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矿物质的特点?”相关问题
  • 第1题:

    豆类食品中所含矿物质的特点是();();()


    正确答案:高钾、高镁、低钠

  • 第2题:

    昆虫食品具有()含量丰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特点。


    正确答案:蛋白质

  • 第3题:

    简述成矿物质迁移方式。


    正确答案: 1)卤化物形式—只发生在高温热液阶段
    2)胶体溶液形式—只发生在低温热液阶段
    3)易溶络合物形式—有用组分搬运的主要方式
    4)硫化物真溶液形式—自然界中几乎不存在

  • 第4题:

    简述影响矿物质生物可利用性的因素。


    正确答案:影响矿物质生物可利用性的因素有矿物质本身的化学形式、溶解性、食品组成、食品加工、机体的状态。

  • 第5题:

    简述矿物质的概念与分类。


    正确答案:矿物质又称为无机盐,是构成人体组织和维持正常生理活动的重要物质。根据其在生物体内的含量可以分为微量元素和大量元素,从食品和营养的角度又分为必需元素、非必需元素和有毒元素。

  • 第6题:

    简述矿物质的共同特点。


    正确答案: (1)矿物质在体内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和饮水中摄取。
    (2)矿物质在体内分布极不均匀。
    (3)矿物质相互之间存在协同或拮抗作用。
    (4)某些微量元素在体内虽需要量很少,但其生理剂量与中毒剂量范围较窄,摄入过多易产生毒性作用。

  • 第7题:

    问答题
    简述影响鱼类对矿物质利用的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矿物盐的存在形式(化学结构);鱼的品种、生理状态等;饲料中各元素之间的配比、协同作用等;水环境因素如pH、O2、水温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煤中矿物质种类按矿物质组成分类

    正确答案: 1)黏土矿物
    2)石英
    3)碳酸盐矿物
    4)硫化物和硫酸盐矿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土壤矿物质的地理分布

    正确答案: ①干冷气候条件下原生矿物含量较多
    ②湿热气候条件下多铁、铝氧化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什么是煤的灰分?它与煤中的矿物质有何关系?

    正确答案: 灰分是指煤在一定条件下完全燃烧后得到的残渣,量的多少与测定条件有关。灰分不是煤的固有组分,是煤中矿物质在高温下经分解、氧化、化合等反应转化而来的,灰分的产率要比相应的矿物质的含量要低,且其组成成分变化很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沉积成矿物质的搬运形式与沉积分异作用?

    正确答案: 成矿物质有三种搬运形式:碎屑;呈胶体(机械悬浮物)的形式被搬运;呈真溶液的形式被搬运。沉积分异作用根据沉积物质的不同特点划分机械沉积分异作用和化学沉积分异作用:
    ①机械沉积分异作用:碎屑物质在水、风、冰川等营力搬运和沉积过程中,由于运动速度和搬运能力有规律地减弱,便发生按颗粒大小、形状、比重和矿物成分的差异,而依次沉积的作用。形成砾岩、砂岩、粉砂岩、泥岩等沉积岩。形成砂矿床,如金、铂、锡石、黑钨矿、独居石、金刚石、金红石、刚玉等。
    ②化学沉积分异作用:指能溶解于水中的物质,在沉积过程中,由于受其化学特性的制约,发生的分异作用。这些物质包括真溶液中的物质、胶体化学的物质和生物化学的物质。影响化学分异的主要因素有溶解度、介质的pH值和Eh值。属于真溶液成矿的盐类物质,严格地受溶解度控制,按溶解度从小到大依次沉积。pH值和Eh值的变化规定了各种各样矿物的稳定区。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矿物质在食品加工中的损失的主要原因及防止措施。

    正确答案: 1、矿物质在食品加工和贮藏过程中损失的主要原因有:
    ①食品加工过程中,最初的淋洗和整理除去下脚料的过程是矿物质损失的主要途径
    ②烹饪或热烫中也由于遇水而使矿物质遭受大量损失
    ③食品在精加工过程中也会遭受损失
    ④与其他成分相互作用而损失
    2、防止措施:
    ①调节pH值,使食品中的矿质元素、离子达到动态平衡
    ②加工食品的过程中添加其他种类的矿质元素
    ③改善食品的加工方式如减少对食品的精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昆虫食品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的特点。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4题:

    简述土壤矿物质的地理分布


    正确答案: ①干冷气候条件下原生矿物含量较多
    ②湿热气候条件下多铁、铝氧化物

  • 第15题:

    简述生物质燃料和矿物质燃料(煤)的主要差别。


    正确答案: ①含碳量较少,含固定碳少。最高也仅50%左右,相当于褐煤的含碳量。
    ②含氢量稍多,挥发分较多。所以易被引燃,燃烧初期,析出量较大。
    ③含氧量多。使得热值低,但易于引燃。
    ④密度小。质地比较疏松,使得易于燃烧和燃尽,灰烬中残留的碳量较少。
    ⑤含硫量低。燃烧时不必设置废气脱硫装置,有利于环保。

  • 第16题:

    简述矿物质的概念、主要生理功能。


    正确答案: 矿物质的概念:构成生物体的所有元素中,除去C、H、O、N四种构成水和有机物质的元素外,其余元素都称为矿物质。
    主要生理功能:
    人体矿物质总量不到体重的4-5%,但却是人体不可缺少的六大营养素之一,它不为机体提供能量,但却是构成机体和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重要成分,在生物体内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①是构成机体组织的重要成分;
    ②维持体液渗透压;维持机体的酸碱平衡;
    ③保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与细胞膜的通透性;
    ④参与体内生物化学反映,发挥某些特殊的生理功能;
    ⑤改善食品感官性状与营养价值。

  • 第17题:

    简述矿物质的分类。


    正确答案:1、常/宏量元素:占人体重量0.01%以上,人体需要量大于100mg/d的元素。K、Na、Ca、Mg、P、S、Cl七种。2、微/痕量元素:占人体重量0.01%以下,人体需要量小于100mg/d的元素。70种,仅占人体总质量的0.05%。(1)必需微量元素①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10种,Cu、Co、Cr铬、Fe、F、I、Mn、M钼、Se硒、Zn②可能的必需微量元素:4种,Si、B硼、V矾、Ni③有潜在毒性,但低剂量时可能必需的元素:7种,Pb铅、Cd镉、Hg、As砷、Al、Sn钖、Li。(2)有害元素:Hg、As、Pb、Cd、Sb等。(3)非营养非毒性元素:Ag、Sr等。

  • 第18题:

    问答题
    简述矿物质化作用的两个阶段。

    正确答案: 第一阶段为有机质的分解阶段。即有机物质在微生物分泌的体外酶的作用下,逐步降解成为构成复杂有机物的基础有机化合物。
    第二阶段是微生物将第一阶段分解形成的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吸收至体内,一部分用来建造微生物的自身躯体;另一部分被氧化为最终的分解产物——CO2、H2O、NH3、H2PO4^-和SO4^2-,微生物同时获得其生命活动所必需的能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矿物质的特点?

    正确答案: ①大多数矿物质在人体内随年龄增长而增加;
    ②在人体内的分布极不均匀;
    ③不能在人体内合成,只能从膳食和饮水中摄取;
    ④不能在体内代谢过程中消失,也不能转化为其他物质;⑤过量摄入均对人体有害;
    ⑥矿物质相互之间存在着协同或拮抗作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论述矿物质的营养特点。

    正确答案: ①矿物质在体内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和饮水中摄取,摄入体内的矿物质经机体新陈代谢,每天都有一定量随粪、尿、汗、头发、指甲及皮肤粘膜脱落而排出体外,因此,矿物质必须不断地从膳食中供给;
    ②矿物质在体内分布极不均匀,如钙和磷主要分布在骨骼和牙齿,铁分布在红细胞,碘集中在甲状腺,钴分布在造血系统,锌分布在肌肉组织等;
    ③矿物质相互之间存在协同或拮抗作用,如膳食中钙和磷比例不合适,可影响该两种元素的吸收;过量的镁干扰钙的代谢;过量的锌影响铜的代谢;过量的铜可抑制铁的吸收;
    ④某些微量元素在体内虽需要量很少,但其生理剂量与中毒剂量范围较窄,摄入过多易产生毒性作用,如硒易因摄入过量引起中毒,对硒的强化应注意不宜用量过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什么是灰分、什么是矿物质以及他们的关系。

    正确答案: 1)煤的矿物质是指煤中的无机物质,不包括游离水,但包括化合水,主要包括粘土或页岩、方解石、黄铁矿及其其他微量成分。
    2)煤的灰分确切地说是指煤的灰分产率。它不是煤中固有成分,而是煤在规定条件下完全燃烧后的残留物,记做A。即煤中矿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经一系列分解、化合等复杂剩下的残渣。
    3)关系灰分全部来自矿物质,但组成和质量又不同于矿物质,煤的灰分与煤中矿物质关系密切,对煤炭利用都有直接影响,工业上常用灰分产率估算煤中矿物质的含量。
    4)灰分的危害:储存和运输负担;炼焦时,降低焦炭质量,炼铁时使高炉生产能力降低,影响铁的质量,增加炉渣;对于气化和燃烧,降低了热效率,增加原料消耗;液化时,煤中碱金属和碱土金属使催化剂活性降低;造成环境污染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矿物质营养的特点。

    正确答案: 矿物质在体内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和饮水中摄取,摄入体内的矿物质经机体新陈代谢,每天都有一定量随粪、尿、汗、头发、指甲及皮肤粘膜脱落而排出体外,因此,矿物质必须不断地从膳食中供给;②矿物质在体内分布极不均匀,如钙和磷主要分布在骨骼和牙齿,铁分布在红细胞,碘集中在甲状腺,钴分布在造血系统,锌分布在肌肉组织等;矿物质相互之间存在协同或拮抗作用,如膳食中钙和磷比例不合适,可影响该两种元素的吸收;过量的镁干扰钙的代谢;过量的锌影响铜的代谢;过量的铜可抑制铁的吸收;某些微量元素在体内虽需要量很少,但其生理剂量与中毒剂量范围较窄,摄入过多易产生毒性作用,如硒易因摄入过量引起中毒,对硒的强化应注意不宜用量过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成矿物质迁移方式。

    正确答案: 1)卤化物形式—只发生在高温热液阶段
    2)胶体溶液形式—只发生在低温热液阶段
    3)易溶络合物形式—有用组分搬运的主要方式
    4)硫化物真溶液形式—自然界中几乎不存在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