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试述全口义齿后堤区处理的目的及其方法。”相关问题
  • 第1题:

    试述渠堤裂缝处理方法。


    参考答案:根据其不同的成因和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常用的处理方法有:
    (1)开挖回填法。它是裂缝处理比较彻底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深度不大的表层裂缝及防渗部位的裂缝。
    先沿裂缝开挖梯形槽,深至裂缝底部以下0.3~0.5m,槽两端应超过裂缝0.5~1m,槽底宽度视方便施工而定,回填要分层夯实,每层厚度约20cm,最后在表面铺填保水层或保水材料。
    (2)缝口封堵法。适用于缝深和缝宽均不大的不规则龟纹裂缝。
    (3)封堵灌浆法。当堤身裂缝很深或很多,开挖困难或会危及边坡稳定时,则以采用灌浆法处理为宜。对堤身内部裂缝,应采用灌浆法处理。

  • 第2题:

    处理不当,可引起上颌全口义齿翘动与压痛A.主承托区B.副承托区C.缓冲区SXB

    处理不当,可引起上颌全口义齿翘动与压痛

    A.主承托区

    B.副承托区

    C.缓冲区

    D.边缘封闭区

    E.后堤区


    正确答案:C
    考点:全口义齿的解剖分区

  • 第3题:

    对上颌全口义齿后堤区的描述。以下哪项错误

    A、后堤区可在口内形成

    B、后堤区在后颤动线之后

    C、后堤区平均宽8mm

    D、腭穹窿较高,后堤区较窄

    E、后堤区有利于边缘封闭


    参考答案:B

  • 第4题:

    以下关于上颌后堤区的描述,错误的是

    A:该区组织柔软有一定可让性
    B:是上颌全口义齿后缘的封闭区
    C:后堤区可作为排牙的标志
    D:在义齿承受压力时,该区组织可随义齿而移动
    E:在模型上可采用刮除石膏的方法形成后堤区

    答案:C
    解析:
    在修整好的上颌模型上,用铅笔画出两侧翼上颌切迹和腭小凹后2mm的连线。用雕刻刀沿着连线刻一深1~1.5mm的沟,再沿此沟向前逐渐变浅呈楔形刮除石膏,最宽处约5mm,形成弓形后堤区。后堤区与全口义齿的封闭有关,并非排牙的标志。

  • 第5题:

    A.主承托区
    B.副承托区
    C.缓冲区
    D.边缘封闭区
    E.后堤区

    处理不当,可引起上颌全口义齿翘动与压痛

    答案:C
    解析:

    5.无牙分区包括主承托区、副承托区、缓冲区、边缘封闭区,主承托区是覆盖高度角化的复层鳞状上皮,是主要承担咀嚼压力的区域。副承托区支持力较弱,不能承担较大压力;缓冲区指的是缓冲义齿压力的区域如果处理不当可能发生义齿翘动或者疼痛;边缘封闭区是义齿边缘接触的软组织,不能承受咀嚼压力,但是这些组织可以紧密地与义齿边缘贴合,防止空气进入;上颌后堤区也属于边缘封闭区,如果处理不当,咳嗽或吹气时,上颌全口义齿易脱落。因此1小题选C,2小题选E,3小题选A,4小题选D,5小题选B。

  • 第6题:

    以下关于后堤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前后颤动线之间的区域称为后堤区
    • B、后堤区宽约8mm
    • C、后堤区有利于全口义齿的边缘封闭
    • D、腭穹隆较高者,后堤区则窄
    • E、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E

  • 第7题:

    对无牙颌后堤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应在上下唇系带处制作后堤区
    • B、上颌硬区应制作后堤区
    • C、上颌后堤区位于口腔前庭沟内
    • D、上颌后堤区是上颌全口义齿后缘封闭区
    • E、颊棚区也称为后堤区

    正确答案:D

  • 第8题:

    问答题
    试述渠堤裂缝处理方法。

    正确答案: 根据其不同的成因和情况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处理,常用的处理方法有:
    (1)开挖回填法。它是裂缝处理比较彻底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深度不大的表层裂缝及防渗部位的裂缝。
    先沿裂缝开挖梯形槽,深至裂缝底部以下0.3~0.5m,槽两端应超过裂缝0.5~1m,槽底宽度视方便施工而定,回填要分层夯实,每层厚度约20cm,最后在表面铺填保水层或保水材料。
    (2)缝口封堵法。适用于缝深和缝宽均不大的不规则龟纹裂缝。
    (3)封堵灌浆法。当堤身裂缝很深或很多,开挖困难或会危及边坡稳定时,则以采用灌浆法处理为宜。对堤身内部裂缝,应采用灌浆法处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以下关于后堤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A

    前后颤动线之间的区域称为后堤区

    B

    后堤区宽约8mm

    C

    后堤区有利于全口义齿的边缘封闭

    D

    腭穹隆较高者,后堤区则窄

    E

    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关于上颌全口义齿后堤区的描述,错误的是

    A.后堤区的后缘在腭小凹与翼上颌切迹连线后约2mm处

    B.后堤区的宽度在腭中缝处约2mm

    C.后堤区的宽度在翼上颌切迹约3mm

    D.后堤区的宽度在中间区域4~5mm

    E.后堤区后缘线深度1~1.5mm


    正确答案:C

  • 第11题:

    处理不当,可引起上颌全口义齿翘动与压痛

    A、主承托区

    B、副承托区

    C、缓冲区

    D、边缘封闭区

    E、后堤区


    正确答案:C

  • 第12题:

    以下关于上颌后堤区的描述,错误的是

    A.该区组织柔软有一定可让性
    B.是上颌全口义齿后缘的封闭区
    C.后堤区可作为排牙的标志
    D.在义齿承受压力时,该区组织可随义齿而移动
    E.在模型上可采用刮除石膏的方法形成后堤区

    答案:C
    解析:
    在修整好的上颌模型上,用铅笔画出两侧翼上颌切迹和腭小凹后2mm的连线。用雕刻刀沿着连线刻一深1~1.5mm的沟,再沿此沟向前逐渐变浅呈楔形刮除石膏,最宽处约5mm,形成弓形后堤区。后堤区与全口义齿的封闭有关,并非排牙的标志。

  • 第13题:

    对无牙颌后堤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应在上下唇系带处制作后堤区
    B.上颌后堤区位于口腔前庭沟内
    C.颊棚区也称为后堤区
    D.上颌硬区应制作后堤区
    E.上颌后堤区是上颌全口义齿后缘封闭区

    答案:E
    解析:

  • 第14题:

    关于上颌全口义齿后堤区的描述,错误的是()。

    • A、后堤区的后缘在腭小凹与翼上颌切迹连线后约2mm处
    • B、后堤区的宽度在腭中缝处约2mm
    • C、后堤区的宽度在翼上颌切迹约3mm
    • D、后堤区的宽度在中间区域4~5mm
    • E、后堤区后缘线深度1~1.5mm

    正确答案:C

  • 第15题:

    全口义齿属于缓冲区的部位是()

    • A、切牙乳突区
    • B、磨牙后垫区
    • C、后堤区
    • D、牙槽嵴顶区
    • E、颊棚区

    正确答案:A

  • 第16题:

    单选题
    对上颌全口义齿后堤区的描述,以下哪项错误?(  )
    A

    后堤区可在口内形成

    B

    后堤区在后颤动线之后

    C

    后堤区平均宽8mm

    D

    腭穹窿较高,后堤区较窄

    E

    后堤区有利于边缘封闭


    正确答案: C
    解析:
    后颤动线在软腭腱膜和软腭肌的连接区。前后颤动线之间可稍加压力,作为上颌义齿后缘的封闭区,称后堤区。

  • 第17题:

    配伍题
    上颌全口义齿的腭隆突、切牙乳突区属于()|下颌全口义齿的内、外斜嵴及牙槽嵴上的一切骨突区属于()|全口义齿基托边缘与唇颊沟、舌沟、上颌后堤区及下颌磨牙后垫处相接触的区域属于()|全口义齿覆盖的上、下牙槽嵴顶区属于()|全口义齿覆盖的牙槽嵴与唇颊沟、舌沟、上颌后堤区及下颌磨牙后垫区之间的区域属于()|哪个区处理不当可引起上总义齿左右翘动()|哪个区处理不当患者咳嗽或吹气时上总义齿易于脱落()
    A

    主承托区

    B

    副承托区

    C

    边缘封闭区

    D

    缓冲区

    E

    翼缘区


    正确答案: D,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问答题
    试述全口义齿后堤区处理的目的及其方法。

    正确答案: 全口义齿后堤区处理的目的为:为了提高基托边缘的封闭性,有利于义齿的固位。
    后堤区处理的方法是:削除在颤动线略后方模型表面的石膏。在模型上腭小凹后2mm与两侧翼上颌切迹的连线处用雕刀作一切迹,沿此切迹向前约5mm范围内,将模型表面轻轻刮去一层,越向前越少,将其刮成一斜坡状,并与上腭粘膜面移行,其深度和范围可因人而异,应根据粘膜可压入程度而定。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