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稀释可导致单位血容量携氧效能下降,但机体通过下列哪些代偿机制使组织不至于发生缺氧()
第1题:
第2题:
缺氧可导致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呈生理代偿性增加,以增强携氧能力,提高血氧饱和度
第3题:
血液性缺氧的血氧指标变化是()
第4题:
血液稀释后,机体可通过哪些代偿而不至于发生缺氧()。
第5题:
血液性缺氧时最有特征性的血氧变化是:()
第6题:
血液稀释对组织氧合的影响有
第7题:
纠正血容量的丢失
提高红细胞携氧能力
改善微循环
补充血液的胶体成分及凝血因子
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第8题:
妊娠期合并缺铁性贫血属高血容量贫血,血液相对稀释
提高血液的携氧能力
减轻或避免输注后循环超负荷而发生充血性心力衰竭
以上均是
第9题:
动脉氧分压降低
单位时间内毛细血管血量减少
血氧容量降低
静脉血氧含量增高
细胞内呼吸障碍
第10题:
血液粘度降低
外周血管阻力降低
心排血量增加
血液的物理溶解氧量增加
血红蛋白,氧亲和力降低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发生贫血的速度
贫血导致血液携氧能力下降的程度
贫血时血容量下降的程度
贫血的病因
血液、循环、呼吸等系统对贫血的代偿和难受能力
第13题:
第14题: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机制为()
第15题:
围术期输血的目的主要有()。
第16题:
休克患者,机体通过代偿,导致少尿的机制是()。
第17题:
一氧化碳中毒时,其后果是:()
第18题:
贫血的临床表现相关因素有()
第19题:
动脉氧分压降低
单位时间内毛细血管血量减少
血氧容量降低
血液氧饱和度降低
P50降低
第20题:
肺通气量增加
心脏活动增强
氧离曲线右移
血液携氧增加
组织用氧加强
第21题:
PaO2降低、血氧含量下降、血氧容量升高、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减小。
PaO2正常、血氧含量下降、血氧容量下降、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减小。
PaO2正常、血氧含量正常、血氧容量下降、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减小。
PaO2降低、血氧含量下降、血氧容量正常、动-静脉血氧含量差减小。
第22题:
动脉血氧分压下降
动脉血氧含量下降
动脉血氧饱和度下降
动-静脉血氧含量差下降
血氧容量正常
第23题:
血液粘度降低
外周血管阻力减低
心排血量增加
血红蛋白,氧亲和力降低
氧离曲线右移
第24题:
血氧含量降低
血氧容量降低
血氧饱和度降低
血红蛋白携氧能力下降
血红蛋白释放氧的能力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