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岁男孩,反复呼吸道感染,2岁之内曾患肺炎多次,易感乏力,活动后有气促但无青紫。胸骨左缘第3、4肋间闻及Ⅳ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区第2音较亢进,心尖区闻及短促舒张期杂音。心电图:左、右心室肥大。胸部X线片:两肺充血,左、右心室均大,以左心室为显著,肺动脉段突出,主动脉结偏小。最可能的诊断为()
第1题:
机体缺乏IgA易患 ( )
A、反复呼吸道感染
B、化脓性感染
C、革兰阴性细菌败血症
D、巨球蛋白血症
E、重链病
第2题:
患儿1岁8个月,自生后6个月起反复呼吸道感染、中耳炎、脓疱病,曾患过化脑。反复感染的原因是
A.环境污染
B.微量元素缺乏
C.先天性气道发育异常
D.鼻窦炎
E.原发免疫缺陷病
第3题:
男孩,8岁,生后约2个月发现心脏杂音,平时易患上呼吸道感染,曾患肺炎数次,活动后心慌、气喘、发绀。查体:发育中等,营养差,血压110/50 mmhg,胸骨左缘第2肋间可闻及连续性机器样杂音。可能的诊断是?诊断依据有哪些?
第4题:
患儿男,9岁,反复呼吸道感染,2岁之内曾患肺炎多次,易感乏力,活动后有气促但无青紫。胸骨左缘第3~4肋间闻及Ⅳ级吹风样收缩期杂音,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较亢进,心尖区闻及短促舒张期杂音。心电图:左、右心室合并肥大。胸部X线片:两肺充血,左、右心室均大,以左心室为显著,肺动脉段突出,主动脉结偏小。最可能的诊断为
A、房间隔缺损
B、房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
C、室间隔缺损
D、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
E、动脉导管未闭
第5题:
2岁男孩,体格瘦弱,易乏力、多汗,曾患肺炎5次。体检:胸骨左缘3、4肋间闻及3/6级全收缩期杂音,传导广泛,有震颤,P2亢进。以下病理生理改变,哪项不符()
第6题:
男,8个月,生后1月起反复呼吸道感染和腹泻,2次患肺炎,应首选下列哪项检查()
第7题:
缺乏IgG患者,易患()
第8题:
房间隔缺损
房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
室间隔缺损
室间隔缺损合并动脉导管未闭
动脉导管未闭
第9题:
反复呼吸道感染
化脓性感染
革兰阴性细菌败血症
巨球蛋白血症
重链病
第10题:
A.反复上呼吸道感染:0-2岁小儿,一年内发生上呼吸道感染>6次
B.反复上呼吸道感染:6-14岁小儿,一年发生上呼吸道感染>6次
C.反复肺炎:6-14岁小儿,一年内发生肺炎>2次
D.反复支气管炎:次数不够时,可加上呼吸道感染的次数
E.反复上呼吸道感染:3-5岁小儿,一年内发生上呼吸道感染>5次
第11题:
与小儿呼吸道解剖特点有关,易患的疾病或症状是
A、婴幼儿鼻腔相对较短,后鼻道狭窄,血管丰富,无鼻毛,感染后易发生鼻腔堵塞
B、婴幼儿的咽鼓管宽,直,短,呈水平位,易患中耳炎
C、由于右侧支气管粗短,走向垂直,因此异物易进入右侧支气管
D、喉头狭窄,富有血管,感染后易发生呼吸困难
E、婴幼儿鼻泪管短,上感时易发生结膜炎
第12题:
2岁,生后6个月起反复患呼吸道感染、中耳炎、腹泻.曾患过化脑,应采取的治疗是
A.扁桃体切除
B.免疫调节治疗
C.抗生素
D.纤维支气管镜局部灌洗治疗
E.肺叶切除
第13题:
第14题:
下列对登革热的描述,正确的是()。
第15题:
7岁男孩,平时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每年发生肺炎2~3次,活动后乏力、气促,无发绀。胸骨左缘第3~4肋间有Ⅲ~Ⅳ级收缩期杂音,粗糙,传导广,伴震颤。临床怀疑先天性心脏病:室间隔缺损。此患儿入院后为了明确诊断,主要依靠下列哪项检查()
第16题:
婴幼儿鼻腔相对较短,后鼻道狭窄,血管丰富,无鼻毛,感染后易发生鼻腔堵塞
婴幼儿的咽鼓管宽,直,短,呈水平位,易患中耳炎
由于右侧支气管粗短,走向垂直,因此异物易进入右侧支气管
喉头狭窄,富有血管,感染后易发生呼吸困难
婴幼儿鼻泪管短,上感时易发生结膜炎
第17题:
反复呼吸道感染
化脓性感染
革兰阴性菌败血症
巨球蛋白血症
重链病
第18题:
大便培养
血培养
免疫功能检查
胸部X线检查
PPD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