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男性,7岁,因“发热、嗜睡、抽搐2天”急症入院。查体:体温40℃,浅昏迷,颈强直,双侧瞳孔小,膝反射亢进,巴宾斯基征阳性。脑脊液无色透明,白细胞数95×106/L,多核0.55,单核0.45,糖3.0mmol/L,氯化物109mmol/L,蛋白0.6g/L。外周血白细胞14.5×109/L,中性粒细胞0.80,淋巴细胞0.20。怀疑流行性乙型脑炎。该患儿极期有可能出现的症状是()A、双侧瞳孔针尖样大小B、持续高热,体温可达40℃以上C、意识障碍和清醒交替D、肢体阵挛性抽搐E、全身性强直性痉挛F、软瘫G

题目

患儿男性,7岁,因“发热、嗜睡、抽搐2天”急症入院。查体:体温40℃,浅昏迷,颈强直,双侧瞳孔小,膝反射亢进,巴宾斯基征阳性。脑脊液无色透明,白细胞数95×106/L,多核0.55,单核0.45,糖3.0mmol/L,氯化物109mmol/L,蛋白0.6g/L。外周血白细胞14.5×109/L,中性粒细胞0.80,淋巴细胞0.20。怀疑流行性乙型脑炎。该患儿极期有可能出现的症状是()

  • A、双侧瞳孔针尖样大小
  • B、持续高热,体温可达40℃以上
  • C、意识障碍和清醒交替
  • D、肢体阵挛性抽搐
  • E、全身性强直性痉挛
  • F、软瘫
  • G、腱反射亢进
  • H、中枢性呼吸衰竭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B,D,E,F,G,H
更多“患儿男性,7岁,因“发热、嗜睡、抽搐2天”急症入院。查体:体温40℃,浅昏迷,颈强直,双侧瞳孔小,膝反射亢进,巴宾斯基征阳性。脑脊液无色透明,白细胞数95×106/L,多核0.55,单核0.45,糖3.0mmol/L,氯化物109mmol/L,蛋白0.6g/L。外周血白细胞14.5×109/L,中性粒细胞0.80,淋巴细胞0.20。怀疑流行性乙型脑炎。该患儿极期有可能出现的症状是()A、双侧瞳孔针尖样大小B、持续高热,体温可达40℃以上C、意识障碍和清醒交替D、肢体阵挛性抽搐E、全身性强直性痉挛F、软瘫G”相关问题
  • 第1题:

    患儿男性,7岁,因“发热、嗜睡、抽搐2天”急症入院。查体:体温40℃,浅昏迷,颈强直,双侧瞳孔小,膝反射亢进,巴宾斯基征阳性。脑脊液无色透明,白细胞数95×106/L,多核0.55,单核0.45,糖3.0mmol/L,氯化物109mmol/L,蛋白0.6g/L。外周血白细胞14.5×109/L,中性粒细胞0.80,淋巴细胞0.20。怀疑流行性乙型脑炎。关于流行性乙型脑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重症患儿在充分扩容的基础上可应用多巴胺、酚妥拉明等,以改善微循环,减轻脑水肿
    • B、中枢性呼吸衰竭时尽早使用呼吸机
    • C、大多数患儿可能留有后遗症
    • D、病程多在2周以上,大多数患儿恢复期常有神经、精神异常,或瘫痪、失语等症状
    • E、病理反射阳性,浅反射消失,深反射先亢进后消失
    • F、乙型脑炎病毒为嗜神经的RNA病毒
    • G、乙脑流行在夏秋季节
    • H、在流行季节前1个月,完成接种乙型脑炎疫苗,可有效预防乙脑发生

    正确答案:A,B,E,F,G,H

  • 第2题:

    4岁男孩,发热,嗜睡,头痛3天,体温40.2℃,意识呈浅昏迷,颈软,双侧瞳孔缩小,膝反射亢进,巴氏征阳性,周围血象白细胞15×109/L,中性粒细胞0.75,淋巴细胞0.25,脑脊液无色透明,细胞数100×106/L,多核0.80,单核0.20,糖4.5mmol/L,氯化物120mmol/L,蛋白0.9mmol/L,诊断为流行性乙型脑炎对该患儿应采取的隔离措施是()

    • A、接触隔离
    • B、消化道感染
    • C、血液/体液隔离
    • D、虫媒隔离
    • E、呼吸道隔离

    正确答案:D

  • 第3题:

    患儿,10岁。8月中旬因发热、嗜睡、头痛3天入院。体温:40℃,意识呈浅昏迷。双侧瞳孔缩小,颈软,膝反射亢进,巴宾斯基征阳性。脑脊液无色透明,细胞数0..1×109/L,中性粒细胞0.8,淋巴细胞0.2,糖2.77mmol/L,氯化物120mmol/L,蛋白300mg/L,外周血象中白细胞数15×109/L,中性粒细胞0.75,淋巴细胞0.25。应诊断为()

    • A、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 B、结核性脑膜炎
    • C、中毒性菌痢
    • D、流行性乙型脑炎
    • E、脑型疟疾

    正确答案:D

  • 第4题:

    5岁患儿,8月4日因发热、嗜睡、头痛4天入院。体温40.5℃,浅昏迷,颈强直,双侧瞳孔小,膝跳反射亢进,巴氏征阳性,脑脊液透明色,白细胞数88×106/L,多核0.6,单核0.4,葡萄糖2.7mmol/L,氯化物118mmol/L,蛋白0.8g/L。外周血白细胞15×109/L,中性粒细胞0.75,淋巴细胞0.25。最可能的诊断是()

    • A、中毒性痢疾
    • B、结核性脑膜炎
    • C、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 D、流行性乙型脑炎
    • E、虚性脑膜炎

    正确答案:D

  • 第5题:

    问答题
    5岁患儿,8月2日因发热,嗜睡,头痛4天入院。体温40.50C,浅昏迷,颈硬,双侧瞳孔小,膝反射亢进,巴氏征阳性,脑脊液无色透明,压力250mmH20,白细胞数88×106/L,多核0.60,单核0.40,糖2.8mmol/L,氯化物119mmo1/L,蛋白0.8g/L。外周血白细胞:15×109/L,中性粒细胞0.75,淋巴细胞0.25。 试述该病人的治疗原则。

    正确答案: 治疗:①降温:物理降温措施,包括降低体温和室温,也可联合应用人工冬眠疗法;②治疗脑水肿,用20%甘露醇注射液50~1OOml,快速静脉注射;必要时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③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④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和内环境的稳定;⑤必要的对症处理;⑥防蚊隔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6题:

    问答题
    5岁患儿,8月2日因发热,嗜睡,头痛4天入院。体温40.50C,浅昏迷,颈硬,双侧瞳孔小,膝反射亢进,巴氏征阳性,脑脊液无色透明,压力250mmH20,白细胞数88×106/L,多核0.60,单核0.40,糖2.8mmol/L,氯化物119mmo1/L,蛋白0.8g/L。外周血白细胞:15×109/L,中性粒细胞0.75,淋巴细胞0.25。 本病例的脑脊液检查有何异常,可见于哪些情况?

    正确答案: 脑脊液改变不明显,压力稍增高,细胞数轻度升高;可见于病毒性脑炎。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单选题
    患儿7岁,7月15日因发热、嗜睡5天入院。体温40.0℃,浅昏迷,颈硬,双侧瞳孔小,膝反射亢进,巴氏征阳性,脑脊液无色透明,白细胞数95×106/L,多核细胞0.55,单核细胞0.45,葡萄糖3.0mmol/L,氯化物109mmol/L,蛋白0.6g/L,外周血白细胞14.5×109/L,中性粒细胞0.80,淋巴细胞0.20。最可能的诊断是()
    A

    流行性乙型脑炎

    B

    虚性脑膜炎

    C

    中毒性痢疾

    D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E

    结核性脑膜炎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患儿,10岁。8月中旬因发热、嗜睡、头痛3天入院。体温:40℃,意识呈浅昏迷。双侧瞳孔缩小,颈软,膝反射亢进,巴宾斯基征阳性。脑脊液无色透明,细胞数10×106/L,中性粒细胞0.8,淋巴细胞0.2,糖2.77mmol/L,氯化物120mmol/L,蛋白300mg/L,外周血象中白细胞数15×109/L,中性粒细胞0.75,淋巴细胞0.25。应诊断为(  )。
    A

    中毒性菌痢

    B

    流行性乙型脑炎

    C

    结核性脑膜炎

    D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E

    脑型疟疾


    正确答案: C
    解析:
    BCD三项,均会引起脑脊液改变,其中患有流行性乙型脑炎时,脑脊液检查压力增高,呈非化脓性炎症改变,外观清亮,蛋白含量轻度增高,糖与氯化物正常;患有结核性脑膜炎时,脑脊液外观呈毛玻璃样,白细胞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糖及氯化物含量降低,蛋白含量明显增加;患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时,脑脊液呈细菌性改变,外观浑浊,白细胞明显升高,可达10000×106/L,糖含量明显降低,蛋白含量明显升高。

  • 第9题:

    多选题
    患儿男性,7岁,因“发热、嗜睡、抽搐2天”急症入院。查体:体温40℃,浅昏迷,颈强直,双侧瞳孔小,膝反射亢进,巴宾斯基征阳性。脑脊液无色透明,白细胞数95×106/L,多核0.55,单核0.45,糖3.0mmol/L,氯化物109mmol/L,蛋白0.6g/L。外周血白细胞14.5×109/L,中性粒细胞0.80,淋巴细胞0.20。怀疑流行性乙型脑炎。入院后患儿反复抽搐,此时正确的护理措施是()
    A

    保持气道通畅,防止窒息

    B

    适当约束防止坠床

    C

    保护易于摩擦部位皮肤,防止擦伤

    D

    给予药物降温配合物理降温,尽量使体温降到正常

    E

    惊厥发作时可用地西泮注射液快速静脉推注

    F

    降颅压脱水治疗,严格限制液体量

    G

    常规进行昏迷评分,低于8分时可考虑进行气管插管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5岁患儿,8月2日因发热,嗜睡,头痛四天入院。体温40.5℃,浅昏迷,颈硬,双侧瞳孔小,膝反射亢进,布鲁津斯基征阳性,脑脊液无色透明,细胞数88×106/L,多核0.60,单核0.40,糖2.8mmol/L,氯化物119mmol/L,蛋白0.8g/L。外周血白细胞15×109/L,中性粒细胞0.75,淋巴细胞0.25。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

    • A、中毒性痢疾
    • B、结核性脑膜炎
    • C、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 D、流行性乙型脑炎
    • E、虚性脑膜炎

    正确答案:D

  • 第11题:

    4岁男孩,发热,嗜睡,头痛3天,体温40.2℃,意识呈浅昏迷,颈软,双侧瞳孔缩小,膝反射亢进,巴氏征阳性,周围血象白细胞15×109/L,中性粒细胞0.75,淋巴细胞0.25,脑脊液无色透明,细胞数100×106/L,多核0.80,单核0.20,糖4.5mmol/L,氯化物120mmol/L,蛋白0.9mmol/L,诊断为流行性乙型脑炎护士在护理该患儿时重点的监护内容是()

    • A、高热、头痛、呼吸衰竭
    • B、高热、呕吐、呼吸衰竭
    • C、高热、昏迷、呼吸衰竭
    • D、高热、惊厥、呼吸衰竭
    • E、昏迷、惊厥、循环衰竭

    正确答案:D

  • 第12题:

    患儿7岁,7月15日因发热、嗜睡5天入院。体温40.0℃,浅昏迷,颈硬,双侧瞳孔小,膝反射亢进,巴氏征阳性,脑脊液无色透明,白细胞数95×10/L,多核细胞0.55,单核细胞0.45,葡萄糖3.0mmol/L,氯化物109mmol/L,蛋白0.6g/L,外周血白细胞14.5×10/L,中性粒细胞0.80,淋巴细胞0.20。最可能的诊断是()

    • A、流行性乙型脑炎
    • B、虚性脑膜炎
    • C、中毒性痢疾
    • D、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 E、结核性脑膜炎

    正确答案:A

  • 第13题:

    5岁患儿,8月4日因发热、嗜睡、头痛4天入院。体温40.5℃,浅昏迷,颈强直,双侧瞳孔小,膝跳反射亢进,巴氏征阳性,脑脊液透明色,白细胞数88×10/L,多核0.6,单核0.4,葡萄糖2.7mmol/L,氯化物118mmol/L,蛋白0.8g/L。外周血白细胞15×10/L,中性粒细胞0.75,淋巴细胞0.25。最可能的诊断是()

    • A、中毒性痢疾
    • B、结核性脑膜炎
    • C、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 D、流行性乙型脑炎
    • E、虚性脑膜炎

    正确答案:D

  • 第14题:

    单选题
    患儿,10岁。8月中旬因发热、嗜睡、头痛3天入院。体温:40℃,意识呈浅昏迷。双侧瞳孔缩小,颈软,膝反射亢进,巴宾斯基征阳性。脑脊液无色透明,细胞数0..1×109/L,中性粒细胞0.8,淋巴细胞0.2,糖2.77mmol/L,氯化物120mmol/L,蛋白300mg/L,外周血象中白细胞数15×109/L,中性粒细胞0.75,淋巴细胞0.25。应诊断为()
    A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B

    结核性脑膜炎

    C

    中毒性菌痢

    D

    流行性乙型脑炎

    E

    脑型疟疾


    正确答案: E
    解析: 流行性乙型脑炎时,脑脊液检查压力增高,呈非化脓性炎症改变,外观清亮,蛋白轻度增高,糖与氯化物正常;结脑脑脊液外观呈毛玻璃样,白细胞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糖及氯化物含量减低,蛋白可增加。

  • 第15题:

    单选题
    4岁男孩,发热,嗜睡,头痛3天,体温40.2℃,意识呈浅昏迷,颈硬,双侧瞳孔缩小,膝反射亢进,巴氏征阳性,周围血象白细胞15×109/L,中性粒细胞0.75,淋巴细胞0.25,脑脊液无色透明,细胞数100×106/L,多核0.80,单核0.20,糖4.5mmol/L,氯化物120mmol/L,蛋白0.9mmol/L,诊断为( )
    A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B

    结核性脑膜炎

    C

    虚性脑膜炎

    D

    流行性乙型脑炎

    E

    脑型疟疾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6题:

    问答题
    5岁患儿,8月2日因发热,嗜睡,头痛4天入院。体温40.50C,浅昏迷,颈硬,双侧瞳孔小,膝反射亢进,巴氏征阳性,脑脊液无色透明,压力250mmH20,白细胞数88×106/L,多核0.60,单核0.40,糖2.8mmol/L,氯化物119mmo1/L,蛋白0.8g/L。外周血白细胞:15×109/L,中性粒细胞0.75,淋巴细胞0.25。 本病例的最可能的诊断及依据。

    正确答案: 诊断:流行性乙型脑炎
    依据:夏季发病,5岁患儿,高热,头痛,意识障碍,瞳孔小,提示脑水肿,脑脊液呈病毒性脑炎改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7题:

    单选题
    4岁男孩,发热,嗜睡,头痛3天,体温40.2℃,意识呈浅昏迷,颈软,双侧瞳孔缩小,膝反射亢进,巴氏征阳性,周围血象白细胞15×109/L,中性粒细胞0.75,淋巴细胞0.25,脑脊液无色透明,细胞数100×106/L,多核0.80,单核0.20,糖4.5mmol/L,氯化物120mmol/L,蛋白0.9mmol/L,诊断为流行性乙型脑炎护士在护理该患儿时重点的监护内容是()
    A

    高热、头痛、呼吸衰竭

    B

    高热、呕吐、呼吸衰竭

    C

    高热、昏迷、呼吸衰竭

    D

    高热、惊厥、呼吸衰竭

    E

    昏迷、惊厥、循环衰竭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8题:

    多选题
    患儿男性,7岁,因“发热、嗜睡、抽搐2天”急症入院。查体:体温40℃,浅昏迷,颈强直,双侧瞳孔小,膝反射亢进,巴宾斯基征阳性。脑脊液无色透明,白细胞数95×106/L,多核0.55,单核0.45,糖3.0mmol/L,氯化物109mmol/L,蛋白0.6g/L。外周血白细胞14.5×109/L,中性粒细胞0.80,淋巴细胞0.20。怀疑流行性乙型脑炎。为早期明确诊断,需要做的实验室检测是()
    A

    乙脑病毒特异性IgM测定

    B

    血凝抑制试验

    C

    血清病毒分离

    D

    免疫荧光实验检测乙脑IgG或IgM抗体

    E

    脑脊液病毒分离

    F

    RT-PCR法检测乙脑病毒核酸片段


    正确答案: C,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