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扑动的心电图特点包括()
第1题:
患者,男性,42岁,心悸2年,偶有胸闷气促。心电图示:P波时而未下传,R-R间期逐渐缩短,含未下传P波的R-R间期< 2个P-P间期
A.P-R间期正常,房室传导比例为4:5
B.P波频率为260次/分,房室传导比例为2:3
C.P-R间期逐渐延长,房室传导比例为3:2或4:5
D.P波消失代之以f波,时有>1.7秒的R-R间期
E.P波消失代之以F波,F波与QRS波的比例为4:1
第2题:
A、P波消失,代之为“f”波
B、“f”波频率为350—600/minC、心室率规则
D、QRS波群形态同窦性心律
E、V1“f”波导联最明显
第3题:
心房颤动的心电图表现是()
A.P波消失代之以f波
B.P波消失代之以F波
C.心室律绝对不规则
D.f波的频率为350-600次/分
E.F波的频率为250-350次/分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下列哪项不属于房颤的心电图表现()
第7题:
患者反复发作心悸不适,心电图示P波消失,F波频率300次/min,QRS波频率75次/min。最可能的诊断是()。
第8题:
心房扑动的心电图特点包括()
第9题:
不符合心房扑动的诊断条件的是()
第10题:
QRs波群呈室上性,房室传导比例2:1~4:1或5:1以上,2:1为常见,1:1为罕见
频率250~350/min
P波消失,f波代替
心律绝对整齐
P波消失,F波代替,频率250~350/min,若频率>300/min,称不纯性心房扑动
第11题:
P波消失,f波代替
P波消失,F波代替,频率250~350次/min,若频率>300次/min,称不纯性心房扑动
QRS波群呈室上性,房室传导比例2:1~4:1或5:1以上,2:1为常见,1:1为罕见
频率250~350次/min
必律绝对整齐
第12题:
心房活动呈不规则的快速扑动波
扑动波在Ⅱ、aVL、V5导联最明显
扑动波频率在250~350次/分
QRS波宽大畸形
房室传导比例常见为1:1、3:1
第13题:
关于心房扑动的心电图表现,正确的是
A.心房活动呈不规则的快速扑动波
B.扑动波在U、aVL、V5导联最明显
C.扑动波频率在250~350次/分
D.QRS波宽大畸形
E.房室传导比例常见为1:1、3:1
第14题:
有关心房扑动的心电图表现是()
A.P波消失代之以F波
B.P波消失代之以f波
C.QRS波群形状和时限正常
D.F波频率为250-350次/分
E.f波的频率为350-600次/分
第15题:
患者,女性,44岁,心悸胸闷5年,活动后加剧。查体:HRl30次份,心律绝对不整,Sl强弱不等,脉率96次/分。口服地高辛2周后,心率减慢,偶有头晕
A.P-R间期正常,房室传导比例为4:5
B.P波频率为260次/分,房室传导比例为2:3
C.P-R间期逐渐延长,房室传导比例为3:2或4:5
D.P波消失代之以f波,时有>1.7秒的R-R间期
E.P波消失代之以F波,F波与QRS波的比例为4:1
第16题:
第17题:
第18题:
心房扑动的心电图诊断包括()。
第19题:
心房扑动的心电图诊断包括()
第20题:
心房扑动的心电图特点为()。
第21题:
关于心房扑动的心电图表现,正确的是()
第22题:
P波消失代之以锯齿状F波
F波多在250~300次/分
可见不同比例的房室传导如2:1
QRS波多正常,可有差异性传导
以上都是
第23题:
P波消失,f波代替
P波消失,F波代替,频率250~350次/min,若频率>300次/min,称不纯性心房扑动
QRS波群呈室上性,房室传导比例2:1~4:1或5:1以上,2:1为常见,1:1为罕见
频率250~350次/min
心律绝对整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