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伏期是青少年犯罪的最初开始,是一个由正常行为意识向堕落、违法犯罪意识转换的最初阶段,是青少年犯罪的第一步。
第1题:
矫正社会工作领域中的院舍训练,通常是为违法犯罪人员,尤其是( )而设置的。
A.犯罪行为轻微的成年人
B.违法犯罪青少年
C.违法犯罪的妇女
D.违法犯罪的高龄老人
第2题:
按照刑法的规定,不受追诉期限限制的是
A.犯罪分子还有其他违法行为
B.犯罪分子又犯新罪
C.犯罪分子逃避侦查或者审判
D.犯罪分子阻止被害人向公、检、法机关提出控告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想象竞合犯,是指实施一个犯罪行为的同时()的犯罪形态。
第6题:
2011年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的主要载体是“为了明天——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程”。
第7题:
吸收犯与想象竞合犯的区别之一是数个犯罪行为还是一个犯罪行为
第8题:
下列关于牵连犯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第9题:
牵连犯必须是出于一个犯罪目的
牵连犯必须是行为人实施了数个犯罪行为
牵连犯是在目的行为或者原因行为触犯了一个罪名的情况下,手段行为或者结果行为又触犯了另一个罪名
牵连犯是实质的一罪,所以不实行数罪并罚
第10题:
违法行为
违约行为
违法意识
犯罪行为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犯罪行为轻微的成年人
违法犯罪青少年
违法犯罪的妇女
违法犯罪的高龄老人
第13题:
贯彻“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依靠社会力量,建立帮教工作小组的对象()
A.少年犯
B.未成年的违法犯罪人员
C.25岁以下有违法和轻微犯罪行为的青少年
D.两劳释放不满5年的人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贯彻“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依靠社会力量,建立帮教工作小组的对象()
第18题:
关于性意识正确的是()。
第19题:
关于牵连犯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第20题:
对
错
第21题:
牵连犯必须是出于一个犯罪目的
牵连犯必须是行为人实施了数个犯罪行为
牵连犯是在目的行为或者原因行为触犯了一个罪名的情况下,手段行为或者结果行为又触犯了另一罪名
牵连犯是实际的一罪,所以不实行数罪并罚
第22题:
对
错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