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细菌的耐药性,正确的描述是()。
第1题:
有关耐药性质粒的描述错误的是
A、由耐药传递因子(RTF)和耐药决定因子组成
B、RFT和F质粒的功能相似,编码细菌性菌毛
C、R质粒的转移是造成细菌间耐药性传播的主要原因
D、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是由于R质粒基因突变所致
E、耐药决定因子可编码细菌多重耐药性
第2题:
第3题:
关于红霉素耐药性的产生正确的是()
第4题:
下列有关细菌耐药的基本机制,描述不正确的是()。
第5题:
关于质粒的叙述,下述正确的是()
第6题:
下列有关细菌耐药的基本机制,描述不正确的是()
第7题:
是敏感细菌出现对抗菌药物有耐药性的菌株
不是天然耐药性
可由染色体突变引起
可由耐药质粒传播引起
是由于药物的应用引起的
第8题:
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是由于R质粒基因突变所致
由耐药传递因子和耐药决定因子组成
耐药决定因子可编码细菌多重耐药性
耐药传递因子和F质粒的功能相似
R质粒的转移是造成细菌间耐药性传播的主要原因
第9题:
由耐药传递因子(RTF.和耐药决定因子组成
RFT和F质粒的功能相似,编码细菌性菌毛
R质粒的转移是造成细菌间耐药性传播的主要原因
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是由于R质粒基因突变所致
耐药决定因子可编码细菌多重耐药性
第10题:
关于质粒的描述,正确的是()
A、可自我复制并传代
B、为细菌染色体以外的遗传物质
C、是细菌生命活动中必需的结构
D、可与某些细菌的耐药性有关
E、可自行丢失
第11题:
对细菌耐药性产生机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第12题:
关于细菌耐药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第13题:
关于耐药性质粒的描述错误的是()
第14题:
下列关于细菌耐药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第15题:
关于细菌的耐药性,正确的描述是()。
第16题:
细菌耐药性又称抗药性,是指细菌对于生物药物作用的耐受性或对抗性
固有耐药性由细菌染色体基因决定,代代相传,不会改变
获得耐药性是由于细菌与抗菌药物接触后由质粒介导,通过改变自身的代谢途径,使其不被抗菌药物杀灭
多重耐药性是指细菌对多种作用机制不同的抗菌药物产生的耐药性
交叉耐药性是指细菌对某一种抗菌药物产生耐药性后,对其他作用机制相似的抗菌药物也产生耐药性
第17题:
由耐药传递因子和耐药决定因子组成
耐药传递因子和F质粒的功能相似
R质粒的转移是造成细菌间耐药性传播的主要原因
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是由于R质粒基因突变所致
耐药决定因子可编码细菌多重耐药性
第18题:
易产生耐药性
不易产生耐药性
与其他药物间存在交叉耐药性
与其他药物间不存在交叉耐药性
停药数月后,仍可恢复对细菌的敏感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