颤器放电后再放开按钮。7.放电后立即观察患者心电示波心律,并做心电记录,心脏听诊,测血压、呼吸,观察神志情况,观察除颤是否成功并决定是否需要再次除颤。8.除颤完毕,关闭电除颤器电源,将电极板擦干净,收存备用。
    (三)注意事项1.一旦室颤发生,尽快采取心脏复苏措施,在颤动波粗大期内进行电除颤。2.为保证除颤效果,首次电除颤所用能量应较大,200~300J,以期除颤一次成功。3.可辅以利多卡因等抗心律失常药物,或肾上腺素刺激心肌收缩产生粗大波。4.任何时候试图除颤,都必须将心肺复苏(CPR)和除颤协调好,以使胸部按压中断最小化和确保电击后立即恢复按压。使用双相波除颤仪的首次电击成功率高,故推荐单次电击+立即CPR,取代先前在室颤(VF2处理上推荐的连续3次电击。有除颤心律表现者应首选除颤。没有除颤心律表现者,施救者应该先给予5个周期(约2min)的CPR。5.急救者不应在电击后立即检查患者心跳或脉搏,而是应该重新进行CPR,先行胸外按压,心跳检查应在实施5个周期CPR(约2min)后进行。6.绝对不能在意识清醒的病人身上施行电除颤。7.除颤放电时,所有人员均应离开病人和床,以防触电。
    (四)质量要求1.确认心电图提示室颤或室扑。2.会连接电除颤器,选择非同步,充电300~360J。3.两电极板放置部位正确。4.操作过程快速、流畅、正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颤证的辨证要点和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 颤证首先要辨清标本虚实。肝肾阴虚、气血不足为病之本,属虚;风、火、痰、瘀等病理因素多为病之标,属实。一般震颤较剧,肢体僵硬,烦躁不宁,胸闷体胖,遇郁怒而发者,多为实证;颤抖无力,缠绵难愈,腰膝酸软,体瘦眩晕,遇烦劳而加重者,多为虚证。颤证初期,本虚之象并不明显,常见风火相煽、痰热壅阻之标实证,治疗当以清热、化痰、熄风为主;病程较长,年老体弱,其肝肾亏虚、气血不足等本虚之象逐渐突出,治疗当滋补肝肾,益气养血,调补阴阳为主,兼以熄风通络。由于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人,多在本虚的基础上导致标实,因此治疗更应重视补益肝肾,治病求本。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自动体外除颤(AED)的操作步骤。

    正确答案: 自动体外除颤(AED)的操作步骤:患者仰卧,仪器放在患者耳旁,在患者左侧进行除颤操作,同时可另有人在患者右侧实施CPR。AED的4步操作法为:①接通电源按下电源开关或掀开显示器的盖子,仪器发出语音提示,指导操作者进行以下步骤②安放电极。迅速把电极片粘贴在患者的胸部,一个电极放在患者右上胸壁(锁骨下方),另一个电极放在左乳头外侧,上缘距腋窝7cm左右,在粘贴电极片前停止CPR。若患者出汗较多,应事先用衣服或毛巾擦干皮肤。若患者胸毛较多,会妨碍电极与皮肤的有效接触,可用力压紧电极,若无效,应剔除胸毛后再粘贴电极。③分析心律。急救人员和旁观者应确保不与患者接触,避免影响仪器分析心律。心律分析需要5-15秒。如果患者发生室颤,仪器会通过声音报警或图形报警提示。④电击除颤。按“电击”键前必须确定已无人接触患者,或大声宣布“离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自动体外除颤的操作步骤

    正确答案: ⑴安放电极:电极片背面提示贴电极片,一般一块置于病人右锁骨下方,另一块置于病人心尖处。
    ⑵打开电源:打开电源后按声音和屏幕文字提示完成简易操作。
    ⑶分析心律:急救人员或旁观者应确保不与病人接触,避免影响仪器分析心律。如病人发生室颤,仪器会通过声音或图形报警提示。
    ⑷电击除颤:按“电击”键前必须确定已无人接触病人,放电后系统立即进入节律再分析阶段,以决定是否再次除颤。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简述烘炉的技术要点。


    正确答案: ①工业炉在投入生产前必须烘干烘透。烘炉前应先烘烟囱及烟道。
    ②耐火浇注料内衬应该按规定养护后,才可进行烘炉。
    ③烘炉应在其生产流程有关的机电设备联合试运转及调整合格后进行。
    ④烘炉前,应根据炉窑的结构和用途、耐火材料的性能、建筑季节等制定烘炉曲线和操作规程。其主要内容包括:烘炉期限、升温速度、恒温时间、最高温度、更换加热系统的温度、烘炉措施、操作规程及应急预案等。
    ⑤烘炉必须按烘炉曲线进行。烘炉过程中,应测定和测绘实际烘炉曲线。
    ⑥烘炉时应做详细记录,对所发生的一切不正常现象,应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并注明其原因。

  • 第12题:

    简述颤证的辨证要点和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 颤证首先要辨清标本虚实。肝肾阴虚、气血不足为病之本,属虚;风、火、痰、瘀等病理因素多为病之标,属实。一般震颤较剧,肢体僵硬,烦躁不宁,胸闷体胖,遇郁怒而发者,多为实证;颤抖无力,缠绵难愈,腰膝酸软,体瘦眩晕,遇烦劳而加重者,多为虚证。颤证初期,本虚之象并不明显,常见风火相煽、痰热壅阻之标实证,治疗当以清热、化痰、熄风为主;病程较长,年老体弱,其肝肾亏虚、气血不足等本虚之象逐渐突出,治疗当滋补肝肾,益气养血,调补阴阳为主,兼以熄风通络。由于本病多发于中老年人,多在本虚的基础上导致标实,因此治疗更应重视补益肝肾,治病求本。

  • 第13题:

    简述电除颤。


    正确答案: (一)准备工作1.施术者穿工作衣,戴工作帽、口罩。2.除颤器、电极板导电糊或生理盐水垫。3.急救药品、氧气、吸引器、气管插管、心电图机等。
    (二)操作方法1.指征:患者突然意识丧失,面色苍白或发绀,大动脉(颈动脉和股动脉)搏动消失,心脏骤停诊断成立,或经心电图确认存在心室颤动或扑动。2.打开除颤器电源开关,并检查选择按钮处于"非同步"位置。3.电极板涂布导电糊或垫上生理盐水垫,然后将电极板的导线插头与除颤器插孔连接。4.按下充电按钮,将除颤器充电至300J左右,最高用到360j(同步除颤150~200J)。目前自动体外除颤仪(AEDs)包括单相波和双相波两类除颤波形。不同的波形对能量的需求有所不同,单相波形电除颤:首次电击能量200J,第二次200~300J,第三次360J。双相波电除颤:首次使用150J或200J。5.将电极板分别置于胸骨右缘第2肋间及心尖部(或心尖部和左肩胛下角区),并用力按紧,在放电结束之前不能松动,以保证有效的阻抗,有利于除颤成功。一般常用前一侧位,即前电极放在胸壁上部、右侧锁骨下方,而侧电极放在左下胸乳头左侧,电极的中心放在腋中线上。6.确定无人与患者及床接触后,同时按压两个"放电"按钮进行电击,除颤器放电后再放开按钮。7.放电后立即观察患者心电示波心律,并做心电记录,心脏听诊,测血压、呼吸,观察神志情况,观察除颤是否成功并决定是否需要再次除颤。8.除颤完毕,关闭电除颤器电源,将电极板擦干净,收存备用。
    (三)注意事项1.一旦室颤发生,尽快采取心脏复苏措施,在颤动波粗大期内进行电除颤。2.为保证除颤效果,首次电除颤所用能量应较大,200~300J,以期除颤一次成功。3.可辅以利多卡因等抗心律失常药物,或肾上腺素刺激心肌收缩产生粗大波。4.任何时候试图除颤,都必须将心肺复苏(CPR)和除颤协调好,以使胸部按压中断最小化和确保电击后立即恢复按压。使用双相波除颤仪的首次电击成功率高,故推荐单次电击+立即CPR,取代先前在室颤(VF2处理上推荐的连续3次电击。有除颤心律表现者应首选除颤。没有除颤心律表现者,施救者应该先给予5个周期(约2min)的CPR。5.急救者不应在电击后立即检查患者心跳或脉搏,而是应该重新进行CPR,先行胸外按压,心跳检查应在实施5个周期CPR(约2min)后进行。6.绝对不能在意识清醒的病人身上施行电除颤。7.除颤放电时,所有人员均应离开病人和床,以防触电。
    (四)质量要求1.确认心电图提示室颤或室扑。2.会连接电除颤器,选择非同步,充电300~360J。3.两电极板放置部位正确。4.操作过程快速、流畅、正确。

  • 第14题:

    简述自动体外除颤的操作步骤


    正确答案: ⑴安放电极:电极片背面提示贴电极片,一般一块置于病人右锁骨下方,另一块置于病人心尖处。
    ⑵打开电源:打开电源后按声音和屏幕文字提示完成简易操作。
    ⑶分析心律:急救人员或旁观者应确保不与病人接触,避免影响仪器分析心律。如病人发生室颤,仪器会通过声音或图形报警提示。
    ⑷电击除颤:按“电击”键前必须确定已无人接触病人,放电后系统立即进入节律再分析阶段,以决定是否再次除颤。

  • 第15题:

    简述除颤的技术要点。


    正确答案:除颤的技术要点包括:(1)电极板放置部位分别为右锁骨下胸骨右侧和左乳头的左下方。电极板应涂抹导电糊,或用盐水纱布与胸壁相隔。放电时应提醒周围人离开患者。(2)除颤所用的能量为单相除颤采用360J,双相除颤采用150~200J(或按除颤仪制造厂商推荐的能量)。首次只需要采用单次能量够大的除颤,以后再施行的除颤也应是单次,能量可以不变或按需要增加。(3)1次除颤无效后,应进行5个周期的胸部按压和人工呼吸,之后再行除颤。

  • 第16题:

    电除颤在CPR时应用以下哪项是正确的?()

    • A、室细颤、粗颤,电除颤效果都好
    • B、除颤是治疗室颤的唯一有效方法
    • C、除颤的电能愈大愈好,所以首次即用360J
    • D、首次除颤未成功,紧接着反复除颤
    • E、交流电除颤优于直流电除颤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单选题
    关于除颤技术描述正确的是()
    A

    除颤前确定患者除颤部位无敷料

    B

    为防止患者坠床,除颤时请同事按压患者四肢

    C

    确认电复律方式为同步方式

    D

    充电后双手拇指依次按压放电按钮电击除颤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问答题
    简述除颤CPR的配合。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除颤的技术要点。

    正确答案: 除颤的技术要点包括:
    (1)电极板放置部位分别为右锁骨下胸骨右侧和左乳头的左下方。电极板应涂抹导电糊,或用盐水纱布与胸壁相隔。放电时应提醒周围人离开患者。
    (2)除颤所用的能量为单相除颤采用360J,双相除颤采用150~200J(或按除颤仪制造厂商推荐的能量)。首次只需要采用单次能量够大的除颤,以后再施行的除颤也应是单次,能量可以不变或按需要增加。
    (3)1次除颤无效后,应进行5个周期的胸部按压和人工呼吸,之后再行除颤。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