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克次体病发病3周内的抗体主要是IgM,晚期恢复期则为IgG,只是在复发型斑疹伤寒(Brill氏病)于疾病早期出现()
第1题:
立克次体感染后,发病3周内产生的抗体是
A、IgA
B、IgG
C、IgE
D、IgD
E、IgM
第2题:
B细胞接受TI抗原刺激后,产生的抗体主要是
A.高亲和力IgM类抗体
B.低亲和力IgM类抗体
C.高亲和力IgG类抗体
D.低亲和力IgG类抗体
E.低亲和力IgE类抗体
第3题:
动物实验感染证明,接种立克次体后2周出现的凝集素仅为IgM,1个月末开始转向IgG,而待2~3个月后,则( )
A、只剩IgG
B、只剩IgM
C、IgM多于IgG
D、IgG多于IgM
E、以上都不对
第4题:
参与Ⅱ型超敏反应的抗体为
A、主要是IgG和IgM,少数为IgA
B、主要是IgG和IgM,少数为IgE
C、主要是IgE和IgM,少数为IgA
D、主要是IgG和IgE,少数为IgA
E、主要是IgG和IgM,少数为IgD
第5题:
第6题:
动物实验感染证明,接种立克次体后2周出现的凝集素仅为IgM,一月末开始转向IgG,而待2~3个月后,则
A、只剩IgG
B、只剩IgM
C、IgM多于IgG
D、IgG多于IgM
E、IgG、IgM一样多
第7题:
立克次体病发病3周内的抗体主要是
A、IgA
B、IgG
C、IgE
D、IgD
E、IgM
第8题:
下列关于检测病毒感染产生的抗体说法错误的是
A、IgM抗体出现在病毒感染的早期
B、IgG需采集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恢复期
C、IgG效价必须比急性期增高4倍或4倍以上时,才有诊断意义
D、利用特异性的抗原检测病毒感染者血清中IgM和IgG抗体
E、标本的采集时间对IgM的检测结果影响不大
第9题:
第10题:
以下哪些实验室检测结果可用于暴发疫情中病原学病因的判定()
第11题:
根据抗体产生的原理,以下正确的是()
第12题:
IgA
IgD
IgG
IgM
IgE
第13题:
新生儿烧伤后往往对革兰阴性杆菌无保护作用,主要是由于
A.只有IgG抗体,没有IgM抗体
B.只有IgM抗体,没有IgG抗体
C.IgG抗体、IgM抗体均没有
D.不能产生IgG抗体
E.不能产生IgM抗体
第14题:
立克次体病发病3周内的抗体主要是IgM,晚期恢复期则为IgG,只是在复发型斑疹伤寒(Brill病)于疾病早期出现( )。
A、IgA
B、IgD
C、IgG
D、IgM
E、IgE
第15题:
Ⅱ型超敏反应相关抗体是 ( )
A、IgG、IgM
B、IgM、IgA
C、IgG、IgA
D、IgG、IgE
E、IgM、IgE
第16题:
动物实验感染证明,接种立克次体后两周出现的凝集素仅为IgM,一月末开始转向IgG,而待2~3月后,则
A.只剩IgG
B.只剩IgM
C.IgM多于IgG
D.IgG多于IgM
E.以上都不对
第17题:
A、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M抗体多在发病3-5天后开始出现阳性,IgG抗体滴度恢复期较急性期有4倍及以上增高
B、2019-nCoV特异性IgM抗体、IgG抗体阳性,发病一周内阳性率均较低
C、临床考虑疑似病例者,新冠病毒IgM检测阳性便可确诊
D、疑似病例连续两次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至少间隔24小时)且发病7天后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M抗体和IgG抗体仍为阴性可排除疑似病例诊断
E、对以下患者可通过抗体检测进行诊断:①临床怀疑新冠肺炎、核酸检测阴性的患者;②病情处于恢复期、核酸检测阴性的患者
第18题:
A、IgG类自身抗体
B、IgM类自身抗体
C、IgD类自身抗体
D、IgA类自身抗体
E、IgE类自身抗体
第19题:
囊虫病皮内试验检测的抗体是
A.IgG抗体
B.IgG4抗体
C.IgE抗体
D.IgM抗体
E.循环抗原
第20题:
第21题:
参与凝集试验的抗体主要是()
第22题:
B细胞接受TI抗原刺激后,产生的抗体主要是()。
第23题:
IgA
IgD
IgG
IgM
I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