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基金会在某次赈灾募捐活动中,从一棉被企业获得了5000床棉被的捐赠物,根据双方协议,该基金会应于5日内把该批物资送给该棉被企业所指定C地区的灾民。但是,在运输该批物资的过程中,因突遇洪灾导致山体滑坡而无法按协议规定及时送达至C地区的灾民,且因通信中断,无法与该棉被企业取得联系。在该情况下,下列哪一种处理方式符合基金会管理的相关规定?( )A、不作任何处理,待交通恢复后再送达C地的灾民手中B、山体滑坡运输地附近也有部分灾民,直接把该批棉被送给该地的灾民C.将棉被就地变卖,把变卖所得资金在C、地区当地购买棉

题目

A基金会在某次赈灾募捐活动中,从一棉被企业获得了5000床棉被的捐赠物,根据双方协议,该基金会应于5日内把该批物资送给该棉被企业所指定C地区的灾民。但是,在运输该批物资的过程中,因突遇洪灾导致山体滑坡而无法按协议规定及时送达至C地区的灾民,且因通信中断,无法与该棉被企业取得联系。在该情况下,下列哪一种处理方式符合基金会管理的相关规定?( )

  • A、不作任何处理,待交通恢复后再送达C地的灾民手中
  • B、山体滑坡运输地附近也有部分灾民,直接把该批棉被送给该地的灾民C.将棉被就地变卖,把变卖所得资金在
  • C、地区当地购买棉被捐给C地区的灾民
  • D、把棉被捐给发生山体滑坡地的民政部门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C
更多“A基金会在某次赈灾募捐活动中,从一棉被企业获得了5000床棉被的捐赠物,根据双方协议,该基金会应于5日内把该批物资送给该棉被企业所指定C地区的灾民。但是,在运输该批物资的过程中,因突遇洪灾导致山体滑坡而无法按协议规定及时送达至C地区的灾民,且因通信中断,无法与该棉被企业取得联系。在该情况下,下列哪一种处理方式符合基金会管理的相关规定?( )A、不作任何处理,待交通恢复后再送达C地的灾民手中B、山体滑坡运输地附近也有部分灾民,直接把该批棉被送给该地的灾民C.将棉被就地变卖,把变卖所得资金在C、地区当地购买棉”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地发生重大自然灾害,该省一家经民政部门认定的具有救灾宗旨的公募基金会准备开展募捐活动,支持灾区人民抢险救灾。该公募基金会的下列行为中,符合《救灾捐赠管理办法》规定的是( )。

    A.通过广泛宣传号召,募得善款800万元。根据灾区实际情况,捐给灾区600万元,余款用于增加基金会的原始基金,以备将来开展其他救灾活动

    B.将募集到的价值近300万元种类药品直接运送到灾区,并直接分发到灾民手中

    C.组织了义演、义卖等大型筹款活动,并于活动结束后25日内报当地民政部门备案

    D.对于募款过程中接收到的一批不适用于灾区救援的物资,直接通过公开拍卖的方式予以变卖,所得款项用于灾区救助


    正确答案:C
    A项,具有救灾宗旨的公募基金会,可以依法开展救灾募捐活动,在发生自然灾害时所募集的资金不得用于增加原始基金;B项,救灾捐赠受赠人有三类,即县级以上民政部门及其委托的社会捐助接收机构、经县级以上民政部门认定的具有救灾宗旨的公益性民间组织、法律及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组织,灾民不能作为受赠人;D项,对灾区不适用的境内救灾捐赠物资,经捐赠人书面同意,报县级以上民政部门批准后可以变卖。
    【命题点拨】本题是对公募基金会募捐活动的考查。

  • 第2题:

    2011年4月,某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与某慈善基金会签订捐赠协议,通过该慈善基金会向一批学校捐赠价值1500万元的光伏发电组件。慈善基金会向该公司开具了l500万元的捐赠发票,该公司由此而申报税收减免。2011年8月,媒体报道一些学校根本没有得到捐赠物资,还有一些学校收到的捐赠物资与该公司承诺的不一样,由此引发了“诈捐门”事件。下列关于该事件说法正确的有( )。

    A.该公司应当依法履行捐赠协议,按照协议约定方式捐赠
    B.该公司有权向慈善基金会查询捐赠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
    C.该公司由于捐赠的是物资,因而无法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
    D.慈善基金会应当根据捐赠协议约定,及时把捐赠物资转赠给学校
    E.慈善基金会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开接受捐赠的情况,以及受赠财产的使用和管理情况

    答案:A,B,D,E
    解析:
    AD两项,《公益事业捐赠法》第十八条规定,受赠人与捐赠人订立了捐赠协议的,应当按照协议约定的用途使用捐赠财产,不得擅自改变捐赠财产的用途。如果确需改变用途的,应当征得捐赠人的同意。B项,第二十一条规定,捐赠人有权向受赠人查询捐赠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对于捐赠人的查询,受赠人应当如实答复。C项,第二十四条规定,公司和其他企业依照本法的规定捐赠财产用于公益事业,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享受企业所得税方面的优惠。E项,第二十二条规定,受赠人应当公开接受捐赠的情况和受赠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 第3题:

    在某赈灾募捐活动中,某牛奶企业捐赠了价值数万元的酸奶。
    在运送酸奶到灾区的途中,因交通中断,滞留在某地,即将变质。此种情形下,
    下列处理方式符合相关规定的是( )。

    A: 酸奶是救灾物资,不得挪作他用,只能等交通恢复,快速运到灾区
    B: 为避免物资浪费,马上免费送给路人
    C: 运回牛奶企业,让其自行处理
    D: 将酸奶就地变卖,获得资金捐赠灾区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核的是捐赠财产的使用和管理。《公益事业捐赠法》对捐赠财产的使用和管理作出了明确规定,公益性非营利的事业单位应当将受赠财产用于发展本单位的公益事业,不得挪作他用。对于不易储存、运输和超过实际需要的受赠财产,受赠人可以变卖,所取得的全部收入,应当用于捐赠目的。受赠人与捐赠人订立了捐赠协议的,应当按照协议约定的用途使用捐赠财产,不得擅自改变捐赠财产的用途。确需改变用途的应当征得捐赠人的同意。本题中受赠人未与捐赠人订立协议,所以酸奶无需运回牛奶企业,选项C被排除。选项A、B不符合规定,故应选D。

  • 第4题:

    在某赈灾募捐活动中,某牛奶企业捐赠了价值数万元的酸奶。在运送酸奶到灾区的途中,因交通中断,滞留在某地,即将变质。此种情形下,下列处理方式符合相关规定的是()。

    A 酸奶是救灾物资,不得挪作他用,只能等交通恢复后,快速运到灾区
    B 为避免物资浪费,马上免费送给路人
    C 运回牛奶企业,让其自行处理
    D 将酸奶就地变卖,获得资金捐赠灾区

    答案:D
    解析:
    灾区不适用的救灾捐赠物资,经履行手续可以变卖,但所得款必须作为救灾捐赠管理使用,不得挪作他用。

  • 第5题:

    冬天的时候,棉被经过白天晾晒,晚上人盖着感觉暖和,是因为( )。

    A.棉被中蓄存了热量,晚上释放出来了
    B.棉被内表面的表面传热系数减小了
    C.棉被变厚了,棉被的导热系数变小了
    D.棉被外表面的表面传热系数减小了

    答案:C
    解析:
    棉被经过晾晒以后,棉絮松散了,可使棉花的空隙里进入更多的空气。而空气在狭小的棉絮空间里的热量传递方式主要是导热,由于空气的导热系数较小,因此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而经过拍打的棉被变厚了,可以让更多的空气进入,棉被的导热系数变小了。

  • 第6题:

    妈妈与孩子讨论:是棉被把人暖化了。还是人把棉被暖化了?孩子认为是人把棉被暖化了?棉被是保存温暖的。
    写作要求:(1)选准角度,置顶立意;(2)自拟题目;(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不少于800字。


    答案:
    解析:
    第一:审题:审文体-论说文:重在说服读者同意作者观点的一种说理性文章。审题型-材料作文。审要求-字数要求。 第二:立意-确定文章的中心论点。 第三:选材 第四:布局:即文章的结构。 第五:表达:恰当应用写作方法,让自己的语言准确具体,具有说服力

  • 第7题:

    冬天时节,棉被经过白天拍打晾晒后,晚上人盖着觉得暖和,是因为()

    • A、棉被中蓄存了热量,晚上释放出来了
    • B、棉被内表面的表面传热系数减小了
    • C、棉被变厚了,棉被的导热系数变小了
    • D、棉被外表面的表面传热系数减小了

    正确答案:C

  • 第8题:

    问答题
    某商场将库存商品一批支援灾区,棉被1000条,棉服1000件。棉被购进成本为80元/条,零售价140元/条,棉服购进成本70元/件,零售价120元/件。  该商场账务处理如下:  借:营业外支出   150000  贷:库存商品——棉被    80000        ——棉服    70000  计算该商场少缴增值税税额,并作出账务处理。

    正确答案:
    少缴增值税=(140×1000+120×1000)÷(1)17×17%=3777(7)78(元)
    调账账务处理:
    借:营业外支出 3777(7)78
    贷:应交税费——增值税检查调整 3777(7)78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知识点已删除】在某赈灾募捐活动中,某牛奶企业捐赠了价值数万元的酸奶。在运送酸奶到灾区的途中,因交通中断,滞留在某地,即将变质。此种情形下,下列处理方式符合相关规定的是(  )。
    A

    酸奶是救灾物资,不得挪作他用,只能等交通恢复,快速运到灾区

    B

    为避免物资浪费,马上免费送给路人

    C

    运回牛奶企业,让其自行处理

    D

    将酸奶就地变卖,获得资金捐赠灾区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在某赈灾募捐活动中,某牛奶企业捐赠了价值数万元的酸奶。在运送酸奶到灾区的途中,因交通中断,滞留在某地,即将变质。此种情形下,下列处理方式符合相关规定的是( )。
    A

    酸奶是救灾物资,不得挪作他用,只能等交通恢复,快速运到灾区

    B

    为避免物资浪费,马上免费送给路人

    C

    运回牛奶企业,让其自行处理

    D

    将酸奶就地变卖,获得资金捐赠灾区


    正确答案: D
    解析: 《公益事业捐赠法》对捐赠财产的使用和管理作出了明确规定,公益性非营利的事业单位应当将受赠财产用于发展本单位的公益事业,不得挪作他用。对于不易储存、运输和超过实际需要的受赠财产,受赠人可以变卖,所取得的全部收入,应当用于捐赠目的。
    受赠人与捐赠人订立了捐赠协议的,应当按照协议约定的用途使用捐赠财产,不得擅自改变捐赠财产的用途。确需改变用途的应当征得捐赠人的同意。本题中受赠人未与捐赠人订立协议,所以酸奶无须运回牛奶企业,选项C被排除。选项A、B不符合规定,故选D。

  • 第11题:

    单选题
    冬天的时候,棉被经过白天晾晒,晚上人盖着感觉暖和,是因为(  )。
    A

    棉被中蓄存了热量,晚上释放出来了

    B

    棉被内表面的表面传热系数减小了

    C

    棉被变厚了,棉被的导热系数变小了

    D

    棉被外表面的表面传热系数减小了


    正确答案: A
    解析:
    棉被经过晾晒以后,棉絮松散了,可使棉花的空隙里进入更多的空气。而空气在狭小的棉絮空间里的热量传递方式主要是导热,由于空气的导热系数较小,因此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而经过拍打的棉被变厚了,可以让更多的空气进入,棉被的导热系数变小了,保温性能良好,因此晚上人盖着感觉暖和。

  • 第12题:

    多选题
    2011年4月,某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与某慈善基金会签订捐赠协议,通过该慈善基金会向一批学校捐赠价值1500万元的光伏发电组件。慈善基金会向该公司开具了1500万元的捐赠发票,该公司由此而申报税收减免。2011年8月,媒体报道一些学校根本没有得到捐赠物资,还有一些学校收到的捐赠物资与该公司承诺的不一样,由此引发了“诈捐门”事件。下列关于该事件说法正确的有(  )。[2012年真题]
    A

    该公司应当依法履行捐赠协议,按照协议约定方式捐赠

    B

    该公司有权向慈善基金会查询捐赠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

    C

    该公司由于捐赠的是物资,因而无法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

    D

    慈善基金会应当根据捐赠协议约定,及时把捐赠物资转赠给学校

    E

    慈善基金会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开接受捐赠的情况,以及受赠财产的使用和管理情况


    正确答案: D,E
    解析:
    AD两项,《公益事业捐赠法》第十八条规定,受赠人与捐赠人订立了捐赠协议的,应当按照协议约定的用途使用捐赠财产,不得擅自改变捐赠财产的用途。如果确需改变用途的,应当征得捐赠人的同意。B项,第二十一条规定,捐赠人有权向受赠人查询捐赠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对于捐赠人的查询,受赠人应当如实答复。C项,第二十四条规定,公司和其他企业依照本法的规定捐赠财产用于公益事业,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享受企业所得税方面的优惠。E项,第二十二条规定,受赠人应当公开接受捐赠的情况和受赠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接受社会监督。

  • 第13题:

    某地发生重大自然灾害,该省一家经民政部门认定的具有救灾宗旨的公募基金会准备开展募捐活动,支持灾区人民抢险救灾。该公募基金会的下列行为中,符合《救灾捐赠管理办法》规定的是()。

    A:通过广泛宣传号召,募得善款800万元。根据灾区实际情况,捐给灾区600万元,余款用于增加基金会的原始基金,以备将来开展其他救灾活动
    B:将募集到的价值近300万元种类药品直接运送到灾区,并直接分发到灾民手中
    C:组织了义演、义卖等大型筹款活动,并于活动结束后25日内报当地民政部门备案
    D:对于募款过程中接收到的一批不适用于灾区救援的物资,直接通过公开拍卖的方式予以变卖,所得款项用于灾区救助

    答案:C
    解析:
    A项,具有救灾宗旨的公募基金会,可以依法开展救灾募捐活动,在发生自然灾害时所募集的资金不得用于增加原始基金;B项,救灾捐赠受赠人有三类,即县级以上民政部门及其委托的社会捐助接收机构、经县级以上民政部门认定的具有救灾宗旨的公益性民间组织、法律及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组织,灾民不能作为受赠人;D项,对灾区不适用的境内救灾捐赠物资,经捐赠人书面同意,报县级以上民政部门批准后可以变卖。

  • 第14题:

    某基金会接受了某文具制造企业捐助的10万元现金和一批文具,按照该企业捐助人的意愿,基金会计划将这笔资金和文具分批赠与本市的一个农民工子女小学。但该学校在接受完第一笔捐助资金和文具后,由于教学管理方面存在着较大问题被当地教育系统解散,学生被分流给附近的一些正规学校。对于未捐赠出的资金和文具,该基金会可采取的处置办法是( )。

    A.可以依法拍卖或者变卖,所得收入用于捐赠目的
    B.不能拍卖或者变卖,只能将未捐赠出的资金和文具返还给捐助企业
    C.必须要重新和捐赠方进行商议,拟定新的协议,确定新的捐赠对象
    D.必须要履行和捐赠方的最初协议,将资金和文具追踪赠与第一批被资助对象

    答案:A
    解析:
    基金会的财产及其他收入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私分、侵占、挪用。接受捐赠的物资无法用于符合其宗旨的用途时,基金会可以依法拍卖或者变卖,所得收入用于捐赠目的。

  • 第15题:

    2011年4月,某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与某慈善基金会签订捐赠协议,通过该慈善基金会向一批学校捐赠价值1500万元的光伏发电组件。慈善基金会向该公司开具了1500万元的捐赠发票,该公司由此而申报税收减免。2011年8月,媒体报道一些学校根本没有得到捐赠物资,还有一些学校收到的捐赠物资与该公司承诺的不一样,由此引发了“诈捐门”事件。下列关于该事件说法正确的有()。

    A:该公司应当依法履行捐赠协议,根据协议约定方式捐赠
    B:该公司有权向慈善基金会查询捐赠财产的使用、管理情况
    C:该公司由于捐赠的是物资,因而无法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
    D:慈善基金会应当根据捐赠协议约定,及时把捐赠物资转赠给学校
    E:慈善基金会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开接受捐赠的情况,以及受赠财产的使用和管理情况

    答案:A,B,D,E
    解析:
    考点:公益事业捐赠的规定。

  • 第16题:

    2008年汶川地震,某基金会在赈灾募捐活动中,从某食品企业获得了10000斤大米的捐赠,根据双方协议,该基金会应于7日内把这10000斤大米送达汶川县的灾民手中。但是,在运输该批物资的过程中,因突遇洪灾导致山体滑坡而无法按协议规定及时送达汶川县,而且因通信中断,无法与该企业取得联系。在该情况下,符合相关规定的处理方式是(  )。

    A.山体滑坡运输地附近也有部分灾民,直接把大米送给该地的灾民,然后回去再跟该企业联系解释
    B.直接把大米捐给发生山体滑坡地的民政部门
    C.不作任何处理,待交通恢复后再送达汶川县的灾民手中
    D.将大米就地变卖,将变卖所得资金用于在当地购买大米,然后捐赠给汶川县灾民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基金会财产的管理。基金会的财产及其他收入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私分、侵占、挪用。基金会应当根据章程规定的宗旨和公益活动的业务范围使用其财产;捐赠协议明确了具体使用方式的捐赠,根据捐赠协议的约定使用。接受捐赠的物资无法用于符合其宗旨的用途时,基金会可以依法拍卖或者变卖,所得收入用于捐赠目的。

  • 第17题:

    某儿童基金会2017年发生如下经济业务:
    (1)8月24日,与某企业签订一份捐赠协议,协议规定,该企业向该基金会捐赠5 000万元,其中4 000万元用于资助贫困地区的儿童教育,1 000万元用于此次捐赠活动的宣传和管理,款项将在协议签订后的10日内汇至该儿童基金会银行账户。
    (2)根据此协议,9月2日,该基金会收到捐款5 000万元,款项存入银行。
    (3)9月4日,该基金会将4 000万元用于资助贫困地区的儿童教育,并发生了30万元的管理费用。
    (4)9月14日,该基金会与该企业又签订一份补充协议,协议规定,此次捐赠活动结余款项中的100万元由该儿童基金会自由支配。至年末此结余未支出。
    (5)10月30日,该儿童基金会收到政府补助款100万元,已转入该基金会的银行账户,此款项专门用于某市儿童流感疫苗相关款项支付。
    (6)11月30日,儿童基金会接受了某企业捐赠3 600万元,未限定用途,相关款项已收存银行。
    <1> 、编制该儿童基金会上述业务的相关会计分录;
    <2> 、不考虑期初余额的影响,计算2017年限定性净资产、非限定性净资产的金额,并编制相关的会计分录。


    答案:
    解析:
    1.①8月24日,不满足捐赠收入的确认条件,不需要进行账务处理。
    ②9月2日,按照收到的捐款金额,确认捐赠收入。
    借:银行存款    5 000
      贷:捐赠收入——限定性收入     5 000(1分)
    ③9月4日:
    借:业务活动成本 4 000
      管理费用 30
      贷:银行存款 4 030(1分)
    借:捐赠收入——限定性收入 4 030
      贷:捐赠收入——非限定性收入 4 030(1分)
    ④9月14日:
    借:捐赠收入——限定性收入 100
      贷:捐赠收入——非限定性收入 100(1分)
    ⑤10月30日
    借:银行存款 100
      贷:政府补助收入——限定性收入 100(1分)
    ⑥11月30日
    借:银行存款 3 600
      贷:捐赠收入——非限定性收入 3 600(1分)
    2.不考虑期初余额的影响,计算2017年限定性净资产、非限定性净资产的金额,并编制相关的分录:
    限定性净资产=5 000-4 030-100+100=970(万元)(1分)
    非限定性净资产=-4 030+4 030+100+3 600=3 700(万元)(1分)
    借:捐赠收入——限定性收入 870(5 000-4 030-100)
      政府补助收入——限定性收入 100
      贷:限定性净资产 970(1分)
    借:捐赠收入——非限定性收入 7 730(4 030+100+3 600)
      贷:业务活动成本 4 000
        管理费用 30
        非限定性净资产 3 700(1分)

  • 第18题:

    某单位出现了漏洞,该单位对漏洞采用针刺无纺布、棉被堵塞漏洞进水口的方法,该单位的做法是可行有效的。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9题:

    油船舱口着火,船体完整无损,可利用()和其他覆盖物,将舱口盖严,隔绝油舱内的蒸汽与空气接触,使其()灭火。

    • A、棉被;窒息
    • B、棉被;抑制
    • C、石棉被;窒息
    • D、石棉被;抑制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单选题
    在某赈灾募捐活动中,某牛奶企业捐赠了价值数万元的酸奶。在运送酸奶到灾区的途中,因交通中断,滞留在某地,即将变质。此种情形下,下列处理方式符合相关规定的是(  )。[2009年真题]
    A

    酸奶是救灾物资,不得挪作他用,只能等交通恢复,快速运到灾区

    B

    为避免物资浪费,马上免费送给路人

    C

    运回牛奶企业,让其自行处理

    D

    将酸奶就地变卖,获得资金捐赠灾区


    正确答案: D
    解析:
    公益性社会团体受赠的财产及其增值为社会公共财产,受国家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挪用和损毁。根据《公益事业捐赠法》规定,对于不易储存、运输和超过实际需要的受赠财产,受赠人可以变卖,所取得的全部收入,应当用于捐赠目的。

  • 第21题:

    单选题
    某地发生重大自然灾害,该省一家经民政部门认定的具有救灾宗旨的公募基金会准备开展募捐活动,支持灾区人民抢险救灾。该公募基金会的下列行为中,符合《救灾捐赠管理办法》规定的是(  )。[2010年真题]
    A

    通过广泛宣传号召,募得善款800万元。根据灾区实际情况,捐给灾区600万元,余款用于增加基金会的原始基金,以备将来开展其他救灾活动

    B

    将募集到的价值近300万元的药品直接运送到灾区,并直接分发到灾民手中

    C

    组织了义演、义卖等大型筹款活动,并于活动结束后25日内报当地民政部门备案

    D

    对于募款过程中接收到的一批不适用于灾区救援的物资,直接通过公开拍卖的方式予以变卖,所得款项用于灾区救助


    正确答案: C
    解析:
    A项,《救灾捐赠管理办法》第十条规定,具有救灾宗旨的公募基金会,可以依法开展救灾募捐活动,但是在发生自然灾害时所募集的资金不得用于增加原始基金。B项,第十三条规定,救灾捐赠受赠人包括:①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及其委托的社会捐助接收机构;②经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认定的具有救灾宗旨的公益性民间组织;③法律及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组织。灾民不能作为受赠人。C项,第九条规定,开展义演、义赛、义卖等大型救灾捐赠和募捐活动,举办单位应当在活动结束后30日内,报当地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备案。D项,第二十七条规定,对灾区不适用的境内救灾捐赠物资,经捐赠人书面同意,报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批准后可以变卖。

  • 第22题:

    单选题
    2013年9月1日,某基金会与某乙企业签订了一份捐赠协议。协议规定,乙企业将向该基金会捐赠200000元,其中180000元用于资助贫困地区的儿童;20000元用于此次捐赠活动的管理,款项将在协议签订后的20日内汇至该基金会银行账户。根据此协议,2013年9月12日,该基金会收到了乙企业捐赠的款项200000元。2013年10月9日,该基金会将180000元转赠给数家贫困地区的小学,并发生了18000元的管理费用。2013年12月14日,该基金会与乙企业签订了一份补充协议,协议规定,此次捐赠活动节余的2000元由该基金会自由支配。下列处理中错误的是( )。
    A

    2013年9月1日,不满足捐赠收入的确认条件,不需要进行账务处理

    B

    该捐赠收入属于限定性收入

    C

    2013年12月14日,将捐赠收入——限定性收入转为非限定性收入

    D

    该项交易属于交换交易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妈妈问孩子:“棉被放在床上一直是凉凉的,可是人一躺进去就变得暖和了,你说是棉被把人暖热了,还是人把棉被暖热了?”孩子一听笑了:“妈妈你真糊涂啊,棉被怎么可能把人暖热,是人把棉被暖热了。”妈妈又问:“既然棉被给不了我们温暖,反而要靠我们去暖它,那么我们还盖棉被做什么?”孩子想了想说:“虽然棉被给不了我们温暖,却可以保存我们的温暖,让我们在被窝里睡得舒服呀!”综合上述材料所引发的思考和感悟,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要求:用规范的现代汉语写作,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标题自拟。

    正确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