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分类: 精神病学主治医师
问题:人格解体是哪种意识障碍的表现()...
查看答案
问题:男,19岁,学生。近半年来不愿与人来往,初时认为同学议论自己、瞧...
问题:思维连贯性方面的障碍不包括()A、思维松弛B、思维破裂C、思维中断D、病理性赘述E、思维云集...
问题:患者男,25岁。因"性格变孤僻,言语减少,生活懒散2年多"入院。...
问题:患者自诉听到空气中传播关于自己的流言飞语,说:"我(指患者)这个女人不正经,作风不正派,讲我在家炒菜时加盐和糖之类的调味品,是在菜中放’白粉’(海洛因),公安局要来找我,叫我立即离开上海"。此幻听内容不包括()A、言语性幻听B、评论性幻听C、争论性幻听D、议论性幻听E、命令性幻听...
问题:有关奥氮平副作用的描述错误的是()...
问题:19岁女性患者。半年来食量大增,饮食量是平时的3倍,吃的速度很快,大量进食后有内疚感,担忧,自责情绪,并经常吃泻药以防止营养过剩带来的肥胖。()A、神经性厌食B、神经性厌食合并神经性贪食C、抑郁症D、神经性呕吐E、神经性贪食...
问题:患者女,19岁,中学生。既往体健。一天前上午因学习成绩之事与同学...
问题:作态怪异行为多见于()...
问题:关于精神分裂症的流行病学研究,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终生患病率约为1%B、60%的患者起病于15~55岁C、男性发病的高峰年龄段为10~25岁D、女性发病的高峰年龄段为25~35岁E、精神分裂症患者较普通人群平均寿命缩短约8~16年...
问题:患者男,23岁。因首次出现少语、少动、进食少半个月,加重3...
问题:在正式场合,演讲或其他公共事物中的人际距离常为()A、7.6~9.5mB、3.6~7.6mC、1.2~3.6mD、0.5~1.2mE、0~0.5m...
问题:感觉和知觉的主要区别为()A、前者是人脑对客观刺激所产生的孤立的意识活动过程,后者是对外界事物外部表现及其相互间表面联系的反映B、前者是对外界事物刺激的歪曲的感知过程,后者是对外界事物刺激的正确感知过程C、前者是缺乏相应外界事物刺激时人脑的感知体验,后者是外界事物刺激时人脑的感知体验D、前者是对某一具体事物各种属性及它们相互关系的整体反映,后者是对事物个别属性反映E、前者是对事物个别属性反映,后者是对某一具体事物各种属性及它们相互关系的整体反映...
问题:关于以儿童作为受试者,正确的是()...
问题:有关智能减退,下列哪项错误()...
问题:患者女性,11岁,小学五年级学生。主因控制不住地反复想无意义事情,不自主眨眼、模仿他人说话、吼叫、打自己近两年,加重一年而就诊。两年前父母让患者学钢琴,患者不肯,母亲严厉训斥患者,其后表现情绪不良、少语一月余,其后情绪恢复,于20个月前逐渐出现爱眨眼睛,其后逐渐出现努嘴巴、甩头、发声吼叫,偶尔要拍打自己,反复想一些无意义的事情,努力控制自己不去想,但无法控制,为此感到很痛苦。半年余未经任何治疗,病情好转。于一年前病情加重,反复想一些无意义的事情,如在做练习题的时候,脑子里立刻想到我为什么做这个题,做了会有...
问题:患者,男,19岁。3年前患者突然发现屋顶上的钢条似绳索绞在一起,持续10分钟后恢复正常,1个月后突然倒地,四肢抽动,口吐白沫,呼之不应,持续4~5分钟后缓解,醒后对发作过程不能回忆,此后又有数次出现视物变形,曾到医院就诊,服药后缓解。1年前在外地上学后,患者服药不再规律,有一天空腹上体育课时,突然出现两眼上翻,四肢抽动,小便失禁,持续10分钟后好转。3个月前,患者突然跑回家,和父母说不愿上学,只愿待在家里,并述在学校里老师和同学都对自己不好,议论自己,故意孤立自己,感觉在学校待不下去了,在家里常常低声自言...
问题:患者女性,16岁。病前性格内向、话少、不好与人交往。4天前开始进...
问题:由于神经系统的病变导致的临床疾患,称为()...
问题:作态多常见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