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C
更多“采用直接滴定法(GB5009.7-2003)测定食品中还原糖的含量,是在加热条件下,直接滴定标定过的()A、碱性酒石酸钾液B、中性酒石酸铜液C、碱性酒石酸铜液D、酸性酒石酸铜液E、碱性酒石酸钠液”相关问题
  • 第1题:

    采用直接滴定法(GB5009.7-1985)测定食品中还原糖的含量,是在加热条件下,直接滴定标定过的( )。

    A、碱性酒石酸钾液

    B、中性酒石酸铜液

    C、碱性酒石酸铜液

    D、酸性酒石酸铜液

    E、碱性酒石酸钠液


    参考答案:C

  • 第2题:

    碱性酒石酸铜试液反应


    正确答案:A

  • 第3题:

    葡萄糖与碱性酒石酸铜试液的反应是基于( )。

    A.葡萄糖分子中的不对称碳原子

    B.葡萄糖分子中的羟基

    C.葡萄糖分子中羰基的还原性

    D.碱性酒石酸铜试液的碱性

    E.碱性酒石酸铜试液中的酒石酸钾钠的配位作用


    正确答案:C

  • 第4题:

    采用直接滴定法(国标GB5009.7-85第二法)测定食品中还原糖的含量时,为防止试剂干扰,不能用哪一种试剂沉淀蛋白

    A、乙醇

    B、乙酸锌

    C、亚铁氰化钾

    D、酒石酸铜液

    E、钨酸钠


    参考答案:D

  • 第5题:

    采用直接滴定法(GB5009.7-1985)测定食品中还原糖的含量,是在加热条件下,直接滴定标定过的

    A.碱性酒石酸钾液
    B.中性酒石酸铜液
    C.碱性酒石酸铜液
    D.酸性酒石酸铜液
    E.碱性酒石酸钠液

    答案:C
    解析:

  • 第6题:

    直接滴定法测还原糖时,滴定终点显出()的颜色。

    • A、酒石酸钠
    • B、次甲基蓝
    • C、酒石酸钾
    • D、氧化亚铜

    正确答案:D

  • 第7题:

    碱性酒石酸铜乙液的成分()。

    • A、硫酸铜
    • B、酒石酸钾钠
    • C、氢氧化钠
    • D、亚铁氰化钾

    正确答案:B,C,D

  • 第8题:

    测定样品中还原糖时,高锰酸钾滴定法和直接滴定法中所用的碱性酒石酸钾钠甲液和乙液的配制方法完全相同。


    正确答案:错误

  • 第9题:

    多选题
    用直接滴定法测定食品中还原糖含量时,要求样品测定和碱性酒石酸铜标定条件一致,需采取下列何种方法()。
    A

    滴定用锥形瓶规格、质量一致

    B

    加热用的电炉功率一致

    C

    进行样品预测定

    D

    控制滴定速度一致

    E

    标定葡萄糖标准溶液


    正确答案: E,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直接滴定法测定食品还原糖含量时,为什么要对酒石酸甲酮溶液进行标定?

    正确答案: 还原糖在碱性溶液中与硫酸铜的反应并不符合等摩尔关系,不能根据反应式计算出还原糖含量,因此要用已知浓度的还原糖标准溶液标定碱性酒石酸铜溶液,计算还原糖因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直接滴定法测还原糖时,滴定终点显出()物质的砖红色。
    A

    酒石酸钠

    B

    次甲基蓝

    C

    酒石酸钾

    D

    氧化亚铜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判断题
    测定样品中还原糖时,高锰酸钾滴定法和直接滴定法中所用的碱性酒石酸钾钠甲液和乙液的配制方法完全相同。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在配制斐林液时,甲、乙两种溶液要分别配制,甲液中主要含有

    A、酒石酸钾

    B、氧化亚铜

    C、酒石酸钾-氢氧化铜

    D、氢氧化钠-硫酸铜

    E、硫酸铜


    参考答案:E

  • 第14题:

    采用旋光度测定法测定葡萄糖注射液含量时,需要加入的试液为( )。

    A.碱性酒石酸铜试液

    B.氨试液

    C.二硝基苯甲酸试液

    D.铜吡啶试液

    E.Ag(DDC)的吡啶溶液


    正确答案:B

  • 第15题:

    测定食品中的还原糖用斐林试剂,斐林试剂的组成,正确的是

    A、甲液是硫酸铜,乙液是氢氧化钾

    B、甲液是硫酸铜,乙液是酒石酸钾钠

    C、甲液是硫酸铜,乙液是氢氧化钠和酒石酸钾钠

    D、甲液是酒石酸钾钠,乙液是氢氧化钾

    E、甲液是硫酸钠,乙液是氢氧化钾和酒石酸钾钠


    参考答案:C

  • 第16题:

    蔗糖的鉴别方法为( )。

    A、Keller-Kiliani反应

    B、与碱性酒石酸铜试液产生砖红色沉淀

    C、加硫酸水解后,加碱性酒石酸铜产生砖红色沉淀


    正确答案:C

  • 第17题:

    A.丙酮
    B.甘露醇
    C.氨试液
    D.氯仿
    E.碱性酒石酸铜

    碘量法测定维生素C注射液,需加( )

    答案:A
    解析:

  • 第18题:

    以下有关费林氏法测定还原糖操作步骤,叙述错误的是()。

    • A、样品处理
    • B、碱性酒石酸铜溶液的标定
    • C、标准曲线的测绘
    • D、样品测定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还原糖测定的重要试剂是()。

    • A、盐酸
    • B、淀粉
    • C、碱性酒石酸铜甲液
    • D、蛋白沉淀剂

    正确答案:C,D

  • 第20题:

    碱性酒石酸铜滴定法原理及操作步骤。


    正确答案:原理:样品多糖沉淀经过酸水解后,全部转成单糖,在加热条件下,以亚甲基做指示剂,直接滴定标定过的碱性酒石酸铜液,根据样品液消耗的体积即可计算出还原糖含量,然后再乘以换算系数0.9,计算多糖含量。
    主要仪器:水解瓶(带冷凝回流装置)、酸式滴定管。
    操作步骤:样品处理:1、不含淀粉的样品:90℃热搅拌,取一定量待测也加乙醇,离心。取沉淀物加浓盐酸,沸水浴2h,冷却。调pH6.8—7.2。移入容量瓶定溶。2、含淀粉样品:90℃加热,糊化,加淀粉酶溶液,乙酸钠缓冲液,55℃保温1h。加热沸腾,加1%葡萄糖酶,转移37℃,淀粉全部酶解。保温24h再移入蒸发皿中,浓缩,冷却,移入容量瓶定溶,过滤。用无水乙醇沉淀多糖,用85%乙醇沉淀2次,中和。样品测定:加碱性酒石酸钠甲液及乙液,锥形瓶中,从滴定管滴加比预测样品溶液体积少1.0ml试样溶液至锥形瓶。加热,煮沸,然后滴定,待溶液颜色变浅时,控制速度,直溶液蓝色刚好褪去为终点,读数。

  • 第21题:

    判断题
    碱性酒石酸铜甲液和乙液应分别放置,用时再混合。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用直接滴定法测定食品中的还原糖时,为什么费林试剂(碱性酒石酸铜)甲液和乙液分别存放,用时才混合?滴定时为什么要加热?

    正确答案: (1)费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分别存放原因:碱性酒石酸钾钠铜络合物长期在碱性条件下会缓慢分解出氧化亚铜沉淀,使试剂有效浓度降低。
    (2)加热原因:①加速还原糖与Cu2的反应速度;②次甲基蓝变色反应是可逆的,还原型次甲基蓝遇氧气又会被氧化成氧化铜,此外氧化亚铜极其不稳定,易被空气中氧气氧化,保持沸腾,防止氧气进入,避免次甲基和氧化亚铜被氧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采用直接滴定法(GB5009.7-2003)测定食品中还原糖的含量,是在加热条件下,直接滴定标定过的()
    A

    碱性酒石酸钾液

    B

    中性酒石酸铜液

    C

    碱性酒石酸铜液

    D

    酸性酒石酸铜液

    E

    碱性酒石酸钠液


    正确答案: A
    解析: 还原糖含量的测定是在加热条件下,直接滴定标定过由甲液(硫酸铜溶液)和乙液(氢氧化钠和酒石酸钾钠混合溶液)组成的的斐林试剂。

  • 第24题:

    问答题
    碱性酒石酸铜滴定法原理及操作步骤。

    正确答案: 原理:样品多糖沉淀经过酸水解后,全部转成单糖,在加热条件下,以亚甲基做指示剂,直接滴定标定过的碱性酒石酸铜液,根据样品液消耗的体积即可计算出还原糖含量,然后再乘以换算系数0.9,计算多糖含量。
    主要仪器:水解瓶(带冷凝回流装置)、酸式滴定管。
    操作步骤:样品处理:1、不含淀粉的样品:90℃热搅拌,取一定量待测也加乙醇,离心。取沉淀物加浓盐酸,沸水浴2h,冷却。调pH6.8—7.2。移入容量瓶定溶。2、含淀粉样品:90℃加热,糊化,加淀粉酶溶液,乙酸钠缓冲液,55℃保温1h。加热沸腾,加1%葡萄糖酶,转移37℃,淀粉全部酶解。保温24h再移入蒸发皿中,浓缩,冷却,移入容量瓶定溶,过滤。用无水乙醇沉淀多糖,用85%乙醇沉淀2次,中和。样品测定:加碱性酒石酸钠甲液及乙液,锥形瓶中,从滴定管滴加比预测样品溶液体积少1.0ml试样溶液至锥形瓶。加热,煮沸,然后滴定,待溶液颜色变浅时,控制速度,直溶液蓝色刚好褪去为终点,读数。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