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48岁。2005年10月10日入院。既往有十二指肠溃疡病史。此次发病以持续发热2周余为主要表现,无明显诱因起病,体温逐渐升高,入院前3天波动在39℃~39.5℃。伴有食欲缺乏、乏力、腹胀、腹泻等,曾于院外自服中、西成药治疗(具体不详),无显效。入院前3小时突然出现右下腹剧痛,不能耐受,伴有恶心、呕吐。查体见患者体温36.4℃,血压108/68mmHg,神志清楚,表情痛苦,脉搏细弱,腹肌紧张,全腹有压痛,尤以右下腹为甚。辅查结果:WBC28.6×109/L,中性为0.92。对此例患者的治疗,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第1题:
第2题:
患者,男,45岁。2005年10月10日入院。既往有十二指肠溃疡病史。此次发病以持续发热2周余为主要表现,无明显诱因起病,体温逐渐升高,入院前3天波动在39.0℃~39.5℃,伴有纳差、乏力、腹胀、腹泻等,曾于院外自服中、西成药治疗(具体不详),无显效。入院前3小时突然出现右下腹剧痛,不能耐受,伴有恶心、呕吐。查体:见患者体温36.4℃,血压108/68mmHg,神志清楚,表情痛苦,脉搏细弱,腹肌紧张,全腹有压痛,尤以右下腹为甚。辅查结果:WBC28.6×109/L,中性为0.92。本例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第3题:
某男,12岁。既往有HBsAg阳性史。10天前无诱因发烧,体温逐渐上升,波动于37.5~39℃,近3天体温持续在38.5~39.5℃不降,伴有食欲缺乏、乏力、腹胀及尿黄。查体:T39.5℃,P88次/分,BP100/60mmHg,神清,表情淡漠,未见皮疹,巩膜轻度黄染,心肺未见异常,腹软,右下腹压痛阳性,肝右肋下2cm,脾未触及,肝浊音区不小,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3.5×109/L,NE60%,L40%。血清HBsAg(+),抗-HAVIgG(+)。患者经抢救治疗,热退,生命体征恢复正常,但1周后再次发热,体温38.5℃,并再次出现食欲缺乏、乏力、腹胀等症状。该患者再次发热可能性最大的原因是()
第4题:
李先生,25岁。晨起后突感上腹部持续性刀割样剧痛6小时,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发病2小时后又出现右下腹疼痛。曾自服“山莨菪碱”2片,腹痛稍有缓解,现腹痛再次加重而入院就诊。查:体温38.5℃,脉搏10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10/80mmHg,急性痛苦病容,巩膜无黄染,心肺正常。腹平,腹式呼吸消失,全腹有压痛、反跳痛、肌紧张,以右上腹为甚,肝浊音界缩小,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消失。血白细胞13×109/L,中性粒细胞0.89。腹部X线透视膈下未见明显游离气体。简述非手术治疗的护理要点。
第5题:
李先生,25岁。晨起后突感上腹部持续性刀割样剧痛6小时,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发病2小时后又出现右下腹疼痛。曾自服“山莨菪碱”2片,腹痛稍有缓解,现腹痛再次加重而入院就诊。查:体温38.5℃,脉搏10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10/80mmHg,急性痛苦病容,巩膜无黄染,心肺正常。腹平,腹式呼吸消失,全腹有压痛、反跳痛、肌紧张,以右上腹为甚,肝浊音界缩小,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消失。血白细胞13×109/L,中性粒细胞0.89。腹部X线透视膈下未见明显游离气体。列出主要护理诊断及合作性问题。
第6题:
女性患者,28岁。以"右下腹至全腹剧痛10小时"为主诉入院。患者入院前一天参加宴会,饮酒饱餐后3小时突然出现右下腹剧痛,疼痛呈持续性,刀割样,并很快转移至全腹。深呼吸、变换体位时加剧,静卧、两腿屈曲时腹痛减轻,同时伴有恶心,呕吐当日食物,无咖啡样物及鲜血。病后自觉畏寒、发热,无寒战。未排气、排便。既往史:无右下腹疼痛史,有反复发作的中上腹疼痛及反酸、烧心史。服用胃药可缓解,无呕血、便血史。查体:T38.0℃,P88次/分,R37次/分,BP120/80mmHg,急性面容,神志清楚,平卧位,两腿屈曲,心肺查体未见异常,腹部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全腹肌紧张,拒按,有明显压痛及反跳痛,右下腹为主,肾区叩痛阴性。入院后,患者腹痛难忍,血压下降至85/50mmHg,心率115次/分,经抗感染治疗未见明显好转。下一步的治疗原则是()。
第7题:
男性,5岁,腹痛50小时伴发热48小时入院。腹痛为持续性,全腹痛,伴恶心、呕吐。查体:腹略胀,全腹肌紧张及压痛、叩击痛,以右下腹为甚。白细胞计数为17.74×10/L,中性粒细胞0.783。诊断确立后最佳的处理方法是()
第8题:
患者女,28岁。以“右下腹至全腹剧痛10小时”为主诉入院。患者入院前一天参加宴会,饮酒饱餐后3小时突然出现右下腹剧痛,疼痛呈持续性,刀割样,并很快转移至全腹。深呼吸、变换体位时加剧,静卧、两腿屈曲时腹痛减轻,同时伴有恶心,呕吐当日食物,无咖啡样物及鲜血。病后自觉畏寒,发热,无寒战。未排气、排便。既往史:无右下腹疼痛史,有反复发作的中上腹疼痛及反酸、胃灼热史。服用胃药可缓解,无呕血便血史。查体:T38.0℃,P88次/分,R37次/分,BP120/80mmHg,急性面容,神志清楚,平卧位,两腿屈曲,心肺查体未见异常,腹部平坦,未见胃肠型及蠕动波,全腹肌紧张,拒按,有明显压痛及反跳痛,右下腹为主,肾区叩痛阴性。入院后,患者腹痛难忍,血压下降至85/50mmHg,心率:115次/分,经抗炎治疗未见明显好转。下一步治疗原则是()。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卧床休息,保肝治疗
卧床休息,避免用肝损伤药物,戒酒
用激素退热,减轻中毒症状
用喹诺酮类药物进行病原治疗
用干扰素治疗
第12题: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
阿米巴痢疾并发肠穿孔
伤寒并发肠穿孔
溃疡病穿孔
急性胰腺炎
第13题:
患者,男,45岁。2005年10月10日入院。既往有十二指肠溃疡病史。此次发病以持续发热2周余为主要表现,无明显诱因起病,体温逐渐升高,入院前3天波动在39.0℃~39.5℃,伴有纳差、乏力、腹胀、腹泻等,曾于院外自服中、西成药治疗(具体不详),无显效。入院前3小时突然出现右下腹剧痛,不能耐受,伴有恶心、呕吐。查体:见患者体温36.4℃,血压108/68mmHg,神志清楚,表情痛苦,脉搏细弱,腹肌紧张,全腹有压痛,尤以右下腹为甚。辅查结果:WBC28.6×109/L,中性为0.92。最有利于本例患者确诊的实验室检查项目为()
第14题:
男,48岁。2005年10月10日入院。既往有十二指肠溃疡病史。此次发病以持续发热2周余为主要表现,无明显诱因起病,体温逐渐升高,入院前3天波动在39℃~39.5℃。伴有食欲缺乏、乏力、腹胀、腹泻等,曾于院外自服中、西成药治疗(具体不详),无显效。入院前3小时突然出现右下腹剧痛,不能耐受,伴有恶心、呕吐。查体见患者体温36.4℃,血压108/68mmHg,神志清楚,表情痛苦,脉搏细弱,腹肌紧张,全腹有压痛,尤以右下腹为甚。辅查结果:WBC28.6×109/L,中性为0.92。最有利于本例患者确诊的实验室检查项目为()
第15题:
某男,12岁。既往有HBsAg阳性史。10天前无诱因发烧,体温逐渐上升,波动于37.5~39℃,近3天体温持续在38.5~39.5℃不降,伴有食欲缺乏、乏力、腹胀及尿黄。查体:T39.5℃,P88次/分,BP100/60mmHg,神清,表情淡漠,未见皮疹,巩膜轻度黄染,心肺未见异常,腹软,右下腹压痛阳性,肝右肋下2cm,脾未触及,肝浊音区不小,移动性浊音阴性,双下肢无水肿。实验室检查:血常规:WBC3.5×109/L,NE60%,L40%。血清HBsAg(+),抗-HAVIgG(+)。该患者确诊为伤寒,在本病程中还可能出现的临床表现有()
第16题:
李先生,25岁。晨起后突感上腹部持续性刀割样剧痛6小时,伴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发病2小时后又出现右下腹疼痛。曾自服“山莨菪碱”2片,腹痛稍有缓解,现腹痛再次加重而入院就诊。查:体温38.5℃,脉搏10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10/80mmHg,急性痛苦病容,巩膜无黄染,心肺正常。腹平,腹式呼吸消失,全腹有压痛、反跳痛、肌紧张,以右上腹为甚,肝浊音界缩小,无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消失。血白细胞13×109/L,中性粒细胞0.89。腹部X线透视膈下未见明显游离气体。初步诊断。
第17题:
男性,5岁,腹痛50小时伴发热48小时入院。腹痛为持续性,全腹痛,伴恶心、呕吐。查体:腹略胀,全腹肌紧张及压痛、叩击痛,以右下腹为甚。白细胞计数为17.74×109/L,中性粒细胞0.783。 诊断确立后最佳的处理方法是()
第18题:
患者,男性,18岁,近两周出现持续性低热,头痛不适,四肢酸痛,食欲不振,3天前,出现腹部胀痛,腹泻,大便呈暗红色,入院前6小时突然出现右下腹剧痛,迅速弥漫至全腹。查体:一般状态差,呈恶液质状态,腹胀,全腹压痛,尤以右下腹明显肠鸣音消失,白细胞16×109/L,X线腹部透视见膈下游离气体,诊断应考虑为()
第19题:
男,48岁。2005年10月10日入院。既往有十二指肠溃疡病史。此次发病以持续发热2周余为主要表现,无明显诱因起病,体温逐渐升高,入院前3天波动在39℃~39.5℃。伴有食欲缺乏、乏力、腹胀、腹泻等,曾于院外自服中、西成药治疗(具体不详),无显效。入院前3小时突然出现右下腹剧痛,不能耐受,伴有恶心、呕吐。查体见患者体温36.4℃,血压108/68mmHg,神志清楚,表情痛苦,脉搏细弱,腹肌紧张,全腹有压痛,尤以右下腹为甚。辅查结果:WBC28.6×109/L,中性为0.92。本例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
第20题:
第21题:
心肌炎
急性胆囊炎
肠出血、肠穿孔
支气管肺炎
肝性脑病
第22题:
手术治疗
穿刺引流
局部热敷
抗生素治疗
继续观察
第23题:
伤寒复发
伤寒再燃
吸收热
腹膜炎
支气管炎或肺炎
院内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