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心理学家范茨专门用()的方法研究了婴儿对形状的辨别和偏好。
第1题:
20世纪80年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等实验研究了游戏对幼儿解决问题能力的影响。()
第2题:
第3题:
美国心理学家巴斯、巴恩斯总结出择偶偏好的九个维度,是什么?
第4题:
社会测量法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提出的测量人际关系的方法。
第5题:
美国心理学家贝利花费34年的时间跟踪研究了一群儿童的智力发展过程,他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属于()
第6题:
范茨用()方法研究了婴儿对形状的辨别和偏爱。
第7题:
吉布森研究婴儿的深度知觉,通过()设计了实验。
第8题:
据美国管理心理学家赫茨伯格的研究,导致工作满意的因素和导致工作不满意的因素是不相关的和截然不同的,可以把它们分为()和()。
第9题:
客体永久性
深度知觉
视觉偏好
颜色偏好
第10题:
婴儿在6个月以前能辨别大小
婴儿在2个月时具有了分辨简单形状的能力
婴儿在3个月以前就有了大小知觉恒常性
婴儿在6~7个月以前就获得了形状恒常性
婴儿在7个月时具有了分辨复杂形状的能力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第13题:
用实验方法对记忆进行研究,揭示了遗忘规律的学者为
A.美国心理学家华生
B.德国心理学家冯特
C.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
D.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
E.俄国生理学家巴甫洛夫
第14题:
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提出了双因素理论。
第15题:
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所提出的双因素理论中的双因素是指保健因素和()因素。
第16题:
1896年,美国心理学家()开始对动物的学习进行实验研究,于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一书。一般认为,正式的教育心理学,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开创的。
第17题:
罗伯特·范茨采用优先注视技术对婴儿研究,结果表明婴儿从出生起就表现出明显的()。
第18题:
美国心理学家桑戴克主要从( ) 和统计学方面充实了教育研究科学化运动。
第19题:
美国心理学家雷德里克·赫茨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理论中的双因素指的是()和()。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婴儿在2个月时具有了分辨简单形状的能力
婴儿在6~7个月以前就获得了形状恒常性
婴儿在3个月以前就有了大小知觉恒常性
婴儿在6个月以前能辨别大小
婴儿在7个月时具有了分辨复杂形状的能力
第23题:
华生
范茨
刘易斯
皮亚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