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41岁,农民,居住在长江以北。因寒战、高热、头痛、轻咳、乏力,伴右大腿内侧疼痛2天,于8月15日前来就诊。既往有类似发作史,未经治疗自行缓解。体检:T38.6℃,心率86次/分,两肺呼吸音略粗糙,腹软,肝脾触诊不满意。右大腿内侧局部红肿,压痛明显,右侧腹股沟可触及2枚肿大淋巴结。本例患者应采取的治疗措施是()A、应用乙胺嗪杀灭病原体B、做对症治疗C、单用抗生素D、不用治疗,就可缓解E、应用乙胺嗪杀灭病原体,同时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题目

男,41岁,农民,居住在长江以北。因寒战、高热、头痛、轻咳、乏力,伴右大腿内侧疼痛2天,于8月15日前来就诊。既往有类似发作史,未经治疗自行缓解。体检:T38.6℃,心率86次/分,两肺呼吸音略粗糙,腹软,肝脾触诊不满意。右大腿内侧局部红肿,压痛明显,右侧腹股沟可触及2枚肿大淋巴结。本例患者应采取的治疗措施是()

  • A、应用乙胺嗪杀灭病原体
  • B、做对症治疗
  • C、单用抗生素
  • D、不用治疗,就可缓解
  • E、应用乙胺嗪杀灭病原体,同时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相似考题
更多“男,41岁,农民,居住在长江以北。因寒战、高热、头痛、轻咳、乏力,伴右大腿内侧疼痛2天,于8月15日前来就诊。既往有类似发作史,未经治疗自行缓解。体检:T38.6℃,心率86次/分,两肺呼吸音略粗糙,腹软,肝脾触诊不满意。右大腿内侧局部红肿,压痛明显,右侧腹股沟可触及2枚肿大淋巴结。本例患者应采取的治疗措施是()A、应用乙胺嗪杀灭病原体B、做对症治疗C、单用抗生素D、不用治疗,就可缓解E、应用乙胺嗪杀灭病原体,同时用抗生素控制感染”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者男性,49岁。发热伴寒战、心悸7天,体温最高39℃,头痛、咳嗽,右大腿肿痛,病情渐重入院。查体:T38℃,P100次/分,R24次/分,BP100/75mmHg。神志清楚,巩膜轻度黄染,双肺呼吸音粗,无啰音,心脏无异常,腹平软、无压痛,肝区无叩痛。右大腿中段红肿,范围约10Bm,压痛明显,有波动感。血WBC20×109/L,Hb100g/L。
    [问题2][单选题]
    对该患者,最恰当的处理是

    A、应用糖皮质激素
    B、切开引流
    C、应用针对G-菌抗生素
    D、抗休克治疗
    E、适当输注新鲜血

    答案:B
    解析:

  • 第2题:


    患者男性,50岁。因旅游途中进食海鲜后1天出现右足趾及趾跖关节剧烈疼痛,伴红肿,有发热。既往发作过两次,每次发作一周左右可自行缓解,曾用过青霉素治疗效果不明显。查体:痛苦面容,呻吟。体温39.2℃,右足趾及趾跖关节红肿、压痛,局部皮温增高。血白细胞11.4×10/L,中性粒细胞0.88,血尿酸630μmol/L。

    对本病进行一般治疗时,正确的是
    A.控制总热量
    B.适当运动
    C.控制体重
    D.限制饮水
    E.慎用噻嗪类药物
    F.积极治疗相关疾病

    答案:A,B,C,E,F
    解析:
    中年以上男性,有劳累、高嘌呤饮食诱因;有趾及趾跖关节剧烈疼痛,伴红肿、发热、白细胞升高的临床表现;以及既往的发作史特点。

  • 第3题:

    男,41岁,农民,居住在长江以北。因寒战、高热、头痛、轻咳、乏力,伴右大腿内侧疼痛2天,于8月15日前来就诊。既往有类似发作史,未经治疗自行缓解。体检:T38.6℃,心率86次/分,两肺呼吸音略粗糙,腹软,肝脾触诊不满意。右大腿内侧局部红肿,压痛明显,右侧腹股沟可触及2枚肿大淋巴结。根据患者的临床特点,初步诊断首先考虑()

    • A、疟疾
    • B、丝虫病
    • C、坏死性淋巴结炎
    • D、腹股沟疝
    • E、淋巴结结核

    正确答案:B

  • 第4题:

    男,41岁,农民,居住在长江以北。因寒战、高热、头痛、轻咳、乏力,伴右大腿内侧疼痛2天,于8月15日前来就诊。既往有类似发作史,未经治疗自行缓解。体检:T38.6℃,心率86次/分,两肺呼吸音略粗糙,腹软,肝脾触诊不满意。右大腿内侧局部红肿,压痛明显,右侧腹股沟可触及2枚肿大淋巴结。若患者有乙型肝炎病史,查肝功能:ALT200U/L,AST150U/L,该患者治疗过程中应注意()

    • A、减少乙胺嗪的剂量
    • B、用乙胺嗪,尽快杀灭病原体
    • C、待肝功能复常后再考虑使用乙胺嗪
    • D、加用抗乙型肝炎病毒药物干扰素
    • E、以上都不是

    正确答案:C

  • 第5题:

    男,35岁,右小腿痛伴寒战、发烧1天就诊,查体:右小腿后部皮肤鲜红,中间略暗,压之褪色,压力除去红色很恢复,界限清楚,边缘稍隆起,病人有烧灼样痛,右腘窝可触及淋巴结肿大,可见右足癣已感染,体温38.5℃,脉搏80次/分,血压120/75mmHg,既往有足癣史5年。下列治疗措施错误的是()。

    • A、抬高患肢,用50%硫酸镁液热敷
    • B、应用有效抗生素
    • C、切开引流
    • D、积极治疗足癣
    • E、消毒灭菌,以防接触性传染

    正确答案:C

  • 第6题:

    关于丝虫病的病原治疗,正确的是()

    • A、需在数年内多次反复治疗
    • B、杀死微丝蚴后释放的异体蛋白可引起过敏反应
    • C、乙胺嗪只对微丝蚴有杀灭作用
    • D、呋喃嘧酮对成虫与微丝蚴均有杀灭作用
    • E、服乙胺嗪反应轻而首选

    正确答案:B

  • 第7题:

    患者男,60岁。发热伴寒战、心悸7天,体温最高39℃,头痛、咳嗽、右大腿肿痛,病情渐重入院。查体:T38℃,P100次/分,R24次/分,BP100/75mmHg。神志清楚,巩膜轻度黄染,双肺呼吸音粗,无啰音,心脏无异常,腹平软,无压痛,肝区无叩痛。右大腿中段红肿,范围约10cm,压痛明显,有波动感。血WBC20×109/L,Hb100g/L,多次培养(-)。对该患者,最恰当的处理是()。

    • A、切开引流
    • B、适当输注新鲜血
    • C、应用糖皮质激素
    • D、抗休克治疗
    • E、应用针对G-菌抗生素

    正确答案:A

  • 第8题:

    配伍题
    男,3岁,高热伴寒战2天,对症治疗效果不明显,且出现右膝肿胀,活动受限,右胫骨上端疼痛,干骺端内侧有深压痛,应选择哪个治疗方法( )|男,15岁,外伤后5天伴有膝肿痛并高热,肢体半屈位,活动受限,局部皮温增高,胫骨上端局限压痛,经大剂量抗生素和制动3天,全身症状明显改善,但局部出现水肿,疼痛与压痛未缓解,穿刺抽得脓液,经手术见骨膜下脓肿并少许骨皮质有粗糙现象,宜选用哪个治疗方法( )
    A

    钻孔引流

    B

    开窗减压

    C

    抗生素治疗并制动

    D

    闭式灌流引流

    E

    伤口不缝,碘仿纱布填充,5~10天后再作延迟缝合


    正确答案: C,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男,35岁,右小腿痛伴寒战、发烧1天就诊,查体:右小腿后部皮肤鲜红,中间略暗,压之褪色,压力除去红色很恢复,界限清楚,边缘稍隆起,病人有烧灼样痛,右腘窝可触及淋巴结肿大,可见右足癣已感染,体温38.5℃,脉搏80次/分,血压120/75mmHg,既往有足癣史5年。下列治疗措施错误的是()。
    A

    抬高患肢,用50%硫酸镁液热敷

    B

    应用有效抗生素

    C

    切开引流

    D

    积极治疗足癣

    E

    消毒灭菌,以防接触性传染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患者女,55岁,右大腿内侧肿块20余年,近几个月自感肿瘤明显增大伴胸肋部不适。查体:右大腿内侧8cm×10cm大小肿块,质硬,不能推动,无压痛。X线片股骨未见异常。关于对该患者的治疗应首选()
    A

    手术

    B

    化疗

    C

    放疗

    D

    激素治疗

    E

    生物治疗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以下不属于对症治疗的是( )。

    A:铁制剂治疗缺铁性贫血
    B:硝酸甘油缓解心绞痛
    C:用抗生素杀灭病原微生物以控制感染性疾病
    D:抗高血压药降低患者过高的血压
    E:应用解热、镇痛药降低高热患者的体温

    答案:A,C
    解析:
    (1)对因治疗:用药后能消除原发致病因子,治愈疾病的药物治疗。
    如使用抗生素杀灭病原微生物以控制感染性疾病;铁制剂治疗缺铁性贫血等。
    注:补充体内营养或代谢物质不足,称为补充疗法(替代疗法),也属对因治疗。
    (2)对症治疗:用药后能改善患者疾病的症状。
    如应用解热镇痛药降低高热患者体温并缓解疼痛;硝酸甘油缓解心绞痛;抗高血压药降低患者过高的血压等。

  • 第12题:

    患者男,49岁,因“饮酒后6h出现左踝关节剧烈疼痛、伴红肿”来诊。既往类似发作2次,每次发作4~6d,可自行缓解,曾用抗生素治疗,效果不明显。可迅速缓解该患者症状的药物是()

    A别嘌醇

    B糖皮质激素

    C秋水仙碱

    D柳氮磺吡啶

    E丙磺舒


    C

  • 第13题:

    男,41岁,农民,居住在长江以北。因寒战、高热、头痛、轻咳、乏力,伴右大腿内侧疼痛2天,于8月15日前来就诊。既往有类似发作史,未经治疗自行缓解。体检:T38.6℃,心率86次/分,两肺呼吸音略粗糙,腹软,肝脾触诊不满意。右大腿内侧局部红肿,压痛明显,右侧腹股沟可触及2枚肿大淋巴结。患者血象检查最有诊断价值的结果是()

    • A、白细胞总数3×109/L,E占3%
    • B、白细胞总数5×109/L,E占5%
    • C、白细胞总数8×109/L,E占8%
    • D、白细胞总数10×109/L,E占10%
    • E、白细胞总数20×109/L,E占20%

    正确答案:E

  • 第14题:

    男,41岁,农民,居住在长江以北。因寒战、高热、头痛、轻咳、乏力,伴右大腿内侧疼痛2天,于8月15日前来就诊。既往有类似发作史,未经治疗自行缓解。体检:T38.6℃,心率86次/分,两肺呼吸音略粗糙,腹软,肝脾触诊不满意。右大腿内侧局部红肿,压痛明显,右侧腹股沟可触及2枚肿大淋巴结。要确诊上述疾病,主要依据()

    • A、寒战、高热、头痛、乏力等症状
    • B、右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 C、血液浓集法找到微丝蚴
    • D、淋巴结活检提示肉芽肿性炎
    • E、粪便中找到虫体

    正确答案:C

  • 第15题:

    患者女,55岁,右大腿内侧肿块20余年,近几个月自感肿瘤明显增大伴胸肋部不适。查体:右大腿内侧8cm×10cm大小肿块,质硬,不能推动,无压痛。X线片股骨未见异常。关于对该患者的治疗应首选()

    • A、手术
    • B、化疗
    • C、放疗
    • D、激素治疗
    • E、生物治疗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患者女,58岁,右大腿外侧红肿剧痛并出现畏寒发热,全身无力3天,3天前患者右大腿外侧红肿,疼痛,经青霉素及其他一般治疗后,病变区仍向四周扩大,红肿,疼痛加重,并出现畏寒,发热,全身无力。体检:体温38.9℃,心率92次/分。右大腿外侧病变区皮肤呈暗红色,明显水肿,与正常皮肤无明显分界,剧痛,白细胞数15.0×109/L,中性粒细胞0.86。 经青霉素及其他一般治疗后,红肿范围扩大。查体:局部有波动感,白细胞数15.0×10/L,中性粒细胞0.86。治疗应立即采取()

    • A、更换抗生素
    • B、加强全身营养
    • C、少量多次输新鲜血
    • D、中药外敷
    • E、广泛多处切开,加强抗生素治疗

    正确答案:E

  • 第17题:

    单选题
    男,41岁,农民,居住在长江以北。因寒战、高热、头痛、轻咳、乏力,伴右大腿内侧疼痛2天,于8月15日前来就诊。既往有类似发作史,未经治疗自行缓解。体检:T38.6℃,心率86次/分,两肺呼吸音略粗糙,腹软,肝脾触诊不满意。右大腿内侧局部红肿,压痛明显,右侧腹股沟可触及2枚肿大淋巴结。本例患者应采取的治疗措施是()
    A

    应用乙胺嗪杀灭病原体

    B

    做对症治疗

    C

    单用抗生素

    D

    不用治疗,就可缓解

    E

    应用乙胺嗪杀灭病原体,同时用抗生素控制感染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单选题
    关于丝虫病的病原治疗,正确的是
    A

    需在数年内多次反复治疗

    B

    杀死微丝蚴后释放的异体蛋白可引起过敏反应

    C

    乙胺嗪只对微丝蚴有杀灭作用

    D

    呋喃嘧酮对成虫与微丝蚴均有杀灭作用

    E

    服乙胺嗪反应轻而首选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单选题
    患者,男,20岁,右大腿刀刺伤18小时,刀口处红肿,有渗出液,目前最适当的治疗措施是()。
    A

    清创缝合

    B

    抗生素治疗

    C

    理疗

    D

    清理伤口后换药

    E

    局部固定


    正确答案: D
    解析: 凡有开放性损伤,均必须重视感染的防治;胸腹腔内组织器官受损的闭合性创伤,也需防治感染;伤口的清洁、清创和闭合伤的手术应及早施行;沾染较多和组织破坏较重者需用抗菌药物并用破伤风抗毒血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