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儿男性,7岁,因“发热、嗜睡、抽搐2天”急症入院。查体:体温40℃,浅昏迷,颈强直,双侧瞳孔小,膝反射亢进,巴宾斯基征阳性。脑脊液无色透明,白细胞数95×106/L,多核0.55,单核0.45,糖3.0mmol/L,氯化物109mmol/L,蛋白0.6g/L。外周血白细胞14.5×109/L,中性粒细胞0.80,淋巴细胞0.20。怀疑流行性乙型脑炎。[提示]患儿入院后,经各项检查,确诊为流行性乙型脑炎。乙脑患儿脑脊液的特点是()
第1题:
患儿,男,6个月。因发热3天,反复惊厥3次入院。既往惊厥史。入院查体:体温38.7T,嗜睡,醒后烦躁易激惹,心率120次/分,心肺检查,腹软,前囟较饱满,为明确诊断,最重要的检查是
A、血培养;
B、头颅CT扫描;
C、腰椎穿刺;
D、脑电图;
E、头颅B超;
第2题:
A、体温升高
B、有受伤的危险
C、颅内压增高
D、营养不足
E、有体液不足的危险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患儿,女,8岁,因头痛、呕吐,发热,颈强直入院,现发生全身抽搐,意识丧失,初步诊断为化脓性脑膜炎。该患儿首要的护理诊断是()
第7题:
患儿,男性,12岁,头痛、发热4小时,伴呕吐、抽搐,以“流行性脑脊髓膜炎”入院。查体温39.2℃,脉搏110次/分,查体过程中患者又连续抽搐两次。针对患者目前的情况,下列各项措施中,不恰当的是()
第8题:
患儿,男,4岁8个月,因发热2天,左上下肢瘫痪1天入院。2天前无明显诱因发热,体温40.3℃,伴头痛、呕吐2次,为胃内容物,非喷射性,于外院输液对症治疗,体温降至正常。入院前1天,患儿出现左侧上下肢无力,不能站立,无发热及抽搐。查体:双下肢对称分布针尖大小紫红色皮疹,不高出皮面,压之不退色,左上下肢肌力4级,右上下肢肌力5级,四肢痛温觉存在。入院后最需要进行的检查为()
第9题:
多晒太阳
按时预防接种
加强体格锻炼
居室定期食醋熏蒸
体温过高时应及时降温
第10题:
保持气道通畅,防止窒息
适当约束防止坠床
保护易于摩擦部位皮肤,防止擦伤
给予药物降温配合物理降温,尽量使体温降到正常
惊厥发作时可用地西泮注射液快速静脉推注
降颅压脱水治疗,严格限制液体量
常规进行昏迷评分,低于8分时可考虑进行气管插管
第11题:
第12题:
营养失调
急性意识障碍
体温过高
躯体移动障碍
有窒息的危险
第13题:
患儿,8个月,因上感发热,体温39.8℃,突然出现双眼凝视,意识丧失,全身抽搐。该患儿惊厥的原因可能是
第14题:
患儿,男,2岁。因上呼吸道感染出现咳嗽、发热入院。现体温39.0℃,半小时前突发抽搐,持续约1分钟后停止,呈嗜睡状。为避免再发抽搐,护理的重点是
A、多晒太阳
B、居室定期食醋熏蒸
C、按时预防接种
D、加强体格锻炼
E、体温过高时应及时降温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患儿男性,7岁,因“发热、嗜睡、抽搐2天”急症入院。查体:体温40℃,浅昏迷,颈强直,双侧瞳孔小,膝反射亢进,巴宾斯基征阳性。脑脊液无色透明,白细胞数95×106/L,多核0.55,单核0.45,糖3.0mmol/L,氯化物109mmol/L,蛋白0.6g/L。外周血白细胞14.5×109/L,中性粒细胞0.80,淋巴细胞0.20。怀疑流行性乙型脑炎。入院后患儿反复抽搐,此时正确的护理措施是()
第18题:
患儿,女,15个月,因头痛,发热,呕吐2天入院,今晨患儿出现精神差,呕吐频繁,呈喷射性,查体,颈项强直,眼神呆滞,体温38.2℃,脉搏90次/分。应考虑以下哪种疾病()。
第19题:
患儿,4岁。咳嗽、流涕2天,发热1天,外出时突发抽搐,呈全身性、持续约半分钟。急诊入院查体:体温40.5℃,脉搏130次/分,呼吸35次/分,神志清楚,咽明显充血,颌下淋巴结肿大,其他无异常。该患儿抽搐发作时首选的药物是()。
第20题:
双侧瞳孔针尖样大小
持续高热,体温可达40℃以上
意识障碍和清醒交替
肢体阵挛性抽搐
全身性强直性痉挛
软瘫
腱反射亢进
中枢性呼吸衰竭
第21题:
脱水药
呼吸兴奋药
糖皮质激素
退热药
抗生素
第22题:
高热惊厥
颅内高压
癫痫
维生素D缺乏手足抽搐症
急性中毒
第23题:
密切观察抽搐表现
让患儿侧卧位休息
避免一切刺激
监测患儿体温和呼吸变化
准确记录呕吐量和性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