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摘要:患者女性,37岁,因坏疽性阑尾炎穿孔行阑尾残端切除、腹腔引流术后第9天,体温波动在38~38.5℃之间,切口愈合不良,切口有较多量的液体渗出,渗液有粪臭味,疑为肠瘘。临床表现提示该病人正处于肠瘘的什么期?提示:病人主诉全身乏力,恶心,食欲不振,体温38.6℃,大便次数增多,腹部稍胀,右下腹有压痛。()A、腹膜炎期B、腹腔内感染期C、腹腔内脓肿期D、瘘管形成前期E、瘘管形成期F、瘘管形成后期G、瘘管闭合期

题目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37岁,因坏疽性阑尾炎穿孔行阑尾残端切除、腹腔引流术后第9天,体温波动在38~38.5℃之间,切口愈合不良,切口有较多量的液体渗出,渗液有粪臭味,疑为肠瘘。临床表现提示该病人正处于肠瘘的什么期?提示:病人主诉全身乏力,恶心,食欲不振,体温38.6℃,大便次数增多,腹部稍胀,右下腹有压痛。()

  • A、腹膜炎期
  • B、腹腔内感染期
  • C、腹腔内脓肿期
  • D、瘘管形成前期
  • E、瘘管形成期
  • F、瘘管形成后期
  • G、瘘管闭合期

相似考题

3.病历摘要: 患者女性,25岁。上腹部疼痛6小时,伴恶心,无呕吐,1小时前疼痛转移到右下腹,体温37.9℃,妊娠5个月。主要考虑的诊断是什么?A、胃炎B、肠炎C、肠胃炎D、急性阑尾炎E、胆囊炎F、阑尾脓肿G、妊娠期急性阑尾炎阑尾炎的特殊检查方法有哪些? 提示:查体:腹平软,不胀,右下腹麦氏点固定压痛。A、结肠充气试验B、腰大肌试验C、直肠指诊D、闭孔内肌试验E、X线钡餐检查F、纤维内镜检查G、B型超声波检查急性阑尾炎有哪些病理类型?A、急性单纯性阑尾炎B、急性化脓性阑尾炎C、阑尾周围脓肿D、小儿急性阑尾炎E、老年人急性阑尾炎F、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特有的临床表现有哪些?A、转移性右下腹痛B、恶心C、呕吐D、发热E、右下腹麦氏点固定压痛F、上腹部疼痛G、脐周疼痛H、腹膜刺激征妊娠期急性阑尾炎有什么临床特点?A、压痛点上移B、压痛点下移C、腹膜刺激征明显D、腹膜刺激征不明显E、容易引起流产或早产F、炎症容易在上腹部扩散G、炎症容易在下腹部扩散可采取的措施有: 提示:病人暂不同意手术,采取保守治疗。A、观察全身情况B、禁食C、静脉输液D、观察腹部疼痛进展E、使用止痛剂F、观察胎儿情况G、做好急诊手术的准备妊娠期阑尾炎的处理原则是:A、尽可能采用保守治疗B、早期手术C、围手术期加用黄体酮D、充分腹腔引流E、尽可能不用腹腔引流F、术后应用抗生素急性阑尾炎手术后可能会出现哪些并发症? 提示:保守治疗无效,在硬外麻下行阑尾切除术A、切口感染B、机械性肠梗阻C、出血D、腹腔感染E、早产/流产F、腹腔脓肿G、粪瘘

更多“病历摘要:患者女性,37岁,因坏疽性阑尾炎穿孔行阑尾残端切除、腹腔引流术后第9天,体温波动在38~38.5℃之间,切口愈合不良,切口有较多量的液体渗出,渗液有粪臭味,疑为肠瘘。临床表现提示该病人正处于肠瘘的什么期?提示:病人主诉全身乏力,恶心,食欲不振,体温38.6℃,大便次数增多,腹部稍胀,右下腹有压痛。()A、腹膜炎期B、腹腔内感染期C、腹腔内脓肿期D、瘘管形成前期E、瘘管形成期F、瘘管形成后期G、瘘管闭合期”相关问题
  • 第1题:

    病历摘要: 患者女性,37岁,因坏疽性阑尾炎穿孔行阑尾残端切除、腹腔引流术后第9天,体温波动在38~38.5℃之间,切口愈合不良,切口有较多量的液体渗出,渗液有粪臭味,疑为肠瘘。按瘘发生的原因,肠瘘可分为:A、先天性肠瘘

    B、后天性肠瘘

    C、生理性肠瘘

    D、病理性肠瘘

    E、创伤性肠瘘

    F、治疗性肠瘘

    G、外伤性肠瘘

    肠瘘形成后机体会出现什么病理生理改变? 提示:切口检查所见:仍有一长约 2cm的切口未愈合,有带粪臭味的液体流出,予以引流。A、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

    B、营养不良

    C、瘘管周围组织受损

    D、继发感染

    E、腹膜炎

    F、腹腔内器官感染

    G、腹腔脓肿

    临床表现提示该病人正处于肠瘘的什么期? 提示:病人主诉全身乏力,恶心,食欲不振,体温 38.6℃,大便次数增多,腹部稍胀,右下腹有压痛。A、腹膜炎期

    B、腹腔内感染期

    C、腹腔内脓肿期

    D、瘘管形成前期

    E、瘘管形成期

    F、瘘管形成后期

    G、瘘管闭合期

    肠瘘的处理原则是:A、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

    B、控制感染

    C、有效冲洗和引流

    D、一律采用全静脉营养

    E、维持重要器官功能

    F、防治并发症

    可选用什么方法处理瘘口? 提示:经加强瘘口护理及对症治疗后,病人伤口的渗出液逐日减少。A、使用油纱布填塞

    B、医用胶注入瘘管内填塞

    C、继续敞开引流

    D、盲端橡胶管堵塞

    E、塑料管填塞

    F、手术缝合

    肠瘘病人可能出现哪些并发症?A、堵片移位

    B、堵片松脱

    C、腹腔感染

    D、瘘口出血

    E、胃肠道出血

    F、肝肾功能障碍

    G、粘连性肠梗阻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ABF


    问题 2 答案:ABCDEFG


    问题 3 答案:C


    问题 4 答案:ABCEF


    问题 5 答案:ABDE


    问题 6 答案:ABCDEFG

  • 第2题:

    患者,男性,56岁。2周前因急性阑尾炎穿孔行阑尾切除术,术后回家经常卧床休息,3天前出现下腹疼痛,腹胀,伴有恶心、呕吐,逐渐加重,停止排气排便2天,腹部有轻压痛,肠鸣音亢进,可闻及气过水声,立位腹部平片,可见肠内有多个气液平面,患者可能出现

    A、出血

    B、切口感染

    C、粘连性肠梗阻

    D、肠瘘

    E、腹腔脓肿


    参考答案:C

  • 第3题:

    患者,男性,46岁。确诊为肠瘘,腹膜炎症状明显,有明显的中毒表现,瘘管形成早期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有困难,应尽早行

    A.腹腔引流术
    B.瘘口造口术
    C.肠断部分切除吻合术
    D.肠瘘局部楔形切除缝合术
    E.瘘口引流术

    答案:A
    解析:
    腹腔内脓肿经全身抗感染治疗不见好转,局部炎症范围有扩大趋势者,应作切开引流。

  • 第4题:

    患者,男性,37岁,三天前因消化性溃疡行胃大部切除手术,近两天来体温复升,出现顽固性呃逆,经查初步考虑为十二指肠外瘘。
    初步考虑病人外瘘病理分期为

    A. 腹膜炎期
    B. 局限性腹腔内脓肿期
    C. 瘘管形成期
    D. 瘘管控制期
    E. 瘘管愈合期

    答案:A
    解析:
    (1)腹膜炎期:多发生在创伤或手术后3~5天内
    (2)局限性腹腔内脓肿期:多发生在瘘发病后7~10天。
    (3)瘘管形成与被控制期:因感染程度、瘘的部位、大小等因素不同,一般为10~30天。
    (4)瘘管愈合期:因控制感染时间和瘘管类型而不同,自全身感染控制后1个月左右,半数以上的患瘘病人可以自愈,少数在2~3个月内自愈。

  • 第5题: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37岁,因坏疽性阑尾炎穿孔行阑尾残端切除、腹腔引流术后第9天,体温波动在38~38.5℃之间,切口愈合不良,切口有较多量的液体渗出,渗液有粪臭味,疑为肠瘘。 按瘘发生的原因,肠瘘可分为()

    • A、先天性肠瘘
    • B、后天性肠瘘
    • C、生理性肠瘘
    • D、病理性肠瘘
    • E、创伤性肠瘘
    • F、治疗性肠瘘
    • G、外伤性肠瘘

    正确答案:A,B,F

  • 第6题: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37岁,因坏疽性阑尾炎穿孔行阑尾残端切除、腹腔引流术后第9天,体温波动在38~38.5℃之间,切口愈合不良,切口有较多量的液体渗出,渗液有粪臭味,疑为肠瘘。肠瘘形成后机体会出现什么病理生理改变?()提示:切口检查所见:仍有一长约2cm的切口未愈合,有带粪臭味的液体流出,予以引流。

    • A、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
    • B、营养不良
    • C、瘘管周围组织受损
    • D、继发感染
    • E、腹膜炎
    • F、腹腔内器官感染
    • G、腹腔脓肿

    正确答案:A,B,C,D,E,F,G

  • 第7题:

    患者,男,21岁,因急性坏疽性阑尾炎入院,在硬膜外麻下行阑尾切除术,术后6h病人诉切口痛,测体温38℃,脉搏72次/min,血压16/12kPa,检查切口敷料干燥无渗血。请问: (1)术后3天内护理要点; (2)术后第6天病人体温升高,下腹部坠胀感,大便次数增多,有里急后重,解粘液便。上述病情说明发生了什么并发症?应如何护理?


    正确答案: (1)术后3天内护理要点:①硬膜外麻后护理,平卧,血压平稳后,取半卧位;②术后当天禁食,做好输液护理;第二天进流质;③鼓励病人早期下床活动;④观察和预防并发症。
    (2)术后第6天病人并发盆腔脓肿,应继续取半卧位,给予富有营养的易消化饮食,静脉输液,使用抗生素热水坐浴,温盐水保留灌肠。脓肿形成应协助做好切开引流手术。

  • 第8题:

    化脓性阑尾炎,阑尾切除术后第四天发热,右下腹部反跳痛,切口部红肿,有压痛。最大可能是()

    • A、切口内积血
    • B、腹腔内感染
    • C、腹腔内脓肿形成
    • D、切口感染
    • E、阑尾根部盲肠坏死

    正确答案:D

  • 第9题: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37岁,因坏疽性阑尾炎穿孔行阑尾残端切除、腹腔引流术后第9天,体温波动在38~38.5℃之间,切口愈合不良,切口有较多量的液体渗出,渗液有粪臭味,疑为肠瘘。肠瘘病人可能出现哪些并发症?()

    • A、堵片移位
    • B、堵片松脱
    • C、腹腔感染
    • D、瘘口出血
    • E、胃肠道出血
    • F、肝肾功能障碍
    • G、粘连性肠梗阻

    正确答案:A,B,C,D,E,F,G

  • 第10题:

    单选题
    患者男性,56岁。2周前因急性阑尾炎穿孔行阑尾切除术,术后回家经常卧床休息,3天前出现下腹疼痛,腹胀,伴有恶心、呕吐,逐渐加重,停止排气排便2天,腹部有轻压痛,肠鸣音亢进,可闻及气过水声,立位腹部平片,可见肠内有多个气液平面,患者可能出现()
    A

    出血

    B

    切口感染

    C

    粘连性肠梗阻

    D

    肠瘘

    E

    腹腔脓肿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患者,男性,22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痛8小时急诊行阑尾切除术,术中证实为坏疽性阑尾炎穿孔。术后6小时,患者仍感腹痛,躁动不安,未解小便。查体:体温38.5℃,血压10.7/8kPa(80/60mmHg),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心率110次/分,脉搏较弱,腹部稍胀,脐周及下腹压痛,轻度肌紧张,肠鸣音减弱。该患者目前最有可能的情况应考虑()
    A

    急性尿潴留

    B

    阑尾残端瘘

    C

    腹腔内出血

    D

    腹腔内感染

    E

    肠蠕动减弱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多选题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25岁。上腹部疼痛6小时,伴恶心,无呕吐,1小时前疼痛转移到右下腹,体温37.9℃,妊娠5个月。急性阑尾炎手术后可能会出现哪些并发症?()提示:保守治疗无效,在硬外麻下行阑尾切除术
    A

    切口感染

    B

    机械性肠梗阻

    C

    出血

    D

    腹腔感染

    E

    早产/流产

    F

    腹腔脓肿

    G

    粪瘘


    正确答案: E,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患者,男性,46岁。确诊为肠瘘,腹膜炎症状明显,有明显的中毒表现,瘘管形成早期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有困难,应尽早行

    A、腹腔引流术

    B、瘘口造口术

    C、肠断部分切除吻合术

    D、肠瘘局部楔形切除缝合术

    E、瘘口引流术


    参考答案:A

  • 第14题:

    患者女,26岁。因穿孔性阑尾炎入院,入院后行阑尾切除术。术后第5天,体温达39.5℃,大便次数增多,伴里急后重。直肠指诊发现直肠前壁有触痛,并有波动感。该患者可能并发了

    A、内出血

    B、切口感染

    C、腹腔脓肿

    D、肠瘘

    E、腹膜炎


    参考答案:C

  • 第15题: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行麦氏切口阑尾切除术。下列描述正确的有
    A.注意保护切口
    B.阑尾残端妥善处理,防止术后发生肠瘘
    C.腹腔局部使用抗生素冲洗
    D.腹腔可不放引流


    答案:A,B,D
    解析:
    ①行阑尾切除时,应注意保护切口,防止被污染,导致术后切口感染,因为切口感染是最常见的 术后并发症。②对于化脓性阑尾炎,由于阑尾残端局部充血水肿严重,因此应妥善处理阑尾残端,防止 术后发生肠瘘。③化脓性阑尾炎腹腔如有脓液,应仔细清除,用湿纱布蘸净脓液后关腹,不要用生理盐 水、抗生素溶液局部冲洗,以防感染扩散。如阑尾已穿孔,术中腹腔渗液较多,应彻底清除腹腔脓液或冲 洗腹腔并放置引流。

  • 第16题:

    患者女,26岁。因穿孔性阑尾炎入院,入院后行阑尾切除术。术后第5天,体温达39.5℃,大便次数增多,伴里急后重。直肠指诊发现直肠前壁有触痛,并有波动感。该患者可能并发了

    A.内出血
    B.切口感染
    C.腹腔脓肿
    D.肠瘘
    E.腹膜炎

    答案:C
    解析:

  • 第17题: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37岁,因坏疽性阑尾炎穿孔行阑尾残端切除、腹腔引流术后第9天,体温波动在38~38.5℃之间,切口愈合不良,切口有较多量的液体渗出,渗液有粪臭味,疑为肠瘘。肠瘘的处理原则是()

    • A、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
    • B、控制感染
    • C、有效冲洗和引流
    • D、一律采用全静脉营养
    • E、维持重要器官功能
    • F、防治并发症

    正确答案:A,B,C,E,F

  • 第18题: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25岁。上腹部疼痛6小时,伴恶心,无呕吐,1小时前疼痛转移到右下腹,体温37.9℃,妊娠5个月。急性阑尾炎手术后可能会出现哪些并发症?()提示:保守治疗无效,在硬外麻下行阑尾切除术

    • A、切口感染
    • B、机械性肠梗阻
    • C、出血
    • D、腹腔感染
    • E、早产/流产
    • F、腹腔脓肿
    • G、粪瘘

    正确答案:A,C,D,F,G

  • 第19题:

    高稠度的渗液提示()。

    • A、患者营养不良,缺乏蛋白
    • B、感染伤口或处于炎症期、肠瘘
    • C、静脉性溃疡
    • D、淋巴系统瘘管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37岁,因坏疽性阑尾炎穿孔行阑尾残端切除、腹腔引流术后第9天,体温波动在38~38.5℃之间,切口愈合不良,切口有较多量的液体渗出,渗液有粪臭味,疑为肠瘘。可选用什么方法处理瘘口?()提示:经加强瘘口护理及对症治疗后,病人伤口的渗出液逐日减少。

    • A、使用油纱布填塞
    • B、医用胶注入瘘管内填塞
    • C、继续敞开引流
    • D、盲端橡胶管堵塞
    • E、塑料管填塞
    • F、手术缝合

    正确答案:A,B,D,E

  • 第21题:

    单选题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行麦氏切口阑尾切除术。下列描述不正确的有(  )。
    A

    注意保护切口

    B

    阑尾残端妥善处理,防止术后发生肠瘘

    C

    腹腔局部使用抗生素冲洗

    D

    腹腔可不放引流

    E

    腹腔脓液,应仔细清除


    正确答案: D
    解析: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的阑尾表面已有脓性纤维素性渗出物覆盖,阑尾周围的腹腔内有稀薄脓液,形成局限性腹膜炎。故行阑尾切除时,应注意保护切口,因为切口感染是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腹腔脓液,应仔细清除,用湿纱布蘸净脓液后关腹,不要用生理盐水、抗生素溶液局部冲洗,以防感染扩散和形成后期粘连性肠梗阻;由于阑尾残端局部充血水肿严重,因此应妥善处理阑尾残端,防止术后发生肠瘘;因阑尾尚未穿孔,故腹腔内可不用放置引流。

  • 第22题:

    单选题
    化脓性阑尾炎,阑尾切除术后第四天发热,右下腹部反跳痛,切口部红肿,有压痛。最大可能是()
    A

    切口内积血

    B

    腹腔内感染

    C

    腹腔内脓肿形成

    D

    切口感染

    E

    阑尾根部盲肠坏死


    正确答案: E
    解析: 切口感染是阑尾切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切口红肿和压痛均提示切口感染。

  • 第23题:

    多选题
    病历摘要:患者女性,37岁,因坏疽性阑尾炎穿孔行阑尾残端切除、腹腔引流术后第9天,体温波动在38~38.5℃之间,切口愈合不良,切口有较多量的液体渗出,渗液有粪臭味,疑为肠瘘。可选用什么方法处理瘘口?()提示:经加强瘘口护理及对症治疗后,病人伤口的渗出液逐日减少。
    A

    使用油纱布填塞

    B

    医用胶注入瘘管内填塞

    C

    继续敞开引流

    D

    盲端橡胶管堵塞

    E

    塑料管填塞

    F

    手术缝合


    正确答案: F,A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