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高一某班里有一位男同学,个子中等,身体形态较肥胖,常站在队伍的最后。在上体育课的过程中,由于体形比较肥胖,他总是不参加活动,与同学相互配合的练习更是不积极参加。我发现每一次他都是“落单”的,虽然也有同学会邀请他加入,但他总是显得不自然。通过平时的观察和了解,知道这位学生学习成绩较好,平时除了学习之外,再没什么兴趣爱好,和同学交往也少。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校门口遇到了正在给他送伞的妈妈,我就与他的妈妈聊了起来,也从中了解到,他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从小跟着妈妈长大,刚上小学时性格还比较开朗,但到了三年级

题目

案例: 高一某班里有一位男同学,个子中等,身体形态较肥胖,常站在队伍的最后。在上体育课的过程中,由于体形比较肥胖,他总是不参加活动,与同学相互配合的练习更是不积极参加。我发现每一次他都是“落单”的,虽然也有同学会邀请他加入,但他总是显得不自然。通过平时的观察和了解,知道这位学生学习成绩较好,平时除了学习之外,再没什么兴趣爱好,和同学交往也少。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校门口遇到了正在给他送伞的妈妈,我就与他的妈妈聊了起来,也从中了解到,他是一个单亲家庭的孩子,从小跟着妈妈长大,刚上小学时性格还比较开朗,但到了三年级以后身体就开始发胖,性格也逐渐变得内向。看到别的孩子活泼好动,自己由于身体比较胖、笨重,渐渐和别的孩子疏远了,胆子也比较小了。以前还有个比较好的朋友,现在因为升学,也分开了。 如何让他像其他同学一样享受体育活动的乐趣呢?


相似考题
更多“案例: 高一某班里有一位男同学,个子中等,身体形态较肥”相关问题
  • 第1题:

    关于儿童青少年每天身体活动时间和强度每天累计至少达到()

    A. 30分钟中等强度身体活动
    B. 60分钟中等或低强度身体活动
    C. 60分钟中等到高强度身体活动
    D. 90分钟中等到高强度身体活动

    答案:C
    解析:
    P189;儿童、青少年进行身体活动的推荐要点为:1)每天应当至少进行60分钟中等强度到高等强度身体活动;2)每天身体活动超过60分钟将可获得额外的健康效益;3)每周应当包括至少三次加强肌肉和骨骼的活动。

  • 第2题:

    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分析下列案例片段:
    在一堂学唱课上,学习某歌唱家演唱的《珊瑚颂》。某老师引导:“请同学们来听一听.歌曲中的歌唱家的音色特点是什么样的?”一位男同学认为这首歌曲是女低音演唱的。教师有点恼火,对他的评论不理不睬.学生十分茫然。
    要求
    (1)对案例提出自己的判断。(2分)
    (2)对教学过程客观评价。(6分)
    (3)对案例提出教学建议。(7分)


    答案:
    解析:
    (1)虽然本案例存在一定的可取之处,但这是一个问题案例。(2)本案例中的导入环节是个很好的导入,既能激发学生兴趣,又能引出本课的主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突出了“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这一理念。但是这名老师对这名男同学的回答既没有肯定,也没有否定,这样的行为显然是不合理的,没有做到课程理念中的“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这一理念。
    (3)如果我是这名老师,我会让这名男同学阐明自己的理由,并耐心向他解释清楚女低音与女高音的差别。真正帮助他掌握这一部分的知识。

  • 第3题:

    软件结构从形态上总的考虑是:顶层扇出数较()一些,中间层扇出数较()一些,底层()数较高一些。


    正确答案:高;低;扇入

  • 第4题:

    关于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时间和强度每天累计至少达到()

    • A、30分钟中等强度身体活动
    • B、60分钟中等或低强度身体活动
    • C、60分钟中等到高强度身体活动
    • D、90分钟中等到高强度身体活动

    正确答案:C

  • 第5题:

    比同龄儿童个子稍高一点()非典型发展。


    正确答案:不属于

  • 第6题:

    某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测知为15cmol(+)/kg,则这种土壤的保肥能力()

    • A、强
    • B、中等
    • C、弱
    • D、不能确定

    正确答案:B

  • 第7题:

    身体形态训练的方法有哪些?


    正确答案:1.身体训练的各种方法,根据需要运用相应的训练方法。
    2.专项运动员身体形态训练,通过专项训练方法手段实现。
    3.手持轻器械训练法。
    4.舞蹈训练法。

  • 第8题:

    问答题
    案例八  某城某小区内有一位孙阿婆,现年78岁。孙阿婆的老伴已经去世多年,平时她跟独身的小儿子一起居住,其他5个子女都已成家立业,分别居住在同一城市的其他地方。去年冬,孙阿婆的小儿子意外身亡,孙阿婆一下子变成了依靠低保金生活的独居老人,身体状况也每况愈下。孙阿婆的其他5个子女谁都不肯照顾和赡养母亲。现在,年老多病的孙阿婆孤身一人独自生活,因行动不便也很少出门,有一顿没一顿地苦熬着日子。  【问题】  1.在上述案例中,孙阿婆面临的困境主要有哪些?  2.针对孙阿婆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什么样的介入策略?

    正确答案: 1.上述案例中,孙阿婆面临的困境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年老多病,缺乏照顾
    孙阿婆年老多病,行动不便,生活无人照料,过着有一顿没一顿的日子。
    (2)独自生活,精神落寞
    孙阿婆的老伴已经去世多年,一起居住的小儿子又不幸身亡,身边无人陪伴,缺乏精神慰藉。
    (3)生活拮据,苦熬日子
    孙阿婆的小儿子去世后,孙阿婆的生活来源只剩下低保金。
    2.针对孙阿婆目前的困境,社会工作者应采取的介入策略如下:
    (1)联系孙阿婆的5个子女,确定照顾孙阿婆的实施方案
    与孙阿婆的5个子女取得联系,要求他们通过协商,确定照顾孙阿婆的实施方案:
    ①将孙阿婆接到他们自己家中居住照顾(固定或轮流居住照顾);
    ②轮流定期前来照料孙阿婆的日常生活;
    ③为孙阿婆请一名保姆照顾其日常生活;
    ④将孙阿婆送进敬老院,实施院舍照顾。
    必要时,社会工作者可以通过社区法律援助中心实施法律监督,督促孙阿婆的子女切实担负起照顾和赡养母亲的责任和义务。
    (2)联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相关医疗服务
    社会工作者可以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联系,请医生定期上门为孙阿婆做身体健康检查,或设立家庭病床,开展医疗服务,改善其身体状况。
    (3)组织社区志愿者开展服务
    社会工作者可以组织社区志愿者上门看望孙阿婆,与孙阿婆聊天谈心,开展精神慰藉活动;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鼓励孙阿婆多参加社区组织的老年人活动,加强与同龄老人的交往,缓解心理上的苦闷情绪,增强自我认同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关于儿童青少年每天身体活动时间和强度每天累计至少达到(    )
    A

    30分钟中等强度身体活动

    B

    60分钟中等或低强度身体活动

    C

    60分钟中等到高强度身体活动

    D

    90分钟中等到高强度身体活动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我们班的每一位男同学都是团员”,这一性质命题的主项是()。
    A

    每一位男同学

    B

    我们班的男同学

    C

    男同学

    D

    我们班的每一位男同学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吴老师是高一(3)班的班主任,为了激励班里学生努力学习提高成绩,他规定,班里按照成绩排名自主选择座位,吴老师的行为()。
    A

    利于激励学生

    B

    便于班级管理

    C

    有失教育公平

    D

    有违因材施教


    正确答案: D
    解析: 本题考查教师职业道德,首先我们要明确吴老师的行为是错误的,教师应该关爱全体学生,平等地对待学生,选择C。

  • 第12题:

    填空题
    软件结构从形态上总的考虑是:顶层扇出数较()一些,中间层扇出数较()一些,底层()数较高一些。

    正确答案: 高,低,扇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题目来源】1月6日 下午 浙江省杭州市 结构化面试考题
    【考题二回顾】你班一位女同学告诉你,班里有个男同学给她写情书。作为班主任,你会如何处理此事?


    答案:
    解析:
    1. 在处理此事时,要想协调好这两位同学之间的关系,需要注意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通过引导,使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异性间的关系和同学间的友谊。
    2. 阐述具体的解决措施。首先,耐心安抚女同学。我会告诉她,收到情书并不是一件坏事,这是她在为人处世、学习、生活态度等方面的优点被关注、被喜欢的具体表现。同时,引导她将男同学的举动视为平常行为,可以通过沟通向男同学解释说明,处理好与男同学之间的关系。其次,与写信的男同学进行沟通。在尊重学生人格和个人隐私的前提下,先肯定男同学的勇敢,再以幽默的方式引导其正确看待男女同学间的友谊,使其能正视同学关系。最后,多关注两位同学的学习表现和心理变化,并通过主题班会、课堂演讲和观看相关的教育影像资料等多种形式,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积极预防各种问题。

  • 第14题:

    “我们班的每一位男同学都是团员”,这一性质命题的主项是()。

    • A、每一位男同学
    • B、我们班的男同学
    • C、男同学
    • D、我们班的每一位男同学

    正确答案:B

  • 第15题:

    有机肥培育浮游植物的速度较无机肥快()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6题:

    身体形态是的组成成分有:()

    • A、体格
    • B、体型
    • C、姿势
    • D、身体组成成分

    正确答案:A,B,C,D

  • 第17题:

    对蚯蚓的外部形态做了下列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

    • A、身体分节
    • B、身体前端有口
    • C、身体腹面粗糙,有刚毛
    • D、体表干燥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身体形态训练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正确答案:1.根据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形态特征安排身体形态训练。
    2.根据不同专项的特点安排身体形态训练。
    3.身体形态训练应注意遗传因素的影响。
    4.采用多种方法手段改善身体形态。

  • 第19题:

    吴老师是高一(3)班的班主任,为了激励班里学生努力学习提高成绩,他规定,班里按照成绩排名自主选择座位,吴老师的行为()。

    • A、利于激励学生
    • B、便于班级管理
    • C、有失教育公平
    • D、有违因材施教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多选题
    身体形态是的组成成分有:()
    A

    体格

    B

    体型

    C

    姿势

    D

    身体组成成分


    正确答案: A,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儿童、青少年每日身体活动时间和强度累计至少达到(  )。
    A

    30分钟中等强度身体活动

    B

    60分钟中等或低强度身体活动

    C

    60分钟中等到高强度身体活动

    D

    90分钟中等到高强度身体活动

    E

    90分钟低等到中等强度身体活动


    正确答案: B
    解析:
    依据WHO《有益健康的身体活动建议》,对于5~17岁儿童和青少年进行身体活动的推荐要点:每日应当至少进行60分钟中等强度到高强度身体活动;每日身体活动超过60分钟将可获得额外的健康效益;每周应当包括至少3次加强肌肉和骨骼的活动。

  • 第22题:

    问答题
    在学习高一思想政治《多彩的消费》时,有一个关于消费的经典案例可以用作课堂导入,“有一位美国老太太在年轻时贷款买了一套房,年老时终于把贷款还清;而有一位中国老太太天天省吃俭用,终于在年老时用存款购买了一套房”。问题:这一经典案例历久弥新,它好在哪里?

    正确答案: (1)通过这个案例,迅速进入本课的主题,也就是消费。
    (2)引导学生思考中美两个老太太为何做出不同的消费选择,引出本课第一个框题,影响消费的因素。再联系自己日常生活,谈谈自己的消费经历,除了这两种消费选择,还有哪些消费方式。思考我们应该怎样消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3)从中美老太太的消费选择到消费相关话题过渡自然,案例结合紧密,使教学生动活泼,利于引发学生共鸣和思考。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青少年身体活动建议是(  )。
    A

    每天累计至少30分钟中等到高强度身体活动

    B

    每天累计至少60分钟低强度到中等强度身体活动

    C

    每天累计至少30分钟低强度到中等强度身体活动

    D

    每天累计至少60分钟中等到高强度身体活动

    E

    每天累计至少60分钟中等到极高强度身体活动


    正确答案: E
    解析:
    青少年身体活动建议是每天累计至少60分钟中等到高强度身体活动,大于60分钟的身体活动可以提供更多的健康效益。每周应当包括至少三次加强肌肉和骨髓的活动。